作为上交所和深交所之后,中国大陆第三大重要证券交易所,也是北方地区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北交所的设立备受关注。
它主要是聚焦服务于创新型中小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中小企业。开市当天,共有首批81家公司亮相,其中,71家属于精选层企业平移至北交所,成为北交所上市公司,另外10家企业通过公开发行等程序在北交所新上市。这81家企业分别来自什么地方?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上,到底哪些地方走在了前列?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统计,这81家企业,主要来自江苏、北京、广东等23个省市。其中,最多的是江苏,为12家,北京、广东分别为10家、11家。它们三地就占据了总数的40%左右。其余的山西、福建、江西、云南、广西、内蒙古、宁夏,均为1家。要指出的是,贵州、天津、新疆、黑龙江、甘肃、海南、青海、西藏,这8省市未喝到北交所的“头啖汤”。西部菌统计了下,如果按照南北分布看,这81家企业中,来自北方的只有33家,南方地区的有48家。总体上,还是南方企业占多数。按照东西(中西)分布,来自中西部的仅有27家。仅就这个指标来看,东西差距其实是大于南北差距的。市值方面,71家精选层公司中,有4家破百亿,分别是来自深圳的贝瑞特,大连的连城数控,吉林(市)的吉林碳谷,以及绵阳的长虹能源。当然,开市首日的表现,并不一定能够代表各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实力。看总数,应该更客观。根据智慧芽发布的《2021“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利能力和科创力报告》,我国目前已培育的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4762家,并且31个省市自治区都有分布。其中,浙江和广东是仅有的拥有小巨人企业超400家的省份。其余的山东、江苏、上海、北京、湖南、安徽、福建、四川、辽宁、河南、河北也在200家以上。大体上看,它们均与GDP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但也有个别反差比较大。比如,辽宁的GDP排到了全国第16,但它的小巨人企业数量排到了第11位;而湖北的GDP排名全国第8,但它的小巨人企业数量则只排到了第14位。从城市来看,北京、上海难分伯仲,分别有264家、262家小巨人企业,也是仅有的两个小巨人企业数量超过200家的城市。第三位的城市,有点让人意外——宁波,在非直辖市中排名第一,它的数量为182家,把深圳、天津、重庆、成都都甩在身后,而这几个城市的小巨人企业也都突破了100家。50家以上的城市还有:青岛、厦门、东莞、西安、长沙、广州、郑州、合肥、大连、杭州、温州、沈阳。小巨人企业TOP30城市中,除了宁波,还有一些城市比较让人意外。比如,GDP十强城市中,广州、杭州、武汉、苏州、南京,都相对GDP的排名,明显靠后。尤其是武汉、苏州、南京的排名,更是在20名或开外。厦门、西安相较于它们的GDP排名,在小巨人企业数量上的排名明显靠前,并且超过了广州、杭州、武汉、南京等一系列GDP更强的城市。一般地级市中,也有一些黑马。比如,东莞跻身前十,温州跻身前20。烟台、株洲、唐山、泉州,也进入TOP30。比如,论上市小巨人企业数量,上海、北京、深圳居前三,都超过了20家;第四是小巨人企业数量排名20名开外的苏州,达到了17家。其余TOP30城市中的上市小巨人企业数量,均未超过10家。5家以上的城市,还有广州、南京、杭州、天津、合肥、厦门、烟台、宁波、西安。超过10%的有上海(11.1%)、深圳(12.4%)、成都(12.1)、广州(13%)、合肥(13.1%)、杭州(17%)、苏州((34.7%)、南京((20.1%)、烟台(14.3%)、福州(10.3%)。其中,苏州和南京的小巨人“上市率”最可观,分别超过了30%和20%。上市表现相对最不足的是温州和太原,虽然它们的小巨人企业数量跻身TOP30城市,但目前仍未有上市小巨人企业。而小巨人企业超过100家的城市中,宁波、重庆的上市表现相对最失落。一定程度上说,它们可能也是最需要北交所的城市。如据今年9月的媒体报道,重庆118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目前已上市4家,有上市计划的40余家。根据《2021“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利能力和科创力报告》,小巨人企业专利申请总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上海。有效发明专利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为:广东、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其中,北京海淀、深圳南山、上海浦东、成都武侯,这四大区的有效发明专利都超过了1000件。东莞、广州黄埔、深圳宝安、合肥蜀山、北京大兴,也跻身前十。北京海淀、上海浦东、北京大兴、成都武侯、深圳南山、北京昌平、杭州滨江、广州黄埔。无论从有效发明专利量,还是科创力百强企业数量看,成都武侯区都是中西部科创第一区。商务合作、转载开白联系:微信:zmxzyh50(备注身份优先通过)未经授权请勿擅自复制、转载
任耀龙律师团队
为西部城事提供版权及法律服务
区域丨地产丨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