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被骂冤不冤?
舆论场上有两个张艺谋。
一个是拍出了国庆档最低开分影片《坚如磐石》的张艺谋,一个是拿下国庆档票房冠军的张艺谋。
第一个张艺谋被批评、被质疑、被误解,第二个张艺谋73岁跻身百亿票房导演,在所有导演中排名第四。
观察张艺谋近几年的创作路线,不难发现如今的他已经彻底转身成职业导演,放弃了强烈的风格与表达,转而追求强叙事与强娱乐。华丽的转身让他的票房成绩水涨船高,但也持续暴露着其在剧作方面的短板。
张艺谋还能成为大师吗?或许很难,但对于这位73岁还满怀创作热情的导演来说,这似乎已经不再重要。
“我不太爱惜自己,也不装大师。今天我还是不断地像年轻人一样,希望我下一部电影更好。”张艺谋曾如此说到。
从《坚如磐石》到《满江红》
备受期待的《坚如磐石》有着不小的问题。
从剧作逻辑上来看,主角苏见明与郑刚的人物动机不够充分;故事中,第二个案件的发现存在偶然性,编剧没有给出足够的铺垫和伏笔,两个案件之间没有外在逻辑联系,导致衔接不够流畅。
故事的收尾也略显潦草——苏见明迅速查出了死者身份,而死者也恰好保存了一部集齐所有罪证、扩音功能完好无损的老式手机。
作为犯罪悬疑片,《坚如磐石》也没有提供太多的新意与突破,类似的故事观众在《狂飙》《断·桥》乃至各类扫黑除恶题材电影中都看过。
尽管互联网上流传着各种对于原版《坚如磐石》的转述,似乎这能够解释很多电影的缺点。但仍然,大部分观众能够直接看到的只有院线版本。
成品需要对观众负责,而观众无需为一个可能永远也看不到的版本买单。
由于《坚如磐石》的实际品质与映前期待落差过大,这部电影在豆瓣上开出了国庆档最低分。从观众到影迷乃至公众人物,谁路过都得对张艺谋批评指点一二。
年初的《满江红》也曾将张艺谋推向风口浪尖。
和《坚如磐石》一样,《满江红》作为悬疑电影本身存在逻辑上的问题。电影由无数个反转构成,但这些反转的背后,既没有殷实的细节,也没有足够的伏笔。
在一路反转的过程中,甚至连故事最基本、核心的人物也没能立住,最终只能落个“为了反转而反转”的评价。
仅从两部电影本身的品质来看,部分观众对张艺谋的不满确实有理有据、合理合情。
拍出《悬崖之上》《狙击手》的张艺谋,一度被称为“行活儿”导演,言下之意是“虽然已经失去了珍贵的表达,但你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而如今,在《满江红》《坚如磐石》连续口碑折戟后,张艺谋似乎与“行活儿”导演也渐行渐远。
张艺谋的“行活儿”
事实上,在拍类型片的路上,张艺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
其他第五代导演还在埋头搞艺术时,他就已经尝试了商业创作——1989年,《红高粱》斩获柏林金熊奖后,张艺谋拍摄了反恐题材电影《代号美洲豹》。
只不过那个年代的观众,更青睐有深刻表达的电影,所以从市场到口碑,《代号美洲豹》都不算成功。
“(那个时代)娱乐这个词都没有的,所以拍电影还谈娱乐,根本不可能的,要谈思考、谈五千年,谈文化。”张艺谋后来回忆道。
新千年后,内地电影开始市场化,《英雄》横空出世,张艺谋也早早投身到产业中。
摄影师出身的张艺谋,对色彩、构图异常敏感。
在首次担任摄影师的电影《一个和八个》中,他就采用了夸张的不规则构图、逆光拍摄,极其前卫、大胆。《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和《大阅兵》,三部电影,张艺谋就已经跻身一线摄影师行列。
转行导演后,张艺谋作品的摄影风格仍然有着强烈的个人印记,大胆、浓烈、构图讲究。
或许正因为这份对于摄影、色彩的执着,张艺谋新千年后的很多电影,都被打上了“大型舞美表演”的标签。
这些作品过于注重摄影、布景、服化道,剧本却常常显得空洞。失去余华、苏童等大师的厚重原著后,张艺谋暴露出在剧作方面的短板,陷入了“形式大于内容”的怪圈。
在剧本上吃过亏的张艺谋,如今找到了新的创作路线。
最近和张艺谋合作过三部作品(《坚如磐石》《狙击手》《满江红》)的编剧陈宇,曾如此评价张艺谋的变化:“他越来越做减法,越来越清晰想做的东西是什么……哪怕很多是有价值的、值得做的东西,他都会去掉,集中注意力在一个简单的讲故事的方法上。”
“强叙事”是张艺谋做出的取舍。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短板,于是转而加强叙事,舍弃了形式感,甚至也舍弃了某些表达。
合作《狙击手》之初,张艺谋对陈宇的要求之一就是“强叙事性,让观众喘不过来气”。《满江红》实际也是由一个个反转构成的、让观众无法喘气的强叙事电影。
为了达到张艺谋的要求,陈宇采用的创作方法论是倒推,即“由最终想要达成的结果,往前推导电影的要素。”
因为导演想要高密度情节的反转,所以编剧把《狙击手》设计成一天之内、两个战壕内发生的故事。
第二次,张艺谋给的结果是“为大院写一个故事”、“要有凶杀、追凶、悬疑、剧本杀”,于是有了《满江红》。
角色高光也是倒推出来的。编剧陈宇曾在GQ采访中说,《满江红》如此体量的商业大片需要两个顶流演员,而这两人又需要从戏份和戏剧动作上平分秋色。
“我们从最终端回到剧本,在原创层面上已经去考虑了这些方面的因素,才会产生这样的故事。”陈宇说。甚至喜剧元素也是为了沈腾和春节档而加入的,原本的故事本该更悲剧、残酷。
对于强叙事与强娱乐性的追求,确实帮助了张艺谋在票房方面更上一层楼。但其在创作上的弊端也不能被忽视。
在倒推方法论之下,小格局、个人叙事的《狙击手》或许还能取得较高的完成度,而人物更多、剧情更复杂的《坚如磐石》《满江红》则走向了失控。
只有不断反转的强情节,没有足够打动人心的角色,剧情逻辑细节也不够缜密,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命题作文。
从“形式大于内容”变得“过于追求强叙事”,做出取舍的张艺谋或许陷入了另一种矫枉过正。
“职业导演”张艺谋
如今舆论场上对张艺谋的批评、失望,王朔早在十几年前就说过,他曾一针见血地评价“张艺谋大师原创力不够”。
不过张艺谋本人倒没什么“大师包袱”。
和陈凯歌这类精英出身的知识分子不同,张艺谋曾经只是一位热爱摄影的绵厂工人,为了买一台相机,甚至需要去献血换钱。在绵厂干了7年,等恢复高考时,张艺谋已经27岁,即使他再热爱摄影,年龄超过了就无法报考北京电影学院。
27岁的张艺谋,连电影行业的门槛都没有迈过去。后来的机会是他自己争取的,他把自己的摄影集和求学信寄到北京,才有了“破格录取”。
“原来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张艺谋说。
起点比别人更远,出发也比别人更坎坷。作为一个被破格录取的大龄绵厂工人,张艺谋时常害怕自己被抛下、“被踢出去”,因此也异常沉默、努力、刻苦。
直到现在,张艺谋仍是如此,没有包袱、接受批评、安静又高产地拍着电影,也乐于承认自己不是大师。
2019年出席平遥大师班活动时,张艺谋就称自己为“职业导演”——“一个职业导演大部分时间不是自编自导,那样节奏会慢。给我提供好剧本,我就可以拍。”
之后的四五年中,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寻求编剧合作,投身商业制作,成为职业导演。
回忆起《英雄》最初的低口碑与高票房,张艺谋说自己一度很沮丧,“我很在意首都文艺界的评价,结果人家都说我这个电影思想有问题。但像今天,如果还能创造这么高票房,我肯定睡觉都会笑起来,因为今天我们基本可以说是以票房论成败。”
放弃一些东西,选择彻底成为职业导演,是张艺谋的转身,或者也可以说,这是张艺谋顺应时代做出的选择。
张艺谋是愿意和时代走在一起的人。过去的他热衷创新,《秋菊打官司》《有话好好说》都是前卫大胆之作。现在的他乐于尝试,新主流、扫黑除恶、悬疑喜剧,这几年他都拍了个遍。
张艺谋仍保留着对时代与市场的敏锐。他留意着新媒介的崛起,也时刻关注着各国最新的影视剧作品、观察着市场动向。
张艺谋曾在《坚如磐石》的映后活动上主动提起《狂飙》,也曾在筹备《坚如磐石》期间,提醒编剧陈宇观看当时刚上线流媒体的以色列电视剧《德黑兰》。即便是现在,这部剧集的豆瓣看过人数也没超过四千。
“他时刻在把握时代脉搏,无论把握得怎么样,他是和这个时代共行的一个人。”陈宇说。
(转载搬运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点个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