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媒体深度融合,别让技术升级沦为“假把式”!
作者 | 胡瀚中
中央及省市广电局对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关注,许多地方已经或正在准备执行融媒体技术升级改造。此时,有个责任重大且极易被期待太久的兴奋中的人忽视的,眼前不明显但后果可能极危险的问题摆在技术部门面前:技术选型一旦失误,将引起巨大浪费并贻误战机,如何聚焦于数据而非数字,是摆在各地媒体技术部门面前的重大战略性课题。
01
锲子
一个长期贫困的人突然中了500万,他们的生活将会怎么样?有人对中外中大奖的人后来的生活做了统计,发现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几年后依然会重新陷入贫困,甚至会过得更糟。那么,如果一个长期期待投资且可能得到投资的媒体,他们对技术的投入会怎样?投入之后的效果会怎样?有人思考吗?
11月26日,广电总局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的通知,通知要求建设形态多样、手段先进、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新型主流媒体“航母”。
对广电人来说,通知是及时雨,它鼓舞士气,也让广电人对广播电视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更加求战心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组织架构革新、运营模式升级重要,但摆在此之前的是技术提档。目前,相当比例的地市级和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技术支撑与采编部门需求存在偏差,为什么,怎么办?
此刻,对各地媒体来说,久旱之后的甘霖也许即将降临,那么,如何把握这个难得的机遇,把技术升级的钱用在刀刃上,就值得各地媒体相关负责人深深思考。成为某一场战争转折点的黑暗五分钟,诱因其实在十年前就已经种下了……
02
重视白皮书,不唯白皮书
《广播电视台融合媒体互动技术平台白皮书》于2015年首发,白皮书确定了诸多技术标准,但作为纲领性文件,没有也不必要完全限定融媒体中心的顶层建构思路,各地融媒体技术升级,除需要符合白皮书技术标准以外,更需要切合各地媒体实际。
具体而言,需要考量不同体量媒体之间的差异。央媒及部分实力较强省媒,资金来源渠道多,总量相对充沛,融媒体中心系统非其唯一支撑系统,不同系统之间能相互补位,短板易弥补。但对于大多数地市级媒体而言,融媒体中心是近年来广电系统最大的集全力打造的技术改造项目,是全台最重要且唯一的“智慧”平台。
从已实施的地市媒体融媒体中心改造方案来看,不少地区实际情况与媒体采编部门的厚望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大屏漂亮,宣传部上级自豪,视察领导满意;另一方面,系统对媒体融合缺乏实质性支撑,与总编要求有相当落差,新闻口负责人及核心团队多半会经历从深深期待到极度失望再到情绪合理化的心路历程;中层干部对系统差评率虽高,但出于责任心与终身学习精神,更多主动学习适应,普通员工的抱怨率偏高。
同时,政府虽承诺补贴,但承诺能否兑现,目前不确定,即使能兑现,到账期也不确定,相当长时期内,投入成本由各地市媒体自行承担。投入了系统,汇报时,不得不将团队艰难努力得到的成果归因于系统建设,但同时,内心对成果与系统之间的因果关联并不完全认同,心理落差大。对系统的置疑,会影响下一步工作的士气。部分“聪明”的地市广电媒体,甚至在技术成熟度不确定的情况下,仅投入了必须投入的办公区装修与大屏设施,对技术平台持观望态度。
03
和自媒体工作室技术投入相对比
1.自媒体工作室小而务实的技术投入
略成规模的自媒体工作室都有技术投入,年投入量在5~10万不等,自媒体工作室技术工具五花八门,过滤掉各类层出不群旋生旋灭,有效期不超过一季度的黑科技,大多包括:热文采集分析,关键词词频分析、人群标签匹配分析,辅助写作,热门视频采集分析及基于微信社群传播的各类小插件。投入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能及时捕捉转瞬即逝的热点,根据自身的特长与优势,争分夺秒地生产出适应于多平台排名规则的同质异构产品,抢先发布。
2.融媒体中心各种期待毕全攻于一役的技术投入误区
广电技术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追求完美,总想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技改完成所有预期升级目标,且过多依循传统电视人惯性思维,有追寻原电视行业名厂的路径依赖,偏重数字存储而忽视数据驱动。
传统电视技术厂商多聚焦于多平台视频生产适应,数据响应能力弱,许多名厂的网络技术架构还是15年前的技术,连基本数据都无法好好集成,更谈不上大数据应用。同时,从高层到中层,多误认为系统可以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不清楚数据服务需要持续刷新,需要持续消耗费用。没有真正实现全平台传播定位分析,不能辅助扩展传播的技术系统,多半会成为好看的活动靶。
3.结果落差
结果是,虽然经历了诸多技改,投入了诸多成本,但传播竞争格局没有本质改变。自媒体低于5万加,不好意思讲自己有过一篇推文,媒体推文超过5000阅读,就弹冠相庆、沾沾自喜,这在相当程度上约于阵地失守。
04
回顾人类造舰史
回顾人类造舰史,可以引以为鉴。“大和号”是人类史上最大的战列舰,倍位超过我现役辽宁舰,二战前夕,日海军内部发生过巨舰派和舰母派的纷争,但决策者和设计师,基于海军颜面和落后的造舰思维造了大和号,其造价足够建两艘现代宙斯盾舰,二战时期4艘翔鹤级航母。太平洋战争转折点中途岛之役,日4艘舰母全军覆灭,大和号昂贵且落后于时代,从建成之日起就是摆设,配最厚的装甲,挨最重的毒打。到沉没也无战绩。若日寇以同等造价建造4~5艘航母,战争无疑将更长久更惨烈,对世界和平的伤害也将更大。
日本军国主义失败是世界和平之幸,但造舰史上的这段公案,值得广电技术人引以为戒。技术部门肩负着媒体融合成败之使命。
地市广电技术部门融媒体中心技改,在决策投入时,一不能照搬央媒技术方案,二不能仅仅依据白皮书,要警惕招投标路径依赖,迷信电视时代知名厂商,警惕一哄而上,避免采用对数字化的理解仅局限于格式转换、一键群发等基本要求的不具备现代传播内核的设计,避免盲目追求打通、一站式概念,选择单价虽不高,但对提升综合战力助益较少的方案。一旦方向投错,后续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05
舰母级融媒体中心技术的基本要求
1.航母是威慑力量的战略总集成
真正移动优先,需要以移动网络为架构,即插即用,敏捷部署,能快速组织战力,便于对下支持县级融媒,对上响应省级融媒,注重矩阵发布部署对区域传播格局的改变。
2.航母是战力在外的作战平台
舰母本身不作战,且独立生存力弱,需要辅助战舰配合,其作战单元在外,战力发挥在外,注重发挥各外派作战单元的作战能力,如记者vlog创作与新闻成品的错峰配合等等;
需要协调处理好自有平台与大众平台之间的关系,需要注重信息分散与集成的辩证统一,要求的不是内部系统的打通,而是与公众平台的打通;注重一次采集,更注重即时实时多平台差异产品发布。
3.航母是强大的情报汇聚处理中心
不能支撑情报中心,舆情实时监控的系统,战力将十分微弱。数据驱动需要及时把握热点,及时了解爆款热文的传播状况,随时了解自己的定位,自产稿件的传播路径。
4.航母是能够为前方提供支撑的智能响应系统
航母不是对着大屏开固化晨会的系统,是能够即时通讯方便沟通,能智能决策灵活响应,不能仅仅只是一个传输通道,而是辅助指挥与实战系统。
5.抛砖引玉的需求表汇总
06
不唯武器论,但技术为万源之本
战略思维决定技术方案,不唯武器论,但是,战斗不止靠意志与决心,二战后期,日寇之所以沧为马里亚纳上空的火鸡,和当时其所装备的零式战机性能远远落后于同时期美机有关。前方浴血奋战,技战部门需要为前线提供尽可能好的装备。
1.不能仅顾颜面不顾实用,更不能唯上唯概念设计
坚船利炮的战列舰设计理念,会促成诸多舰炮能打15海里(能打,但基本无一命中)的酷炫而少用的设计。以一键打通为例,许多已经建成多年的新闻网站,搜索引擎爬虫已经适应了网站的程序架构与物理地址,为了打通而推翻重来,搜索排名将也将推倒重来,有些影响甚至于是不可逆的。仅仅为了概念去做无效投入,对媒体整体传播实力的影响,往往不是正向而是负向的。一定要打通,也应该秉承航母思维,实现战力在外的战斗,更多与上级融媒打通,与流量平台打通,类似于当年的大旗网,对自己生产的散落于多个平台的内容进行聚合,而不仅仅满足于一键群发。
2.越是资金有限,越应实事求是,数据优先,分阶段实施
以成本构成为例,大多数技改中,媒资系统占比较高。但是,广电毕竟是媒体,不是视频档案馆,许多视频资料即使数字化了,将来使用率也不高,如果可用资源有限,宜实事求是,分阶段实施。举极端例子,若暂缓媒资系统重投入,而转而采用以数据驱动的策略,也许更务实更有效。
将自媒体工作室年消耗资金5万元的数据方案和耗资可能超过300万元的融媒体中心技术方案对比,后者的资金消耗可供前者使用60年,一个花甲,轻重缓急的决策,不能用资金不足的单一理由来代替。
3.轻融媒是方向
改变投入机制,真正小而美,快而新,说服并改变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审批流程。不要上十万的未必有效的项目能批,而数额不破万的小应用却无从投入。
低成本切入,从采用SaaS服务开始,从轻量级的一年仅需3000~5000元的PaaS大数据运营商平台会员入驻开始。
人的思维定势会造成自己也难于估量的错误,没有犯错,但却误了大事。责任重于泰山,不要将好不容易得来的经费消耗在过于艰巨且可能无意义的方向之上。
来之不易的投入应该如撒哈拉沙漠的雨季,让坚持4年不死的肺鱼获得新生。思维如果被定势所误,可能就不止是遗憾了。
往期精彩推荐:
长按二维码
关注广电业内 聚焦广电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