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活的一顿毒打,比父母的千言万语还管用

很多时候所谓教育,就是大人想把自己已经明白的道理讲给孩子们听。只可惜,真正听进去的人并不多。

“为什么非要上学?不读书也能赚钱养活自己。”

“大学毕业后一样得找工作,为什么不能现在就去打工?”


当孩子问起这些问题,一场生活教育,比你唠叨千万句更管用。
01
30岁的小未,是一名电焊工,烧焊14年,浑身遍布被烫的伤疤。

被电焊火花烧到时,“正吊在高空,也不敢动,只能强忍着痛。” 
小未16岁辍学离开家乡,做电焊工的14年里,每天天刚亮就要起来工作,天黑了还不能下班,经常半夜被吊在高空。 

三十八、九度的炎炎烈日,穿着厚重的工作服干一整天活,下班时像被雨淋过一样。

旁人问他累不累,他无奈叹气:“读书时,只想去外面的世界玩,现在才知道人生有多苦。”

如今的小未,每次回家,都会盯着女儿做功课,希望女儿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

很多时候所谓教育,就是大人想把自己已经明白的道理讲给孩子们听。
他们望子成龙,但未必是想靠儿女光耀门楣,而是他们被生活狠狠地打过耳光,知道现实的残酷,远远大过读书的辛苦。
只可惜,真正听进去的人并不多。
他们只有在自己也掉坑里之后,才明白父母师长说的话是对的。
有时候生活的一顿毒打,比父母和老师的千言万语都管用。
02
明明是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在连续两天没有完成家庭作业后,他跟父亲保证,再不完成作业就回乡下挑粪。
第三天,他没有完成作业。于是父亲把儿子带回乡下“兑现承诺”。
一挑三、四十斤重,300米的乡间小路,挑一趟要一、二十分钟,整个上午,明明一共挑了七、八趟。

“你让我回去复习嘛,参加期中考试,考差了就回来(挑粪)。”

“我真的好生复习,你让我读书嘛。”

“我不得要你守,我个人(自己)自觉,考差了就回来(挑粪)”。


期间明明哭泣哀求、奶奶多次劝阻,父亲都不为所动,他想让明明知道,还有比读书更辛苦的事情,希望这次的经历能让他回去后好好学习。

回到县城的当天下午,明明在家里完成作业后,写了一篇名叫“难忘的一天”的作文。

“我用尽了全力才站起来,走一步都非常困难……后来我挑久了就感觉肩上和脖子后面的骨头都非常痛,还感觉肩上挑的粪越来越重,像扛着一座山似的。”


返校后班主任明显感觉到,明明回乡下挑粪体验后的变化:家庭作业都认真完成,连字都写得非常工整了。
现在的孩子很聪明,但吃不起苦。他们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很好的保护在家庭与学校之间,缺乏人生的历练与体验,对好好读书的重要性缺乏深切的感知。
因为没经历过生活的苦,才会觉得读书太苦。殊不知,读书苦,却是人生最好走的一条路。03
2007年,袁占彪22岁,在当了七年农民工后,他重新坐回了初中教室,也正是这个大胆的决定,将农民工的他,一步步成长为世界500强企业的工程师。

袁占彪出生于青海省的一个小山村,从小学习成绩优异,次次考试都是班级第一。
然而父亲的因病去世,中断了他的求学路。为了补贴家庭和供弟弟上学,15岁的袁占彪跟着村里的叔叔伯伯当起了小工,一干就是七年。
青海大大小小的建筑工地上,提灰桶、往搅拌机里装沙子、浇筑混凝土;青藏铁路线上,拌水泥、搬石头,每天早八点到晚六点,拿命换钱;还下过金矿、去餐馆当过传菜工……没有技术要求,身体素质过硬就行。

2006年,弟弟考上了青海师范大学,袁占彪感到身上的担子卸了一半的同时,又感到一阵茫然,我自己往后的路该怎么走呢?继续农忙时在家收割,农闲时四处打零工吗?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
转折出现在2007年,在和同学的一次聊天后,袁占彪决定辞掉传菜工的工作,回老家读书!
22岁的袁占彪,重新坐回了初三的教室,忽然就柳暗花明似的,路也越来越顺。
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疯狂学习。

第一次考试,年级第一名;

中考全校第一,进入全县最好的高中;

高考超青海省一本线153分,考入985名校华中科技大学;

毕业后被格力电器录用,成为一名中央空调工程师;

入职六年,从普通员工做到技术能手,评上中级工程师的职称;

在公司结识了现在的妻子,俩人在珠海安家落户。



看完这段经历,小编实在佩服,对于一个中间辍学七年的人来说,他的这一段路未免也太顺利了。
但仔细研究就可以知道,除了被耽误了的学习天赋外,是他超出常人的努力和付出。

“辛苦是辛苦,但相比种地的辛苦、在工地搬石头的辛苦,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吃过了生活的苦的人,更能忍受读书的苦,因为他更明白这一份苦后面隐藏的甜。
今天吃读书的苦,明天才能享生活的甜。04
上学那么重要,为什么孩子就是不懂?
时代变了。以前大家穷,上学就是为了能分配工作、走出老家、养家糊口、出人头地。
而现在呢,大部分孩子都从小不愁吃穿,家长甚至都不舍得让做家务,从小学起就被逼在读书的军备竞赛中,和一本又一本的书、一道又一道的题打交道,逼久了、逼急了,孩子们不知道为什么要逼自己,为什么必须要努力。
在应试教育之外,我们缺乏了生活教育。
这些鲜活的生活,给孩子看看,比你唠叨千万句还管用。
①带孩子去老家走走,哪怕是早已破败的院落。都说改变阶层要靠三代人的努力,但毁掉可能只需要一代。让孩子知道父辈是怎么打拼下了现在的生活,然后问问孩子是想要继续往上走,还是倒退回去。

②带孩子去机场、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走走,看看每个地方行人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让孩子知道人虽生而平等,但生活质量,是分三六九等的,想要哪种生活,得靠自己去争取。

③带孩子去招聘现场走走。让孩子知道在求职的第一关,面试官就会看学历的,博士、硕士、本科,双一流、985、211,对不同求职者,态度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工作,薪酬、待遇也是千差万别的。让孩子了解,想做的工作,需要怎样的学历和能力,现在是否已经具备。

05
为什么要好好读书?知乎上有一个高赞回答:
就像课堂上老师说的,你现在读书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生活这破烂玩意儿会使了老劲摧残你,不会跟你讲什么道理,你只能默默承受,或者拼命反抗。
而在你真正直面生活之前,能让自己的起点高点,就高点,再高点。
这样当生活魔爪伸出尖锐的指甲时,你至少还能选择用什么样的姿势去接受挑战。
愿每个孩子今日懂生活的苦,吃读书的苦,明日不再受生活的苦。

 ·END·  


本文转自公众号陈颖语文,贵在分享,侵删。

往期推荐


孩子,我允许你不优秀,但不允许你没教养!建议家长看看!

走不通就拐弯,想不通就放下

每天睡前问孩子这4个问题,孩子未来会越来越优秀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寒门养“贵子”, 全民“富二代”, 是当今最大的教育悲剧! 呼吁父母们能反省自勉

央视直播间校外培训调查:升班考试、KET、智测,都说清楚了

为什么有些人不怎么努力,却总能考出好成绩?!

上海“学区房”事件刷上热搜,某房子一夜爆跌60万:学区房要凉了?







推荐阅读(直接点击打开)

[视频|备考冲刺]最值相关——一"题"打尽(阿氏圆、胡不归、费尔马…等"传说"的多个"模型套路"没有漏网!)622分钟几何画板视频教程(完整版)《尖子生之路》共7册-视频解析
《贯通中考》-配套视频解析汇总
中考复习-系统/专题/压轴等文章与视频汇总
九下质检与中考模拟全卷视频解析初中数学电子课本—人教|华师|北师|苏科|浙教中考数学压轴按知识点详细分类汇总V2.0近四年(17-20)福建省九地市九下质检压轴汇总考前叮咛——数学规范答题要求

写给将参加中考的孩子

中考解题习惯训练—深度审题练习中考解题习惯训练—深度解题练习

有章可循的解题教学,直击中考

不为计算出错找借口,得计算得数学天下 

精心策划考前训练,稳中求进提升效益 

中考数学答题需提前训练与适应的几点建议

中考数学复习的几点建议与体会

(注:本公众号所涉及的图书或对应微店的图书,如需团购,均可联系微店客服)

相关公众号

关注本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