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徐贲:不能辨别真相,便会失去自由

万象文摘 2022-03-19



不能辨别真相,便会失去自由

作者:徐贲

来源:选编自徐贲《人文的互联网》


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尤其需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不然虚假便有机可乘,随之登堂入室。


互联网时代许多人不会质疑,因而让虚假信息大行其道,人们不加警觉和验证,轻易地将信息当成了可靠的知识。


他们忘记了,或者根本就不在乎,什么才是可靠的知识和真相。这种趋向对个人思考能力、公共生活品质和民主政治都可能造成长久的危害。



▌互联网是一个真相论争的战场

  

互联网本可以帮助人们在某种程度上独立寻找真相,而不是由政府或科研机构来主导真相。


但是,互联网也是世界上控制和扭曲真相最强大的工具。谁控制了信息或知识,谁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利益来加以扭曲,这也不是今天才有的,但互联网使得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比如,互联网信息传播中的回音室效应——意气相投者聚在一起,同声相求、相互反馈、不断互激,使人放松警觉,轻易盲从。


与回音室效应同时发生的是“信息流瀑”,它指的是个人处在一群人当中,有意无意接受别人的影响。不管自己有没有想法,都跟着别人学样。所学之样可以是直接模仿,也可以是凭猜测来推断别人的意思。

  

这两种效应都能使不同的意见越来越有分歧,而且激烈和极端化。

同声相求必然造成“比嗓门”的效果,在一个大家都在嚷嚷的屋子里,人们听到的是那个嗓门最高的声音。


为了让自己的声音被别人听到,所有的人都会把嗓门拉高。情绪联网大大加剧了斗争和争吵时“比嗓门”的激烈程度。


虽然现代群众社会一直就有回音室和信息流瀑效应,但便捷、快速的网络社交大大加剧了它们的冲击范围和强度。




▌丧失理性与社会碎片化互为因果

  

多元的民主社会,需要避免用暴力去处理不同观点和立场的对立。这就要求不同观点立场的人遵守共同的认知规则,这些规则需体现民主社会的自由、平等和尊重他人的价值等理念。


但是,互联网时代存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障碍,即理性的碎片化——尤其是公共理性的丧失,与个体的原子化是互为因果的。


在原子化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处于与他人隔绝和脱离的状态之中,因而无法与他人进行有关公共事务的交流,并有所共同行动。


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早先表达过的忧虑:现代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抽象”和“去个人化”。


但是,人并没有沦为彻底隔绝的孤独原子,现在的问题已经不再是相互隔绝的个体人,而是相互隔绝的部落。


人们能够在互联网上非常容易地找到“谈得来”的朋友,结成“志同道合”的团伙,形成一个个隔绝的“部落”。


信息传播的“部落化”,会对人们接受信息知识的方式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让人们能够在自我限制的范围内,只选择与自己相同或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以别人的思考代替自己的思考。

这阻碍他们克服自己的轻信和盲从,使他们无法具备有效民主公民所需要的那种公共理性。

  

当我们接触互联网上的信息,或者来自任何其他渠道的信息时,在相信它之前,首先要问自己的就是,我有相信它的理由吗?


这一问题如此重要,今天美国的学校教育中更加强调批判性思维教育,这也是中国的学校开始重视的一种教育。


  


▌互联网时代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不只关乎个人的认知和思考能力,而且关乎维护公民社会的自由机制和防止社会分裂。

  

早在批判性思维成为今天通行说法之前,杜威就在《经验与教育》一书中说提出“反省性思维”,即“能动、持续和细致地思考任何信念或被假定的知识形式,洞悉支持它的理由以及它所进一步指向的结论”。


反省性思维要求训练和耐力,一个人只有在愿意暂时不下结论,不怕麻烦继续研究的情况下,才能有反省性思维。

  

在《民主与教育》一书里,杜威还指出,反省性思维在群体交流中的另一层含义:


“只是思考,但不表达自己的想法,那不是充分的思考行为。我们需要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让别人充分了解。这时候,思想的力量和缺陷才会显露出来。“


“一个孤独存在的人,很难或不能对自己的经验进行反省,也不可能从中总结出清楚明了的意义来。”


这一层意思的反省性思维,突出了思想的社会作用和公民行动意义。反省性的批判思维既是针对互联网上的虚假信息,也是针对我们自己的轻信和盲从,以及在是非、真假问题上的沉默和袖手旁观。


作为反省思维的批判性思考,它的“批判”不是吹毛求疵地挑错,也不是上纲上线的指责他人,更不是给别人戴帽子、打棍子。


它是一种自觉严谨的慎思明辨,也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理性思考”。理性是一种怀疑精神,包括怀疑理性本身,理性不一定把我们引向确实的真理,但能帮助我们抵制虚假信息、宣传、洗脑和自我欺骗。


真实与自由是密不可分的,批判性思维体现的是人的自主性,而欺骗和洗脑则是对个人自主权的侵犯。


当我们说一个人具有自主性时,首先指的是他应该具有一个独立的自我,所以他的行动能够有所归属;其次是要求免于外在约束的自由,一个自主的人不是被其他人操纵的人,或是被强迫去做符合其他人意志的事的人。


因此,独立和批判地思考,抵御虚假和欺骗,珍爱和保卫你被欺骗和误导所侵犯的自主性,也就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也更加紧迫。






本文编选自徐贲《人文的互联网》,标题和图片系编者所加。在当代华语界的作家学者中,徐贲教授算是一个“异类”。 


1950年,徐贲生于苏州的一个书香之家。尽管生于革命年代,成长于动荡的岁月,他的文字却如绅士一般渊博、克制,既厚重,又与时俱进。


他关注的问题,既有公共性,却又关乎每个人;他的思考,既有国际视野,又有中国独特的问题意识;既有人文关怀,又没有脱离这个正在剧变的时代…… 


刻骨铭心的文化记忆、海量的中外经典阅读,镌刻出徐贲的眼界和思考,也奠定了他后来的写作命题——人文、思想和启蒙。


徐贲老师的《经典阅读》《经典之外的阅读》回应我们如何求知思考;《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批判性思维的认知与伦理》关注我们如何说理、参与公共生活;而《与时俱进的启蒙》《人文的互联网》直面的则是启蒙缺失下的种种问题……


过去几十年,社会层面的人文启蒙刚有起色,但现代公共训练的中断,不仅在吞噬着改革开放四十年艰难形成的些许共识,而且早晚会波及现实中的你我他。因此,徐贲老师这套“人文思想启蒙”六书就显得更加重要。 


无论是洞悉我们正在遭遇的危机,还是关乎“人之为人”的重要问题,都不可不读徐贲。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他的作品在中文界极难出版。我们有幸为书友争取到“迄今最全的徐贲老师作品集”——这套作品正是他几十年写作的集萃。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延伸阅读

徐贲:为什么越是集体罪责,就越是难以反省?

徐贲:什么人有资格被称为“知识分子”?

徐贲:酒桌文化背后的从众心理

徐贲:人们为何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徐贲:阅读,是为了寻求“善的能力”

徐贲:知识分子没有“沉默的权利”

徐贲:为何总有人乐见外人的“水深火热”?

徐贲:人为什么会掩耳盗铃?

徐贲:说理不是“攥紧拳头”,而是“摊开手掌”

徐贲:“心灵鸡汤”是失败者的麻醉剂

徐贲,一个“问题型学者”的人文思想启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