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面对网络热点,我们如何进行公共讨论?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法律圆桌 Author 陈碧


本文首发于澎湃新闻“法治的细节”专栏,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法律圆桌”
作者:陈碧(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

假如学生在大学课堂不认同某个老师的观点进行举报,从此以后所有老师就只投其所好,只选他们爱听的讲;假如公众识别不出真相或者真理并加以追随,就活该最后倒霉吗?


最近一段时间,网络热议的多是一些公共话题,比如“网暴的治理”“女性的生育自由”“校园举报”“如何对待犯罪者的子女”等。当人们的注意力不再聚焦明星八卦,而是关心公共事务,“即使事情非因我而起,仍然有能力评判之,”这值得赞美,说明人们更加关注法治、自由和公正,这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众声喧哗的舆论场呈现出不同的意见,对于某些尖锐的观点我们并不吃惊。因为每个人作为参与者,在发声和讨论的同时,应当看到公共讨论中必然存在偏见,并对此保持宽容和开放的心态。



公共讨论中的偏见 

我的专业是侦查与证据,所以我也研究人们的认识过程。有人的地方,就有偏见。但持偏见的人往往并不自知。


在刑事案件里,要求警察不能“先入为主”就是在排除偏见。面对大多数案发现场,警察需要发现问题,提出潜在的假设,并进行印证,最终才能形成完整的案件事实。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不断核对、不断重启。因为一开始的假设,未必是对的。


审视最近的网络讨论,会发现人们往往只做第一步假设就得出结论,而忽略了印证,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偏见。


第一类偏见是情绪启发性的偏见。比如谈到“如何对待犯罪者的子女”,很多人会迅速联想到歌手曲婉婷和她因为贪污罪入狱的家人,或者是涉黑涉恶人员及其子女。这时候人们很难想起那些因为醉驾入刑,因为租借银行卡、手机卡入刑以及过失犯罪的轻罪者。


因为人们判断的时候,常常依赖最先想到的经验和信息,并且以此作为假设的依据。用统计语言来说,在评估概率的时候,最近发生的事件或者印象深刻的事件被赋予了过高的权重。我们会根据手里有的可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不会从概率或者统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依赖于自身记忆、直觉、情绪反应,从中得出可能的故事。这种情绪启动法通常是不可靠的,但是它有很强的共情能力,情绪一旦被点燃,就能迅速让我们得出结论。


第二类偏差叫结论先行,也就是先有了结论,再去寻找能证明这个结论的证据,同时对不符合结论的证据视而不见。这种预先得出的结论往往是情感决定的,但是情感的力量是超过理性判断的,它拒绝思考。


法律课堂里经常会引用洞穴幻象理论,这是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的阻碍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幻象之一,是指人们常常把自己想象出来的理论和观点到处乱套,他们不是让理论和观点符合客观的事物,而是强行使客观的事物符合他们的理论;或者说,他们只愿意看到那些符合其观点的部分,而无视那些不符合的事物。


如果警察陷入洞穴幻象会怎么样呢?他们会驳斥嫌疑人的辩解是不老实、是狡辩,对那些能够证明他无罪、罪轻的证据视而不见。再严重一点,就会走向刑讯逼供。有一些冤假错案恰恰来自这种最真诚的自以为是。在此基础上反思我们在公共事件中的发声,是否也存在这种拒绝反驳呢?



 ▌偏见会消失吗?

如果你要问偏见如何消失?答案可能会让你失望。因为基于每个人不同的背景、每个族群不同的经历,偏见永存。所以不要幻想所有人的意见一致,而且还都是“正确”的。试想一种所有人观点一致的舆论场,也是无法接受的。


在偏见永存的前提下,我们仍然要去发现事实真相,刑事案件仍然要进行侦查和审判,公共讨论仍然要进行。研究显示,法官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并不能使他们免于思维定式和司法偏见。可是,一旦法官认识到哪些偏见会影响自己的行为,就能够通过自我监督摒弃各种偏见。


所以,纠正偏见的方法是了解偏见。用个时髦的心理学术语,就是觉知。要觉知到自己正在用主观的视角看问题,这是你个人赋予这个事件、这个话题某些意义,这也许是偏见,也许事件还有另一面。作为公共事务的讨论者,我们务必要警惕自己迷之自信的时刻,我们需要反思,为什么我们会相信这一种可能性而放弃另一种可能性呢?为什么我们持这种观点而他们不这么看呢?


说起来很简单,多一种视角,多一份觉知,就是纠正偏见的解救之道。但知易行难,在很多时候不诉诸情感而诉诸理性,是反本能的。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正是不断地平衡本能、情感和理性。在某些公共问题面前,有的观点持有者,虽然人在21世纪,使用的却是丛林思维和报复逻辑。《三体》里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它用在地球生存危机的时候很贴切,在和平年代却过于黑暗。


所以,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则,也没有永不进化不改变的基因。



 ▌我们需要为此悲哀吗? 

在最近的网络讨论中,有一种悲观的论调,比如说“好人死于多管闲事”。这让我想到了《三体》中的一个人物——执剑者罗辑。他曾是地球的救世主,到头来却被视为不可理喻的怪物被放逐。三体人的入侵降临到愚昧的人类头上,蝼蚁般的众生活该承受他们的命运,他们自食其果,该忏悔的是他们。罗辑被解除执剑者的职权之后悲哀了么?虚无了么?认为这届地球人民不行?他没有,他在尝遍世事炎凉后,内心深处依然认为人类是值得被拯救的,一直坚守到太阳系被摧毁。


这虽然是一个小说中的人物,但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假如学生在大学课堂不认同某个老师的观点进行举报,从此以后所有老师就只投其所好,只选他们爱听的讲;假如公众识别不出真相或者真理并加以追随,就活该最后倒霉吗?不应该是这样的。这恰恰说明,某些常识还说得不够多、不够好,某些洞见还不足够吸引人,所以无法让参与公共讨论的人更加信服和支持。与此同时,即使是罗辑本人,也要警惕和反省自己的观点,因为我们都是被我们的所学、所知、所处环境塑造的。

 

在公共讨论中,宽容和开放的心态不可或缺,勇气也难能可贵。在乍暖还寒的春天,我鼓励我的同行们仍然有勇气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因为我们也是被法治教育塑造的,会身不由己地做一些选择。引用一位美国律师的话表明我们的态度:“只要人会犯错误,只要存在不完善、惰性、官僚主义、腐败、偏见、不确定因素和各种不可预见因素,我们这些发誓要保护处于不利地位的、不受欢迎的、被错误指控和不当定罪者的人,就应该利用我们能运用的各种方法。”



有人说,公共讨论的价值就在于求同存异。编者相信,这篇文章出来,也会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关键就是好好说话,别动不动上纲上线。
认知水平越高,越明白外面的世界之大,知识无涯,我们没法自我设限,固执起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领悟。
而认知能力越低,个人视角就越小,自我边界也就越窄,因此便拒绝了学习,拒绝倾听他人的意见。在完善自我的道路上便会停滞不前,如此便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
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是观念,而非其他。很多人之所以常常固执己见,是因为认知水平不足导致的观念落差。 
而认知问题不在于新潮还是落伍,也与学历和知识储备无关,反而在于是否具备现代文明的基本常识,以及用这些常识对固有偏见的自我纠正。 在西方这些最基本的常识是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政治、经济、哲学、科学等为基础的教育,重在培养人的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然而,这一方面的教育我们长期缺失,这才是导致认知不足,三观不合的根本原因。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现代文明通识”书单,看清愚昧,走向文明。

《1840年以来的中国》: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该形成践踏规则、撕毁合约的共识。一个现代文明国家必须尊重法律,必须拥有契约精神。

《政治学通识》:政治对普通人而言,就像水对于鱼一样重要,人们日常生活皆离不开政治。对政治的漠不关心,恰恰是愚昧民族的重大陋习之一。
《说理》:野蛮的人不会讲道理,只会诡辩和喊口号,甚至于进行人身攻击。就事论事、讲求逻辑,是走向文明的重要一步。
《西方保守主义经典译丛》:愚昧和野蛮的一大特色,就是非常容易走向极端,继而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拥有保守主义的思想,将最大限度的避免这些灾难。

感兴趣的书友可识别下图二维码,一键收藏,看清愚昧,走向文明。




▍延伸阅读

孙立平:没有中西之分,只有文明与野蛮之别

“雄辩”未必“有理”:如何区分诡辩与说理?

张维迎:优秀的人都去分配财富,不如优秀的人都去创造财富

历史与现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是什么?

法律之上,正义还存在吗?

宋教仁逝世110周年:近代中国最值得期待的一场政治实验的终结

罕见佳作,不只是尺度大!

西安事变,原来如此

王朝赫赫,不如江山默默:“文化中国”是给人类文明的礼物

孔乙己的“魔咒”:中国式文人的困境从来就没有消失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