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惨过餐饮的,还有数不清的展览和演出。

佐夫 Zoff 感性城市SCity 2023-11-04



“感性城市”系列第五篇

主编/撰文/编辑 | Zoff

文章共计2115字,阅读时间8分钟


一次疫情,让所有行业进入让人笑不起来的“比惨模式”。


一片哀嚎里,不得不否认大多数的经营者是真的惨,但也有一些人还能自己吃自己的血馒头,表面上不忘危机公关,一手利落的裁人违约,一手喊着房东降租,把面子和里子的损失降到最低。


生意本就逐利,无可厚非。只是在系统性灾难的面前,更多是需要携手共抗,而不是“鬼打架”:如同武汉病人转场的大巴,所有人站在自己的立场都是对的,但结果就是走向悲剧,官员承受约谈,病人和司机承受着痛苦。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发不出声的行业,不能让他们像重病的武汉老人一般,在这个冬天里消失的悄无声息。


例如,那些曾带给我们无限感动,绝对依赖于线下场景的演出与展览。



那些“数不清”的演出与展览,

到底有多惨?


如果说餐饮可以靠着减租关店,做外卖、卖食材坚持坚持,零售可以开网店,做直播带货苟活,那么演出和展览行业,基本处在至少半年内完全不开张的阶段。


2020年前3个月,已知的全国演出共取消近两万场,票房直接损失20亿元。所有的戏剧厅、音乐厅、剧场剧院、音乐节、LIVEHOUSE无一例外全部关门,没有活动,还要付出最基础的场地运营维护成本,场地消毒清洁成本。



这位是玛尔塔阿格里齐,“钢琴女祭司”,来自阿根廷的钢琴名宿,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女钢琴家,全国几百万琴童和乐迷心中独一无二的大师。


本场门票早在半年前售罄


她生于1941年,迄今已79岁高龄,身患未愈的癌症,此次演出取消,不知道下次看到她在中国演出是何时。


同样,在线下强相关的艺术行业。不管是来自专业艺术机构的展览,还是在商场的网红展,或是与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类展会,全部都进入了取消和无限期停工状态,开门时间需要等待通知,遥遥无期。



这是香港巴塞尔,全世界最重要的当代艺术交易和交流的盛会之一,是艺术圈的头等大事,艺术爱好者的打卡地。你所能认识的所有知名当代艺术家,商界投资大佬,娱乐明星基本都会每年在此聚首一次。


今年是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的50周年。主办方已经为此准备了一年之久,作品、策展、报批、物流等都早已进行,还有为此筹备已久的大小画廊。


当然这一切随着疫情戛然而止。


这只是冰山一角,类似的故事发生各种各样的角落。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曾给城市带来无限感动和美好的行业,奄奄一息。


或许“血厚”的主办方没有问题,不开就不开了,但沿着这个产业链下来有数不清的小公司小团队,还有独立工作的个人。而艺术管理行业本又是典型的“高投入低回报”的行业,典型的有上顿没下顿,太多人凭着情怀做事。


这个时候他们怎么办?



“不可抗力”

是这个领域最可怕的黑洞


不可抗力,可以轻易的让所有的努力白费,预期变为泡影。



合同解约、定金没着落只是“不可抗力”开始,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沉默成本:员工工资、场地租金...餐饮零售有的成本他们都有。而多余的成本,比如IP授权费,物流报批费用等等,他们只会付出更多。


图据“艺术市场通讯”


调查结果显示,受疫情影响55.2%的艺术机构或自由职业者认为,2020年上半年他们收入下降幅度超过30%。若局势维持现状,90.9%的受访者账上资金维持不了六个月生存,而其中73.8%仅能支撑三个月以内。


要知道,这里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型的机构和团队,平均人数不过十余人。


平日里正是他们,供给着人群内容需求里大大的“长尾”。给热衷于不同话剧、演出、展览的人群提供精神消费满足,他们的努力,造就了一座座城市的精神高地,也是国际间文化交流中宝贵的细水长流。


那么在这个寒冬里,他们如何自处,如何与人群相连?



既然线下崩塌,

就努力的在线上输出内容。


疫情岁月里,将会是各种公益线上艺术课堂最多最丰富的一段时间。


美术馆、音乐厅、乐团...他们最核心的社会功能,便是输出真正优质的艺术内容。只不过现在的战场,从线下空间转移到了线上,持续的和他们的人群捆绑在一起,再不幸也要建立黏性,让宅家的生活丰满一点。


既然是地产自媒体,还是要从地产的文艺内容输出开始说起。


首先是老生常谈阿那亚。






地产行业在疫情时代依然鼓声震天。卖房是开发商的刚需,既然售楼处不让开,那就是一大批线上卖房扑面而来,地产销售在此时纷纷化身为抖音网红,天天直播带看样板间。不管是给客户看还是给领导看的,从话术到套路,依然我们所熟悉的营销味道。


这个时候阿那亚又开始文艺了。每天晚上的八点,来自阿那亚APP的线上音乐课照常开启,而公众号里,除了捐赠信息,就是对业主的关注,时刻牵挂这那些身在湖北的阿那亚人。



同样这么做的,还有尤伦斯。平日里分享展讯的功能型公众号,此刻将要转型为艺术内容分享的平台,延续着自己做为标杆机构的公共教育使命。




而音乐厅里的好学生:西安音乐厅,此时开启了“艺术供给计划”。每天每晚,通过公众号给宅在家生活和远程工作的乐迷分享古典音乐、经典影视音乐,分享QQ歌单。让乐迷每天都有被宠着的错觉。


“所有硬的空间都会多余,我们最缺的是软的内容来填充”


在可见的未来,好内容将是地产和城市的稀缺品,正因为有他们,才让每栋楼宇变得不同,让每座城市拥有性格。


我们要记得他们在低谷时,还依然治愈着身处疫情和监禁中的我们。



*部分图片来源自网络

*部分数据来自于道略音乐

《新型肺炎疫情对中国艺术行业的影响调查》




往期阅读:

疫情过后,中西部两大城市群的浮沉。

街区商业“烟火气”:宅家时光,你心里惦记着哪条街道?

超级文和友:一座被创造的“魔幻市井”

在商业地产的至暗时刻,让我们来聊聊理想与远方丨 新公号序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