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大哥”风采

人民作家V作者 人民作家 2021-07-16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人民作家


杨盛龙在线


杨盛龙“民族文化”连载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1:草原的臂膀       2:在等待

3:酒乡漂             4:石板寨散步

5:大理三月          6:奔放的求爱

7:布朗山日出      8:歌圩盛会

9:锅庄舞缱绻      10:吊楼滴翠

11:翻过澜沧江     12:太阳西行

13:寄情花竹帽     14:金江佩带

15:竹楼情话       16:夏日牧场

17:甜蜜新疆       18:独龙族古风

19:侗乡丰碑       20:同心怒江

21:走近玛纳斯      22:阿佤木鼓

23:祁连守望       24:花儿情韵

25:适彼乐土         26:“目瑙”寓情

27:鄂温克族的欢乐之火   28:达斡尔风情美

29:清清骆驼泉   30:东方第一渔村

31:京家歌潮漫三岛 32:竹竿舞编织

33:放歌兴安岭    34:田园欢歌

35:日月潭畔杵乐声  36:情爱走坡节

37:五彩互助   38:吉祥水

39:娘家婚与四十份水礼  40:大年节喜庆

41:反气候衣食  42:鹰笛鹰舞

43:羌笛酒歌伴年节



“老 大 哥” 风 采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舞的播讲

                                       

众多兄弟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汉族人口最多,被各少数民族称为老大哥。汉族的先民是中国古代夏、商、周诸族联称的华夏族。传说中的炎黄是华夏的始源。华夏族在与其他民族的往来交流中不断融合、扩展。秦王朝结束地方割据、诸侯纷争的局面,实行书同文、车同轨,使华夏民族在地域基础、语言文化、经济生活和政治上成为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到了汉代,汉朝之名遂被其他民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汉族以其族称确定为标志,成为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经过历代多次民族迁徙和融合,汉族不断发展兴旺,逐渐成为中国人口最多、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民族。汉民族在全国分布最广。当东北地区正是滴水成冰的季节,海南岛已经春暖花开。各地区因地理、气候的不同,各有不同的居室和建筑风格。北方地区冬天烧土炕取暖,溜严实了窗缝,有的地方房顶上厚实得可以赛跑,这有利于防风保暖。南方的居室讲究通风凉爽,室内摆设竹椅、竹床、竹席,光洁凉快。江浙水乡临河小楼,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陕北的窑洞,各地区各有不同的建筑风格。汉民族传统建筑很讲究屋顶艺术,从北到南有卷棚顶、悬山、硬山、歇山(九脊式)等多种式样。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内容最丰富的语言之一。汉语可分北方、吴、湘、赣、客家、闽北、闽南、粤八大方言。北京话语音字正腔圆,富有乐感。吴侬软语,紫韵红腔,委婉动听。北京胡同,苏州街头,叫卖声声,透出南北方不同的音乐感。因地域特色和方言发音的不同,各地区的民间文学、戏剧、曲艺、音乐等显出各不相同的语言艺术风格。京剧蜚声全国,昆剧流传几个大城市,秦腔高亢,越剧缠绵,湘剧热烈,川剧恢谐,还有黄梅戏、粤剧等,组成汉民族的各地方戏剧艺术的多姿多彩。汉民族特有的相声艺术,以“说、学、逗、唱”为艺术手段,各地区不同的方言、笑话、俗曲、小调和地方戏剧是这些艺术手段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方言是因为地域的辽阔和历史上长期的封闭等多种因素造成的。虽然各不同方言区的发音差别很大,但是提笔一写就清楚了。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近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推广汉语普通话的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汉民族饮食文化丰厚,中国的烹饪艺术享誉世界。中国菜主要有山东菜、四川菜、湖南菜、广东菜、江苏菜、浙江菜、福建菜、安徽菜等八大菜系,还有北京菜、天津菜、上海菜也很有名气。中国菜的烹调技法多达数十种,花样至少在万种以上,调味适宜,火候恰当,受到世界各国游客的普遍赞誉。服饰方面,旗袍被当代国际服装界誉为东方女装的代表。旗袍线条流畅,贴身合体,本是满族妇女的民族服装,从清代起逐渐流行中原,后来又经过不断革新,更加轻便适体,显示女性的曲线,在全国受到广泛欢迎。辛亥革命成功,倡导男子剪辫、易服,废弃长袍马褂,孙中山设计创制出一种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中山装,在全国普遍推广,成为现代汉族的典型男装。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婚姻和家庭。传统的家庭往往是由有血缘亲情关系的几代人组成一个庞大的家庭,四世同堂,百十口人生活在一起。传统的家庭有着传统的家庭伦理,家长总揽全家事务,家教谨严,形成尊老爱幼的特质。后来传统大家庭普遍都变为小家庭。按照传统观念,很讲究婚姻家庭的稳定。婚姻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更是家族的大事。在传统礼乐文化中,婚礼被视为礼之本,迎亲和婚礼特别的热闹和喜庆。古时候本来只有大户人家和官太爷才有资格骑马坐轿的,而民间一般不管什么人家,必得以花轿迎接新娘,足见对迎亲的重视程度。新娘遮以红盖头,一直到男方家,在婚礼上由新郎揭下。婚礼十分隆重热闹,新郎新娘庄重地拜天地、拜祖先、拜诸亲。闹洞房把喜庆和热闹推向高潮,以图日子红火,兴旺发达。传统婚姻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现在恋爱婚姻自由,有些地方特别是农村,由于受社会传统习惯的影响,男女双方已经谈成了对象,也还是请一个介绍人做做样子。现今举办婚礼,特别是城市,往往以几辆到十几辆小轿车,遍请诸亲,浩浩荡荡,形式上变得豪华,内容上继承了传统的热烈喜庆。诞生礼是人生的第一个隆重的礼仪,民间十分重视。婴儿降生,便有“逢生”、“十朝”、“望月”等礼俗。外婆家派人带上礼品前往祝贺,赠送摇篮或悠车、小被、衣物等。有些地区外婆家给小宝宝挂长命线、长命锁,祝愿“长命百岁”。端午节期间,有的地方给小孩儿戴绣花虎头帽,穿虎头鞋,寓示避邪。还有“百日”、“抓周”等纪念礼俗。人生礼仪中,贺生日在人们心目中是重要的。特别是对老年人的逢整十周岁寿诞庆贺,晚辈和亲戚朋友都要送寿幛、寿礼,祝贺老人健康长寿,是民俗礼俗中的重要一项。春节是中国汉族最为隆重的民族传统节日,也是许多少数民族的隆重佳节。春节由上古时代的腊祭演变而来。腊,即接,又作祈年。新旧交接之际,用猎获的野兽祭祀祖先和众神,体现了农耕民族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愿。农民辛辛苦苦,一年到头,农闲正好休息,欢欢喜喜过个年。过年的喜庆热闹,往往从腊月二十三祭灶,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其中高潮是除夕的除旧迎新。年来到,家家户户打扫得干干净净,贴上喜庆的春联。春联源于桃符。新年期间汉族先民在门上插桃枝以避邪,后来发展成在门上钉两块桃木板,在上面画符咒,就是桃符。再后来又以一些喜庆吉祥的文字取代,这便是春联。家家户户门窗旁的春联贴得红火热烈,很多地方还配以年画、窗花等装饰。吃是过年的重要内容,人们普遍讲究年夜饭的阖家团聚、丰盛热烈。最受重视的食品是饺子、年糕。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新旧相交的除夕夜半子时,热烈的鞭炮响成一片,以示除旧迎新。元宵佳节,民间张灯结彩,放灯观灯,还有戏剧表演,火树银花,相映成趣。苏杭等地放灯赛灯,热闹非凡。北京专门设有几条街的灯市,观者摩肩接踵,喜庆热烈。其他重要的传统节日主要有:肃穆地纪念祖先、扫墓踏青的清明节,纪念屈原、赛龙舟的端阳节,关于牛郎织女美丽伤感的爱情故事的七夕节,祭月赏月寓团圆的中秋节,九月初九登高、赏菊、敬重老人的重阳节。龙的传人崇拜龙、喜爱龙,最突出的是赛龙舟和舞龙灯。赛龙舟最早源于古代某些部落将自己的图腾装饰在船上举行竞渡活动。后来很多地方端阳节赛龙舟纪念屈原。赛龙舟的传统习俗广泛风行于江南各省市城乡。每逢竞渡,江面上千船竞发,鼓角声声,岸上观众如云,呐喊助威,赛得翻江倒海,地动山摇。每逢节日和盛大活动,民间都要举行舞龙灯。舞龙灯是一项具有相当表演技巧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族舞蹈艺术。龙身有草扎、纸糊、布绷、板凳等多种,有“单龙戏珠”、“双龙抢珠”、“群龙呈祥”等数种,舞来腾跳飞跃,忽高忽低,似腾云冲海,象征吉祥如意。赛龙舟和舞龙灯充分体现了龙的传人飞跃奔腾的龙的精神。


栏目主编:李建丽


文/杨盛龙

1953年生于湘西龙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理事。供职于国家民委,曾任文化司副司长、研究室副主任、巡视员等。发表文学作品千多篇,出版散文集《西湘记忆》《二酉散简》《心心相依——中华56个民族散记》《走进都市唱民谣》等。名列中国哲士网“古今中外人物索引”。文学创作成就被《中国当代文学史》等十多种文学史著专节专题评介。民族问题研究方面主撰《民族交往与发展》等著作。


诵/舞

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关干部,《人民作家》平台特邀主播。


每周一期 周二发布

(点击眉头上“人民作家”可任意阅读)

本期目录

姜琍敏在线

原来你真的会生病——长篇情感悬疑小说《心劫》连载(26)(江苏/姜琍敏)

韦江荷在线

夜幕中行走河边(江苏/韦江荷)

张五四在线

我们为什么要过年(内蒙/张五四)

杨盛龙在线

“老大哥”风采(北京/杨盛龙)

金宏柱在线
可爱的约翰——《中医走天下》连载二十一(江苏/金宏柱)

田德邦在线

多才多艺的隋炀帝为何对才高的文人痛下杀手?(湖北/田德邦)

范观澜在线

秋雪湖情缘(江苏/范观澜)
上期回顾

(点击文章标题即可阅读)

姜琍敏在线

死不得的男人——长篇情感悬疑小说《心劫》连载(25)(江苏/姜琍敏)

韦江荷在线

其实我的诗很厚道(江苏/韦江荷)

李俊在线

水温雅,人温雅,古今逸适一杯茶(香港/李俊)

杨盛龙在线

羌笛酒歌伴年节(北京/杨盛龙)

金宏柱在线
做客威尼斯——《中医走天下》连载二十(江苏/金宏柱)

田德邦在线

人人如树  (湖北/田德邦)

范观澜在线

抹不去的老街记忆(江苏/范观澜)

名家在线稿约

不管您是不是文坛名家,只要您有一定数量、质量说得过去的文学作品可以供每周一篇发表,您在我们这里就是名家。一般文学作品也可,尤其欢迎中篇、长篇小说。好作品有人读才有价值,点击量低于200或连续3篇点击量低于500的将停止刊发;读者反响较好、留言评论较多的可以参加“《人民作家》文学奖”的角逐。本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中国现代文学馆B座213室 联系方式:18861952100(微信)栏目编辑:zhenxi13142199(微信)投稿信箱:renminzuojia@163.com


如果认为文章还可以,转发分享的同时在文章后点“在看”和留言,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

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