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修钢笔

人民作家V作者 人民作家 2021-11-16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人民作家

点击上方图片发现更多美文

王 喜 根 在 线



栏目主编:李建丽

责任编辑:张亦怡

友情朗诵:舞




修  钢  笔



江苏|王喜根



(点击绿标即可收听舞的诵读) 


这年头,圆珠笔、签字笔用惯了,用钢笔还真不习惯,偶尔用钢笔写东西,写着写着不下水,便想起了当年修钢笔的

那年月,人们总喜欢把钢笔别在上装口袋。“一支笔小学生,两支笔中学生,三支笔大学生,四支笔——修钢笔的”就是当时常挂在人们嘴边的段子。

钢笔是舶来品,解放前以“派克”、“关勒铭”金笔著名。

提起“关勒铭”,年轻人也许感到茫然。

“关勒铭”公司创办于1928年,主人关崇昌早年旅居美国,做过裁缝,开过饭馆。后来,他留意到旅美华人书写记事习惯使用毛笔,而毛笔当地难以买到他即筹募资金,于1929年在纽约唐人街创建“自来水笔光滑墨汁股份有限公司”,以其子“关勒铭”之名作为生产厂名,专门生产一种笔杆内可储墨水、硬狼毫作笔头的自来水笔。

由于此笔写字流利方便,又有中国毛笔的特点,很受华人欢迎然而,旅美华人毕竟为数不多,从而促使关崇昌回国设厂。

关崇昌回国,在上海生产同类水笔由于墨水原料和书写用纸不如美国的质地优良,造成写字不便,致使关氏水笔受阻。为了实现理想,他奔走于国内外招募股金,终于生产了名噪一时的“关勒铭”金笔,成为我国制造自来水金笔的第一人。

抗战期,国人出于爱国,抵制日“关勒铭”金笔因而畅全国。

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希望自己有一支钢笔,因为我表哥早就有了一支钢笔,粗粗的黑色笔杆,大大的鸭舌笔抓在极有笔尖一点点黄金,镌有“关勒铭、50%赤金”字样,书写起来字迹圆润极其流畅。

此前,这金笔装在一个细毛线织的笔套里,那是我做药房老板的姨随身必备之物。

到了三年级,老师要求大家用钢笔做作业,我从姐姐那儿得到一支旧铱金钢笔。钢笔笔尖粗,还有点漏水,作业本常常被弄成“大花脸”为了让笔尖细些,只得把笔杆反过来写,了多久,反过来写笔尖也越来越粗,我只好求助于修钢笔的。

学校门口有个修钢笔摊,师傅是个中年人,成年累月穿一旧蓝卡几中山装每天早晨身背一只木箱和一个大马扎,箱子往马扎上一放便成了修钢笔摊。

箱子打开,箱背上钉着三四道橡皮筋,别着各式各样的钢笔,箱底有好多木格,里面分别放着笔尖、笔舌、皮管、夹套、笔杆、镊子、钳子配件和工具。

看到我手里捏着笔,他接过笔便哪儿不好,笔尖太粗修修要多少钱?他伸出一个巴掌说:五分。我说,我只有分钱。他看我可怜巴巴的样子就说:分就分,不换笔尖,只能帮你把笔尖磨细,包你好写。我十分感激,连声道谢。

接过笔,仔细看了看笔尖,然后取出一把专门修钢笔用的钳子夹了夹,再用细砂纸轻轻磨拭了一番。蘸点水在纸上试了,又磨磨、试试说:好了,拿去用吧。

我接过笔在纸上试了试,笔尖落在纸上润滑得像在绸缎上写字,果然一支书写流利的好笔。

当时,我觉得修钢笔的师傅太神了,随手在纸上写了“妙手回春”四个大字。 

作者往期作品链接

1、铜匠2、铁匠3、锡匠4、银匠5、车匠6、蔑匠7、皮匠8、画匠9、白铁匠10、补锅匠11、裁缝12、秤行13、箍桶14、厨子15、剃头16、中药房17、毛笔店
18、炮仗店19、棺材店20、染坊

21、修脚

22、修伞

23、放鸦

24、摇麻绳

25、做木梳

26、擦背

27、弹棉花

28、代写书信



《人民作家》公告(点击标题查看)

1、关于开通《人民作家》作者个人文化名片系统的公告

2、《人民作家》第一批会员名单

3、《人民作家》第二批会员名单


特别推荐

(点击标题阅读)

1、为什么说“从小一观,到老一半”?教育专家给你科学解答!2、3、4、5、6、7、8、9、”

作者简介

文/王喜根

江苏扬州人,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经济报原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著有民俗文化读本《扬州古巷风情(上下)》《农耕年华》《江南老行当》《寻访中国古村镇》。

诵/舞

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关干部,《人民作家》平台特约主播。





每周一期  周二发布


本期目录



李燕巧在线

成长写意之:暂时的舍弃(北京|李燕巧)

朱步楼在线

智商诚可贵,情商价更高(江苏|朱步楼)

朱国平在线

我为流水你为云 ——大西北掠影(七)(江苏|朱国平)

王喜根在线

江南老行当之:修钢笔(江苏|王喜根)

王少坤在线

出击的时刻(江苏|王少坤)

黄锦秋在线

爱在柳州之:最难舍是亲情(广西|黄锦秋)

往期目录(点击标题阅读)



李燕巧在线

成长写意之:你•在梦里写梦中的你(北京|李燕巧)

朱国平在线

三进迂回险过关来 ——大西北掠影(五)(江苏|朱国平)

王喜根在线

江南老行当之:代写书信(江苏|王喜根)

黄锦秋在线

爱在柳州之:剪不断理还乱(广西|黄锦秋)


名家在线稿约

不管您是不是文坛名家,只要您有一定数量、质量的文学作品可供每周一篇发表,您在这里就是名家!一般文学作品也可,尤其欢迎中篇、长篇小说。好作品有人读才有价值,点击量低于200或连续3篇点击量低于500的将停止刊发;读者反响较好、留言评论较多的可以参加“《人民作家》文学奖”的角逐。

本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中国现代文学馆B座213室 联系方式:18861952100(微信)文稿统筹:13770247051(微信)

投稿信箱:renminzuojia@163.com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转发分享的同时,在文章后点“在看”和留言,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

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