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刚 | 钱钟书懂几门外语?——关于钱钟书的七个疑问
【作者介绍】
龚刚,1994年起于北大比较文学研究所攻读硕士、博士,后于清华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曾师从戴锦华、乐黛云、万俊人教授,现任澳大南国人文研究中心学术总監、中文系博导、《澳门人文学刊》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史;伦理叙事学;比较诗学。著有《钱锺书与文艺的西潮》、《现代性伦理叙事研究》、《百年风华:20世纪中国文学备忘录》及散文与文学批评合集《乘兴集》(作家出版社)等,主编有《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文选∙文化艺术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文学跨学科研究》(A&HCI收錄)、《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外國文學研究》、《中国比较文学》、《中华文史论丛》、《伦理学研究》、《人文中国学报》(香港)、《钱锺书诗文丛说》(台湾)等学刊或论文集发表论文七十余篇。
钱钟书懂几门外语?
——关于钱钟书的七个疑问
澳门大学 龚刚
1、钱钟书懂几门外语?
杨绛:他最好的是英文,第二是法文,第三是德文,然后是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是跟我学的。他要找西班牙的什么资料,我就找原文给他。因为西班牙文跟意大利文很接近,他慢慢地就懂了。
评注:钱钟书至少懂五种外文,但不等于精通五种外文。“懂”的标准比较低,比如能借助字典看原文资料也算,“精通”则是听说读写译俱佳。至少就西班牙文而言,他只是“懂”,而不是“精通”。网上流传的钱钟书“精通七八门外语”之说纯属讹传,同理,传媒上动辄出现的某中文大师精通十数种外语的语言神话也可以休矣。
2、钱钟书维持、提升多语能力的方法?
杨绛:他有一个规矩,差不多是中文、英文每一天都看的。一、三、五看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这些不是每一天都看的。
评注:这种学习方法值得借鉴,以后每天坚持读外文文献,看外文电视,以日积月累之功,维持并提升外语能力、研究能力,同时扩大阅读视野。
3、钱钟书的外文笔记的总量?
《钱钟书手稿集》责任编辑:他的外文笔记量最大,有211个本子共计四万多页。
评注:在这四万多页外文笔记尚未认真研究之前,任何关于钱钟书学术造诣的定论都是不完全的,甚至可以说是沙上建塔,经不起时间的冲刷。我曾把钱钟书研究比作过“钱关”,从新出现的这些文献来看,钱学真是地地道道的难关,年关易过,钱关难闯啊!
4、钱钟书如何做读书笔记?
杨绛:他看的时候并不是说我现在要钻研《楚辞》这个题目,他下次看见的时候,发现这可以归为这个题目,就又把它们放到一处。所以它们才会重重叠叠,归类到一个地方。研究有关题目的人到这里去查,这是一个宝库。
评注:钱果然是一个爱智者,他不是为了做课题而去读书,而是因为欲爱知识而读书。他对某一话题如《楚辞》的集注,属于怀特海所谓知识的“汇聚形态”。其《管锥编》的成书实质是十大话题的集注,是笔记的汇总和条理化,并有更多地发挥与阐发。
5、《管锥编》是不是笔记汇编或资料汇编?
杨绛:可是他的《管锥编》并不是从这个(指读书笔记)里面抄出来的。有时候《管锥编》里他发挥的很多很多,这些都是资料。所有的资料都汇集在一处。
莫芝宜佳:手稿里面集中了许多钱先生的灵感和智慧。他为什么把许多这样的资料聚集在一起,他在想什么呢?这里面暗含着各种各样的思路和思考,研究相关问题的人,从里面一定可以得到许多的灵感和帮助。它们并不是散漫的资料。
评注:《管锥编》也同样集中了许多钱先生的灵感和智慧,其中暗含的思路和思考,确实值得相关研究者细细吟味,因为很可能是片言而有丰富的理论指涉或文献背景。不过,《管锥编》也多少类似于“散漫”的资料汇编。
6、钱钟书最爱读什么作品?
杨绛:他爱诗,非常爱诗。......他自己最喜欢读诗。中文的、外文的,他都最喜欢。
评注:钱钟书是中国比较诗学的开风气者之一,丰富的中外诗歌阅读经验,使其理论思考不致于沦为脱空之论。此外,富于灵性的中外诗歌大概也是钱钟书寄其余兴之处,也是其理性思维的“小歇场”,藉此可以保持其心性的温润。
7、钱钟书的诗风属于何种类型?他对自己的诗艺有何评价?
杨绛:他不是那种豪放的,但他自诩自己顶多是个名家。......他不是一个大诗人,他比较注意形式,用字,声、律很讲究。
评注:钱的诗作以才学和智性见长,后期的作品尤其接近宋诗派,比较拘谨,算不得大诗人。但他的诗歌写作经验对他的诗学研究很有助益,因有“了解之同情”,故往往能洞幽烛微。
龚刚老师文章回顾
龚刚 | 超现实主义的中国化 ——论《生死疲劳》的超现实叙事与狂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