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酒在野|清明,鲜活在杯酒中
今日清明。
《岁时百问》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谓之清明。”
这一天,气清景明,春色正好,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节日。
节气的清明有三候: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
古人在气象观测中非常留意雷之激、虹之美。
属于虹霓季节的时间跨度较大,开始于清明时节的“虹始见”,结束于小雪时节的“虹藏不见”。
时至清明,草长莺飞、杂花生树,春开始实施“普惠制”。除海拔特别高或纬度特别高的地区,其他地方相继完成冬春交替。
所谓“凛秋暑退,熙春寒往,微雨新晴,六合晴明”,正是此时。
人们在清明前后会禁用烟火,只吃冷食。又多结伴出游赏春,用香草沐浴,洗去一年的沉秽,祈降吉福。
“三月上巳,宜往水边饮酒燕乐,以辟不详,修禊[xì]事也”,渐渐成为一种雅致的风俗。
所以清明,既寄托了慎终追远的情怀,也不绝游乐。或者说,对故人的追思,更提醒人们活在当下。
如张岱《陶庵梦忆》言:“扬州清明日,城中男女毕出,家家展墓……故轻车骏马,箫鼓画船,转折再三,不辞往复。监门小户亦携肴核纸钱,走至墓所、祭毕,则席地饮胙。”
明《帝京景物略》也有:“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 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这醉意中,何尝不是通透与豁达。而最淋漓尽致的那一场醉,发生在永和九年。
那年三月初三上巳节,诸多名士相约修禊事于茂林修竹的会稽山阴兰亭。
临流泛觞之际,略有酒意的王羲之俯仰天地心有所感,提笔写下《兰亭集序》。
作为“天下第一行书”,后世多神往其笔法,而书中深意同样隽永。
在有限的时间里,一切都只是暂时拥有,所以应当珍惜所遇到的。这种“欣于所遇,暂得于己”的超脱态度,更勉励人们投入当下,不虚此生。
而另一场流传千古的清明酒事,便不能不提关于杏花村的那一次遥望了。
有人说,清香型白酒最像春天,柔和清新,带着万物初生般的喜悦。
其实不止如此,清香型白酒也更像清明,“清洁而明净”。
从字义来说,“清”是液体纯净不含杂质。若要追溯,“清”也应是中国白酒最初的模样,是白酒酒体的显著特征。
而在中国人的文化与审美体系中,“清”也是一种很高级的状态,关乎人的生命本真。
所以一个“清”字,虽无繁复,却能包容万千。
关注好酒地理局
发现好酒的自然人文之美
更多好文……
好酒地理局所发表的包括但不限于
文字、图片、视频等原创作品,均受法律保护。
未经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篡改、删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