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1届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历年语文期末一模二模试卷汇编(持续更新)

河北(邯郸)历年语文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高考精品讲义集


考场中的诗歌之唐诗的豪迈与悲伤

古文中的孔子与作文写作运用

河北省邯郸市2021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菏泽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山东一模古诗鉴赏汇编

2020-2016年五年全国1卷作文题目汇编

2020-2016年五年全国1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2020-2016年五年全国1卷文言文阅读汇编


山东省菏泽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山东一模古诗鉴赏汇编


2021山东一模作文题目汇编

2021山东一模古诗鉴赏汇编

2021山东一模默写汇编

山东省枣庄市2020-2021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2021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21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级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2021届高三5月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济宁市2021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1届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202010月,深圳市政府联合央行开展数字人民币(央行数字货币)红包试点,深圳市罗湖区政府出资1000万元,面向5万名市民发放数字人民币。截至101824时,有4.76万人领取了数字人民币红包,支付业务量达6万多笔,支付金额876.42万元。继深圳多个用户和多家商户“尝鲜”后,未来,数字人民币无疑将在更大范围内走进人们生活。

据使用数字货币的消费者透露,使用数字货币支付消费与使用支付宝、微信差不多,只需在手机屏幕上把支付二维码展示给商家,用专门的POS机扫一下就能付款,非常快速便捷。数字人民币的支付可通过手机中的近场通信功能,用户在网络离线状态下,也能让手机与POS机实现正常交易。

数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支持可控匿名。

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已经占到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36%以上,数字货币推出的时机基本成熟,全面推广数字货币将大大提速我国整个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货币红包在深圳的成功试水,证明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具备推出数字货币的金融基础设施条件和用户认知基础。

数字人民币并不会形成对纸钞和硬币的替代,后者仍将正常使用。专家表示,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以市场化的方式来进行,根据老百姓的需要来使用。市场上讨论更多的是数字人民币与微信、支付宝的区别,两者根本不是同一个维度上的东西。微信、支付宝是“钱包”,而数字人民币是里面装的“钱”。未来微信、支付宝里面用来支付的内容会增加数字人民币的选项。

市场上对于数字货币账户是否和手机号绑定普遍存在误解。专家称,数字货币账户并不是和手机号绑定,只是利用手机号进行数字人民币钱包开立。如果没有这个载体,没有办法发回验证码,但这是用作认证的必要信息,并不是和手机号进行绑定的概念。

我国数字货币的全面推出还需解决以下主要问题:一是需要修改相关法律法规,让我国的主权数字货币具有进一步推广的法理基础;二是我国金融机构的数字化基础还要进一步加速;三是我国相关的实体产业数字化要跟上数字货币推进的速度,从而更好发挥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四要夯实金融安全网的建设,确保金融体系安全运行,真正能够让公众放心使用数字货币。

(摘编自温源《数字货币如何影响百姓生活》)

材料二

随着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推进,数字货币将在支付体系运行效率、普惠服务、安全保障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当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会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发行数字货币能够直接降低货币的印制发行流通成本。现代社会中,无论是纸币还是硬币,发行环节的印制和防伪技术都需要花费较高成本。在流通环节,金融机构需要承担现金运输、储存、安保等成本,普通消费者使用现金也需要依赖于金融机构实体网点或自助设备提供的服务,花费一定的时间成本。以数字货币替代传统现金形式进入流通,能够大大节省这些方面的成本。同时,由于数字货币的信息流和资金流高度统一,发行方能够直接、实时地获取交易信息,可以省去后台清算、结算、对账等众多环节,达到点对点支付即结算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支付效率。

数字货币的一些特性,使其在普惠服务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使用数字货币完成支付,能够突破空间、设施甚至银行账户的限制。传统支付方式下,拥有银行账户是个人实现包括支付在内的各类金融交易的基础条件,而开立银行账户仍然受实体银行网点分布的约束,对偏远地区、行动不便的人群都存在困难。用户在使用数字货币时,并不需要绑定银行账户即可进行支付转账。这能使金融服务效率提升。数字货币支付便捷低成本的特征,不仅能有效拉近普通百姓与数字化金融服务的距离,还有助于缩小传统金融环境下的区域金融发展差距。

数字货币采用数字加密等技术手段,在防复制、防伪造方面优于纸币、硬币等传统货币形式。由于交易信息由发行方直接获取和存储,也减少了商业银行等机构层面存储的数据遭受恶意攻击或被内部人员非法篡改的风险,从而提高金融安全性。使用数字货币还能够实现可控匿名,只要发行方的隐私保护技术达到确保用户数据安全的水平,即使交易通过银行账户进行,也不会出现隐私信息从商业银行等机构的系统泄露的问题。但同时,由央行集中掌握的交易信息,提高查处和遏制洗钱等非法活动的能力和效率,为经济金融总体安全作出贡献。

当然,数字货币发展,还应关注和解决好一些问题。一是数字鸿沟问题。各类数字化的服务普遍依赖智能设备和移动互联网,对于因缺少设备或不能有效理解掌握数字货币使用方式的人群,必须保证其继续使用传统支付方式的权利,保障各类人群享有所需的金融服务。比如,高龄老人、低收入群体等,他们或者是缺少智能设备,或者是难以掌握使用方法等,与数字经济存在一定鸿沟,对他们就不能作强制要求。二是数字货币与现有电子支付、移动支付体系的衔接问题。当前我国移动支付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优势,从全社会负担的成本考虑,要做好衔接融合,保护并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发展的积极性。

(摘编自王元、盛雯雯《数字货币助力支付体系高效运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深圳市全面使用数字人民币的成功,预示着数字人民币可以在我国更大范围内铺开。

B.使用数字货币支付和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的方法一致,所以二者的本质是一样的。

C.传统货币交易数据由商业银行等机构存储,数字货币交易的数据可不经过商业银行。

D.数字货币的发展需关注和解决很多问题,而金融机构数字化建设的提升是重中之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字货币虽然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纸钞和硬币就不再正常使用了。

B.材料把微信、支付宝比作钱包,而说数字货币是里面的钱,形象地说出了他们的区别。

C.相对数字货币,纸钞和硬币花费的成本较高,主要是因为印刷、储存、安保的成本较高。

D.数字货币的使用对那些不能有效理解掌握数字货币使用方式的人群来说是一种挑战。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数字人民币”与传统货币不同之处的一项是(3分)

A.数字货币是一种法定货币,具有法理基础。

B.信息流和资金流高度统一。

C.突破空间、设施甚至银行账户的限制。

D.由央行集中掌握交易信息,实现可控匿名。

4.请结合材料一内容,说说我国数字货币的发行目前有哪些有利的社会基础。(4分)

5.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方法和行文脉络。(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渔风渔俗渔家乐

蒋子龙

处于网络时代的人,常有一种虚幻的狂妄感,动不动就爱说:“世界真小!”觉得一只鼠标在握,五洲四洋一目了然,喜欢在虚拟的世界里称王称霸。一旦回归现实,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世界,才知天下之大,难以想象。其实不用说世界,就说中国最大的群岛——舟山群岛,有大小一千三百多个岛屿,有人居住的却只有三十二个。社会已经进入“人口爆炸”“过度开发”的今天,只一个舟山就还有六千三百多个岛屿仍保留着纯天然的野态,想想都让人兴奋和好奇。这也正是舟山群岛无可比拟的自然资源优势。

舟山古称“海中洲”,面向大洋,背靠大陆,横流无际,群岛有致,大小对应,远近相接,有舟有山,碧空远影……中国的文明史是“上下五千年”,舟山群岛就有五千年的开发史。其丰富的渔盐之利,成就了全国第一大渔场。而舟山渔场的中心港口,就是著名的“沈家门”,与挪威的卑尔根港、秘鲁的卡亚俄港并称“世界三大群众渔港”。

据传舟山海上有“十六门”之多,沈家门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四山环拥,对开两门,其势连亘”,为天然良港,又是海上天险。自唐宋起便成为渔民及海内外船舶最佳避风港,其“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亘瓯闽,西通吴会”,是我国东南沿海通往日本、朝鲜等国的必经之地,为“东亚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大港,及来往使节祭海祭山的海疆要地——遵照当时中国的规定,凡经过沈家门的海内外船队,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其名叫“沈家门”,其实是国家的东大门。明清时期,倭寇屡犯浙东,沈家门遂成为海上要塞。沈家门外常常硝烟弥漫,海水为赤,沈家门人抗倭御敌,战绩累累。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战舰长阔、高大,“巍如山岳,浮动波上,锦帆鹢首,屈服蛟螭”“乘风下压,如车碾螳螂”。在那个时期,被尊为“天朝”的泱泱大国,士气高昂,御倭寇于大洋之上。

至乾隆年间,大对船、大捕船兴起,渔业大盛,渔港拓展。沈家门一派大港气象,桅樯如林,万商云集,市肆骈列,海物错杂大街小巷,腥味盈天。每当小黄鱼汛、大黄鱼汛、乌贼汛、鳓鱼汛、带鱼汛、海蜇汛等汛期到来,沈家门更是旆旗招展,号角长鸣;入夜后还万家灯火,繁华异常,有“小上海”之称。

更重要的也是舟山最幸运的,是其还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被尊为“海天佛国”的普陀山,坐落于舟山本岛的莲花洋中,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当年鉴真和尚经此东渡日本,成就了世界佛教史上的经典。

就在这样的地理与人文环境中,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独特的人文资源,“上承吴越古风,下创列岛特色”,从而积淀形成了沈家门独具特色的渔家风俗习尚,成为中国海洋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其核心是一个“仁”字。

以仁对海,心存敬畏。出船先“祭海”,回港要“谢洋”,甚至还要“敬鱼”,海上遇到大鲨鱼、鲸鱼等,渔民要向海祷告,向大鱼撒米、丢三角旗,此谓“撒米施食,丢旗引路”,以免大鱼兴波鼓浪,掀翻渔船。

以仁对天,崇拜神灵。普陀山梵风习染舟山诸岛,信佛便成了沈家门渔民的重要风俗,“一门都仗佛扶持”。同时还崇奉妈祖、祭拜龙王……

但,在“仁”的含义中,最重要的还是对人。这也构成了沈家门渔民文化中最温暖、最多姿多彩的那一部分。“一船遇难,众相救”;“一家有客,全岙接待”;“避风难胞,一宿二餐”……

内陆人乃至行驶在江河湖泊上的船家,遇见死尸都会觉得是一件不吉利的事,而以沈家门为代表的浙江、福建沿海的渔民,在海洋上遇到浮尸,不管是不是正遇到鱼群或丰收在望,也要立刻停止作业,将浮尸捞起,布裹席包旋即返港回港后将尸体摆放在岸边,等待家属认领。无人认领者,将烧化,骸骨存瓮,葬于“义山”。自明代起,由几家米行牵头,在沈家门创建了“存仁局”:饥荒施饭,流行瘟疫施医药,为收敛无名露尸及无钱置买坟地的死难者,开辟“义冢山”,分“本地义山”和专门埋葬闽籍海难者和无主死者的“福建义山”。沈家门的“存仁局”乐善好施,扶困济危,积德无数。

能像渔民这样仁厚地看待生死,就会勇,就会强,就会豪爽,就会快乐。千百年来,渔民把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演绎得精彩纷呈、浩瀚广大。过去在各种各样的祭祀、庆典和节日中,渔民们创造了斑斓多姿的文化形式。发展到今天演变成一年一度的“沈家门民俗文化节”。其实是全球渔民的狂欢节,来自世界各地的渔民文艺表演队,融入到舟山锣鼓、渔歌号子、舞龙、舞鱼等当地的民俗文艺节目中,群情欢娱,渔港沸腾。中华民族的整个传统道德体系,也是以“仁”为先的。仁,然后有义、礼、智、信,有这样淳厚的民俗风尚,必然会成就渔家最真实的快乐。

沈家门,是历史之门,文化之门,大通之门通海通陆通世界,天助神佑通过去、通未来。门里门外,风光无限。(有删改)

文本二

我为什么写散文?

当心里萌生出一种对自己的激情,对自己有了感觉,写虚构小说或其他文体无法表达这种情感时,便写散文。

散文凭借真诚感知生命的诗意,让自己艺术的情弦充满智慧和饱满的感情。

散文的美是融合了心灵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而创造出来的。不能指望一个虚伪的灵魂、一个没有真情实感的人会创造出真实的美,写出感人的散文。

散文是作者“心灵的告白”,可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个人独有的感受,因而是值得珍视的。看散文如同欣赏一个人的精神收藏品。如果有了真情,再把它提升到文学的层面,表达得美,这美就是活的,充满生命力。否则,只有美,没有真,再精致也只是工艺品,没有活趣。

正是这份真情,使散文虽很少大红大紫,却也从未被冷落过,香若幽兰。

(摘编自王必胜《读写他们(二)——本散文和一组作家书信》)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通过对网络时代那些自以为“一只鼠标在握”就能“在虚拟的世界里称王称霸”的虚幻狂妄之人的批评,引出对舟山的描绘。

B.以沈家门为代表的舟山群岛历史悠久,独特的地理与人文环境孕育出独特的民俗和精神,当地渔民具有勇、强、豪爽的性格特点。

C.这篇散文常常使用连续的四字词组成句子,整散结合,文白相间,简练而又雅致,将读者引向深渺悠远的历史场景。

D.文章既从大处落笔,又注重在小处着墨,始终围绕沈家门的“渔风渔俗渔家乐”展开记叙与描写,突显以小见大的恢宏的写作风格。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家门因为历史悠久,岛屿众多,逐渐由小小的渔船避风港发展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大港,千年不衰,是“世界三大群众渔港”之一。

B.抗倭名将戚继光驾舰于大洋上御寇的表现,与他《马上作》诗中“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的句子一样,都令人感到气势豪壮。

C.“仁”是沈家门风俗习尚的核心,渔民以“仁”对海、对天和对人,与子夏“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中“仁”的观念一致。

D.中国人历来看重“养生丧死”,孟子曾向梁惠王指出正确处理这一问题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沈家门人则用行动来体现了孟子理论的正确性。

8.文本一中,在叙写沈家门的人文环境时,作者为什么对历史进行了丰富的想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本一的“活趣”之美。(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金主亮死,耿京聚兵山东,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绍兴三十二年,奉表归宋,授承务郎,改差江阴佥判。乾道六年,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绍熙二年,起福建提点刑狱。尝摄帅,每叹曰:“福州前枕大海,为贼之渊,上四郡民顽犷易乱,帅臣空竭,急缓奈何!”至是务为镇静,未期岁,积镪至五十万缗,榜曰:“备安库”。谓闽中土狭民稠,岁俭则籴于广,今幸连稔,宗室及军人入仓请米,出即粜之,候秋贾贱,以备安钱籴二万石,则有备无患矣。又欲造万铠,招强壮补军额,严训练,则盗贼可以无虞。事未行,台臣王蔺劾其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旦夕望端坐“闽王殿”。遂丐祠归。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卒。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帅长沙时士人或诉考试官滥取第十七名《春秋》卷弃疾察之信然索亚榜《春秋》卷两易之启名则赵鼎也。弃疾怒曰:“佐国元勋,忠简一人,胡为又一赵鼎!”掷之地。次阅《礼记》卷,弃疾曰:“观其议论,必豪杰士也,此不可失。”启之,乃赵方也。为大理卿时,同僚吴交如死,无棺敛,弃疾叹曰:“身为列卿而贫若此,是廉介之士也!”既厚赙之,复言于执政,诏赐银绢。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帅长沙时/士人或诉考试官/滥取第十七名《春秋》卷/弃疾察之/信然索亚榜《春秋》卷两/易之启名/则赵鼎也

B.帅长沙时/士人或诉考试官滥取第十七名《春秋》卷/弃疾察之信然/索亚榜《春秋》卷两易之/启名则赵鼎也

C.帅长沙时士人/或诉考试官滥取第十七名《春秋》卷/弃疾察之/信然索亚榜《春秋》卷两易之/启名则赵鼎也

D.帅长沙时士人/或诉考试官滥取第十七名《春秋》卷/弃疾察之信然/索亚榜《春秋》卷两/易之启名/则赵鼎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古代男子20岁拟字,女子不可拟字;名、字和号一般在意义上有一定联系。

B.绍兴,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三公以下召之称“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长短句,文中指词。词是一种韵文文体,又称曲子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绍兴三十二年,辛弃疾带奏表归顺南宋,被授予承务郎之职,改任江阴佥判。乾道六年,升为司农寺主簿,出京任滁州知州。

B.辛弃疾担任滁州知州时,适逢百姓受到战火的波及,他先后出台了减轻赋税,安顿流离失所的百姓,训练民兵等政策。

C.辛弃疾处理福州盗贼之事还未实施就被台臣王蔺弹劾,说辛弃疾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早晚会端坐在闽王殿上称王。

D.辛弃疾为大理卿时,同僚吴交如死,没有棺材入殓,辛弃疾颇有感叹并赠送财物帮助办了丧事后,接着皇上下诏赐吴交如银绢。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4分)

2)遂丐祠归。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卒。(4分)

14.辛弃疾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福州盗贼之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小题。

干  戈  

王中

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无成两鬓丝。

踪迹大纲王粲传,情怀小样杜陵诗。

  鹡鸰音断云千里,乌鹊巢寒月一枝。

  安得中山千日酒,酩然直到太平时。

【注】①王中南宋末诗人。②鸰:一种嘴细、尾、翅都很长的小鸟,只要一只离群,其余的就都呜叫起来,寻找同类。语出《诗•小雅•棠棣》。③中山千日酒:传说中山有人造的酒,饮后能醉千日。泛指美酒。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干戈”作为古代的两种兵器,一般泛指战争,本诗以“干戈”为标题,暗合写作背景。

B.首联点题,“欲何之”暗示了战乱波及范围之广,“两鬓丝”写诗人无力改变局势而徒添白发的愁绪。

C.颔联诗人以王粲和杜甫自比,表明自己当前颠沛的行踪和忧伤的情怀与两人相似。

D.尾联中诗人想要觅得 “中山千日酒”,一醉解愁,意在表明自己想要在酒中解忧,暂求一时安宁。

16.诗家语曰“诗贵含蓄意蕴深”,请结合诗歌的后两联加以赏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与一般人有相同点,更有不同之处。

(2)曹操在《短歌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__”比喻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宽阔胸襟。

(3)陆游《书愤》中 “          ,         ”两句意象叠加,勾勒出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表现了抗击金兵的豪迈气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已经决定,明天去天一阁。没有想到,这天晚上,台风袭来,暴雨如注,整个宁波城都在柔弱地颤抖。第二天上午来到天一阁时,只见大门内的前后天井、整个院子,全是一片汪洋。打落的树叶在水面上翻卷,重重砖墙间透出湿冷冷的阴气。我知道天一阁的分量,因此愿意接受上苍的这种安排,剥除斯文,剥除悠闲,脱下鞋子,卑躬屈膝,哆哆嗦嗦,恭敬朝拜。

作为一个藏书楼,天一阁的分量已经远超过它的实际功能。它是一个象征,象征意义之大,不是几句话所能说得清楚的。(   )如果没有书籍,那么,我们祖先再杰出的智慧、再动听的声音,也早已随风飘散,杳无踪影。大而言之地说,没有书籍,历史就失去了前后贯通的理由,人群就失去了远近会聚的缆索。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字,是人类成熟文明传承的主要依靠。在书籍的形成中,文字的选择和汇集至关重要。

B人类成熟文明的传承,主要靠文字。文字的选择和汇集,就成了书籍。

C文字,是人类成熟文明传承的主要依靠。文字的选择和汇集,就成了书籍。

D人类成熟文明的传承,主要靠文字。在书籍的形成中,文字的选择和汇集至关重要。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B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C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D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长期以来,人们对月球是怎么来的,            ,如俘获说、分裂说、大碰撞说等,目前最可靠的,能提供科学证据的学说是同源说。

2001年科学家在对阿波罗登月收集到的岩石发现,氧的同位素在地球和月球的岩石中几乎是完全一样的,            ,我们目视到的比较亮、颜色发白的地方主要由斜长岩构成;另一类是比较暗的地方就是月海中玄武岩。美国和前苏联采集的样品,主要偏向于覆盖月海中的玄武岩和斜长岩,年龄距今大约在30多亿年,比较老。

嫦娥五号采集到的吕姆克火山口旁岩石,可能年龄较新,是距今13亿年的样品。通过未来的研究,对于地月同位素上的一致性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请分别用一个句子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2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悬崖边的树

曾卓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著名诗人曾卓的这首诗今天读来,仍给我们很多启发,读后引发了怎样的思考,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8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C(A项,“深圳市全面使用数字人民币的成功”理解错误,由材料一第一段的信息可知,深圳市只是开展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B项,“二者的本质是一样的”分析错误,根据材料一“两者根本不是同一个维度上的东西。微信、支付宝是‘钱包',而数字人民币是里面装的‘钱'”的信息可知。D项,“而金融机构数字化建设的提升是重中之重”分析不当,文中提出了数字货币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但没有说哪一个是最重要的)

2.C(C项,“主要是因为印刷、储存、安保的成本较高”原因分析不当。除了这个原因外还有“发行环节的印制和防伪技术都需要花费较高成本”;普通消费者使用现金也需要依赖于金融机构实体网点或自助设备提供的服务,花费一定的时间成本”)

3.A(A项,“数字货币是一种法定货币,具有法理基础”并不是数字货币的独特性,传统货币也是法定货币,具有法理基础)

4.①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已经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36%以上,数字货币推出的时机基本成熟;②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具备推出数字货币的金融基础设施条件和用户认知基础。(每点2分)

5.论证方法:①对比论证,将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在支付体系运行效率,普惠服务,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对比,从而突出数字货币的优势;②举例论证,在论证数字鸿沟问题时,举了高龄老人、低收入人群的例子。(每点1分)
①行文脉络材料二按总分结构行文;②先提出数字货币将在支付体系上产生积极影响,也需解决一些问题;③再分别从运行效率,普惠服务、安全保障三方面阐述其积极影响;(4)最后指出数字货币发展中应关注和解决好的一些问题。(每点1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D(文章不能体现“以小见大的恢宏的写作风格”)

7.B(A项,由第三段看出,沈家门“历更悠久,岛屿众多”并非其“发展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大港”的理由。C项,受佛家影响的沈家门风俗中的“仁”与子夏关于“仁”的观念并不一致。D项,沈家门人没有“用行动来体现”“孟子理论的正确性”)

8.①想象和引述明清时期沈家门外抗倭御敌的情境,表现了沈家门人为保家卫国而英勇杀敌的无畏精神,同时也体现了沈家门的精神品格。②想象乾隆年间沈家门的大港气象,表现了此地的热闹繁华,体现了沈家门的独特风貌及其历史传承。(4分。每点2分,对历史的想象1分,精神品格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文章的写作源自真心,是由对舟山纯天然野态产生兴奋和好奇而激发的,是散文“活趣”的基础。②注重在真人真事中挖掘沈家门的文化精神,体现了作者的真情真意、真思真感,是其“活趣”的前提。③文章旁征博引、虚实相生,语言精练,描写生动,在文学层面上表达优美,是其“活趣”的保障。(6分。每点2分,观点1分,分析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B(“士人”做主语,前面断开,排除CD;“察之”“信然”的主语都是“辛弃疾”,排除A)

11.A(古代男子20岁女子15岁便可拟字。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存在一定联系;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

12.D(辛弃疾对宰执说了此事,皇上才下诏赐吴交如银绢)

13.(l)留守叶衡非常器重他。叶衡入朝任宰相后,极力推荐辛弃疾,认为他充满正气,有雄才大略。(重点实词:雅、重、荐,各1分,句意1分)

(2)于是辛弃疾请求辞官回家。(后来)晋升枢密都承旨,未赴任就去世。(重点实词:丐祠归、进,各1分,句意2分)

14.①他致力于安抚百姓,积累大量钱财。②到广南买粮,秋天价贱时,用备安库的钱买粮,以备有患。③想造万套铠甲,招募军队并严格训练。(每点1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15.D(尾联意在表达对国势动荡的痛心疾首、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16.后两联,诗人在表情达意上,含蓄委婉,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丰富了诗歌的意蕴。①借物抒情(或者“比喻”)。“鹡鸰”喻指漂泊异地的兄弟,表达了思念之情。“乌鹊巢寒”句说自己在外流离失所,像月夜里的乌鹊一样找不到栖息的树枝。(2分)②用典。“乌鹊”语出曹操《短歌行》,表达怀才不遇的怨愤。“中山千日酒”表达期盼太平的美好愿望。(2分)③反问。尾联运用反问句,表达对现实(统治者)的不满之情。(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3)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6分。每空1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18.B(前文说到作为一个藏书楼,天一阁的分量已经远超过它的实际功能,它是一个象征,也就是说天一阁的功能不仅仅是藏书,更主要的是对文明的传承,所以B、D项和前面衔接更紧密;根据后文“如果没有书籍”这一内容,可以看出前面应强调“书籍”,而D项强调文字的选择和汇集的重要性,所以排除D项)

19.C(使用了比拟。A项,比喻和对偶;B项,借代;C项,比拟;D项,对偶)

20.示例:大而言之,没有书籍,历史就失去了前后贯通的缆索,人群就失去了远近会聚的理由。(3分,删去“地说”,将“理由”和“缆索”互换位置。如有其他答案,只要修改正确,即可给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21.①提出了很多假说(或者“有不同的说法”)②月球的岩石大致为两类  ③进而挑战地月同源说(每空2分,共6分)

22. ①关于月球来源的同源说最可靠;②美、苏联采集的样品能验证同源说;③我国采集到样品可能挑战同源说。(对一个要点得2分,对两个要点得4分,对三个要点得5分)

四、写作(60分)

23.(略)参考2020年高考新课程Ⅰ卷作文评分标准评阅。

诗歌解读:

《悬崖边的树》是现代诗人曾卓创作的一首抒情现代诗。诗人通过描写一棵独处悬崖边的树,刻画出了一代人被生活所迫仍意欲飞翔的人格精神,表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执着的理想追求,亦向人们表达了一种与命运抗争的生命主题。

作为一首咏物诗,有两个意象是具有象征性的,其一是“风”,其二是“树”,全诗的意义正是在这两个意象之间体现出来。诗有三种矛盾的情境,一种是“风”和“树”的关系,“风”将“树”吹到了悬崖边上,“风”要吹“树”,而“树”却留下了“风”的形状,表明“树”与“风”是处在一种矛盾的情境中;一种是“树”的孤独和远处森林的“喧哗”、小溪的“歌”的矛盾,一方面是生命的沉寂,另一方面却是生命的喧腾,也许二者是互为对方的影子;一种是“树”即将要倾跌进“深谷”的现实和又想展翅飞翔的意志之间的矛盾处境,即是人生的现实和理想之间的矛盾。这三种矛盾处境虽然并不是诗人故意设置,却生动而丰厚地表现了一代人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精神与独立而自由的心灵。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德明《百年新诗经典导读》:“命运是我们生命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决不相信命运肯定是有问题的;但是,人又不能完全认命,而是应该时刻保持同命运抗争的思想与勇气。曾卓的《悬崖边的树》就向我们表达了这种‘与命运抗争’的生命主题。这是一棵树的写照,更是一类人、一种人类精神力量的象征。”

泰山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田承良《中国现当代文学阅读与欣赏》:“作者将生命浓缩成一棵树,用这独特的比喻告诉人们:生命象一棵树,注定要孤独地承受许多风雨,美好的结局往往在惊心动魄的经历之后,关键就在于我们有足够的毅力和胆量去奋战,去拼搏!平淡的话语中饱含真挚的情感,独特的意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独特的比喻又让人悟出点生命的真谛。”

附:参考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年轻时以蔡伯坚为师。金主完颜亮死后,耿京在山东聚集人马,他担任掌书记,于是就劝耿京作南归决断。绍兴三十二年,带奏表归顺南宋,授予承务郎之职,改任江阴佥判。乾道六年,升为司农寺主簿,出京任滁州知州。滁州遭受战火毁坏,村落城池破败,辛弃疾减轻赋税,招抚逃难流散的百姓,训练民兵,议定军队屯垦。受聘为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非常器重他。叶衡入朝任宰相后,极力推荐辛弃疾,认为他充满正气,有雄才大略。绍熙二年,起用为福建提点刑狱。曾经代任主帅,常常叹道:“福州前面临海,是盗贼藏身之所,上四郡的百姓顽劣粗野容易造反,而帅府空虚,一旦情况紧急,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他致力于安抚百姓,不到一年,积累钱财达到五十万缗,库房匾额写“备安库”三个字。他认为闽中地少人多,年岁歉收,就到广南买粮,现在幸好连年丰收,宗室及军人来粮仓买米,于是就拿出卖给他们,等秋天价贱时,用备安库的钱买入二万石,这样就有备无患。又想造万套铠甲,招募强壮者补充军队,严格训练,那么盗贼就不再是忧患。此事未及施行,台臣王蔺弹劾他用钱像泥沙,杀人像草芥,早晚会端坐在闽王殿上称王。于是辛弃疾请求辞官回家。(后来)晋升枢密都承旨,未赴任就去世。辛弃疾为人豪爽,崇尚气节,能识别和提拔有才能的人,所交多是海内名士。在长沙为帅时,士人有投诉考试官胡乱录取了第十七名《春秋》答卷,辛弃疾查出事实确实这样,索取第二榜的《春秋》答卷反复审阅,启封一看,名字是赵鼎。辛弃疾生气地说:“佐国元勋,只有忠简一个人,怎么又出了一个赵鼎!”他把考卷扔在地上。又看《礼记》答卷,辛弃疾说:“看他的议论,定是豪杰壮士,此人不可失去。”启封一看,是赵方。为大理卿时,同僚吴交如死,没有棺材入殓,辛弃疾感叹:“身为列卿而如此贫困,真是廉洁耿介之士啊!”他赠送财物帮助办了丧事后,又对宰执说了此事,皇上下诏赐吴交如银绢。辛弃疾曾和朱熹游历武夷山,做赋《九曲棹歌》。朱熹死时,他的学说正遭禁止,门生朋友甚至没有为他送葬的。辛弃疾写祭文去哭他说:“不朽的是名声流传万世。谁说您已去世,您令人敬畏,如同活在世间!”辛弃疾非常善长写词,他的词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