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2020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期末联考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测语文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ー检测语文试题(B卷)
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测语文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浙江省湖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哂笑(shěn) 莅临(lì) 胥怨(xū) 日削月割(xiāo)
B.壅蔽(yōng) 咫尺(zhǐ) 寒暄(xuān) 繁芜丛杂(wú)
C.忖度(cǔn) 阜盛(fù) 翕辟(xī) 满径蓬蒿(gāo)
D.间或(jiàn) 濒临(bīng) 嫉恨(jí) 少不更事(gēng)
2.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 )
A.我又无聊懒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B.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荃者也在此。
C.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看时,一周遭有些黄土墙,两扇大门。
D.可是我们不会认错那个经常在这一切矛盾中,出现的狡脍的精灵。我们知道,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而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鲁迅所处的年代白话文运动 ___________,一些语言表达方式 __________ 与当下有一定的差异。应该看到,入选语文教材的课文中,胡适《我的母亲》、郁达夫《故都的秋》、朱自清《背影》,__________存在读起来“不通顺”的地方,然而都 __________ 给理解带来太大阻碍。
A.如火如荼 诚然 普遍 不可能
B.方兴未艾 确实 普遍 不至于
C.如火如荼 确实 大多 不至于
D.方兴未艾 诚然 大多 不可能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省各地着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智能数字化阅读,用移动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等技术手段拓宽传播,构建“互联网+书屋”等智能模式,把百万电子图书送进千家万户。
B.作为我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美术大展,全国美展不仅体现出时代新风尚,更集中检阅了五年来美术界的最新创作成果,汇集了全社会的目光。
C.量子力学是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重大成果,量子科技发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战略价值,是一项对传统技术体系进行重构的技术体系。
D.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威胁和冲击,大多数国家坚持多边主义,加强团结协作,共同抗击疫情,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复苏。
5.下列五个问句摘自话剧《雷雨》,请根据剧情的发展,选择一个最合理的排列顺序( )
①(忽然起立)你是谁? ②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
③你——你贵姓? ④谁指使你来的? ⑤(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A.③①②⑤④B.③②①④⑤C.④①②③⑤D.④⑤①③②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关汉卿是著名元曲作家之一,其作品有《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他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
B.《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全书以语录体为主,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C.鲁迅,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作家、思想家,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主要作品有《呐喊》《彷徨》等,《祝福》选自《呐喊》。
D.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主要作品有《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二、微写作
7.微写作
①在《红楼梦》的很多回目中,作者用一个字给人物性格作评价,我们称之为“一字定评”。如第12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第52回“勇晴雯病补雀金裘”,第56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第57回“慧紫鹃情辞试莽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请任选一个字,以“王熙凤之毒”“晴雯之勇”这样形式作题目,结合具体情节加以阐释(也可以从其它回目中选字评析)。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时隔8年,那个写《活着》的余华又活了!他的长篇新作《文城》即将出版。
《文城》继续在人生、命运、时代等余华曾深刻挖掘的主题上求索,书写一个人在命运浪涛里的寻找,以及一群人在时代洪流中的选择。在溪镇人最初的印象里,林祥福是一个身上披戴雪花,头发和胡子遮住脸庞的男人,有着垂柳似的谦卑和田地般的沉默寡言。哪怕后来成了万亩荡和木器社的主人,他身上的谦卑和沉默依旧没有变。他的过去和一座谜一样的城联系在了一起,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要找一个不存在的地方。他原本不属于这里,他的家乡在遥远的北方。为了一个承诺他将自己连根拔起,漂泊至此。往后的日子,他见识过温暖赤诚的心,也见识过冰冷无情的血。最终他徒劳无获,但许多人的牵挂和眼泪都留在了他身上。
自《活着》出版以来,从张艺谋改编同名电影,将福贵的经历搬上荧幕,到易烊千玺手写读后感,“随着福贵走在洒满盐的路上”,一代代读者,不分老幼,不分城乡,一遍遍读他的作品,从小说中看到现实,在感动中获得力量。《活着》让每个读过福贵故事的人都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透过《文城》,读者也将在那个熟悉的余华身上,窥见他令人耳目一新的一面。余华曾这样谈写作:“一个梦,让一个记忆回来了,然后一切都变了。”也许正是因此,他的许多小说都在书写记忆,不管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
在《文城》中,余华继续追寻一段被历史记忆封存的时光,同时,他也突破以往的创作,把故事背景上溯至《活着》之前那个更残酷的清末时代。余华在讲述这段往事时,承续了民间叙事的风格,不动声色地融入魔幻色彩,从不同视角讲述了林祥福、纪小美以及与他们相连的各色人物的爱恨悲欢、颠沛起伏,牵引出军阀混战、匪祸泛滥的时代之殇。
“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余华曾这样说,“我的每一次写作都让我回到南方。我现在叙述里的小镇已经是一个抽象的南方小镇了,是一个心理的暗示,也是一个想象的归宿。”而在《文城》中,余华不仅书写熟悉与亲切的南方小镇,还描绘种着高粱玉米的黄河北边。《文城》也将见证一个我们曾熟悉的余华的回归——那个采用底层视角、关注普通人"活着"的壮美故事、将历史和时代真正融入人物生活的余华,他是一位忠实的叙述者,也是一位耐心的聆听者。
这样的余华有着独特的文学力量,能够令自身经历截然不同的读者,与他的文字产生情感上的相通与共鸣。正如他所说,“我们总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作家那里,读到自己的感受,甚至是自己的生活。假如文学中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我想可能就是这些。”
(摘编自傅小平《余华长篇新作〈文城〉推出》,2021年2月22日《文学报》)
材料二
这几天,一张著名作家余华在某培训机构活动中演讲《如何在中高考中写好作文》的照片,在社交媒体上热传。很多人都对此表示迷惑不解,还有人把此事直接上升到了“文学已死”的高度。
余华能不能教高考作文?以余华今时今日在中国文学界的地位,当然有资格在公开场合谈论一下高考作文。
有人认为,余华是大作家,但未必了解高考作文怎么写。此类质疑不无道理,但又有些小题大做。首先,听一场演讲就能学会写作文本身就是天方夜谭;其次,余华演讲的主旨也不是教学,而是鼓励广大考生积极面对人生的挑战,希望他们爱上文学。
所以,完全没必要给余华扣上一个“文学已死”的大帽子。但余华教作文引发的争议,背后还有值得探究的真问题。
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余华所代表的纯文学和高考作文所代表的应试作文,评价标准并不完全一致。我们当下的作文教学或者说语文教育,该以何种方式接纳文学,很受社会关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20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文章辞藻华丽、引经据典,惊艳了阅卷老师,得到满分。但当被公布在互联网上后,它遭到的却是“群嘲”——这位小作者不会“说人话”,华丽的语言之下,只有贫乏的思想。
平心而论,小作者没有错,高考作文本来就是要讲技巧的;网友们也没有错,没有人喜欢无病呻吟、卖弄技巧的文章。问题出在,优秀的高考作文和优秀的文学作品,未必是重合的。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一位能够在高考作文中获得高分的考生,可能应试技巧高超,但很可能不懂文学,也对文学没有多少兴趣。这种情况无疑是遗憾的——我们培养出了很多拥有应试技巧却未必有充足人文素养的“人才”。
余华的文学造诣再高,也未必是那个适应考试形势的教练员。余华和高考作文联系在一起,依然是一件值得欣慰的好事。社会在呼吁、政府在关心、高考在改革,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的观念——高考作文的分数,不该是人生的目标。
语文和文学都需要“出圈”“破界”,互通有无,加强交流,以人为本,放眼未来。唯有如此,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全面发展、拥有更高素养的人才。
(摘编自2021年3月13日《光明日报》李勤余《余华教作文引争议,背后的真问题是什么?》)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城》突破了《活着》的民间叙事风格,融入魔幻色彩,从不同视角讲述林祥福们的爱恨悲欢、颠沛起伏以及时代之殇。
B.《文城》讲述林祥福、纪小美以及与他们相连的各色人物的故事,书写历史记忆,作品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新的突破。
C.2020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辞藻华丽、引经据典,惊艳了阅卷老师,但华丽的语言之下,只有贫乏的思想。
D.优秀高考作文和优秀的文学作品,未必是重合的。高考作文获高分的考生,应试技巧高超,但大多不懂文学,对文学没有兴趣。
9.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于在意高考作文分数,导致很多学生拥有应试技巧却没有充足的人文素养,这反映出当下语文教育的不足。
B.语文和文学都必须“出圈”“破界”,以人为本,放眼未来,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全面发展、拥有更高素养的人才。
C.读过余华小说的人,都能从小说中看到现实,在感动中获得力量,相信生活是属于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D.两则材料都谈到了余华的影响,材料一侧重于写余华的文学力量,材料二写余华引起的对当下作文教学的思考。
10.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作家阿来曾跟记者说“我可以跟你讨论任何话题,但请不要是高考作文。我没有关注。”他认为高考作文与文学创作关系不大。
B.作家梁晓声认为很多高考学生只有情调,没有情怀,没有情愫,没有真情实感。有无情怀和情愫是一般的作文和好作文的区别。
C.作家叶永烈点评高考作文,觉得高考作文应该对语文起到“指挥棒”的作用,高考作文命题要大气,让语文教学走得更好。
D.北大教授孔庆东对北大培文杯大赛选手说,要尊重高考作文的规矩,同时保持文学梦,两种作文都写出来,成为一代新人。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翡翠烟嘴
吴若增
民国十六年发大水,蔡四跟着人家闯了关东。三十年后他回来了,带回了一样宝物——翡翠烟嘴。
要说蔡四的翡翠烟嘴,确是个好东西。白日里照着,葱绿般地透亮;细看那里边的纹路儿,有山,有水,有人家,旷远得很。到了晚上,将那烟嘴放在月光下,星星儿都在那里头直眨眼。据蔡四讲,等到来了鱼汛,将烟嘴放在水中,人也下河,可听见鱼儿在烟嘴里跳,还喋水。这还不奇,奇的是那烟嘴上还有四个大牙印儿。据蔡四讲,那是明太祖朱元璋咬下的。因为这,谁拿过烟嘴,都要细细地看上半天,同时心里便不觉地生出许多敬畏。蔡四说:“那年,俺攒下一百三十块大洋,准备回乡,谁知俺一个拜把子兄弟,老娘病了急需回家,可手中又没钱,急得不行,俺把那袋大洋冲他怀里一扔。俺这兄弟一看,扑通一下就给俺跪下啦,留下个祖传的翡翠烟嘴。就这么着,俺只好接过来……”
蔡四回乡已是公元一九五七年了。五七年用的是人民币,要大洋何用?有人当时就惴惴然地问。然而蔡四笑笑说:“咋着,大洋没用啦?那是银子啊,可以换钱嘛。嗨,你真是的!”至此,人们深信不疑,跟着对蔡四也敬重起来了,“四爷”“四爷”地叫开了。
蔡四爷有一件珍宝,这消息不久便传开。八村四屯,无不央求一睹为快。慢慢地,那翡翠烟嘴也就成了村宝。
六二年夏,一位爷回来了。他在城里当了几十年的银行会计,见多识广,就数他的话多,什么城里的汽车呀,楼房呀,公园呀,饭馆呀……这已经让许多人不得劲儿了,更可气在:他居然敢当众胡说四爷那烟嘴儿是假的!
那天,他死乞白赖地非要看看四爷的烟嘴不可。他左瞧瞧,右看看,呵呵一笑,说:“嘿嘿……这翡翠烟嘴儿……嘿嘿,是假的!”
“假的?”蔡四爷先是一惊,但又似乎很快就镇静了下来。他上前一把抢过自己的烟袋,往怀里猛地一揣,冲那老会计恨恨地“哼”了一声,转身走了。
人们许久都没有说话,望望走去的蔡四爷,再望望被晾在那儿的老会计。最后,生产队长忽然站了起来,气不打一处来似地叫了一声:“都起来,干活啦!”
老会计忽然觉得自找没趣,蔫头奔脑地呆在了原地。
那事过后,老会计心术不正的说法立即被全村人所接受,从此竟没人愿意搭理他了。幸好蔡四爷是个好心肠的人。一天,他提着一小筐灰菜,来老会计的家,说:“老哥,掺点这个吃吧,那点粮食哪够呢。”
老会计感激不尽,懊悔地说:“四哥,这叫我怎么说才好呢……”
第二天,工间休息。老会计忽然从衣兜里掏出个老花镜,对着四爷那烟嘴儿就照了起来。四爷想起他前些天讲过的话,突地又露出了愠怒之色。
谁知此时,老会计却叫起来:“哎呀,四哥,您这真是翡翠烟嘴呀!来来来,我再细看看。”
蔡四爷愣了,人们也不禁挤过头来看。
只见老会计拿着那花镜和烟嘴儿,远瞧瞧,近看看,猛地一拍大腿,失声道:“哎呀呀,我这一细看啊,嘿,还真是一个上好的翡翠烟嘴呢!”
就这几句话,人们都露出了惊喜之色。蔡四爷的眼睛也亮了起来。
转眼之间,就到了一九六五年的秋天了。这天,蔡庄来了一位省文物公司的老张师傅,他十分挑剔,转了大半天,只收购了几样。末了,老张师傅要走了。这时,有一个人说了话:“嗳,老张师傅,您看见四爷的翡翠烟嘴了么?”
不等老张师傅说话,老会计急忙出来阻拦:“嗨,别看啦,他不会卖给你的。”
大队支书思忖了一会儿:“这样吧,你别硬要买他的,我领你去。见识见识。”
四爷正在家中拾摄,见这么多的人骤然光顾,不禁一惊。但他马上就明白了,对老张师傅笑着说:“哎呀,你咋又来啦?俺不是说了么,怕你看到眼睛里去抠不出来呢!”
这时,支书走上前来求情:“四爷,您就给他看看,反正您不卖给他就是了嘛。”
这时,老会计又插进话:“四爷,我看还是别拿出来。回头不卖给他,他回去一张扬,保不准往后还有大麻烦。”
四爷听了,连连点头:“对!对!就是这么回事!”
恰在这时,一个小伙子猛地瞅见了四爷怀里的烟袋,一把就抽了出来。四爷有点慌,下意识伸手去夺。但那小伙子却一个机灵的转身,递给了老张师傅。
四爷略有几分不悦地说:“看就看吧。先跟你说好了,你也不用给价,俺是死活不卖!”
翡翠烟嘴终于落在这位文物专家的手里了。人们都挤上去看。老会计忽然热心起来:“怎么样?没见过吧?可别看花了眼!”
大家都笑起来;“嗨,你今儿个是咋的啦?咋话这么多?”
然而,老会计却好似兴犹未尽,无限感慨地说;“您可别闹了笑话,一头栽在这儿呀!唉,那年我就办了那么一回丢人现眼的事:一开头,我愣没认出这是一件宝贝来,我还说什么假的呢。回头怎么着,不光四爷恼我,全村人都恼我呢!”
“怎么?”老张师傅忽然一怔,抬头看了老会计一眼。
“哈哈哈……”围观的人们都笑了。
老张师傅重新低下头去,继续细细地端详那托在掌上的烟嘴。他颈上的横纹条条皱出……
“嘿嘿嘿……怎么样?看出门道来了么?”老会计眯缝起双眼,津津叨叨。
老张师傅一会儿看看烟嘴,二会儿抬头望望站在一旁的蔡四爷,一会儿扫视一下围观的人们,一会儿又把目光在老会计的脸上久久地流连……终于,他说话了;“嗯……嗯……四爷,不瞒您说吧……我十五岁开始跟着师傅干这行,四十年来走南闯北,可您这烟嘴……嘿嘿……我还是头一遭见呢……瞧这料子、这颜色、这纹路……真是绝啦!”
“噢呀!”人们一声惊叹,表现出了无比幸福、无比满足的喜色。
银行老会计似乎更加高兴,冲着老张师傅翘起了大拇指,说:“行!行!有眼力!”
忽然,有人说:“嗳,您给开开价儿看,眼下它能值多少钱?”老张师傅略一沉吟,然后决绝地说:“价……可不好开。无价之宝!无价之宝啊!”
“噢呀!”人们止不住又是一阵惊叹。
老张师傅呵呵地笑了一阵儿,忽然好似又想到了什么:“四爷,您过来一下,我有句要紧的话跟您说。”
在柴草垛后,老张师傅见没人跟来,便把嘴凑近四爷的耳边:“四爷,往后,任是什么外地人来,您也别把这宝贝拿给人看啦!千万!千万!……”
(本文有删改)
11.简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语言特点。
12.结合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概括老张师傅的形象。
13.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简析题目“翡翠烟嘴”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14.有人认为吴若增的《翡翠烟嘴》“不仅讲了一个好故事,还追求故事之外的隐喻意义,想象空间丰富”。请探究本小说中环境的隐喻性。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长安人。年十三,嫔于太宗。隋大业中,常归宁于永兴里。
太宗即位,立为皇后,赠后父晟齐献公。太宗常与后论及赏罚之事,对曰:“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太宗固与之言,竟不之答。时后兄无忌以佐命元勋,将任之朝政。后固言不可,每乘间奏曰:“妾既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太宗不听,竟用无忌为大将军、吏部尚书。后又密遣无忌苦求逊职,太宗不获已而许焉。有异母兄安业,好酒无赖。献公之薨也,后及无忌并幼,安业斥还舅氏,后殊不以介意。及预刘德裕逆谋,太宗将杀之,后叩头流涕为请命曰:“安业之罪,万死无赦。然不慈于妾,天下知之。今置以极刑,人必谓妾恃宠以复其兄,无乃为圣朝累乎?”遂得减死。
后所生长乐公主,太宗特所钟爱,及将出降,资送倍于长公主。魏征谏曰:“谓长主者良以尊于公主也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主理恐不可,愿陛下思之。”太宗以其言告后,后叹曰:“尝闻陛下重魏征,今闻其谏,可谓正直社稷之臣矣。”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用缺少,欲有奏请。”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
八年,染疾危惙,太子承乾密启后曰:“尊体不瘳,请奏赦囚徒,冀蒙福助。”后曰:“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法?”承乾以告房玄龄。玄龄以闻,太宗及侍臣莫不歔欷。朝臣咸请肆赦,太宗从之,后闻之固争,乃止。将大渐,与太宗辞诀。时玄龄以遣归第,后固言:“玄龄事陛下最久,小心谨慎,愿勿弃之。又妾之本宗,幸缘姻戚,慎勿处之权要。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但请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十年六月己卯,崩于立政殿,时年三十六。
(节选自《旧唐书》卷五十一)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归宁于永兴里 归宁:已出嫁的女子回娘家。
B.时后兄无忌以佐命元勋 佐命:辅佐帝王创业。
C.染疾危惙 惙: 停止
D.及将出降,资送倍于长公主 出降: 帝王之女出嫁。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太宗常与后论及赏罚之事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B.资送倍于长公主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
C.后叩头流涕为请命曰 傲骨则骨肉为行路
D.太宗以其言告后 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即位后,长孙皇后身居后宫,从不干预朝廷政事。太宗准备提拔长孙皇后的兄长,特向她征询意见,她这才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B.长孙安业是长孙皇后同父异母的兄长,品行不端,薄情寡义,曾置养护弟妹的责任于不顾。长孙皇后并不介怀,反在他获罪时救他一命。
C.唐太宗宠爱长乐公主,出嫁时给她的赏赐超出了礼法规定,大臣魏征正言指出这一做法的错误。对于魏征的直谏,长孙皇后大加肯定。
D.长孙皇后病危之际,太子欲上奏太宗大赦囚徒以祈求福佑,长孙皇后却不愿破坏国家法令,坚决反对,太宗和侍臣无不闻之动容。
18.将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用“/”断开。
谓长主者良以尊于公主也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主理恐不可
1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今置以极刑,人必谓妾恃宠以复其兄,无乃为圣朝累乎?
(2)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
六、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葛溪驿①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②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注释:①宋仁宗皇祜二年(公元1050年),两浙路大饥荒,饥民流移,道有饿殍,诗人从故乡江西临川赴杭州,途经弋阳葛溪驿正患病,身体虚弱时写下此诗。②漏:古代计时的仪器。
20.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标题。
21.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七、句子默写
2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______,______,由也为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杜牧《阿房宫赋》)
(3)悲夫!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
(4)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_________ ,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5)素月分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八、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恩格斯说,发展和表现自己是生活的基本需要之一。于光远先生承认自己是“二表人才”,即爱表现自己和爱受表扬,他认为,只要表现自己的东西是真实的,受表扬时不失自知之明,就足够了。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一个人在事业上要想有所作为,就要时时表现自己。
根据这段文字所表达的意思,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700字;④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日削月割”中的“削”的读音xuē;
C.“满径蓬蒿”中的“蒿”的读音hāo;
D.“濒临”中的“濒”的读音bīn。
故选B。
2.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A.“聊懒”的“懒”应为“赖”。
B.“言荃”的“荃”应为“筌”。
D.“狡脍”的“脍”应为“狯”。
故选C。
3.B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注意:首先明确各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中句子的语境分析即可。
第一空:如火如荼,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对于“白话文运动”,“方兴未艾”符合语境。
第二空:诚然,果真如此。确实,真正、实在。此处表达的是肯定语气,“确实”更恰当。
第三空:普遍,指广泛而有共同性。大多,强调数量很多。这里强调的是共同性,所以用“普遍”。
第四空:不至于,强调程度上达不到;不可能,强调不会发生。这里有程度上达不到的意思,“不至于”切合语意。
故选B。
4.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成分残缺,“传播”后面缺少“拓宽”的宾语,可以在“传播”后添加“渠道”作宾语;
B.语序不当,“不仅……更”表递进关系,后一句为更近一层,所以应为“不仅集中检阅五年来美术界的最新创作成果,更体现出时代新风尚”;
C.搭配不当,“是一项……技术体系”搭配不当,将“体系”改为“创新”。
故选D。
5.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语言表达“连贯”,就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自然、顺畅,合乎人们的思维规律。我们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综观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弄清材料的陈述对象;还要掌握语段的结构特点,感情基调,以及主要句子的句式特点等。当然,语句的连贯不能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连贯,主要应看句子的内容是否前后照应,意思是否连贯顺畅。所以学生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练好内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本题中,这是一组周朴园见到鲁侍萍是的一组语言描写,名为语言描写实则是一连串的心理变化。通读这五个句子,因为 “贵姓”一词,表明两人刚见面,需要客套用语,所以③应为首句,排除C和D。从④“指使你来的”和⑤“来干什么”词语语气的变化,应该⑤在前,④在其后。故选A。
6.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
C.“《祝福》选自《呐喊》”错误,《祝福》选自《彷徨》。
故选C。
7.范文(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袭人之贤
没有比袭人更贤惠的了,可以说贾府上下没有人讨厌袭人的,宝玉离不开她,王夫人视她为将来宝玉身边可靠的人,宝钗也不得不对她暗自佩服。要知道能让宝钗佩服的人可没有几个。宝玉与黛玉、湘云厮混得过分亲密时,她对宝钗说:“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凭人怎么劝,都是耳旁风。”以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来衡量袭人,无疑是个贤妻的代表。
8.B
9.C
10.D
【解析】
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突破了《活着》的民间叙事风格”错误,材料一原文表述:“余华在讲述这段往事时,承续了民间叙事的风格。”“突破”应为“承续”。
C.“华丽的语言之下,只有贫乏的思想”错误,从文中来看,这是互联网上“群嘲”观点。
D.“应试技巧高超,但大多不懂文学,对文学没有兴趣”错误,材料二原文“可能应试技巧高超,但很可能不懂文学,也对文学没有多少兴趣”,选项变可能为肯定。
故选B。
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余华小说……”错误,以偏概全,材料一原文:“自1990年代《活着》出版以来……从小说中看到现实,在感动中获得力量。《活着》让每个读过福贵故事的人都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说的是《活着》,不是余华的小说。
故选C。
10.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的观点是讨论高考作文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在材料最后给出的观点是“语文和文学都需要“出圈”“破界”,互通有无,加强交流,以人为本,放眼未来。”据此二者之间既是独立,又可相互促进。
A、B、C三项都割裂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D.“要尊重高考作文的规矩,同时保持文学梦,两种作文都写出来,成为一代新人”体现了该观点。
故选D。
11.①使用比喻与拟人修辞手法,如“葱绿般地透亮”“直眨眼”,逼真地写出烟嘴的翠绿与神奇;
②多用儿化词,如“纹路儿”“星星儿”“四个大牙印儿”,有较浓的口语色彩,富有生活气息;
③以说书人的口吻娓娓道来,聊天拉家常式展开,语言亲切幽默;
④多用短句,精选动词,语言简练,表现力强。
12.①十五岁从业,四十多年走南闯北,可见他的见多识广;
②从看烟嘴到一再目光流连,以及吞吞吐吐的语言,可见他的精通世故、老成持重;
③从断断续续的“嗯”“不瞒您说吧”“嘿嘿”等处可知老张已鉴定出烟嘴的真假,可见他的眼力过人、专业精湛;
④从打算揭穿真相到最后屈从大众,可见他的顺势而为乃至屈意顺从。
13.①翡翠烟嘴是蔡四的宝物,更是全村人的宝物,是本文故事的核心所在;
②全文以翡翠烟嘴作为行文线索,巧用时间串连情节,讲述了有关翡翠烟嘴的一系列事件,使小说情节脉络清晰,结构更为集中紧凑;
③以“宝物”开头,引起急切期待,结尾以老张师傅关于翡翠烟嘴的耳边叮咛收束,既暗中点明真相,又呼应题目,深化主题。
14.隐喻性:村民的善良、愚昧与盲目迷信权威,固执已有观念构成了一个封闭的社会,这里既有善良淳朴的民风,也有无形的压力;隐喻生活中常存在的盲目从众、不能自主思考的“盲点”或病态现象,以引起注意并加以积极的疗救。
感悟:角度可以是:对善意的谎言的理解或看法,对盲从的心态的评判等。
15.C
16.A
17.A
18.谓长主者 /良以尊于公主也 /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主 /理恐不可
19.(1)现在如果把他处死,别人一定会说是我依仗皇上恩宠来报复自己的兄长,这恐怕会拖累影响朝廷吧!
(2)如果行善求福能延长寿命,我平生也没做过坏事;如果行善没有效果,那还有什么福佑可向神灵祈求!
【解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惙”应为“气息微弱 ”的意思,句意为:生病病危。
故选C。
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均为助词,的。
B.介词,比;介词,在。
C.介词,替;动词,成为。
D.介词,把;连词,表目的,来。
故选A。
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特向她征询意见,她这才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错误。从文中来看,对于“准备提拔长孙皇后的兄长”这件事,太宗没有特地向她征询意见。长孙皇后知道后,坚决说不行,趁机表达自己的想法。
故选A。
18.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者”表示停顿,“……也”表示判断,应在其后分别断开;“过”的宾语为“长主”,其后应断开。
句意为:长公主,确实是应该比长乐公主更尊贵。如果让长乐公主的陪嫁超过长公主,道理上只怕说不过去。
1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极刑”,死刑;“恃”,依仗;“复”,报复;“无乃……乎”,恐怕……吧。
(2)“修福”,行善求福;“素”,平生,向来;“恶”“善”,形容词作名词,坏事,善事;“何”,什么。
参考译文:
唐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长安人。十三岁的时候,嫁给唐太宗。隋炀帝大业年间,曾到永兴里回娘家看望母亲。
唐太宗登上帝位,立(长孙氏)为皇后,追赠皇后的父亲长孙晟为齐献公。唐太宗经常和长孙皇后谈论奖赏惩罚的事,她回答:“我是一介妇人,怎敢干涉闻知朝政大事?”唐太宗坚持与她谈论,长孙皇后从始至终不回答。当时长孙皇后哥哥长孙无忌是辅佐唐太宗登基的功臣,将委以执掌朝政大权的重任。长孙皇后坚决说不行,常常趁机禀奏唐太宗说:“臣妾地位尊贵已到了极点,实在不愿让哥哥、弟弟、侄儿等遍布朝廷。”唐太宗没有采纳她的意见,最终任命长孙无忌为左武候大将军、吏部尚书。长孙皇后又暗地里让其兄长孙无忌苦苦请求唐太宗,解除他的职务,唐太宗不得已答应了他的请求。长孙皇后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长孙安业,好酒贪杯又无才能。父亲长孙晟逝世时,皇后和长孙无忌兄妹俩年纪都小,长孙安业把高氏夫人逼回娘家去了,皇后对这事很不在意。直到(长孙安业)参与刘德裕的叛逆阴谋活动,太宗准备杀死他,长孙皇后还叩头流泪为他请命说:“安业的罪行,死一万次也不能赦免。然而他对我不和善,世人都是知道的。现在如果把他处死,别人一定会说是我依仗皇上恩宠来报复自己的兄长,这恐怕会拖累影响朝廷吧?”太宗于是免去了长孙安业的死刑。
皇后的亲生女儿长乐公主,太宗特别喜爱,到要出嫁时,命令送给多于长公主一倍的陪嫁。魏征直言规劝说:“长公主,确实是应该比长乐公主更尊贵。如果让长乐公主的陪嫁超过长公主,道理上只怕说不过去,请陛下斟酌。”太宗把这话告诉皇后,长孙皇后感慨说:“曾经听到陛下器重魏征,现在听到他劝谏的话,可以说是正直而身负国家重任的大臣了。”承乾太子的奶妈遂安夫人常常禀告皇后说:“太子那边的东西都不够用,想奏请皇上解决。”皇后没有听从,说:“当太子,担忧的是德行不能建立,美名不能传扬,怎么能为生活用品不定而发愁呢?”
太宗贞观八年,长孙皇后生病病危,承乾太子秘密禀告皇后说:“您尊贵的身体没有病愈,奏请父皇赦免囚犯,希望承蒙神灵的保佑。”皇后说:“生死都由天命决定,不是人力能够强加改变的。如果行善求福能延长寿命,我平生也没做过坏事;如果行善没有效果,那还有什么福佑可向神灵祈求!怎能因为我一个女人去搅乱国家的法规?”承乾太子把(这事)告诉了房玄龄,房玄龄又使(皇帝)知道,太宗和侍从官员没有谁不哀叹抽泣。满朝官员都请求大赦天下,太宗同意,皇后听到这事坚决劝阻,这才作罢。长孙皇后病情急剧恶化,跟太宗诀别。当时房玄龄(因犯过失)被遣归乡里,皇后坚决地说:“房玄龄侍奉陛下时间最长,小心谨慎,希望不要冷落他。至于我的本宗族,他们因为姻亲关系被宠幸,千万不要让他们占据显要的职位。我在生前既然对国家没有贡献,死后就不要多费资财。只请求节俭办理我的后事,就是没有忘记我。”贞观十年六月,在立政殿逝世,年纪三十六岁。
20.驿站秋夜难眠图。
21.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
①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②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③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④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22.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 辘辘远听 杳不知其所之也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明河共影 表里俱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