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北京语文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北京语文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近三年高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及部分作文

2021北京高考真题语文(教师版)

2020—2021学年海淀高三期中记叙文《与你重逢》范文解析

北京市东城区2021届高三期末议论文范文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期末议论文《兼听》范文5篇

2021北京高三期末西城区作文《说强基》范文


北京市农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0—2021北京高三上学期期中古诗、古文、散文、名著汇编

2020—2021北京高三上学期期中语言表达汇编

2020—2021北京高三上学期期中微写作汇编

2020—2021北京高三上学期期中默写汇编

2020—2021北京高三上学期期中作文题目汇编

2020—2021北京高三上学期期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21北京海淀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


十月的寒冷与温暖(讲义版)

2021北京朝阳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届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练习之作文范文

2021北京人大附中初二(上)期中语文

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寻找失去的家园”成为一种旅游时尚。古村古镇旅游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淳朴的民风和古香古色的建筑遗迹等受到游客喜爱。但是旅游开发中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传承与商业化的博弈等,也给景区发展带来了诸多限制。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实现古村古镇的可持续发展?乌镇对此作了有效的探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乌镇模式”。

乌镇的具体做法可归纳为“迁、拆、修、补、饰”五个字。“迁”,搬迁历史街区内必须迁移的工厂、大型商场、部分现代民居;“拆”,拆除不协调建筑;“修”,用旧材料和传统工艺修缮破损的老街、旧屋、河岸、桥梁等;“补”,恢复或补建部分旧建筑,填补空白,连缀成整体;“饰”,各类电线、管道全部地埋铺设,空调等现代设施全部遮掩。这“五字法”较好地恢复和保持了古镇的原真风貌,是乌镇的创意之举。

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乌镇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景区专门开设30余个展馆、工场和作坊,如高公生糟坊、叙昌酱园、乌香堂等,游客置身于延续百年传统的老作坊,亲自参与古老的工艺品制作流程,仿佛自己已回到那遥远而古老的年代。水上社戏、高杆船、花鼓戏、皮影戏等传统艺术展演众多,书场、戏台等分布于景区的不同节点,游客可以驻足观看,也可以参与体验。拳船表演、堂会表演、打更体验等,通过演艺、互动等多种形式展示民间传统生活方式,让茅盾笔下的家乡风情鲜活地展现出来。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民间寿俗、婚俗等,既是传统文化的凝练,也为人们开启了体验古镇生活的路径。

历史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的保留复制,古村古镇文化旅游区一方面要传承经典,另一方面还要融合现代元素,对文化资源进行提升。如张艺谋导演的印象系列文化实景演出,以真山真水为演出舞台,以当地文化、民俗为主要内容,以演艺界、商业界大师为创作团队,创造了全新的演出形式,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中国旅游业向人文旅游、文化旅游转型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材料二

浙江省是中国民宿业发展的先行者,截至2017年年底,该省民宿达16233家,参与就业创业农民近10万人。“国家级生态县”丽水市云和县民宿业日渐崛起,散发着“磁吸魅力”。从2013年政府主推,到近两年村民主动要求,云和县以闲置农房、乡土文化、绿水青山为“本”,兴起民宿产业。

以闲置农房为底色。2013年云和县开始鼓励乡村发展民宿业,至2016年,云和县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使闲置农房有了“换颜”的条件。人们善用空闲农房,将山水之间充满田园野趣的“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还原为天然憩息之所。在云和,带有当地特色的民宿大量出现,如雨后春笋过江之鲫)。据调查,中国农村约有四分之一的住房处于闲置状态,合理利用是最好的保护,使老房子有依托,湖光山色更有活力。

伴随民宿热浪,民宿粗放式管理、同质化等问题也不断出现。在“千店一面”的背景下,20187月,云和正式发布《云和云居•六头民宿要求与评价》团体标准,这是全国首例民宿团体标准。该标准对民宿的基本要求、等级划分、品牌使用等进行了统一规范。“六头”指门头、灶头、床头、木头、石头、田头。“六头民宿”与其他民宿最大的不同在于植入了地方文化,形成了系统、规范的民宿体系。在海拔300米的赤石村,18幢风格迥异的独栋木屋——“云栖木屋”依山而建,与之浑然一体浑然天成)。其建设灵感源于云和本地的木玩文化。此外,抗战文化、船帮文化等诸多本土文化也与木玩文化交相辉映。

坐拥山光水色、“九山半水半分田”是云和县的生态画卷,而这画卷只是“浙江绿谷”丽水市的缩影:莲都区复活古村落兴起民宿业;青田县以华侨特色推动民宿业;景宁县以畲族风情带动民宿业……多年来,丽水市立足生态禀赋,以本土特色为根基,“争奇斗艳”地发展民宿产业。据统计,目前该市已有农家乐民宿4000余家,从业人员4.7万人。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31%

(取材于项菁的文章)

材料三

尽管地处长三角城市群中心腹地,拥有760多年历史的南浔古镇历史风貌仍得以完整保护。其保护特别重视“以人为本”,目前仍有约7300户、20000名原住民枕水而居,实现了传统文化生态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共生,其积淀的传统文化也历久弥新,滋养后人。

千年古桥、百年民居,以一镇之规模,坐拥超过20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这是南浔古镇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懿德堂、尊德堂、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众多大气宅第和典雅园林有序分布,当年名门大族的气势犹可窥见一斑。古镇北部富有江南特色的沿河民居建筑群“百间楼”依河岸分布,骑楼的进深、界墙的设置、石库门的规模、门额的装饰以及河埠的样式等不尽相同,各具特色又互通一脉。骑楼建在路面上方作居室,下方地面留出供路人行走,体现的正是当地人“让了一尺地,借得一方天”的大度气质。

对古镇的保护始于上世纪50年代,从80年代开始,各方主动保护意识逐渐增强。2011年,南浔区成立古镇管理委员会,并于2016年启动古镇保护利用三年行动计划。当地还展开区域整体水系与生态修复,还原古镇水城相依、街巷曲折的江南水乡特色。通过建筑保护与开放,古镇名人崇文重商、信义向善、开放包容、敢闯进取的价值观念和处世哲学,也重新焕发了生机。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早晨,浔溪中学的教室里传来阵阵读书声,学生朗诵的正是《礼记》中的《大学》片段。学校深入挖掘南浔古镇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开设拓展性课程,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得以更好地亲近历史,传承古人思想精髓。

静水流深上善若水),优秀的精神文化财富在南浔正无声传递,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在南林花园,家风长廊前经常有社区居民驻足观看。“孝老爱亲”“邻里和睦”“诚信做人”等平实的话语在长廊内集中展示,这些都是小区内居民的家风家训。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认为,古镇保护不应背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的初衷,要让被中华文明滋养的每一个现代人,都能建立起与历史、国家、他人之间紧密的文化联系,拥有建立在深厚历史根基之上的文化底气。

暮色四合,小镇逐渐结束了一天的喧闹,重归静谧。骑楼下,连绵亮起的灯笼延伸向远方,在灯影的流转中,偶有行人悠然踱过,低声细说着水乡古镇的变迁……适度开发的南浔古镇保留了原汁原味,江南“大家闺秀”的优雅风姿犹在眼前,人文积淀触手可及近在咫尺)。

因为保护与发展得力,南浔古镇近年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等荣誉,并成为国内首个整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镇。

(取材于何玲玲、魏一骏等人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古村古镇成为旅游热点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古村镇可持续发展B.旅游地有文化底蕴

C.建筑风格古色古香D.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是(   )

A.高公生糟坊、叙昌酱园B.高杆船、花鼓戏、皮影戏

C.拳船表演、堂会表演D.茅盾笔下的家乡风情

3.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木玩文化在云和县民宿业的发展中一枝独秀。

B.丽水民宿业蓬勃发展印证了云和的“磁吸魅力”。

C.合理利用闲置农房就是将湖光山色转化为资本。

D.系统、规范的民宿要符合“六头民宿”的标准。

4.下列四个加点词语,在材料二、材料三中可以用括号内词语替换的一处是(   )

A.雨后春笋(过江之鲫)B.浑然一体(浑然天成)

C.静水流深(上善若水)D.触手可及(近在咫尺)

5.“乡村振兴战略”是当下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分条概述振兴乡村的可行途径。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取材于《孟子·公孙丑上》)

(二)

人主之治国也,莫不有法令赏罚。是故其法令明而赏罚之所立者当,则主尊显而奸不生;其法令逆而赏罚之所立者不当,则群臣立私而壅塞之,朋党而劫杀之。故《明法》曰:“灭、塞、侵、壅之所生,从法之不立也。”

法度者,人主之所以制天下而禁奸邪也,所以领海内而奉宗庙也。私意者,所以生乱长奸而害公正也,所以壅蔽失正而危亡也。故法度行则国治,私意行则国乱。明主虽心之所爱而无功者不赏也,虽心之所憎而无罪者弗罚也。案法式而验得失,非法度不留意焉。故《明法》曰:“先王之治国也,不淫意于法之外。”明主之治国也,其当宜,行其正理。故其当赏者,群臣不得辞也;其当罚者,群臣不敢避也。夫赏功诛罪,所以为天下致利除害也。草茅弗去,则害禾谷;盗贼弗诛,则伤良民。夫舍公法而行私惠,则是利奸邪而长暴乱也。行私惠而赏无功,则是使民偷幸而望于上也;行私惠而赦有罪,则是使民轻上而易为非也。夫舍公法用私惠,明主不为也。故《明法》曰:“不为惠于法之内。”

(取材于《管子·明法解》)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所以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内:向内

B.让之心             辞:推让

C.所以领海内而奉宗庙也       牧:统治

D.其当宜                  案:根据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人主之所以制天下而禁奸邪

B.君者也            当罚者

C.有是四端也          先王治国也

D.非恶其声而也          若火之始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如果能够扩充他们,便足以安定天下。

B.是故其法令明而赏罚之所立者当,则主尊显而奸不生。

所以法令明确而赏罚规定得当,君主就尊显而且不出奸臣。

C.明主虽心之所爱而无功者不赏也。

英明君主虽然心中吝惜但无功的人也不奖赏

D.不为惠于法之内。

不会在法理之内给予恩惠。

9.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②夫舍公法而行私惠,则是利奸邪而长暴乱也。

10.比较选文(一)和选文(二)的治国主张有何不同。

 

 

三、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论语》三则,完成试题。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义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1.根据以上材料写出四个成语。

12.请概括上面《论语》章句中孔子及其弟子对“仁”的见解,并选择其中一则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对你的启发。

 

13.阅读下面《红楼梦》中的一则判词,回答问题。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其中“可叹停机德”与“金簪雪里埋”是作者写给谁的判词?请结合原著中的相关情节加以解析。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①临皋,即临皋亭,位于黄州南江边,苏轼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与家眷共居于此。②东坡,本为黄州城东的旧营地。元丰五年春,苏轼在此开荒植树,将此地命名“东坡”。③縠[]纹:绉纱似的皱纹,常用以喻水的波纹。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即事抒怀之作,上片叙事,着意渲染词人的醉态;下片则是其“倚杖听江声”时的哲思。

B.词的上片采用以动衬静、夸张等手法,形象地写出家童如雷的鼾声,以衬托夜深人寂之景。

C.全词将叙事、议论、写景、抒情相结合,语言简练生动、舒展自如,呈现出清旷、飘逸的风格。

D.此词写于词人被贬黄州以后,整首词反映了其在大自然中寻求解脱而不得的痛苦之情。

15.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夜饮东坡”两句写词人因夜饮而晚归,其中“醒复醉”与“仿佛”极为传神地刻画出词人纵情豪饮之态。

B.“家童鼻息”三句写词人因家中童仆睡熟而不得进家门,只好倚杖听江水之声,触发了对人生的思考,为下片抒情作铺垫。

C.“长恨此身”两句化用庄子典故,饱含词人的切身感受:常憎恨这副不属于我的身体,什么时候能忘却营利呢?

D.“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两句与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意相合,体现词人内心的追求。

16.有人认为词的下片“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在表达上一语双关,请结合词句谈谈你的理解。

 

 

五、情景默写

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君子是儒家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孔子认为文采与质朴搭配得当才是君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雍也》)

(2)江与月总是引发文人骚客的无限遐思,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江月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与宇宙奥秘的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诗人多以酒入诗,《将进酒》就淋漓酣畅地抒发诗人李白的酒兴诗情,此时的他刚被赐金放还,本应倍感失意,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4)《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苏轼为悼念亡妻所作,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词的下片这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叙写二人虽于梦中相见,千言万语难以言说,化作清泪两行。

 

六、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知白守黑

暖风刚吹到虢国老城墙根,涂弦夫就摆着细长的身子出来了。

涂弦夫长得很有特点。正面望去,花白头发根根直立,头向前倾斜六十度;侧看,像半拉大括号,过于宽大的衣服总是忽忽扇扇,显出飘逸之风。

瘦!太瘦了!谁见到他都这么说。涂弦夫却总是摆一摆枯枝般的手:负担,胖了,都是负担。

涂弦夫退休前是书法家协会主席,除了搞一些展览,或者配合小城重点活动写点应景的对联,其它时间,都在写字。他从二十多岁开始学书法,柳体、颜体都研究过,后来喜欢上了康有为体。退了休,涂弦夫有更多的时间写字了。人越写越瘦,腰越写越弯,字是越来越纵横奇宕,干脆遒劲。

涂弦夫的守黑斋一般人不让去,除非是要好的友人。写出一幅好字,涂弦夫会给他的几个朋友打电话,兴奋。沏一壶好茶,站在门口巴巴地等着他们来。

去守黑斋次数最多的,是虢国老城的名士吴一品。他不习书法,爱的是茶,有茶痴的名号。和涂弦夫在一起,吴一品结巴的毛病似乎也少了。两个人赏字,品茶,论道,守黑斋里墨香和茶香氤氲缭绕,别有一番热闹的雅趣。

天越来越暖,涂弦夫出来的次数也慢慢多了。一天晚上他转到南城门口,看见有人在写字,还有不少人围观。原来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在练地书。一根木头棍,前面绑一块水滴型海绵,水桶里蘸点水,在水泥地上龙飞凤舞,写的是“数风流人物”。那个“风”字拐出几个奇怪的弯,但却引来围观者的喝彩。

涂弦夫仔细看看,发现老头有一些书法功底,可惜个别字的布局不合理。他拍拍老头浑圆的后背说:“这个‘风’字不是这样写的,应该这样……”他边说边比划,甚至伸手想拿过老头手里的“笔”示范一下。

老头拿“笔”的手朝后一缩,瞪了他一眼:“咋写?你说咋写?猪鼻子插葱,你还想装象。你是王羲之啊?”

涂弦夫被老头抢白一顿,讪讪离去。他把吴一品叫过来,茶没泡,就跟他说那个老头:“太恶劣了,怎么可以那样写?鄙俗!”

吴一品一言不发,看着涂弦夫在守黑斋里转圈,义愤填膺。末了,他微微一笑,把涂弦夫拉到书房门口,指着门上“守黑斋”三个字让他看,吴一品说:“知白守黑,对吧?”

涂弦夫当初给书房取的名叫守墨斋,吴一品看后摇摇头,说“好”,但不如去了土,叫守黑斋。涂弦夫问为什么,吴一品说:“看过《道德经》吧?”涂弦夫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可是这句?”吴一品一拍手:“对……对……对了。”于是,守墨斋便成了守黑斋。

看着守黑斋三个字,涂弦夫说:“老兄,还是你高啊。知白守黑,得有容人之心啊。走,喝茶。”

春天慢慢悠悠催开了各色花朵,蝉一叫,就到了夏天。涂弦夫突然觉得嗓子不舒服,咽东西有点疼。去医院一检查,是食道癌,还好是早期,做了手术,涂弦夫在家里养着。吴一品去看他,带来一盒十五年普洱,涂弦夫摇摇头:“喝不了了,不能享用了。”吴一品用茶针和茶刀把茶饼撬下一块,用紫砂壶泡上,倒出一杯,茶汤红亮。他递给涂弦夫:“这么好的茶,观其色,闻其香,不……不……不一定都要喝到肚子里啊,各……各……各是各的享受啊。”

涂弦夫的身体一天天恢复过来,又开始写字。

秋凉时,再从南门口经过,涂弦夫看到那个微胖的老头还在那儿锲而不舍地写,依然是“数风流人物”,那个“风”字依然拐出好几个奇怪的弯。

写完,老头得意地看看围观的人群,涂弦夫喊了一声:好!

老头看到他,似乎还记得,说:“老仙儿,这回不挑刺了,来两笔?”

涂弦夫摆摆枯瘦的手:“免了,免了。”

老头不依不饶:“怕丢丑?”

涂弦夫说:“怕丢丑。”

老头哈哈大笑:“我天天练,总会有进步。你要记得,不懂就不要乱说啊。”

涂弦夫点点头:“是,是,大有进步。”

老头活动活动肩膀手臂,提了桶换个地方接着写,涂弦夫看着自得其乐的他,觉得这也是一种境界。

(取材于非鱼的同名小说)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摆着细长的身子出来了      摆着:摇晃的样子

B.字是越来越纵横奇宕       纵横奇宕:豪放磅礴有气势

C.氤氲缭绕              氤氲:墨香和茶香浓郁

D.讪讪离去              讪讪:生气的样子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小说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故事情节,以季节特征的变化来凸显人物命运的变化。

B.从文中看,涂弦夫的形象气质、性格特点与他的书法风格有着某种内在关联。

C.吴一品与涂弦夫论茶“各是各的享受”一句意味深长,两人的见解不谋而合。

D.第二次看到老头写地书涂弦夫为他叫“好”,能看出他理解了老头的生活态度。

E.这篇小说在平实的叙述中蕴含着作者理性的思索,内涵深刻,给读者以启迪。

20.吴一品这个人物在小说中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21.涂弦夫的书斋名由“守墨斋”改成了“守黑斋”。从全文看,“守黑”二字有哪些含义?请分条概述。

 

 

七、选择 简答

22.语言基础运用。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十分独特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明清时期,众多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面布局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异彩纷呈的流派风格,__________,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B.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C.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D.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2)请在句中横线处填写一句话,使语意连贯、完整,逻辑严密,不超过12个字。

 

八、微写作

23.日前,教育部印发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自2024年起,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将逐步提高文化课成绩的标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据,150字左右。

24.金秋十月,风光正好,请你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一个邀请的帖子,召唤朋友一起欣赏金秋美景。

要求:描写生动,有感染力,150字左右。

25.北京时间2021917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90天后成功归来,极大地鼓舞了国人。请为航天英雄们写一首小诗或抒情文字。

要求:感情真挚,有形象,150字左右。

 

九、材料作文

26.按要求写作。

《论语》上有句名言:“知其不可而为之。”字面意思是说,明知做不到也一定要去做。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不畏艰险的坚定意志;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永不言弃的进取精神;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不讲科学的盲目蛮干;还有人认为……

这句名言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十、命题作文

27.按要求写作

文学名著是经过时间沉淀和考验的文学经典之作,是文学的精华,思想的结晶,文化的瑰宝。阅读一本文学名著,就是走进一个世界,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情感更加丰盈,思想也得到升华。

请以“我的名著阅读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叙事有波澜,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参考答案

 

1.A

2.D

3.B

4.D

5.①因地制宜进行规划与修缮,形神兼备地保持乡村文物遗迹的原真风貌;②提供丰富鲜活的体验形式,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③挖掘、盘活乡村特色文化资源,特色化、差异化发展。④建立、完善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标准、行动计划)。⑤重视传承、维系乡风乡俗等人文精神,淳化民风。⑥尊重原住居民生活形态,重塑诗意、闲适的人文环境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根据“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实现古村古镇的可持续发展?乌镇对此作了有效的探索”可知,“古村镇可持续发展”是接下来的目标,不是古镇古村成为旅游热点的原因。

故选A

2.

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D.由原文“水上社戏、高杆船、花鼓戏、皮影戏等传统艺术展演众多……让茅盾笔下的家乡风情鲜活地展现出来”可知,“茅盾笔下的家乡风情”只是对古镇风格的概括。

故选D

3.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木玩文化在云和县民宿业的发展中一枝独秀”无中生有,材料二第三段“其建设灵感源于云和本地的木玩文化。此外,抗战文化、船帮文化等诸多本土文化也与木玩文化交相辉映”,并没有说木玩文化“一枝独秀”。  

C.“合理利用闲置农房就是将湖光山色转化为资本”曲解文意,合理利用闲置农房和将湖光山色转化为资本是两相并列的发展方式,没有互相转化的关系。

D.“系统、规范的民宿要符合“六头民宿”的标准”主客颠倒,应该是“六头民宿”要符合系统、规范的民宿的标准。

故选B

4.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

A.雨后春笋,新事物不断涌现,褒义词;过江之鲫,形容赶时髦的人很多,但多含有盲目跟风之意。语境没有贬义意思,二者不能替换。

B.浑然一体,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语境强调“云栖木屋”与赤石村融合成一个整体,应用“浑然一体”。二者不可互换。

C.静水流深,比喻做人的态度,洞察一切却不被矛盾束缚,不被欲望捆绑;上善若水,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根据“无声传递,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可知,应用“静水流深”。二者不可互换。

D.触手可及,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近在咫尺,形容距离很近。二者都强调距离近,可以互换。

 

6.A

7.C

8.C

9.①有了这四种萌芽却自认为不行的人,这是伤害自己的人;

②(如果)放弃公法而实行私惠,那就等于使奸邪获利而助长暴乱了。

10.选文(一)主张用怜爱百姓之心去推行仁政。引导百姓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扩充为仁义礼智,形成有道德的社会。

选文(二)主张法令明确而赏罚规定得当;依法赏罚,不行私惠。

【解析】

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内:向内”错误。“内”同“纳”,结交。句意:这不是为了要和这小孩的父母结交。

故选A

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的原因;用来……的。

B.代词,他的;代词,那些。

C.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独。

D.代词,这样;动词,“然”同“燃”,燃烧。

故选C

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C.“虽然心中吝惜,但无功的人也不奖赏”错误,应为“即使自己心里喜爱,无功也不赏”。“爱”,喜爱。

故选C

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是”,这;“谓”,认为;“贼”,伤害;“……者,……也”,判断句。

(2)“舍”,放弃;“则”,那么;“利”,使……获利;“长”,助长。

1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选文(一)中,孟子认为古代圣贤之君正因为具有同情心,所以才会行仁政。而一旦施行仁政,天下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治理好。他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简称即为“四心”,而这“四心”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如果能扩充这“四心”,便足以安定天下。选文(一)主张用怜爱百姓之心去推行仁政。

选文(二)中,“人主之治国也,莫不有法令赏罚。是故其法令明而赏罚之所立者当,则主尊显而奸不生”,主张法令明确而赏罚规定得当。

“故法度行则国治,私意行则国乱”“故其当赏者,群臣不得辞也;其当罚者,群臣不敢避也。夫赏功诛罪,所以为天下致利除害也”,主张依法赏罚,不行私惠。

参考译文:

(一)

孟子说:“人人都有同情心。先王因为有同情心,于是就有同情别人的政治了。凭着同情心来实行同情别人的政治,治理好天下就像手掌里转动个小玩意一样简单。我之所以说人人都有同情心,道理就在于:现在忽然看见一个小孩子将要掉到井里去了,每个人都会产生惊骇同情的心情——这不是为了要和这小孩的父母攀上交情,不是为了要在乡里朋友间博得声誉,也不是讨厌背上见死不救的坏名声才这样的。从这一点来看,人没有同情之心,便不算是人;没有羞耻之心,便不算是人;没有推让之心,便不算是人;没有是非之心,便不算是人。同情之心是仁的首要;羞耻之心是义的首要;推让之心是礼的首要;是非之心是智的首要。人具备了这四种首要的善心,就好比他有手足四肢一般自然。有这四种首要善心却自己认为不行的人,是伤害自己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人,是残害君主的人。凡是具有这四种首要善心的人,若明白把它们都扩充起来,那就会像刚点燃的火苗,刚涌出的泉水。真的能够扩充,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肯扩充,最终连赡养父母都办不到。”

(二)

人君治国,没有不具备法令和赏罚的。所以,法令明确而赏罚规定得当,君主就尊显而且不出奸臣;法令错误而赏罚规定不当,群臣就会行私而蔽塞君主,就会结党而劫杀君主。所以,《明法》篇说:“灭、塞、侵、壅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法令不够明确。”

法度,是君主用来控制天下和防止奸邪产生的,是用来统治海内而事奉宗庙的。私意,是可以产生祸乱、滋长奸邪而危害公正的,是蒙蔽君主、丧失正道而导致危亡的根源。所以,法度得以实行则国家安定,私意得以实行则国家混乱。英明君主,即使对自己心爱的人,无功也不赏;即使对自己憎恶的人,无罪也不罚。按照法度规程来检验得失,与法度无关的事是不留意的。所以《明法》篇说:“以前的君王治理国家,不会在法理之外游心肆意。”明君治国,根据恰当合适的原则,执行正确道理。所以对于当赏的,群臣不得推辞;对于当罚的,群臣不敢逃避。赏功罚罪,本来是为天下兴利除害的。杂草不铲除,就危害庄稼;盗贼不惩治,就伤害良民。如果弃公法而行私惠,那就是使奸邪得利而助长暴乱了。因为行私惠而赏了无功的人,就等于让人民贪图侥幸而谋求向上讨好;行私惠而赦了有罪的人,就等于让人民轻慢君主而轻易为非作歹。弃公法而行私意,明君是不肯干的。所以《明法》篇说:“不会在法理之内给予恩惠。”

 

11.推己及人  能近取譬  杀身成仁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12.能够推己及人是实现仁的途径;践行“仁”需要牺牲精神;士应当以“仁”为己任,坚持远大理想,坚定信仰。

翻译:

孔子说:“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别人也能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孔子说:“志士仁人决不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而是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的原则。”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13.薛宝钗,“停机德”是指她有着合乎儒家标准的贤德,书中写她多次劝告贾宝玉读书取仕,但都遭到冷遇,徒劳无功,令人赞叹但又令人叹惋,后半句暗示她的命运如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落得冷落孤寒的结局。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能力。

“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说的是薛宝钗。“可叹停机德”意思是虽然有着合乎孔孟之道标准的那种贤妻良母的品德,但可惜徒劳无功。“停机德”,出于《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乐羊子妻劝丈夫拾金不昧,用断织劝丈夫不可中途荒废学业。《红楼梦》中,宝钗多次劝宝玉,如“上回也是宝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宝钗因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而被宝玉斥为说“混帐话”。宝钗多次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好好读书,都被宝玉嫌弃,因此徒劳无功,令人叹惋。

“宝钗”即金簪,“雪”即“薛”。“金簪雪里埋”意思是薛宝钗如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宝钗虽然嫁给了宝玉,最后宝玉却出家了,她依然不得其所,命途坎坷。

 

14.D

15.C

16.“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描绘了夜深风住后的江面上水波静静之景。词人面对此情此景,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他的情绪已从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遗憾和难逃营营功名的痛苦中转向平静,由此生出趁此美景驾舟远去、任意东西之意,是词人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内心写照,也体现了词人潇洒旷达的襟怀个性。

【分析】

14.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D.“整首词反映了其在大自然中寻求解脱而不得的痛苦之情”错误。整首词表现词人为现实所迫感到痛苦之外,更有其试图在山水自然中追求自由的旷达之情。

故选D

15.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常憎恨这副不属于我的身体,什么时候能忘却营利呢”错误。“长恨此身”两句应理解为:常遗憾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总是被生活所迫,难以彻底放弃对功名的追求。

故选C

16.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

词人静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无法掌握命运,就当全身免祸。顾盼眼前江上景致,是“夜阑风静縠纹平”,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唱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

“夜阑风静縠纹平”,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写景的句子,其实不是纯粹写景,而是词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它引发出作者心灵痛苦的解脱和心灵矛盾的超越,象征着词人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接以“小舟”两句,自是顺理成章。苏东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由入世转向出世,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在他复杂的人生观中,由于杂有某些老庄思想,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旷达不羁的性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余韵深长的歇拍,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17.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彬、畔、樽、惟。

 

18.D

19.AC

20.①吴一品是一个有雅趣、能洞悉生活本质的名士,他的这些特点丰富了小说的文化内涵;
②他是主人公的知己,对主人公的生活态度、处世原则、思想境界等有指点和引领作用,使主人公的形象在变化中变得丰满;
③吴一品的言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④他的“知白守黑”“各是各的享受”等认识与主人公共同揭示了文章主旨。

21.①“守黑”保留了“守墨”的特点,暗示了涂弦夫的书法家身份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②“守黑”是取“知白守黑”之意,包含着涂弦夫等秉持的处世态度和对人生境界的更高追求。

【解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D.“讪讪:生气的样子”错误。文中涂弦夫被老头抢白一顿,不好意思,难为情走了。“讪讪”,羞涩的,不好意思的样子,形容难为情的样子。

故选D

19.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

A.“以季节特征的变化来凸显人物命运的变化”错误。应是生活态度、处世原则、思想境界的变化。

C.“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错误。涂弦夫是从吴一品“各是各的享受”一句里慢慢感悟到了人生态度,因而身体一天天恢复过来。

 

22.

(1)D

(2)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句子错误有:一是“由……使”因介词误用造成主语缺失,可以删除“使”。这样就排除选项A项;

二是“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人文了意味”搭配不当。“承揽”指当事人一方为他方完成一定的工作,“传承”侧重于传授和继承,而句中更强调印章艺术是工匠代代相传的,所以使用“传承”更合适,排除BC项。

故选D

(2)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景补写的能力。

根据后句“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的“使……”可推知该句和补写的句子之间是因果关系;在根据前句“众多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面布局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异彩纷呈的流派风格”可知,补写内容是说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的,故此处应补写为“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