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央美院2020年春季实践课程:“都市漫游”

UniDesignLab 2022-04-2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央美院ARCHVOE建筑之声 Author ARCHVOE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 UniDesignLab



来源:中央美院ARCHVOE建筑之声,

作者:ARCHVOE



课程介绍

2020年春季实践课程——“都市漫游”-当下生活空间情景研究

 

“去看世界 , 置身世界的中心 , 然而却隐藏于世界之外”。

——(法国)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

 

“都市漫游者”是波德莱尔提供的一个意象,随之由本雅明对其做了深度的阐述与立体呈现。“生活空间”的概念源自于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的“心理生活空间(psychological life space)”,由行为(Behavior)、环境(Environment)和个人(Personality)三个部分组成。本次课题以“漫游”作为人、空间与行为之间产生关系的联结方式。疫情这一偶然事件,让学生们各自留守在自己的生活区域中。这种“孤岛”状态,得以让每个人可以从繁华的都市生活中抽离出来,暂时摆脱现代性的幻景,以一个“漫游者”的视角去寻找和观察他们所熟悉的生活场景,并对其后面隐藏的事件、记忆和情境进行分析和描绘。

 

都市的人们如何通过日常生活去塑造出属于他们的文化传统和城市历史?我们应该如何重新认识现代都市中的“场景”?“疫情”之下,这些“场景”如何被新的日常所重构?这正是课题研究之于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所在。

 

在课程学习中,以个人为单位调研代替了传统的集体下乡模式。同学们基于不同的视角和领域对自己身边的城市空间进行解读,以建筑与人的关系为切入点,去寻找在美学的形式语言之外,城市空间背后的历史、文化需求,乃至消费文化。之后,他们试图超越“当下的情景”,以一个基于个人体验为想象的方式重构调研对象。最终,同学们不仅要完成调研的文本与图像的收集和整理,同时,要以“图绘”的方式围绕调研对象所展开的生活场景进行讲述。课程的目的不仅在于调研、收集资料,也更注重同学们的个体经验的表达。


——任课教师:杨宇


课程要求

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在自己周边的生活环境中对某一历史/现代建筑,或街道,或商业中心为对象进行实地调研。学生可以从以下(不局限于以下)问题出发选择调研方向:


场所认同

具备本土化,能够满足当地人对生活的认同。

公民参与

提供创造与他人交流的机会。

创造性

对不同的价值观具有包容性。

都市文化

特定人群的集体生活空间,具备年轻、现代、可传播的社会价值。



部分作业展示


1

张锦宜 - 疫情对物流模式的影响


疫情期间全国经济都呈下跌态势,但据有关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统计的电商销售数据甚至增长了2%。新冠病毒迫使人们更多地呆在家中,由于不能出门,增加了对外卖行业的需求。生活方式的改变直接促进着线上交易的发展,同时改变着生活中的物流关系。


这次下乡的作业是基于疫情期间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的观察。通过生产方式、物流方式、人群分布的改变,以一件商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的全过程为线索展示了疫情前、疫情期间的物流运作状况,并表现了对未来物流的一些想象。





<<  滑动查看下一张PPT  >>


2

王婉晴 - 消费社会下的历史街道


在更广阔的语境下,席卷全球的消费文化在我国文化领域大肆扩张,一个直接体现就是空间的商品化。空间先是从生产与消费的容器转变为能够被生产和消费的对象,进而又在资本驱动下寻求最高效的增殖模式,逐渐发展至"流水线"生产的阶段,空间同质化现象随之产生。该调研围绕“消费社会下的历史街巷如何避免空间商品化与同质化”展开。以五道营胡同为研究主体,以南锣鼓巷为对比对象,分析了五道营胡同成为北京少数受欢迎的文艺特色胡同和南锣鼓巷“形似”北京传统胡同的原因。






<<  滑动查看下一张PPT  >>


3

周洲 - 重庆·山城步道


山城步道,连接着坡上坡下重庆人的生活。在这里,社区空间不再是统一规划的广场空地,而是由丘陵地形到城市森林自然发生的围合体,功能因地制宜,承载着老重庆人的衣食起居。作为“重庆城”这段历史的当下重构,山城步道一直加温着人们的生活。


<<  滑动查看下一张PPT  >>


4

李明珊 - 城市书店观察


本次课题从我所在的小城的实体书店出发进行了调研,并对实体书店的发展进行了探索。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大城市的文化,消费空间因人们的需求变化下不断地改变着,而小城市因为居民对于经济,科技较为迟缓的感知下仍旧保存着较为原始的状态。小城市的实体书店,与其说是同一时代下不同的业态,更像是一种被上个淘汰掉的时代投射在现实中的幻影。


令人疑惑的是,虽然大城市的部分实体书店在功能逐渐丰富的过程中迎来了新的复兴,但其衍生的功能,空间尺度似乎并不适合作为书店空间使用。


实体书店的运作究其根本仍旧是一种商业模式,或许在未来仍旧会有更加让人意想不到的改变,现在仍旧存在的,小城市中的这种模式也许也会消失,但其为读书的人营造的独特舒适感仍旧应该作为一种值得参考的形态,为未来的书店设计提供一些反思与改进。




<<  滑动查看下一张PPT  >>


5

田希 - 北仓门艺术中心


调研了无锡的北仓门艺术中心,该项目是对建于1928年的蚕丝仓库的改造。在调研过程中,注意到了其非商业化的运营思维与苏南语境的关联,并尝试在保有基地旧厂房肌理的基础下对其进行一个改造的想象。以仓库与古运河的相邻关系作为切入点,将仓库底层挖空并引入浅水池,在浅水池上布置诸多活动岛屿、植入不同的活动模式,试图归还历史上一种人与河流的亲密关系。






<<  滑动查看下一张PPT  >>


6

刘俊杰 - 城市公共空间的新定义


人的使用是给空间带来活力的根本,任何脱离了人的活动单纯讨论功能的空间都失去了其根本的属性,本次调研的场地就选取了作为大连城市公共空间代表的星海广场,从其中人与空间的相互吸引、相互定义、相互影响的生活场景来重新定义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属性。通过不同功能吸引不同人群,不同人群又重新定义自己心中的空间,在同一空间下,浮生百态的人们有着不同的行为并同时上演,每个人对空间都有着自己占有的方式,空间对其中活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归属感,行为的并致发生给空间带来无数的可能性和色彩。



<<  滑动查看下一张PPT  >>


7

宋瑾 - “两个关于峨影厂的故事”


成都人说起峨影,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在老一辈心中更多是产出了那些充满欢乐回忆的老电影的制片厂;而对于错过了峨影制片厂那段辉煌时间出生的年轻一代来说,脑子里反应出来的多是“峨影1958”,是园林式影城,有着幽深的园林和有品的餐饮。


“两个关于峨影厂的故事”是两个发生在峨影这个空间容器里两个时间线的虚拟故事,意图表现从制片厂到电影娱乐文化园区的背后,是人们生活方式与娱乐方式的变化,是电影行业的变化,是胶片电影的没落与数字时代的来临。而这些变化带来了什么,又让我们失去了什么?技术的进步与手工的情怀和温度又是否可以兼得?在发展的历史浪潮中,我们是否应该抓住什么?我们又能够抓住什么?希望这两个故事能引发观者的一些思考。



<<  滑动查看下一张PPT  >>





(开始前请确定已经左右滑动了上面的ppt,了解了峨影的背景~)


8

王茜茜 - 批发市场-西安市义乌商城 


我在这次课程中调研了西安市的义乌商城,该商城位于西安市东郊批发市场聚集区域,开设有小商品经营商铺上千家。调研结果呈现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市场的平面布局与通道尺度,对市场中的三种尺度的通道分类表现,讨论了市场通道与外部街道的交错关系、在疫情期间空间性质的改变。第二部分对市场内的基本业态进行了记录,用具有微缩景观感的俯视照片展现了二十多家商铺的内外空间与货物堆积产生的丰富空间。第三部分以我家小店为例,对商铺内部空间与结构进行轴测表现,是对我童年生活空间的重新观察与思考。







<<  滑动查看下一张PPT  >>


编辑排版 | 宋瑾   


总结


如果将设计定义为“解决问题”,当下“问题”的范畴已经超出了既往的功能或建造属性。它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转变为研究设计如何在生活方式、文化建构和文化认同之间建立动态的、可持续性的良性发展模式。基于设计学在文化取向和内在结构中所发生的认知方式的转变,如何让学生走出既有专业框架,将室内设计置入于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的维度中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当同学们“走出去”站到鲜活的社会问题的前沿时,他们才能真正关注人们复杂的行为模式、心理欲求、审美观念、个体与群体关系等更为深层而内在的需求和规律。                               

                                                                                ——杨宇





末尾跟上公众号旧闻链接,欢迎了解更多其他相关资讯。


高校设计课项目赏析: 

1. 本科作品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学院2017级乐活空间设计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2017级图书馆建筑设计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2017级中型公共建筑设计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2018级香厂新市区转型设计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9级极小居住空间设计

2. 研究生作品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19级近郊TOD设计


竞赛项目赏析:

1. 国内竞赛

2019第六届紫金奖·金奖作品:船底之歌——船底人聚落空间重塑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银奖作品:落脚·墙尾巷戏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银奖作品:关怀:积木+群租房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银奖作品:蔬菜、邻居和好天气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银奖作品:第三幼儿园——住宅架空层遐想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铜奖作品:荐读 | 巷世界——书院门巷景观更新设计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铜奖作品:居在金陵,遇见桥上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铜奖作品:菜市不打烊

2019年AIM安宁金方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竞赛入围作品:涟漪菜市场:水滴落入安宁的水面

2019年广州人民桥北桥头堡桥底空间设计第一名作品:红色港湾

2. 国外竞赛

2019年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雾隐潇湘

2019年幸福古村泛博物馆竞赛一等奖作品:Below the river

2019年锦城公园国际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赏析

2019年塞内加尔KAIRA LOORO“和平馆”国际建筑竞赛提案作品:同一个屋檐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