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2017级图书馆建筑设计

UniDesignLab 2022-04-2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Whassup Author whassup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 UniDesignLab


不知不觉,线上课程已经开展三个月整。在这段特殊的时期,个人独自学习与思考是宅家设计周的主旋律,与他人的交流与分享也更该成为此时的协奏曲。
为了促进各年级之间的友好学术交流,笔者决定以此为平台,分享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2017级建筑学图书馆建筑设计课题的课程回顾与优秀作品选录,希望大家能够有所获益。

01

课程简介

任务书回顾


结合场地地形、地貌、周边城市道路、景观、朝向等城市环境因素合理组织建筑外部空间,满足消防、集散、群众室外活动、停车场等的使用要求。建筑要求功能组织合理、空间流线顺畅、交通方便、管理便捷。建筑风格应符合图书馆建筑特征,应满足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及防火规范要求与无障碍设计要求。

1. 建设地点:位于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所在地。

2. 建筑面积:9000㎡,上下浮动10%

3. 建筑高度:高度小于 24 米

4. 建筑密度:小于 40%

5. 绿化率:大于 30%



进度安排


第1周:图书馆设计基本原理讲解;查阅资料,形成 ppt 汇报
第2周第一次草图--概念生成设计,总体布局,体块模型,平面设计
第3-4周:第二次草图--平面布置深化、外部空间形态、立面设计、创意空间设计
第5-6周:第三次草--平、立、剖及各空间细部设计,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立面设计深化、图纸细节修改 
第7周:完成快题1,提交图纸

02

成果展示

(按作者姓氏音序排列,排名不分先后)

In The Name Of Accociation

建筑171 陈梦薇

图纸展示   ©陈梦薇

其实这个设计我从一开始是抱有私心,不甘选址缩放至高校内的。在满足了所需要求之后,考虑更多的是情感与心理方面。放眼的对象不仅是当代大学生,更想要的是把人群放大至“整个社会”,让学生们在设计中成为了社会绝大多数人的缩影。

当我有了这些情感构思之后,引入了一条通空的“街道”在设计中,其实是将这个图书馆在功能上满足了高校需求之余变成了一个小“极乐世界”,人和人就有如街坊邻居般,他们以最真实的姿态存在。一句古语“克柔克令”突然涌入脑海,本意是和顺,后来才知道是指人的,于是将错就错就引申为了这个设计场所的核心,让各物融洽相接,可以静处、联想,也可以畅谈、交往。

人与人、人与书、人与环境、人与建筑,开始了最憧憬的“连系”,开始了最尽情的狂欢。这便是“克柔”,即使与现实碰撞得遍体鳞伤,也可以在这里寻到一丝柔情。



VELAMEN 2020th Slim

建筑173 戴沈周

图纸展示   ©戴沈周

出于对所给地段周遭建筑所存在的“一致性的普通校园风格”的些许厌恶感,这次课程设计之初我就想做一个非线性的建筑来打破这种规律,来“惊愕”那些我想象中建成后看见它的所有路人(这种想法很暴力)。说白了,就是平淡无奇的选址周遭环境让我有一种想以极端的建筑形式来改变它的冲动。选址在校园的C位,中轴线广场视觉的尽头,这也符合我想要做一个与现有校园形成反差建筑的理想位置。

立意就是很简单的纸张,因为知识包含于纸,纸包含于书,而本次设计围绕图书馆,即是书的聚集地。可以说除了墨水,纸张是一个图书馆“最基本的单位”。能够最终打造拥有纯洁、不加修饰的外表,能让人一眼就联想到纸张的建筑便是我的目的。

方案草图   ©戴沈周

由于初次使用新软件,在方案草图阶段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在后期变得很棘手,几经挣扎才得以解决。这回我极力避免使用框架,因为我真的难以用框架来组织这个空间(谢罪)所以自己想了一个(胡编)结构,然而结构问题还是以最严重的部分存在。生成过程不必多言,详看图中小破分析图!

最后,其实东西做得挺不切实际...但是遇到的老师们都挺鼓励我没有把我怼爆,感谢各位老师的支持!



轴线之外

建筑172 高甜

图纸展示   ©高甜

图书馆是高校校园的标志性建筑物,处在校园规划的中轴线上,西面是宿舍区,东面是学习区,面向校园主入口。

形态生成   ©高甜

宿舍区是同学们在一天天繁忙充实大学生活结束之后休闲、放松的场所,这片区域自由、青春、包容。学习区则是同学们求学、探索的场所,这里严谨、认真。

局部透视   ©高甜

本方案试图使图书馆兼顾大学的这两种属性--严谨与自由、严肃与包容。在图书馆面向校园主轴线立面体现出端正、整体的属性、随着不断靠近学生生活区,建筑轮廓呈现由规整向自由的转变。

效果图  ©高甜



图书馆建筑设计

建筑173 谷元振

成果展示 ©谷元振

一旦作为校园规划的焦点,图书馆就不再仅限于其本身的设计以及与周边的关系,而是成为整个校园系统运作的重要一环,这是我前期对于该图书馆的定义。

在整体学校规划中,图书馆是分隔教学区与住宿区的分界线,而实际情况中一刀隔断的平面设计也为教学运作的可达性、便捷性带来了不小的障碍。因此通过图书馆的流线引导在路径上提升效率是成为了早期设计的出发点。

各专业住宿区与教学区位置关系 ©谷元振

在了解提升使用效率的具体途径后,形式上的限定是我所建立的第二个框架。根据周边的建筑模式以及中轴对称的排名形式,我认为较为朴素的表达方式更加符合整体环境的基调,由此,我建立了初步的形态,并与第一个框架对接。

为了在优化校园路径的同时满足秩序性的设计,我简化了实际分析中的复杂流线,直接在轴线上贯穿了图书馆空间,通过视觉以及空间的贯穿同时达到优化校园流线以及提升图书馆使用效率的目的。

depthmap生成可达性 ©谷元振

当然这种直接的方式也会面临更多的问题,在此之后,我开始考虑这种贯穿所带来的动静矛盾,并以此来划分具体的功能空间。

蚁群计算流线(左)并简化(右) ©谷元振

就整体方案来看,这种朴素的设计手法可以更加便捷地塑造更多可能的空间,但此次的设计并没有在此后更多得细化每一部分,同时早期的功能框定也限制了后续空间可能产生的多样性变化。可以说这种树状的设计逻辑可以严谨地推导出后续的结论,但也为空间本身带来了限制。

虽说建筑与功能的绝对关系在现代建筑研究中已经出现了变化,我们开始探索更多的方式并给予了更多的可能性,但就实际的设计而言,明确的功能仍是我们更多会面对的问题。感性的设计可以给予我们无限的可能,但理性的框架仍是建筑作为建筑本身存在的原动力。



图书馆建筑设计

国建171 林耀宇

成果展示  ©林耀宇

对于这个图书馆设计,其实一开始挺迷的。拿到要做图书馆的任务书,我就开始找资料。看了几天的论文后,我遇到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确实论文中论述了图书馆的设计和存在的意义,但是具体如何设计,还是得靠自己的大脑。
我经常会遇到这种问题,我希望我做的是有意义的东西。但是意义如何体现?还是得踏踏实实落在建筑上。其实这次的图书馆的灵感完全来自一盘萝卜(我指的是形体灵感哈),可以说因为这盘萝卜点醒了我3周做的不满意的模型。

灵感来源  ©林耀宇

这盘萝卜立马把我的设计方向拉到正路上,后面的具体体块关系也就逐渐明确了。因为我认为,图书馆在当代最重要的其实就是交流。没有提供交流互动机会的图书馆,就是书籍的保险库。

参数化进程  ©林耀宇

于是想到了互动的原理:把人都抽象成一个点,把联系都抽象成线。看似无法表达的互动学习关系,其实可以通过这种拓扑关系,很好的表达出来。接着顺着思路把这种拓扑关系运用到空间中去,就产生了最后的方案。
模型展示  ©林耀宇

Looking For Utopia Series

建筑173 孔燚美玲

图纸展示 ©孔燚美玲

在设计图书馆之初,我脑海里浮现出两个词——“一方净土”与“美好”,再就联想到了“乌托邦”的寓意,并以此作为切入点,形成了设计概念。
从场地着手,基地在东师大校园的景观轴线末端,较好的方式自然是采用对称的形式,但是又想在对称下做突破,就联想到了做一个对称的外表皮,扯开表皮,是一个不屈的灵魂——一些自由的体块,紧接着又对体块进行排兵布阵,让人们可以在室内空间感受到体块的参差,感受光线落在体块上、地面上、墙面上的光影变化,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确定了建筑的外表皮形式。
从抽象的概念再到建筑形态的落实,并不是一蹴而就,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如何将自己最初的思考或者想法贯穿设计始终,不至于在设计过程中迷失自我。

巴别图书馆——触摸天堂

国建171 沈逸

图纸展示 ©沈逸

在经过大三上学期的两次非线性设计后,我就开始反思这样的设计是否太过于主观,我的每一条曲线是怎么来的,是否有其生成逻辑,无从考据,我不知道我这样的反思是否有其本质意义所在,但是这促使着我尝试着去找寻一种更加赋有逻辑的设计思路。
整个方案来源是来自于博尔赫斯所创作的《巴别图书馆》,他一生从事图书馆工作,而在这部小说里他赋予了图书馆另一种诠释的方式,而我也试图去创造一个他所期许的图书馆场景:”图书馆由数目不能确定的,也许是无限的,六角形回廊组成,每个六角形没有摆放书架的两边各自是一个小门厅,通向另一个一模一样的六角形,空间被横向的无限伸延;而小门厅边上的螺旋形楼梯又将空间纵向的无限拉长。“也许这样的文字太过于抽象,而我也想用我所掌握的语言去转译和再现他所谓的“无限”。

巴别图书馆元素提取 ©沈逸
于是方案从六边形开始入手,去探讨平面六边形所形成的异质方位抑或是六边形在三维上所形成的角度于光、边界角度与身体气泡所形成的推力、拉力等。同时方案也从场地入手,因为整个场地是在整个校园的中轴线上同时也面对着整个校园的大门和景观轴,于是我想让图书馆的存在作为整个校园环境的延伸,用软件和算法对整个场地进行流线优化模拟、切割,形成景观轴的贯穿。

分析图纸展示 ©沈逸

以这种方式生成方案也是我尝试所踏出的第一步,这过程中也怀疑过是否有这么做的必要,或者是到底该怎么做,做这种尝试时候刚开始真的是什么都不懂到处去问,或者是看一些公众号的时候找到作者去问明白这些到底是怎么做的。不可否认,这个方案在我看来一定是存在很多逻辑上的缺陷或者是研究的合理性与正确性,而这样的尝试无疑也是给了我自己一次机会,这样尝试的过程或者说不断试错的过程也同样促使着我在以后地设计中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完善。

1 Order 13 Boxes 9 Combinations

建筑173 吴文杰

图纸展示 ©吴文杰

关于这次图书馆设计,主要是在很早之前我就看到过一些路易·康的作品,创造出了一个神性的空间和氛围。也在这个期间看了一些他写的书,了解到了建筑需要真正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他创造出的空间和建筑表皮的力量感总是很打动人。所以这次设计我也是以他的作品为参考。

埃克塞特图书馆 ©吴文杰

这次设计的场地非常好用,位于学校中轴线的一个中心位置,所以我的设计也采用了围绕中轴线对称设计。这个设计的名字叫1Order13Boxes9 Combinations就是我自己对这个空间设计的理解,整个建筑维持在一个秩序内,用十三个体块组成,创造出了九个不同的空间关系。我将图书馆功能通过使用频率将它们排布在各层体块之中,使用频率最多的办公区以及报告厅放在了一层,中文阅览放在了二层,而一些不常使用的特种文献阅览放在了顶层。

体块生成 ©吴文杰

体块的设计,因为给的地段中轴线不是位于正南北方向,考虑到二层阅览区南向能更好采光,所以我将二层以上的阅览空间进行45°旋转,这样也采用了双层轴网,使一层内部空间更丰富。

一层主要是将办公和藏书空间放在外层,内层就留下一个比较大的中心区域,留给同学们可以平时在这边讨论思考使用。

细部展示 ©吴文杰

TIPS:上次看清华的答辩,有一个小装置吸引了我,我就将它加到了我的设计里。这个柱子后面部分是承重的柱子,前面部分开洞口,提供给人们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

细部展示 ©吴文杰


克里特余晖

国建172 杨逸轩


图纸展示 ©杨逸轩

在这次设计中,我并没有把所需面积最大、功能上最重要的中英文阅览室及其相配套的辅助书库区分开来布置成房间,而是在确保座位数与藏书量的前提下,将他们糅杂在一起。通顶的书架作为隔断的一种形式来合理划分区域、拟定流线,使空间的流通性更强、自由度与可达性更高。

分析图展示 ©杨逸轩

路易斯·康曾说过,图书馆空间起源于一个人拿着书本走向光明。帕特农神庙之于雅典甚至是古希腊是神圣的,大学图书馆之于大学也应当如此。

效果图展示 ©杨逸轩


Two Worlds

建筑173 叶方圆

图纸展示 ©叶方圆

“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件事物,往往有不同的感受。”这是我从路易斯·康的萨尔克生物研究所中受到的启发。而这次设计的图书馆位于校园的中轴线上,东面正对校园主入口,西侧则是休息宿舍区。所以我想通过图书馆的设计为两侧前往图书馆的人营造截然不同的视觉感受和空间氛围。

从东侧看,图书馆方正的立面形态,规律的立面肌理以及抬高的主入口大阶梯。对于从校园主入口进入的人们而言,图书馆是庄重且严肃的。从西侧看,图书馆内凹的弧形,开阔的广场。对于从宿舍区进入图书馆的学生而言,图书馆是亲切且乐活的。

立面用木制的单体,通过复制、旋转等变换形成。根据周边环境及人流大小对图书馆的影响进行不同程度的内陷,形成大小不一的室外平台,这些室外平台多与阅览室相连,为阅览室提供一个开阔的能让图书馆内外进行互动的平台。

关于内部功能组织秩序也是从《人文主义时代的建筑原理》中关于“帕拉迪奥的几何”的一章收到了启发,采用的横向三段式,纵向ababa的基本几何模式。




末尾跟上公众号旧闻链接,欢迎了解更多其他相关资讯。


高校设计课项目赏析: 

1. 本科作品

同济大学本科一年级极小居住空间设计成果展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本科17级梁希班建筑设计作业展

北京交通大学二年级设计成果展

17级三年级建筑学设计课秋季学期:乐活空间

2. 研究生作品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一年级设计作业展


竞赛项目赏析:

1. 国内竞赛

紫金奖·银奖作品:蔬菜、邻居和好天气

紫金奖·铜奖作品荐读 | 巷世界——书院门巷景观更新设计

紫金奖·银奖作品:第三幼儿园——住宅架空层遐想

紫金奖·铜奖作品:居在金陵,遇见桥上

紫金奖·银奖作品关怀:积木+群租房

紫金奖·铜奖作品:菜市不打烊

紫金奖·银奖作品落脚·墙尾巷

紫金奖金奖作品分享:船底之歌——船底人聚落空间重塑

涟漪菜市场:水滴落入安宁的水面——入围安宁金方菜市场设计竞赛

广州人民桥北桥头堡桥底空间设计第一名方案 / 邬超

2. 国外竞赛

2019年的他们凭什么拿霍普杯一等奖?

幸福古村泛博物馆 | IND+DA!"Below the river"荣获一等奖

明日公园城市的“建筑展品”,有至少21种可能

同一个屋檐下:塞内加尔KAIRA LOORO“和平馆”国际建筑竞赛提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