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城市房价是“高危”?权威发布:房地产拐点|蜜姐
撰文|蜜姐&编辑|楚琦
今天(6月24日),“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二十强”的话题上了热搜。不多,对很大一部分人,与其说是关心城市发展,不如说更关心这些城市的楼市。
这份排名出自今天中国社科院与经济日报社共同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
报告的主体为:“住房,关系国与家”;摘要是“住房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可见楼市确实是其关注的重点之一。
在这份报告中,蜜姐注意到两个重要信息:
一是,“2018年房地产对宏观经济增长的正向拉动效应出现拐点”;
二是,“拐点处的房价收入比为9左右”,以此为标准,有4个城市楼市风险最大。
01
首先,要说的是房地产行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拐点论。
房地产行业在我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自2000年以来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一直在15%以上。
2000年—201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虽有波动,但基本维持在10%以上。其中不乏有的年份高达20%,甚至是25%。
但报告认为,“2018年房地产对宏观经济增长的正向拉动效应出现拐点”,房地产对经济增长负向效应超过正向效应的临界房价收入比为9。
图片来源|《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房地产确实对经济增长有贡献,但这个贡献不是无线增长的,而是有一个最大限度。
房价拉升,对相关产业,比如钢材、家具家电、装修等,确实会跟着行情大涨。
但房价持续上升,一个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超过9之后,房价的非但拉升经济的贡献度降低,反而对经济的挤出效应会更加明显,有损经济增长。
典型的如今年不少上市公司曝出囤房,动辄上百套房,这样的资金占用势必影响公司将钱投入再生产,产生持续的经济贡献。
图片来源|《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
02
其实无论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年度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还是近期人民日报、中新社、经济日报等,都对房地产表态:未来不可能继续走房地产化经济的老路。
而此次中国社科院与经济日报社发布的权威报告直接给出了判断:一线城市房地产行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已达拐点!
依据房价收入比来看:2001年,一二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分别是9.65、7.42、5.82、5.78;到了2016年一二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分别为16.18、7.13、5.29、4.87。
据此判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座一线城市楼市,“风险极大”。
图片来源|《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
对此,也有不少人有不同的看法,认为房价收入比就是个笑话。尽管房价波动,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它也不可能脱离整个大的经济环境,一路向上。
而我们只要看看世界上其他国际大都市的房价起伏,就会发现,这个标准并非没有根据。
与其说房价收入比是一个标准,不如说以它作为标准评判,更多体现的是一种信号:坚定楼市调控,减少买房致富的幻想。
一线城市的房价,看似坚固,但要找接盘侠并不容易。
年初上市公司上海三毛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该公司持有的深圳两处住宅楼挂售9个月无果,其中一处今年降价200万(降价后总价为:980.93万)依然找不到接盘侠,最后两处房产都只好撤牌。
03
而各种公司炒房,曝光后,也被严格监管。
不过相比个人而言,上市公司尚可通过发债、抵押、转让股权等多种手段腾挪资金,等待接盘侠的出现,而个人投资房子就没这么轻松了。
更何况,此次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中明确指出:
中国主要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远超主要国际城市水平,出现房价泡沫的迹象。在全球房价收入比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中,中国城市占据8席;在房价收入比排名前20位的城市中,中国城市占据16席。北京、深圳、上海的房价收入比位居国内外主要城市的前三位。
更何况各类保障性住房的增加,一线城市投资房成为房东的概率就更大了:套牢大于稳赢预期。
图片来源|《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
以北京为例,截至2019年5月,北京累积约有3.3套限竞房房源,占北京商品住宅总供应的64%,限竞房已成为北京新房市场主要的供应产品。
其实,其他所谓的热点城市,也何尝不是如此。
前段时间,在某次房企发布会上,各家媒体友人聚在一起讨论楼市,提到重庆楼市,简直是“气愤不已”,认为房价太低!投机机会还很多。
然而只要关注重庆楼市,就会发现,其供地多,公租房等保障房量供应大,二手房量大,价格还不高,拿什么去支持预期的“买到就稳赢”?!现在被套牢的外地买家大有人在。
现金流不稳定或资金不够充裕的,短期还是别去玩火了。
最后,附上2018年城市经济竞争力排名,共50座城市,大家可以找下自己所关心城市的名次作为参考。
亲爱的蜜友们:欢迎大家参与学习:用今日词汇在留言区造句,连续坚持一周,将获赠全球销量超1000万册的《财务自由之路》!
今日词汇:房价收入比
房价收入比: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按国际惯例,通常3-6倍之间为合理区间,如考虑房贷因素,住房消费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应低于30%。
往期好文
本文为闺蜜财经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
欢迎继续阅读闺蜜财经友号黄大拿食货志新作:脆弱的盛世
蜜友们,很抱歉!老的读者群已满员,现建了新的读者群。欢迎大家来这里,聊聊投资,谈谈理财,说说育儿,讲讲职场和情感,一起成长一起开挂,做自己的女王!
请加微信Huoxing2099(备注:闺蜜财经),拉你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