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头一回亏这么多钱…… | 财务自由实证 #37

也谈钱 也谈钱 2022-04-30
普通人通过工资理财也能实现财务自由,这是这些年我一直在践行的理念。从最初懵懵懂懂到 2017 年制定具体的财务计划,再到如今渐渐靠近终点,已经走了五六年。

为了能够更加透明、中立地实证普通人财务自由的可能性,从 2019 年开始我决定公开自己的财务进度,成为这个系列内容「财务自由实证」

不追求大富大贵,但求能够不再纠结生计这些琐碎问题,在重大选择面前获得更多的人生选项,不再瞻前顾后。

有兴趣参考这个实证的朋友建议先看看之前的引导篇,制定自己的财务自由计划一起财务自由。以往的干货精华也都有汇总 👇

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 30 岁前积累到 家庭年度开支的 10 倍,作为创造被动收入的本金。依靠这些本金实现长期 10+% 的年化投资收益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不再依赖上班工资生活,有底气去选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儿。

(我的具体目标数字是 500 万,但这个数字大家没必要参考,还是要以自己的生活开销为准)

财务自由路上一些重要节点:

  • 2017 年,计划正式开始,同年获得家人的认可和支持;

  • 2018 年,A 股熊市大跌,出现“钻石坑”机会;

  • 2019 年,开始财务自由公开实证(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系列);

  • 2020 年,新冠股灾,自由之路上的又一个关键机会;

  • 2021 年,自由目标基本达成,开始向新的节奏过渡;

  • 2022 年,遭遇自由后的第一次账户大幅回撤,但也是港股 6 年后的又一次钻石坑,期待后续……

实证账户更新

注:记账工具为有知有行,每次都有小伙伴问。

为了跟踪财务自由状态的可持续情况从第 30 期开始我琢磨出了一个新的工具——同时跟踪「累积家庭开支」和「累积被动收入(投资收益)」曲线。关注两条线的趋势变化,如果投资收益曲线长期趋势在家庭开支上方,就说明这个状态是可持续的 ↓ 这是最新记录

财务自由的投资和被动收入虽然看起来性感,但「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本金和收益只是自由路上的「果」,主业努力多赚钱、理性消费少挥霍,以此积累本金,再加上不被短期涨跌干扰、坚持投资才是背后的「因」

投资复利只是我们获得被动收入的方式,而不是致富的秘密。

在财务自由实证的最初两年,我写得最多的也不是如何投资,而是如何少在投资上花时间,好能多花时间关注主业,同时理性控制开销,尽快攒钱。

假如有 10 万本金,就算投资翻倍也才赚了 10 万。而投资翻倍极其困难,巴菲特的年化收益也才 20%。相比之下,在职场上努力提升,让收入再增加 10 万则要靠谱得多。

对财务自由而言,投资做到 80 分足矣,剩下的精力还是应该关注赚钱和省钱。

头一回亏这么多钱……

论账户下跌的百分比,现在还没有 2018 年幅度大。但论浮亏的绝对金额,这应该我从投资以来亏得最多的一次了。

我问自己,有啥感觉?

一方面,看到下跌时带来的各种便宜买入的机会,让自己的新钱能够以更低的成本积累资产,买到便宜货,这是件很开心的事儿。

但另一方面,回头清点账户看到自己的“总资产”不可避免地减少了,心里还是会有点郁闷。也太也跟我念叨,唉,这不一年上班白干了嘛……(幸好还只是一年 😂)

之前和关哥录那期播客时关哥问我,这些年写财务自由实证的感觉如何?

我说,感觉到自己的情绪会被明显放大。

看到实证数字的上涨,目标不断临近,再听到小伙伴们的祝贺,会更兴奋,更容易忘乎所以;下跌时,也是因为实证,反过来负面情绪也会更多。

但也是因为这样,我更意识到一件事儿。

对投资的种种思考,也许并不能帮我们完全放下情绪。再次遇上下跌、再次遇上危机,我们可能依然会感到郁闷,遭遇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

但我们却能学会识别、隔离或是利用这样的情绪,尽量避免情绪传到到投资的动作上,而不是被负面情绪牵着走。

郁闷过后,继续往前看。

就像之前几年实证账户不断上涨时,每一期我都会和大家重复的:

财务自由的投资和被动收入虽然看起来性感,但「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本金和收益只是自由路上的「果」,主业努力多赚钱、理性消费少挥霍,以此积累本金,再加上不被短期涨跌干扰、坚持投资才是背后的「因」。

投资赚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不管是高潮、还是低谷,最后总要回到生活上。

“偶遇”一批不愿退休的人

最近我有个挺触动的经历,跟大伙唠唠~

我常去的那家兽医诊所这个月要关门了,医生今年 70 岁,终于决定退休,比法定退休年龄 65 岁晚了 5 年。

这是我在德国这几年遇上的第三次医生退休了,第一次是牙医,第二次是家庭医生,这是第三次。

德国的医疗体系和国内不太一样,德国大部分医生都是自己开诊所,属于自由职业,而不是在医院工作(就和韩剧《海岸城恰恰恰》里面女主开的那种一样 )。

而且病人就医也一律先去诊所,诊所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或者大手术,再或者半夜急诊这种,才允许去医院。生病直接去医院是不收的,必须要出示医生的转诊单。

从体验上来说,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每次生病我们看的都是同一位医生,一看就是很多年。医生会很了解你的状况,熟门熟路,就像这家我最常去的兽医诊所,打电话一报宠物的名字医生就大概知道我想问啥了(哦哦,对了,今年我和也太养了一条边牧,去兽医的次数又明显增加)。

所以每次遇上医生退休都不适应好一段时间……

……

后来我们闲聊,医生说,她已经连续好多年没休过假了,这下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我说,不过这也说明你很享受这份工作啊,有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属于自己的诊所,想想也很幸福。

她说,是呀,要不然我怎么可能一直干到 70 岁,这家诊所我已经开了 34 年。

我心里暗暗算了一下,德国医生都是博士毕业,毕业差不多就快 30 岁了。往回算,刚刚开始工作没几年就开了这家诊所,然后一干就是半辈子。

我赶上过三次医生退休,发现他们退休年龄都明显比标准退休年龄晚。

去年退休的家庭医生已经年近 80 了,听说是本来退休了,但又回来再干了十几年。而且接任诊所的医生看起来也有 70、80 了,还在继续看病……

……

为啥他们不愿意退休呢?

我代入想了想,发现了一件挺奇妙的事儿。

说起“长期”,“几十年”,我们常常第一个反应是“哦,这好难”。

但换个视角,有没有可能长期其实比短期更容易呢、更幸福呢?

从短期“每天”的角度看,医生的工作是咨询、治病、开药,和一般上班无异。

但如果从几十年的角度呢?却不再是把工作简单地重复几十年。

如果是很长期的医患关系,还会看着当初来看病的小朋友逐渐长大成人,最后组建自己的家庭,甚至给他们的孩子继续看病…… 看着来看病的同龄人和自己一样一点点变老,但你们可能都还记得对方年轻时的样子…… 想想就挺幸福。

看短期的,我们看到的可能只是不断的重复;但看长期,看到的却是相互陪伴,一起成长。

而且新病人和新医生的短期组合,开始总是免不了摩擦和不信任。但如果是长期呢?长期关系带来的信任感天然就能解决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再加上德国医生的诊所大多是自己的,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一份事业,如果是我的话,可能也会不愿意退休……

……

聊起财务自由,我们常说“自由是当你不想做一件事儿时可以不做”,“财务自由的意义在于不用仅仅为了钱,不得不去完成对人生没什么意义的任务”。

但是在获得自由以后,在能够拒绝不想做的事儿以后,我们又不免会想,那我想做的事儿是什么呢?不去做没意义的任务,那究竟哪些任务是我擅长的、有意义的呢?

我从德国医生这里受到了不小的启发,对我来说,可能是这几个字——关注真正属于自己的长期关系,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问,上哪找像德国医生这样的工作?

老实说,我也不知道。但我记得这句话:

影响幸福感的,主要的是我们做事儿的方式,其次才是我们在做的事儿。

——《活在当下》

仔细想想,其实每项任务都有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不一定是和人的,也可能是事本身,比如钱),也都有笼统的问题和具体的问题。

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方式。

就像大家在读的公众号,追求短期效果的号主不在少数,不少人说国内的媒体环境就是浮躁。但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我们不也建立起了这样的长期关系。这份实证我写了 3 年,公众号我写了快 5 年,大家看着我的生活一步步向前,我也在见证着大家的成长。

笼统的问题,还是具体的问题,也依然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老实说,今天这篇写完我就感觉有点不具体,可能会是一篇「恩,说得挺有道理」,然后放下手机,生活没有一丝变化的文章。以后我会尽量少写,还是多关注具体的问题。

关注点和做事儿的方式,可能比在做的事儿更重要。我会从这个角度去进一步考虑一下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以上一点最近的思考,分享给大家。

最后。感觉挺好玩的一件事儿,很多人开始关注财务自由可能都是因为想退休,至少我当初就是这样。但这条路到最后,却可能会通往一条让我们不想退休的事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