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出一点
钱不多,一次 50 刀,幸福感提升却相当明显。也太对这个策略的评价远高于其他收益更高(但浮盈不能变现)的投资。当时不少小伙伴还因为这篇文章被种草网格策略
现在,可以给大家分享下我的「零花钱策略 2.0」了,和网格策略并行。今年 1、2 月市场一跌一涨,收获了相当于以前的 8 网,我已经准备好下次出去玩的预算了~
碰巧也太在 Instagram 上刷到一个旅行博主的推荐,目的地都在大约一小时车程内 👇
你有点子,而我有钱,这是什么神仙搭配
零花钱策略 2.0
2023 年我在投资上最大的收获是重新开始重视资产配置。突然意识到一个被忽视细节——资产配置中的「再平衡」,不就是一个以总资产为基础的巨大网格么?都是从市场波动中收益。
很多小伙伴知道资产配置,但多是关注资产配置中各类资产的比例,重视并实践再平衡的少之又少。
我这次的「零花钱」,就是来自两次再平衡。
上次再平衡是在 1 月底,A 股的仓位低于目标值,再平衡方向是 现金 → A 股,让比例回到目标值。
再随着 2 月至今的市场反弹,A 股持仓开始高于目标值。最近第二次再平衡就是卖出一些,A 股 → 现金。两次再平衡中间变现的收益,就成了我们的零花钱预算。
现在再回头看当初这张图,感觉应该会更明显。没有再平衡,只是回本的过程。加上再平衡,意外波动带来了额外的收益。
「资产配置是投资中唯一的免费午餐」,不用像网格一样专门设置一个策略、分配一笔钱,只是基于自己原有的投资(而且再平衡也没有网格的击穿问题)
不是「收益」,而是「幸福」
这些年我有个观念上的转变,就是不再关注数字、收益的最大化,而是关注过程中幸福感的最大化。
像这样的市场波动中卖出一些(注:不是随意卖出哈,而是根据再平衡这样理性思考后的投资纪律),以前我是断然不会做的,我会说「现在市场很低,收益尽可能再投资才会最大化!」。
但过去这轮牛熊里,也太常说的一句话我特别在意:
以前牛市行情好、收益多的时候,那些钱我一分也没花到。现在熊市里投资下跌的痛苦却一样没少挨!
自从开始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零花钱策略,家人的体验明显改善。能够体会到上涨对现实生活的改善,面对下跌心态会更平衡、更淡定。现在我们可以说——这次反弹的改善我们已经收获了,就算再跌下去也不亏,反而是在给下次收获积蓄力量。
……
大家如果对这个思路感兴趣,可以一起回顾下过往的三篇文章:
然后这里再补充几个重要细节:
1、很多小伙伴可能会问,那我应该怎么做资产配置呢?
老实说,资产配置太因人而异了,没有标准答案,我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想清楚。但我们可以先从一个小事开始——先盘点清楚自己当前各类资产的比例,不再凡事都「大概」。
然后以这个状态为起点,先引入再平衡,再慢慢思考自己目标的资产配置比例是什么样的,逐步贴近目标。
2、一个提升收益的细节。
对于在 A 股投资的小伙伴们,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 ETF(例如 513180)比跟踪中概互联的 ETF 更值得考虑。尤其是网格策略,恒生科技的触发机会比中概互联高不少,政策风险也更小。
中概互联的成分股中有不少美股,但美股和 A 股的交易时间不重合。A 股开市时,美股已经收盘了,很多的日间大幅波动捕捉不到。比如我之前收的一网,卖出价格发生在美股盘中,等到 A 股开盘就没机会了,然后一路向下……
相比之下,和 A 股同交易时间的恒生科技机会要很多(这波恒生科技再反弹 10%,我又能收一个 10 倍的大网,下下次的钱也出来了 🤩)
3、资产配置对自己的重要程度可以看「每月新增可投资本金 ÷ 当前已有总资产」。这个比例越小,资产配置的价值越大。以 1% 为例,已有本金是每月新增本金的 100 倍,那随便一点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都比新钱大得多。
4、最后还要补充一点,再平衡带来的「零花钱」只是资产配置的副产品,ta 的根本价值在于控制风险,而不是提高收益。
比如一位投资者,同时配置 A 股和美股。随着这两年 A 股持续下跌、美股持续上涨,ta 的美股持仓一定大幅高于原计划,在一类资产上暴露了过多风险。
再平衡的本意其实是防止一类资产过度偏离自己的风险偏好和目标。只不过再平衡无意间顺应了均值回归,才带来了额外的收益。
哪怕再平衡带来的可能是当下的负收益(投资中一类资产猛涨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再平衡依然是有意义的。
财务自由:我的财务自由实证之路
投资笔记:十年之约,躺赚不难
干货汇总:财务自由路上应该了解的每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