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5断更节:为什么阅文想给我免费读小说,我却想打死它?

Athena 胡师姐新传考研 2022-12-15


扫码加入21新传考研群



你看网文不?反正我看。

不过我知道有些同学觉得看网文挺low的——其实这是个错觉。我就问问,下面这些剧有你追过的没?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左右滑动可以查看图片>

这些剧都是网文改编的呀。

或者不如说,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大部分的国产剧都是网文IP转化而来。

所以下面这个事搞不搞得清楚,就关系着我们将来还能不能好好追文追剧了……我个人表示非常紧张。


 出大事了 

4月27日,腾讯接管阅文控制权(起点中文网属于阅文旗下),阅文集团领导团队大换血,之后很快要在内部强推免费阅读,起点开创近几十年的付费订阅模式将被改变。

4月29日,龙空论坛上有作者表示收到新合同,关于聘请、版权和待遇等问题引发争议。据阅文表示,争议合同在2019年便已经制定好。网络文学大神级作者姬叉、明巧、梦入神机、天蚕土豆、我吃西红柿等在微博对事件发声,并声援作者维权。


作为全网最大的平台,阅文显示出了自己行业老大的霸道。阅文合同的潜台词就是:你想获得免费流量曝光,代价就是作品版权都要上交。

这种模式的改变迫使许多作者纷纷用断更来抗议阅文新出的合同。5月5日,阅文、阿里、纵横、飞卢、掌阅等网站作者集体断更,因此又被称为5·5断更节。


更有趣的是,5月5号还是马克思的诞辰。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次断更节像极了一百多年前在美国发生的大规模工人运动,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而已。


之后,阅文针对传闻的“全面免费”、“占有作者版权”、“侵吞去世作者收益”等“谣言”进行回应,并在5月6日召开恳谈会,承诺修改合同,并对“版权”“分成”“免费”等问题进行解答。

看起来,集体“断更”起到了效果。

先不说作者们的抗议了,作为吃瓜群众(哦不,对广大网文读者而言,这回雨女有瓜!)——为什么阅文想给我们免费阅读,我们却如此怄火?

因为我们不是短视之辈。

我们知道,免费阅读将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阅文合同有多霸道 
之前晋江在作者的抗议之下签了改变版权代理的协议,但是阅文直接收走了版权和著作权。

在龙空论坛,我们可以找到阅文合同的全文。其中,新合同第11.1条将作者与平台的关系定义为聘请,即作者是平台聘请来的员工,中间不存在雇佣关系,也不享受法律要求的劳保社保等合法待遇。

这个就叫做“著作权私有化”

以前作者有著作权,但现在成了委托创作。虽然书还是作者写,但作者却尊严扫地成为枪手,发挥创意才华横溢的作者被视为现代劳奴,变成仰人鼻息的打工者,而阅文从“集市”变成了“地主”。

专业人士分析,对文学作品而言,作者所拥有的著作权主要有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网传的阅文合同政策几乎影响了网文作者上述的每一项权利。(见余鲲鹏《阅文合同争议:网文著作权进一步私有化不是个好主意》)

有写手称,这样的感受和代孕无异,甚至比代孕更惨。写手的作品就像自己怀胎十月的孩子,更惨的是,作者卖掉自己的孩子,之后他的一切都与你无关,连卖孩子的钱都拿不到。

但问题在于,作者们如果离开了阅文,就会失去现有的读者和流量,这个代价不可谓不大。



 当网文写手很爽吗?不,很惨 

不用朝九晚五风吹日晒,在家敲敲键盘就能挣钱——网文写手一度被认为是最爽的职业之一。

但是,知乎 “当网文写手到底多累”话题,描述了一个新手对网文写手这个职业的劳动强度的真实感受:“一口气写了6000多,脑袋晕眩恶心”——那些年复一年日更万字的作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状态可想而知。


当网文写手,固然有读者的追捧,但也有不断更的压力;有付费模式的回报,但也付出了自己的颈椎、腰椎……比如《庆余年》的作者猫腻身体就很差,在写另一部小说《将夜》时一度昏厥住院。



 那这么辛苦,能挣多少钱?

过去网文写手的收入结构大致是“订阅+全勤+写作+道具分成”

订阅分成是指按照稿费给钱,千字5个起点币,会根据VIP等级有优惠,最低千字3个起点币。

这意味这什么呢?30元可以兑换3000起点币,也就是说作者写一千字才能拿到3-5分钱。

全勤奖一个月600,每天4000字不能少,少一个字全勤就没了。

勤奋写作奖是指每月更十万字以上,稿酬加20%,还有就是用户道具打赏获得的收入。

这样的激励机制意味着,网文作者只有笔耕不辍的写,才能拿到最基本的辛苦钱。

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型“太太”们,网文写手并不是他们的第二职业和业余收入来源,而是实实在在赚钱吃饭养家糊口的全职工作

与其他商品生产者一样,他们的文学写作不得不臣服于商业律令:为了吸引网民的点击从而获取相应的报酬,他们必须迎合网民的需求,因此,文学创作过程已变质成为透支青春与生命的“文字民工”。

网络写手本身是一种互联网时代Work From Home(在家办公)的典型自由职业,然而在这样没有保障的生活之下,他们看似自由,实则被资本无形的枷锁所束缚和压迫着,在催更和各种全勤游戏规则下,不断地逼促着自己。这样所谓的自由反而成了一种悖论。

正如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胡泳老师所说的那样,“不限时间地点的网上工作本来被看作是一种自由,现在却被发现只是一种新的奴役机制。” 虽然弹性工作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但这种模式强烈依赖数字资本主义的结构与规则设计,遭受着资本的劳动剥削,缺乏国家与社会的关注、没有制度性的生活保障、提前透支着健康与生命。

这种现象的存在凸显了互联网产业中政策制度的缺乏与管理层面的失范。从这一角度来说,如何将现实社会中的劳资关系、社会保障制度迁移至虚拟空间中的数字劳动领域,这应是未来互联网产业发展应关注的重要议题。




 这么惨,还要卖孩子 

阅文合同争议的焦点之一在于阅文要将付费模式转变为免费模式,这一点一下子撩到了网文作者群体的神经。

虽然在作者群体自发断更之后,阅文也作出了一定妥协,承诺改旧合同,表示作家可选择是否免费。不过,讨论付费与免费背后的实质与带来的影响依然有很大必要。

很大程度上,阅文集团推行免费模式是由于竞争对手的免费策略。

2019年,字节跳动布局免费网文领域,大举进军网络文学业并奋起直追,这也给阅文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面对字节等竞争对手所侵占的流量和影响的收益,阅文似乎想要通过放低身段也去同质化竞争。

但这种免费的模式可能影响写手的利益,不是一个共赢的方案。

以前按照订阅费扣除运行成本等净利润五五分,现在免费模式按照点击分成广告费,然而广告费并不透明,作者在这场不对等的权力关系中显得尤为被动。

从整个行业生态来讲,免费模式可能会带来很多不良后果。如,作品的质量会失去稳定性,很多作品会失去灵魂,成为整个文化工业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伪个性产品。

另一方面,阅文的活力来源于许多中底层作者。对于头部作者而言,或许免费模式对收入的影响不大,但是对于靠章节点击和读者支持来营生的中低层作者而言,是伤害很大的。

“大神”不是一日养成的,在这样的创作环境和平台生态下,一批又一批有潜力的作者纷纷被逼走,好的文字作品也越来越少见。一旦免费,作者就会转向其他付费订阅的网文网站,而这批愿意为网文付费的用户也会追随作者的脚步走向其他网站。

阅文应该意识到,这种行为可能会获得一时的增长,但本质还是竭泽而渔。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邵燕君认为,中国网络文学之所以如此盛大,与起点团队他们原创出的VIP机制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一套付费机制也是网络文学这些年健康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甚至可以说,没有这套机制就没有中国今天的网络文学,也没有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传播的局面。

其实说起来,作为一个读者,比起暂时的免费,我更害怕垄断。

谁不是生下来就在网上打滚儿的,先免费,再垄断,再割韭菜……唬我不知道呢。

放开那个作者!老子愿意付费。


参考文献

[1] “五五断更节”:网络文学产业将因此改变吗?宫照华 李永博  新京报书评周刊  

[2] 作家非“聘请” 阅文承诺改旧合同 作家可选择是否免费 白金蕾 新京报

[3] 阅文合同争议:网文著作权进一步私有化不是个好主意 余鲲鹏 科工力量




编辑 | 北北
责编 | 鲸鲸
声明 | 文中所有配图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或网站,此处仅为配图表达。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通知我们,万分感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写下你的看法,大家有任何问题,可在文后留言,胡师姐为你解答。



1. b站夸后浪夸成了海啸,谁开心?谁不开心?

2. 球巨星见证历史的#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新传学子不该错过|热点分析18

3.  踹开大衣哥家门的,真的不是东西!| 热点分析19

4. 李国庆,你赢了!古代宫廷政变都没你厉害!| 热点分析20

5.  用花呗为偶像买专辑?当代年轻人贫穷式追星,到底是为啥?| 热点分析21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读书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