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G专题速递|让我看看是哪位冲浪选手还不懂5G?

Kelly 胡师姐新传考研 2023-06-25

传媒界未来的明灯们大家晚上好!这里是专题梳理的第四篇,小K来和大家聊聊“5G”


按照惯例先上真题↓


1.影响类

(1)试论5G技术对媒体发展的影响。(2020 武汉大学)

(2)谈谈5G技术对新闻内容生产带来的变革。(2020 华东师范大学)

(3)结合事例谈5G对新闻传播实务的影响。(2020 四川大学)

(4)5G对传播格局和传媒业的影响。(2020 辽宁大学)

(5)2019年是5G元年,5G技术对大众传播的影响。(2020 广西大学)

(6)5G技术对未来新闻生产和传媒业的影响。(2020 西安交通大学)

(7)5G技术给新闻传播学科的影响。(2020 西南大学)


2.对策类

(1)5G时代融媒体如何提升传播效果。(2020 湖南大学)

(2)5G给新闻行业带来的变革,新闻工作者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2020 华中师范大学)


根据2020年各校出题情况来看,对于“5G”这个考点,各高校更倾向于以论述题的形式考察,侧重“影响、应对、案例”等考察点,同学们可以按侧重点来调整备考方向。


以下是本专题内容大纲,时间宝贵,请自行爬楼。


(点击查看保存图片)


1

概述


5G通信技术,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目前最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技术。2019年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跨入5G时代。5G技术出现之前,移动通信基本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5G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全方位连接成为可能。


2

特点


高速率:5G使数据传输速率提升了100倍,它意味着网络的超级连接能力有了巨大的突破——网络不再是选择性的、分离式的、粗线条式的连接,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万物互联将成为现实。


高容量:5G的G比特级接入速率,将使终端用户的体验发生本质变化,令用户进入“无限网络容量”的体验时代。直接结果有两个:其一,基于VR技术的产品和服务将成为未来网络发展中的一个“爆品”;其二,流量不限的MBB模式将成为移动运营商下一个增长的驱动力。


低时延:5G的低时延将催生和创造出更多的生产与生活的场景应用,例如无人驾驶汽车、工业4.0智慧工厂、车联网、远程医疗等。场景将成为一个关键词,而场景构建将成为未来发展中价值创新的巨大“风口”。


低能耗:5G技术提供的100倍网络能耗效率的提升,使得5G网络将能容纳更多设备连接、同时维持低功耗的续航能力。随着5G技术可用性的成熟和升级,将加速万物互联和万物在线化的实现。


3

5G的影响


1.5G对传媒产业的影响


文章开头的真题归类想必大家已经看到了,相对于平平无奇“概念”、“特点”而言,各大高校更倾向于考“5G带来的影响”。小K在这里大胆预测,“5G将如何解构与重构媒体产业?”将是今年的热门题目。


点击下方链接直接传送文文师姐给出的详细解答

5G将如何解构与重构媒体产业?这道题你会答吗?


2.5G对传播学科的影响


媒介的定义将被深刻改写

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将媒介定义为“人体的延伸”,5G的万物互联则进一步将人与人、人与世界的互联上升到生理级、心理级的互联互通,其疆界的进一步拓展、要素的进一步丰富、结构的进一步生态化,将促成传播学科的革命性重构。


内容生产“大合唱”:UGC+PGC+OGC+MGC

5G的高容量使万物互联成为可能,5G的低能耗则可以使反映着人与物的状态属性的传感器(如“可穿戴设备”)的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成为现实。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场景有了时刻在线、互联互通的现实可能。因此,在内容供给侧,将崛起一个巨量的资讯新品种——传感器资讯,我们将迎来技术生产内容的一波巨量冲击。


“场景学”将衍化为应用传播学的主干

5G时代,高速率、低时延的技术支撑势必使VR/AR/MR崛起,成为传播领域最为耀眼的现象级产品。VR/AR/MR将使“场景”成为未来传播中价值变现最为重要的“节点”范畴。未来传播学的学科体系中,“场景学”专业,包括场景发现、场景设计与场景应用,将衍化为应用传播学的主干。


电信传播学将在技术改变现实的推动下呼之欲出

在5G技术的革命性改变之下,传播学的边界得到了极大的拓张。“万物互联”实现从物理性的连接、到生理性的连接、直至心理性的巨大而复杂的连接;传播学的学科基础从过去的社会政治治理、经济规律、伦理规则的交互,实现了今天技术逻辑上对种种传统因素的基础性叠加与化合;传播学的主导性因素的升级迭代,相应机制与规律也势必发生重大改写。我们必须认识到技术逻辑对于传播学学科体系构建的基础性结构作用,这便是建设“电信传播学”的缘由和依据。


4

5G给传媒业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5G技术为新闻传播带来了便捷、高速、低时延的特点以及更低的成本,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泛滥、信息茧房、舆情失控、监管困难等问题,只有从技术人才、内容质量、平台监督等多个层面同时发力,才能实现新闻传播行业的突围。


1、培养新兴技术人才和团队,攻克技术短板


5G技术的发展常常与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相伴,需要更为专业和全能的技术团队和人才。但就目前而言,新闻领域的技术人才储备是远远滞后于技术发展的


新闻媒体要加大高科技通用型人才的引进,广罗移动新媒体、视频制作、计算机通信技术等方面的人才,抢占人才的制高点。同时,新闻媒体要不断加强与相关专业领域公司、学校的合作,鼓励员工学习和成长,开展在职员工新技术技能的培训和进修,着力于培养5G通信时代新闻传播所需的人才和技术团队,攻克技术短板。


2、提高新闻的品质和服务,避免新闻价值的弱化


随着5G技术的全面普及,媒介技术将进一步更新,传媒领域必然走向全民创作的新时代。如何固守新闻媒体的权威地位,避免新闻价值的消解和弱化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一大挑战。


首先,新闻媒体要不忘初心,坚决抵制虚假新闻的制作与传播,要深入到新闻现场完整记录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避免使用未经任何调查的网页信息。其次,新闻媒体要设立专门的信息审核部门,在新闻发布之前加大信息的审核力度最后,媒体部门要更加专注新闻报道的前期策划,坚守媒介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客观深度地剖析新闻事件,发挥新闻的监督批评作用


3、构建网络社会中的公共领域,突破信息茧房


在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新闻媒体已经具备为用户画像和个性化智能推荐的能力。但是若仅限于此,大数据跟踪技术的不成熟和不完善将会造成用户思维和视野的窄化,进入信息茧房的状态。而5G时代的来临,数据的跟踪和匹配将会更加精准,会进一步突出个人信息接收的圈层化问题,引起群体的对立和极化


对此,网络社会中的公共领域建设势在必行首先,新闻媒体要完善算法推荐技术,克服新闻推送信息的同类型化,保证多元信息内容的供应。其次,新闻媒体要强化信息推送的人工干预,由人工进行内容的核查和信息的分类,力求平衡传统新闻价值观与算法推送,以降低算法专制的风险。


4、制定相关的行业法律规范,完善内容监管


5G技术支持下,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将迈入新台阶,新闻传播的速率将大幅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舆情失控的危机。


国家网络管理的相关部门要与时俱进,及时制定和不断完善网络信息传播的法律法规,强化事前内容审查、事中实时监控、事后追审等相关责任,并充分落实在法律文书中。相关部门还要充分借助5G、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积极研发和完善网络空间的舆情监控技术,从技术层面加强新闻信息生产、传播、分发的全程监督。


5

5G与视频市场


1.视频市场会发生何种变化?

喻国明教授指出,进入5G时代,视频表达必将成为主流。短视频虽有“快”与“活”的特点,但终究因其“轻”与“短”,缺乏与关键逻辑表达所要求的厚重、严谨与周到,对于主流表达的影响依旧有限。随着5G的崛起,中长视频必然强势登场,成为社会性表达的中心和主流


2.中长视频和短视频之间将如何分工协作?

未来短视频将发挥导视、橱窗的作用,作为先导的接触点,形成信息的普及性轰炸,然后再筛选一部分感兴趣的受众对深层内容进行深度接触。由此,这种分工必然导致短视频在某种程度上的衰退。但这种衰退不是规模上的衰退,而是指短视频的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的让渡。而中长视频会在更大程度上扮演负荷重要的、系统性意思表达的角色。


3.应用场景、发展趋势

7月7日,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喻国明团队在北京发布了《5G时代短视频长视频应用场景、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为了方便大家寻找重点、考点,浮生浅语师兄已经给各位提炼出了框架以及备考精华。传送门:重磅!喻国明学术团队发布《5G时代短视频长视频应用场景、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6

多领域5G应用案例


1.工业领域:5G+AR远程协作

华菱湘钢新建棒材厂的轧钢生产线计划在2020年5月份投产,目前该生产线进口外国设备需要安装调试,由于受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外国专家无法前来湘潭现场进行指导安装,三方迅速搭建了5G+AR的远程协作装配解决方案。这样,湘钢现场工程师可以将现场环境视频和第一视角画面通过5G网络实时推送给位于国外的专家工程师,后者依托AR的实时标注、冻屏标注、音视频通信、桌面共享等技术,远程指导湘钢现场工程师的产线装配工作。这是5G+AR跨国远程协作在国内首次用于钢铁行业,有力支撑企业高效复产复工。


2.医疗领域

远程手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通过5G网络连接, 跨越近3 000公里的距离,实施了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植入手术,完成了全国首例5G远程脑外科手术。


远程会诊:中国移动同中日友好医院合作与安徽金寨县人民医院开展了5G远程急重会诊实践,实现了电子病历、放射影像、病理等大量医疗数据的快速传输、同步调阅,解决了现有4G网络大宗数据传输费时费力的瓶颈问题。


远程超声:5G超声系统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投入临床验证,能无延迟、无卡顿将超声影像数据传输到位。


远程监测:Qualcomm Tricorder XPrize设备通过接入5G网络,可以实时诊断和解读13种健康状况。


急救服务: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5G急救医疗系统应用、上海首辆5G救护车投入使用等。



3.教育领域

在北京邮电大学采用5G网络与全息直播技术,实现两个校区同上一堂课,打造苏州星洲学校5GMR智慧教学应用,通过5G远程教育、VR教学等模式打破教育不平衡局面。


4.文化领域

为让游客足不出户畅游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移动联合中移在线服务公司为其量身定制了“5G智慧博物馆APP”。该APP改变了传统的文字、图片博物文化传播方式,通过视频、语音讲解、3D文物影像、AR、5G技术,为观众呈现了一道丰富的多媒体文物掌上展播。


以上就是本次专题的全部内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进行讨论、补充。


参考文献:

[1]胡正荣. 技术、传播、价值 从5G等技术到来看社会重构与价值重塑[J]. 人民论坛, 2019, 628(11):32-33.

[2]徐静. 机遇与挑战:5G时代新闻传播领域的变革[J]. 出版广角, 2019(17):31-33.

[3]喻国明. 5G时代传媒发展的机遇和要义[J]. 新闻与写作, 2019, 000(003):63-66.

[4]喻国明. 5G时代的传播发展:拐点,挑战,机遇与使命[J]. 传媒观察, 2019, 000(007):5-7.

[5]陈越, 陈敏. 5G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应用探讨[J]. 中国数字医学, 2020.

[6]5G产业圈. 厉害了,5G六大应用案例落地![EB/OL]. 2020-07-07. https://mp.weixin.qq.com/s/TysWMLBeNZvMN4yvVYBzYA


/END/

小编 | 芋圆
责编 | 北北

   加小助手领取福利 


 推荐阅读 

1. 押题神书《新媒体蓝皮书》又双叒叕更新了你知道吗?
2. 媒介环境学派,新传考研不得不懂的传播学派
3. 重磅!喻国明学术团队发布《5G时代短视频长视频应用场景、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4.县级融媒体:这个位列前十的高频考点,一文为你挖到底
5.  专题整理 |关于“后真相”,只看这一篇就够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