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复旦新传考研报考分析 | 22级新传考研报考分析12(送五年真题和论文)

伯昏无人 胡师姐新传考研 2023-06-25


◎ 加入胡师姐新传考研22级群:413227846,进群可领取福利和获得免费答疑。
◎ 小编 | 象牙    ◎ 责编 | 北北  


往期回顾


☑ 清华大学新传考研报考分析 

☑ 北京大学新传考研报考分析 

☑ 人大新传考研报考分析 

☑ 中传新传考研报考分析

☑ 北师大新传考研报考分析

☑ 中央民族大学新传考研报考分析

☑ 北外国际新闻传播考研报考分析

 北体新传考研报考分析

☑ 中国农大新传考研报考分析

☑ 北邮新传考研报考分析☑ 北交大新传考研报考分析☑ 北工商新传考研报考分析


俗话说的好:“本科选学校,硕士看专业”,那么对于准备新传考研的学子来说,选到排名靠前又适合自己的新闻专业,或许是比看学校本身更重要的。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专业排行榜报告》,有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点的院校中,复旦新传的排名仅次于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排名第三位,评估结果为“A”


(图片来源:搜狐教育)


所谓“北人大,南复旦”。作为专业排名最靠前的院校之一,复旦新传有着深厚的背景和雄厚的师资,不论是学术发展上还是就业择业上都无疑有着较大的优势。


在中国南方的新闻业界,复旦新传的学长学姐们已经“打出了一片天地”,因此,想要在南方施展拳脚的同学们,报考复旦新传是你绝佳的选择



1

复旦大学概要


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位于上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一所国内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图源:复旦大学官网)


复旦大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始创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目前,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确立了27个“双一流”建设学科。


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列全球第40位,复旦大学位列国内高校第3位。在学术影响力方面,复旦进入ESI世界前1%的学科领域数19个,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2名(并列)。在QS世界学科排名中,复旦五大学科门类均位居全球前100位,在中国大陆地区仅二所高校跻身此列。



2

复旦新传介绍


创立于1929年的复旦新闻学院到今年正好有90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新闻传播教育机构🎙️。新闻学院设有新闻学系、广播电视学系、广告学系、传播学系四个系,建立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多层次的新闻传播人才教育体系。


硕士培养层面,复旦新传有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媒介管理学五个学术硕士专业。同时,也有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三个博士专业。自2011年起设立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两年制),现有新闻与传播、财经新闻、新媒体传播、国际新闻传播、全球媒介与传播国际双学位等五个专业方向。


新闻学院目前在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包括港澳台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学生总数近1400人,其中有本科生(含在复旦学院接受通识教育的新院学生)700多名、硕士生300多名、博士生100多名,博士后40多名以及外国留学生250多名。


(图源:西部网)


新闻学院在新闻理论、传播理论、传播学实证调查、视觉文化与传播、健康传播等研究领域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科2007年获批为全国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新闻学、传播学均为国家重点学科,2015年进入上海市重点支持的高峰学科行列。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85工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等研究中心和基地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复旦新传还拥有1981年出版至今的《新闻大学》📝,是国内创办最早的新闻传播学术刊物之一,在全国历届新闻核心期刊评选中名列前茅。是被大家认为在“新闻传播”领域最权威的四本期刊之一。


在硬件方面,复旦新闻学院坐拥五角场商业核心区88亩地盘,图书馆、教学楼、办公楼一应俱全。独立院区的新闻学院设置在现在国内高校之中实属罕见,况且复旦新传还拥有设置在学院内的,独享的SMG演播中心。学业与业界的互动在院区内得以直接地实现



3

师资队伍


复旦新传的老师阵容可谓“星光璀璨”。复旦新闻学院拥有全职教职工82人,其中教授25人(博士生导师22人),副教授21人,讲师5人。学院先后拥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青年长江学者3人。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采用学界和业界合璧的“双导师制”,聘请了来自上海市新闻单位、市府新闻办、中央媒体驻沪机构、金融企业及国际广告公关公司、新媒体公司共38位业界翘楚担任专业硕士校外导师。


这里将简要的介绍几个“大佬”,让大家感受一下复旦新传称霸一方的实力。


 新闻学方向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曹晋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曙光”学者、美国哈佛燕京学者、富布赖特学者、加州伯克利大学BBRG研究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传播政治经济学与社会性别理论、新媒体与社会变迁研究。


➤ 主要社会兼职:

❶国际英文学术期刊Communication and Public(ISSN:20570473)副主编

❷ 社会学与人类学国际期刊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ISSN:2331-6179)评委

❸ 中国台湾《传播、文化与政治》学术杂志(ISSN:2411-4006)编辑顾问

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妇女”教席兼职研究员


黄瑚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1992年赴美国东西方中心和夏威夷大学进修。1999—2000年赴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作访问学者。2003年担任香港珠海书院新闻与传播系客座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新闻传播史论研究、新闻法与新闻伦理研究、新闻传播教育研究


➤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


李良荣



➤ 浙江宁波人,复旦大学著名新闻学教授,1968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1968年9月至1979年7月在江西省吉安地委宣传部工作,1979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攻读硕士学位,1982年7月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晋升为教授,1995年成为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新闻学理论、宣传理论、新闻改革、国际传播、网络与新媒体、传播与国家治理等相关研究


➤ 主要社会兼职:

❶ 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❷ 原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2006年-2013年)

❸ 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大学、安徽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兼职教授、讲席教授与特聘教授


童兵



➤ 浙江绍兴人,196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现为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2003年6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担任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988年成为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新闻学博士, 2000年被聘为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新闻传播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


➤ 主要社会兼职:

博士后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兼职教授或顾问;新闻记者等学术刊物顾问


 传播学方向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邓建国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传播学博士,国际新闻专硕项目主任。曾任英文《上海日报》记者、编辑。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和新闻学院访问学者、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和国际新闻评委、上海市曙光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传播思想、媒介融合、国际新闻、媒介研究、媒介哲学


➤ 主要社会兼职:

❶ 中国全球电视网(CGTN)高级顾问、上海市Sixthtone高级顾问。

❷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美国分会理事


胡春阳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传播学博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Berkman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普渡大学、加州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香港珠海书院客座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修辞与话语分析,人际传播,文化研究


周葆华



➤ 江苏海安人,1996年考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先后免试直升硕士和博士,2005年取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2008年晋升副教授,为复旦大学文科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现任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副主任。2007年被授予上海市“晨光学者”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受众与传播效果、舆论研究、计算与智能传播等


➤ 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计算传播学研究委员会理事、多份国际SSCI期刊和中文CSSCI期刊编委或论文评审委员等


 广播电视学方向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孟建



➤ 为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至1988年先后在江苏省文化厅和江苏省电视家协会任职。1988年起执教于南京大学。2001年作为特殊引进人才调入复旦大学,2003年至2010年担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2015年起出任“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传播学理论、跨文化传播、视觉文化传播、影视艺术


➤ 主要社会兼职:

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省部级新闻发布评估组组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专家。


陆晔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传播媒介与社会研究所”所长,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传播学研究分会秘书长,国际中华传播学会会员。


 主要研究方向:新闻生产社会学,受众研究,新技术、影像与日常生活


➤ 主要社会兼职:

❶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

❷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学研究会理事

❸ 中国新闻史学会传播学研究会副会长

❹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和西北大学部校共建特聘专家

❺ 澳门科技大学澳门传媒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杨击



➤ 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传播学评论》副主编,《新闻大学》责任编辑。


 主要研究方向:纪录片研究、视觉文化、电影符号学、技术哲学



4

报考分析


 招生计划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1年的招生计划总计135人,其中学硕推免生25人专硕推免生65人。也就是说,除了这90人以外的45人,是通过考研的渠道予以招收的。


细分专业来看,这45个通过考研录取的名额中,学术性硕士有:新闻学4人,传播学3人,广告学1人,广播电视学1人,媒介管理学1人,共计10人。“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35人。


(图源: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也就是说,对于学术硕士考研人来说,复旦新传一年的名额只有10人左右,还分布在不同的学科部门内。总体而言,竞争还是具有一定的激烈度的。


并且相对20年来看,21年有略微的缩招,对于有意报考的同学来说,竞争又进一步的锐化。但是根据国家整体政策来看,其大趋势应该还是“扩张”的,22年的简章大概率会给大家一个好消息。


 复试分数 

20年,复旦新传进入复试一共20人,其中有2名学生是参加了专项计划,拥有加分,普通统考生的复试进入最低分是380,这在新传考研中是一个比较高的分数,可见其竞争之激烈。


(图源: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官网)


从表中可以看到,最高分达到了419分,平均分达到了387.8。相较于去年来看,有着较大的上涨,19年的最高分为403分,平均分也未达到380分,18年的最高分只有391,平均在375左右。


复试名单来看,复旦新传的录取分数线近年来迅速地拉高。究其原因,一方面,这是复旦新闻的“金字招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考研人加入竞争带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这也是因为复旦新闻的考题也较为“传统”。只要有扎实的复习,认真地准备,分数就会有不错的表现。这样的风格意味着,纵使底子较差的考生也能取得较高的分数。而就算是有这较好“资源”的同学如果没有系统的准备,也会被这些“硬知识”挡在门外。


所有,不要被分数线吓到!报考复旦新传或许是你能够“逆袭”的良好机遇。


 专业细分及报录比 

报考复旦新传的同学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复旦新闻学院主要分为五个方向,每个方向下面又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划分。


不同的方向,就有不同的初试科目和招生人数要求。因此和其他的学校的同学先考进去再确定方向不同,报考复旦的同学一开始就要明确自己的目标。



结构上来说,学硕总共分为五个方向,分别是: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和媒介管理。而专硕也分为五个方向,分别是:新闻与传播、财经新闻、新媒体传播(仅限推免)、全球媒介与传播(国际双学位项目仅限推免)和国际新闻传播


对于学硕的同学来说,有两点要值得特别注意:


广告学方向的同学的专业课二,并不是832新闻传播实务,而是822广告与公关实务。


新闻学方向下的“新闻学”,是单独考试性质,即开设给符合特定报名条件的在职人员单独组织的考试。


不同的方向细分,导致了各个方向的报考人数和录取难度都有所区别,这一区别可以通过报录比这一指标来反应。


报录比的数据来自于学信网和复旦新闻官网的一些数据综合,不十分准确,但是可以反映出部分问题和趋势。因此有部分数据的空缺,在表中以Null表示。


新闻学专业作为复旦新闻的老牌专业,其报考人数从17年以来就没有低于过200,同时,其录取人数在逐年的减少,从16年的27,到17年的21,到18年的17(包括推免研究生)。因此其报录比也在一路走高,现在已经达到13:1左右。



若只考虑统招考研学生,报录比将更加惊人,基本都达到了1:20之上,甚至可以达到1:30,可见其竞争激烈。


传播学相对于新闻学,虽然录取名额略有增长,但是报考人数也迅速增长,到18年基本与新闻学持平。但是其录取人数较新闻学而言还是较少,报录比一般17:1之上,最高可达到19:1。



只考虑考研统考招生的情况下,传播学的学生将面临更大的考研,因为统招人数相对更少,因此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其竞争压力都比新闻学更大。


🔊广告学是复旦新闻五个方向里报录比最高的专业,高达23:1。广告学的录取人数从7锐减到4,同时其报考人数不断上升,导致了这一结果。广告学的报考人数在22年估计也不会降低,这一方向的同学要格外努力了。


📺广播电视学方向的生源以推免为主,报考人数浮动不定,但总体是较少的,报录比也维持在7:1左右,是相对冷门的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广电方向有几年仅招收了推免学生。


📊媒介管理学方向也是以推免生为主的方向,近年来处于扩招的状态,而报考的人数相对的增长幅度很少,甚至一度可以达到2:1的报录比,是五个方向里最为冷门的。同广电一样,媒介管理方向也存在只招收推免学生的现象。



专硕的同学相对在考试上来说遇到的压力小一点,但是要提醒想要考专硕同学的是,复旦大学的专业型硕士的学费较为昂贵,并且一般来说,没有校内住宿提供,这些也需要被考虑在择校选择之中哦。


但是总体来看,复旦新闻的报录比是较高的,总体上支持了“复旦新闻考研难度较大”的结论。



5

学费标准


复旦新传学术型研究生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标准,每人每年8000元,按学年收取。


住宿费用按实际住宿条件收取,600-1600元/学年·人


专业型硕士理论上不提供校内住宿,学费标准如下:




6

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定路400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邮箱:j-school@fudan.edu.cn



7

福利时间


总体来说,复旦新闻学院,确实是在新传考研中的一个“硬骨头”,竞争相对激烈。但是这也是复旦拥有的优渥的学术和业界资源的体现。


可以说,复旦不论是从传统、资金、师资或者业界地位,它都担得起“南中国最好的新闻学院之一”的名号。


并且正如前文所说,复旦新传的考题目前是较为传统和沉稳的,不会有太多出新出奇的地方,拼的是稳扎稳打的基本功🔨。因此同学们只要稳稳的把握住每一天,把握住每一个知识点,复旦新传的梦想定能成真。


福利Time


为此,我们特别准备了复旦新传今年来的真题和相关论文的礼包,助力大家的圆梦之路。


真题+论文大礼包🍎已经为你整理好了哦!只需你动动小手指,在后台回复关键词“复旦新传考研”即可领取复旦新传考研大礼包!







 


◎ 推荐搜索关键词 ◎

新传理论 | 新媒体 | 新闻业务 | 新闻学 | 报考分析 | 真题解析 

热点分析 | 上岸经验帖 | 专题整理 | 必备冲刺名解 | 论文带读 


◎ 胡师姐的仓库 ◎

「 点击文字可以直接查看文章哦 」

你想看的上岸经验帖合集

新传考研热点分析汇总

新传考研必看 · 专题梳理

滑动查看更多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试听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