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2023年奥斯卡最佳摄影作品中,我们能学到什么?(四)

欢迎关注→ GaiaDaily
2024-11-19

通常,我们更多是在谈论像素和比特率,而不是布光、走位和取景构图。但现在先不谈那么围绕技术的摄影层面,转而我们来聚焦今年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提名作品——看看我们能从它们当中学到什么有益我们未来项目的东西。


奥斯卡提名作品所使用的技巧看似高不可攀,但若我们以正确的方式来看待它们会发现,这些技艺最棒的地方在于:并不一定得你的摄影车要拥有一整间ARRI展室的所有摄影机部件才能施展那些技巧。那我们先别光顾着看数据,一起好好来观摩一下能竞争小金人的影像。



回顾(一):《西线无战事》


从2023年奥斯卡最佳摄影作品中,我们能学到什么?(一)


回顾(二):《诗人》


从2023年奥斯卡最佳摄影作品中,我们能学到什么?(二)


回顾(三):《猫王》


从2023年奥斯卡最佳摄影作品中,我们能学到什么?(三)



《光之帝国》(Empire of Light)

摄影:罗杰·狄金斯(Roger Deakins,ASC,BSC)


图片来源:Searchlight Pictures


很多人没想到,狄金斯的职业生涯居然在2018年才凭借《银翼杀手2049》(Blade Runner 2049)获得一座奥斯卡。在那之前他已经斩获了3个BAFTA奖(作品分别是《缺席的人》《老无所依》《大地惊雷》),之后凭借《银翼杀手2049》和《1917》又赢得了2个BAFTA,并且凭《1917》两度拿下小金人。


导演萨姆·门德斯(Sam Mendes)与狄金斯此前已在《1917》《007:大破天幕杀机》《锅盖头》有过合作。前面提到的这些电影在风格与基调上十分迥异,但摄影都同样的令人惊叹。因此,虽然乍看之下《光之帝国》似乎是个平平无奇的小故事,但要是对影片不抱期待可就大错特错了。


影片背景设置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故事围绕着英格兰东南部一家面朝大海的影院的经理,展现了她与一名新员工之间的友情,以及那段关系如何影响她的精神健康问题和人生观。


这是一部强有力的角色电影,众多角色之中,对片名点题的帝国电影院至少也称得上是一个角色。甚至预告片里最先出现的也是这家影院,观众在预告的一开头就看到影院艺术装饰风格的室内设计在华丽的金色灯光中焕发新生。


贯穿《光之帝国》的一个主题是我们生命中的黑暗……

……以及当人生能看到些许光明会如何。图片来源:Searchlight Pictures


光是一直在这个作品中延续的主题。有人说,狄金斯专门研究了那种柔和而光亮的照明,尽管在《锅盖头》这样的作品里似乎显得不那么突出。当然,狄金斯有很多上乘的作品(尤其是《银翼杀手2049》,还有《大地惊雷》的室内戏)让大家不免留下那样的印象,它也确实是《光之帝国》的标志性风格。


那我们就来聊一聊柔光,因为有些人习惯把可拆卸式的柔光箱加到LED灯上之后,把它放得老远,远到几乎派不上用场的程度。


导演萨姆·门德斯(蓝围巾)与DP罗杰·狄金斯(白发)在为《光之帝国》拍摄演员奥利维娅·科尔曼(Olivia Colman)。图像来源:Searchlight Pictures


基础原理很简单。面积越大、距离越近的光线会更柔和,面积越小、距离越远的光线就没那么柔和。举一个比较极致一点的例子的话,可以看看前面提到的巴兹·鲁赫曼导演的香奈儿广告中的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的特写。在那个例子中,“距离更近”可能意味着堪堪入画,而“面积更大”可能意味着10平方英尺(约合0.9平方米)。对于一支拍成蒙太奇的广告,其优势在于它可能只需要拍小而短的特写。


演员要大量走动、比较长的有剧情的对白场景难度大很多。试图对柔光光源的大小给出经验法则会在评论区激起一片骚乱。应该说,任何可被称为柔光的东西,其宽度和高度都需要跟灯距离拍摄对象的长度相当。


在狭窄的拍摄空间中,更难实现柔和、柔化的布光。图片来源:Searchlight Pictures


对于有很多移动拍摄的场景,间隔距离可能要相当大,所以柔光范围最终可能要真的真的很大才可以;真正的大型设置可能会在一旁用上长宽数十英尺(10英尺约等于3米)的柔光工具,或大型漂浮氢气球。车辆广告常会利用大型白色顶板,那些顶板其实就是摄影棚天花板的一部分。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布光人员把设备车上的每一个设备清空,只为创造出,更确切的说,只为控制照亮《光之帝国》大部分范围的那种柔光光源。当然,并非每个场景都是如此。随着主角精神状态的恶化,光线也变得稍微更加刺眼、更让人不适。但电影中的一个关键场景确实是使用反射的柔化后的光线布光的——电影院屏幕的光,它只靠放映机的光来照明。


老式影院设计成华丽而包围式的结构。图片来源:Searchlight Pictures


不满现状的业内老人有时会抱怨说柔光是在作弊。曾几何时,胶片的感光度只有现在的1/10,需要高强度的照明。看看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黑白电影,它们常以未经柔化的强光光源直接怼脸照射。这就需要演员和摄影机精确走位,否则效果一团糟。


经验总结


更柔和的光线可能会创造一些灵活性。但从实操角度来看,尤其是对于较小型的项目,这点灵活性得不偿失,因为要容纳一个大型且可能很难控制的光源带来的挑战更大。而控制柔光是这部电影做得很好的地方。


对于剩下的我们来说,那意味着不仅要熟悉8×8的柔光布,还要了解同样大小的黑色遮光布。从狄金斯身上可以学到无数经验,而对柔光光源高级技巧感兴趣的人,《光之帝国》不容错过。


迈克尔·沃德(Micheal Ward)在《光之帝国》中饰演斯蒂芬,罗杰·狄金斯在摄影机后拍他。图片来源:Searchlight Pictures


(未完待续……)




出处:Phil Rhodes | Frame.io

翻译:LorianneW | 盖雅翻译小组







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门德斯与狄金斯的第5次合作:《光之帝国》摄影幕后谈


心累压力大 ——《007:大破天幕杀机》导演、DP、DIT和调色师回顾


回顾与反思:后期制作中的调色


《007:无暇赴死》摄影指导桑德格伦分享拍摄幕后


《银翼杀手2049》:色彩运用的代表作


索菲亚·科波拉 × Assimilate SCRATCH:《珠光宝气》调色+DI 幕后


DM 系列实时调色监视器长期优惠方案,最低仅需 ¥9499.00


从《黑亚当》到 AI 重塑影视工作流 —— DNEG 视效总监法布里乔·巴耶萨专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GaiaDaily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