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高三女生醉酒后被强奸致死?检方回应
高三女生醉酒后被强奸致死?检方回应
那些内心强大的孩子,童年被允许做过这1件事
波罗的海,电缆断裂!
关晓彤突然官宣喜讯!粉丝欢呼:恭喜啊,终于等到这一天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王人博《1840年以来的中国》:宪制视角下的近代史
Original
先知书店
李强好书伴读
2021-03-28
王人博《1840年以来的中国》:
宪制视角下的近代史
文:
愈嘉
1840年以来的中国史,一直被中国人诉说。它是现代中国历史形成的一个特定瞬间,其意义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一般而言,对1840年以来的历史,有三种范式:
◎第一种范式: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救亡图存的历史。
◎第二种范式:
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
,是一部回应西方冲击的历史。
◎第三种范式: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学习西方,融入现代文明的历史。
可以说,我们能看到的绝大部分历史作品,都可以囊括进以上三种范式中。区别主要在于,视角不同、价值尺度不同,以此串联起来的事件、人物,所呈现出的历史面相不同。
然而,中国政法大学的王人博老师却认为,无论是哪一种范式,都绕不开的“现代化”一词,在主流范式中,主要是器物的现代化,是强国的工具。
然而,现代化的基点,却是国家的性质与结构、权力的来源与归属、人与人之间如何缔结关系等。这些才是
历史的真问题——具体而言,就是中国立宪史及其历次宪制失败的教训。
在王人博老师看来,宪制浓缩了当时治国者、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基本构想——抓住“立宪”这一关键问题,既抓住宏大的全局,又能看到中国近代史中种种生动的细节——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思想的依次铺展开来。
可见,王人博老师这本《1840年以来的中国》,直抵近代历史中最耐人寻味的核心——立宪以及背后的转型问题。
一纸宪法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
因为宪法这样的纲领性文件,绝不只是简简单单的几页纸,它不但决定了国家是什么性质与形态、权力的来源与归属、更规制了民众拥有哪些基本权利。
比如辛亥革命后,隆裕太后以末代皇帝溥仪名义颁布了退位诏书,写明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
袁世凯经过深思熟虑,在清帝退位诏书中加了一句话——“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以当时帝国溃败,摇摇欲坠的情形,如果没有加这句话,边疆很可能就纷纷自立门户,国家被肢解的只剩下汉地十八省。
袁世凯的这句话,将革命党的初衷从“驱逐鞑虏”转到了“五族共和”之上,避免了全国的分裂——不论是哪个民族的人,从前怎么效忠满清皇帝,现在就怎么归附中华民国。
又比如,他评价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意义是伟大的,但留下的遗憾也同样刻骨铭心。中国再也容不下一个名正言顺的皇帝,但人们仍可以忍受花样翻新的“强人”。中国有了民国的名号,却并无宪制之实。
因此在王人博老师说:“宪法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头等大事。它尽管距离我们最遥远,却与我们最相关。宪法,是定义现代国家的格林威治时间。”
除了掌握一种全新的历史范式之外,王人博老师还在书中总结了中国现代化转型的三大困境,它们成为了我们思考中国未来道路的起点——
◎转型困境一
:现代化是一种无限扩张的秩序。当中国被强行拖入现代世界体系之后,立刻陷入两难困境:若因循旧规,自然死路一条,但若激进西化,就会发生排异反应,引发社会崩溃。套用一句流行的话:不现代化,等死;现代化,找死。
◎转型困境二
:西方文明史呈现的基本面相是,从传统到现代,必须“先集权(构建世俗的绝对主义国家),再分权(在平等的地基上,让权力分立制衡)”的过程。然而,中国作为一个具有2000年大一统历史的超大规模中央帝国,如果“先集权”,历史的惯性很可能是马上回到传统,让脆弱的现代转型胎死腹中。
◎转型困境三
:传统社会中,精英与民众之间,泾渭分明,前者积极求索,乃至抛头颅洒热血,而后者却相反,和今天常说的岁月静好并无两样,因此,在向现代转型过程中,自然出现“民众不急,精英急”的奇特景象。
三个经典困境,一言以蔽之,1840年以来的转型之路,就好比旧瓶装不了新酒,如果用别家的新瓶来装,也会让自家的美酒变味,这正是中国变革的难题所在。可见,未来的路,比想象中更窄。
为此李强好书伴读推荐每一个关心中国前途与命运的书友,读一读王人博老师的《1840年以来的中国》。
▍作品价值:
1.本书以历史的真问题——中国立宪史,重新解读中国近代史;
2.本书采用一种用跨学科的多元思维模型,用系统性思考的研究框架,在万千复杂的要素中,一针见血地抓住“牛鼻子”问题,从而透视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
3.本书文采飞扬,能用简洁通俗的语言把深刻复杂的历史讲得有趣、生动;
▍作者地位:
1.王人博老师,是与贺教授齐名的宪法学者,被称为法学界深具人文情怀与批判精神的学者。在跨越历史三峡的航程中,很多在西方属于传统的学科,比如,政治学、宪法学,常常显得有些超前,而王人博老师无疑是为数不多的、货真价实的宪法学者。
2.王人博老师,极具个人魅力。这位昔日西南政法大学的精神领袖、如今的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极擅调侃,他还有另一个称谓——“法学界的王大爷”。有学者在饭桌上问他:王老师,法治两字怎写?他稍稍侧身,两眼微睨:你说怎么写,就怎么写。
▍书友口碑:
1.豆瓣书友Alifisher
:
每读几页,总能受到启发,思想深刻、表达清晰。
2.出版人范新先生和他的编辑们:《1840年以来的中国》以关键人物“时刻”“概念”为交错,纵论近代中国的演进与嬗变,融史学家的洞察、法学家的严谨、哲学家的智慧于一书。
为此,李强好书伴读,力荐王人博老师的《1840年以来的中国》。
感兴趣的书友,可识别下图二维码,一键收藏,赞赏小编。让小编更有动力坚持下去,为各位书友提供醒脑好文,推荐深度好书。
延伸阅读:
招聘 | 与书相关的一切都在这里
比价值观撕裂更悲哀的,是我关心的,他们根本不关注
"李强好书伴读"防失联必看
从0到1:一个后浪的“死心”史
“中体西用”的失败
阴面慈禧:内外战争的始作俑者
一个民族要是忘了灾难,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
被简化的“历史三峡”
唐德刚:尚未跨越的“历史三峡”
先生已逝,历史三峡未过:唐德刚逝世十年祭
“无所顾忌”的历史:《哈佛中国史》与《剑桥中国史》
许倬云:“只有中华特别好,外面都蛮夷戎狄”的错误观念是怎么来的?
不读史记百三篇,阅尽书海亦枉然
通往历史隧道深处:大师的流亡岁月
王小波:人、驴与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张宏杰:影响中国历史的五条大脉络
百年忧思:文明的陨落与战争的余烬
▼ 点击阅读原文,与思想者同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