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阶层固化的“遗传病”,隐藏在“标准答案”里

先知书店 李强好书伴读 2021-04-11


阶层固化的“遗传病”
隐藏在“标准答案”里

文、编:愈嘉 kuang


我们都知道打砸抢是犯罪,但如果有人告诉我们:有些群体的财富都是不义之财,很多人就会立刻蜂拥而上;
 
我们都知道杀人是极恶之事,但如果有人告诉我们:欲杀之人,道德败坏,政治立场不坚定,很多人就会呼吁千刀万剐,而没有丝毫的负罪感;
 
我们都知道真理不辩不明。但如果有人告诉我们:某种观点或者言论是敌对方的阴谋,很多人就会认为,禁止它们传播是对的;
....

诸如此类被告知的“标准答案”在我们生活中数不胜数。

总有那么一些人,无论读了多少书,去过多少地方,认识多少人,只要遇到问题,就会调出脑子里的那些“标准”答案来应对,怎么跟他讲道理、摆事实、辩逻辑都没有用。因为“标准答案”已经深深地镌刻在了他们的脑海里,成为一种“思考本能”。

何以导致这种状态?

有人认为是学校“填鸭式”地给孩子灌输“标准答案”;还有人认为是社会大环境的原因,“政治正确”已经给每个社会人配置好了“标准答案”。

除此之外,“标准答案”还有可能来自家庭教育。

丨“标准答案”是一种隐性遗传

父母是教育的第一站,很多孩子最初的行为和思考就是通过模仿和学习父母完成的。如果父母本身就是满脑子“标准答案”,那么孩子极有可能在很小的时候就形成了照搬标准答案,思考懒惰的习惯。

有一个小女孩和妈妈一起散步,指着路边上被抛弃的长满绿毛的胡萝卜说:“妈妈,您看,胡萝卜戴绿帽子了。”

妈妈紧张地望了望周围的人,然后凶巴巴地对女儿说:“什么绿帽子,下次不许这么说了啊!”

在这个故事中,小女孩只是在描述一个看到的事实,但是妈妈马上调动出她脑子里已经有的“标准答案”,来告诫女儿。于是,在小女孩的心里,就留下了“绿帽子不是好东西”的印象,替换掉了她对世界最初的理解和想象。

或许这个妈妈在年幼的时候,也曾经把长满绿毛的胡萝卜说成“萝卜戴绿帽子”,但是她的妈妈也和她一样,马上给女儿植入了“绿帽子不是好东西”的印象。

最近国内某知名高校学生,因为在感恩节这天宿管阿姨给大家发了糖果,就举报宿管阿姨“过洋节”。网上有人评论说这是:“00后的孩子,长了50后的大脑”。

在这类事上,学校教育固然有责,但是家庭教育也无法甩锅。

我们的社会中有多少年轻家长,继承了父辈、祖父辈在特殊年代的“斗争哲学”,自己也不结合事实和逻辑思考,看到迥异的价值观就想“往上告”,孩子们自然有样学样。

朱学勤先生感慨“他们那一代人的思维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或许先生乐观了,很多下一代、再下一代人的思维也并没有改变多少。

“标准答案”就像一种遗传基因,随着一代又一代家庭教育传播开来。最终变成一种社会范式,变成每个人深深刻入基因的“思考本能”。

丨思考“无能”的父母
   思考“无能”的孩子

“遗传”是很多孩子满脑子“标准答案”的一个因素,另一个因素是没有形成有效的思考习惯。

脑科学指出,孩子在成长发育时期,大脑的可塑性极强,如果父母给孩子的刺激不够丰富,那就会影响大脑的发育,固化孩子的认知。

这种刺激,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父母引导孩子思考,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教会他思考问题的方式,而不是硬塞给他“标准答案”。

但是,很多父母自己都无法思考,又何谈引导孩子?

我们经常会在网上看到爸爸妈妈陪小朋友写作业的视频,被小朋友稀奇古怪的答案和想法,以及家长的无奈和窘态逗笑。

可是看多了会发现,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并没有仔细给孩子讲解为什么和怎么来的,只是简单粗暴地把书里的“标准答案”往桌上一拍,要求孩子照着搬到作业本上。

请问,这样完成作业的孩子,除了抄“标准答案”,还学会了什么?

很多家长可能会叫屈,诸如“工作很忙,陪孩子写作业已经是挤出时间了,真的没空再给孩子多讲了”、还有“讲过程那是老师的事,家长只负责监督孩子完成作业”、以及“孩子在写数学,我又不懂数学,我怎么教?”等等理由,层出不穷。

这些理由都很现实,然而归根究底,还是在于很多父母的“无能”,不止是认知能力的匮乏,更是思考能力的缺失。


孩子问:为什么风筝不飞了?

不思考的家长可能会直接说:风没了当然就飞不起来了。

或者干脆:好好的风筝怎么掉下来了,你一天就会浪费东西,不许玩了,回家。

但是真正思考的家长,比如“清华爸爸”赵洪云就会一直引导他的孩子去把“风筝为什么飞不起来了”这个问题想透:

首先,风筝飞不起来,可能是因为风筝线断了。风的力量太大,线产生的拉力也增大。线承受不住了,所以就断了。

但是,风太大不是唯一的原因,飞机在大风天照样能起飞。

风筝和飞机不同,风筝没有独立飞翔的能力,只能依赖风筝线和风,它们决定了风筝的宿命。

这样的对话,不仅给“风筝为什么飞不起来”有了更充分和合理的解释,还由这件事引导孩子去关联思考风筝和人生的关系,拓宽孩子的思考面,也让孩子学会联想的思考方式。

与思考“无能”的家长相比,赵洪云爸爸的教育优势在于他本身懂得如何“独立思考”。他自己就不会屈从于简单粗暴的“标准答案”,凡事都喜欢多问“为什么”,多想“到底怎么来的”。对自己不懂的东西,不是轻轻放过,而是去查、去问、去探索。

正因为这种态度,他的孩子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成长为一个有独立人格和思考能力的成年人。

父母看待世界的眼睛,会成为孩子理解世界的窗口。父母的世界观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思考能力不仅是家庭教育中的重头戏,更是整个社会进步的关键,所以当我们在讨论父母“能力”时,其实我们也是在思考一个社会的能力。

丨好奇心与思考力
   父母赠予孩子最好的礼物

家庭教育不是学校和社会的补充,而是所有教育的基础。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更是孩子的“终生老师”。

灌输“标准答案”这样的教育,影响的不仅是一个孩子的日常学习,最重要的是把未来有无限可能的孩子,禁锢在狭小的天地里。

今天是智能时代,缺的不是知识,也不是信息,而是思考力和创造力,如果从小只给孩子投喂给标准答案,那么孩子的认知就会固化。

都说“贫穷限制了想象力”,其实反过来,想象力也是导致贫穷的因素之一。也就是说,僵化的思维习惯在今天还可能会成为阶层固化的动因。

所以,在这个时代,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物质的堆砌,也不是“为你好”的温情压力,而是保护孩子们脆弱的好奇心,让他们自由思考的能力不断成长,不受“标准答案”的束缚。

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才能保持自己开放的头脑,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人生阅历、对常识的认知,以及对真相的了解,对已经植入头脑中的标准答案进行质疑和反思,进而得出属于自己的认识和结论,先于他人觉醒过来。 

塑造孩子的思考能力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很多家长还是感觉无从下手,毕竟学校和社会压力不断逼迫孩子要跑得更快,考得分数更高。

为此,李强好书伴读诚荐,“清华爸爸”赵洪云18年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记录作品《爸爸与小孩》(3册)


这不只是一位平凡但优秀的中国爸爸与小孩一起成长的真实记录,也是值得推荐给想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独立人格的家庭的一份参考指南。



这套书没有提供任何问题的“标准答案”,其本身也不是一套育儿的“标准答案”。


它是孩子和父母共同完成的思考画册,引领孩子顺着好奇心自由思考,一步一步成长,在潜移默化中锻造完善人格。


它也不同于其他育儿经典,只适合孩童的世界,它是给所有成年人最好的礼物,我们能通过那些简单的小故事,认识到我们的思考和视野盲区。


这套书为精装函套版,故事丰富,装帧适合收藏纪念,更有作者独家签名,为阅读本书增添一份温情。感兴趣的读者,可识图扫码,一键收藏,赞赏小编。


▍延伸阅读:
招聘 | 与书相关的一切都在这里
比价值观撕裂更悲哀的,是我关心的,他们根本不关注
"李强好书伴读"防失联必看
从0到1:一个后浪的“死心”史
有多少亲子关系,败在了“争第一”上
中国式教育的最大问题不是缺钱,是缺爱
陈嘉映:教育让人改变,洗脑让人忍耐
教育的失败,需要用一生去治愈
良好的社会,必须要有良好的教育
王小波:有一种教育,比说教和批评更有力量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知识与良知: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周有光:教育不是培养专家,而是启发完整人格

▼ 点击阅读原文,与思想者同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