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Joule:多晶薄膜太阳能电池成功的秘诀,二维钝化化合物有特效!

Energist 能源学人 2021-12-23


第一作者:Deborah L.McGott

通讯作者:Matthew O. Reese

通讯单位: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


由于薄膜光伏(PV)材料具有低成本和良好的可扩展性,近几十年来得到大范围的。而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光吸收层均是具有晶界(GB)的多晶材料,这大大增加(表)界面的面积。这些表面意味着三维(3D)半导体晶格中的不连续,可以产生大的缺陷密度,包括应变键和悬挂键。这些物理缺陷会引入电子缺陷和表面态,从而诱导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并损害器件性能。因此在薄膜太阳能电池中必须钝化吸收层的表面,消除这些有害缺陷。


在领先的多晶薄膜光伏技术中,CdTe, CIGS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都采用特定的方法钝化吸收层表面。通过形成低维,通常为二维(2D)的范德华(van der Waals)材料,来进行表面钝化是实现其共同成功的关键技术。在CdTe中,二维化合物为CdCl2;在CIGS中,它是XInSe2(X=K,Rb,Cs),其中X取决于重碱沉积后处理(PDT);在卤化铅PSC中,PbI2会自然形成,同时还引入了很多新的和更稳定的2D材料,形成3D/2D界面。以堆积/聚集形式分层堆叠的2D材料由于其弱的vdW层间键合而具有自然钝化的表面,该vdW层间键合在断裂时几乎没有或没有悬空键。因此,当与3D吸收层正确连接后,2D层的化学钝化表面可被3D本体利用。这提供了一种自然的协同作用(图1),因为3D半导体,由于其高结晶度,通常具有优秀的体相性能(例如,光生,电荷传输),同样有利于体相性能较差的2D材料。

图1 3D/2D光伏系统的自然协同作用


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Matthew O. Reese等人在此文中证明了高性能多晶PV技术中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存在钝化2D化合物。通常,2D界面材料不是设计产生的,而是在器件处理过程中从其3D对应物演变而来的(图2)。在此文中,作者提供有关CdTe,CIGS和PSC中3D/2D界面形成的证据。并且这些2D材料与钝化和器件性能的改善相关,尤其是开路电压(VOC)。

图2 天然形成2D材料的常见导入方法

 

3D/2D吸收层的结构证据

CdCl2“活化”退火(图2A)是CdTe成功的关键步骤,会导致氯在吸收层界面和GBs处聚集,并钝化点缺陷。研究发现积聚在CdS/CdTe前界面处的氯是以2D CdCl2的形式存在。通过一种保持界面化学性质的新型低温裂解技术,在界面处对器件进行了裂解,再用角度分辨XPS测量了裂解两侧氯聚集层的厚度,每层都与一个Cl-Cd-Cl分子层大致匹配(图3A-D)。用水冲洗表面,发现氯结合在水溶性的含镉化合物中。

图3 CdTe,CIGS和PSC中2D层形成的证据

 

最先进的CIGS太阳能电池会采用了PDT,该PDT已成为器件处理的关键部分。最初使用钠基PDT掺杂CIGS吸收层,但是最近已转移到重碱PDT(KF,RbF和CsF)(图2 B),并获得了世界纪录的CIGS效率。这种显著改善的一个原因是,重碱PDT在吸收层表面形成了2D层状化合物KInSe2,RbInSe2和CsInSe2有研究发现了在RbF处理过的薄膜中形成了CIGS中3D/2D界面。在该研究中,STEM揭示了在CIGS吸收层和CdS缓冲层之间形成了整齐的2D RbInSe2层,厚度约为5 nm(图3 E)。TEM也证明了在经过CsF处理的CIGS薄膜中,GB处存在2DCsInSe2层。


在PSC中,钙钛矿吸收层表面会自然形成2D化合物。一般认为,钙钛矿吸收层中会无意间形成2D化合物PbI2,这是由于3D钙钛矿吸收层表面会降解为PbI2所致,形成了一层光电钝化层。然而,2D PbI2并不是有效地钝化方案。研究人员进而转向了具有更高耐湿热性的2D钙钛矿化合物。通常以两种方式制备2D钙钛矿:(1)在沉积空穴传输层(HTL)之前在吸收层表面进行PDT或(2)将添加剂掺入吸收层前驱体溶液中,然后在GBs和界面处形成2D化合物。将硫氰酸胍添加到混合的锡铅(Sn-Pb)前驱体中,发现在吸收层表面形成了2D的层状结构(图3F)。

 

3D/2D表面钝化的光电证据

将CdTe器件在MZO/Cd(Se,Te)界面(pn异质结)处切开,发现2D CdCl2积累。随后在惰性环境中用水冲洗去除CdCl2。图4A显示了在切割前后和去除CdCl2之后的TRPL结果。切割后,样品的寿命会缩短,主要归因于CdCl2钝化的去除。

图4 CdTe,CIGS和PSC中二维钝化的时间分辨光致发光证据

 

在CIGS中,作者使用TRPL检验了在CuInSe2薄膜上生长2D KInSe2时载流子寿命的差异。Ga的省去是为了可靠地将观察到的趋势归因于钾的变化。 图4B为基线CuInSe2、具有KInSe2表面层的CuInSe2和贫铜表面的TRPL曲线。对于有和没有KInSe2的样品,其寿命都有明显的不同,说明了2D KInSe2的钝化效果。


在PSC中,用溶于氯苯的丁胺(BA)处理3DMAPbI3膜,在3D MAPbI3膜表面会形成纯2D (BA)2PbI4层;而用溶于异丙醇的碘化丁胺(BAI)处理会形成(BA)2(MA)n-1PbnI3n+1的2D钙钛矿混合物。在这两种情况下,随着BA或BAI浓度的增加,载流子寿命也得到改善,但是BA处理后,膜的寿命略长(图4C-D),这是由于有缺陷的3D MAPbI3转化为2D钙钛矿后,化学钝化得到改善。

 

3D/2D钝化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VOC是所有光伏技术中一个关键的性能参数,直接与钝化质量相关。这是因为减少的复合导致吸收层中更高的过量载流子浓度,从而增加了准费米能级分裂。等效地,随着复合的增加,暗(漏)电流增加而VOC减小。


图5A为切割和水洗前后上述CdTe器件的J-V曲线。器件2中除了CdCl2,而器件1没有。切割和水洗器件的光电参数平均差为:ΔVOC∼40 mV, ΔJSC未变, ΔFF:∼13%,ΔEff∼2%。

图5 CdTe,CIGS和PSC器件中2D钝化(VOC升压)的证据

 

对于CIGS,重碱PDT大大提高了设备性能。图5B为本体中K含量为7wt%的CIGS和具有2D KIn0.7Ga0.3Se2界面层的CIGS的J-V曲线。具有2D层的样品显示出OC的明显改善,这归因于CIGS表面的钝化。


3D/2D钝化极大地提高了PSC性能,特别是在稳定性方面。例如,在吸收层/空穴传输层界面处通过旋涂苯乙基碘化铵的异丙醇中溶液并在100°C退火10分钟,会形成2D (PEA)2PbI4,获得了约60 mV的VOC提升(图5C)。


总而言之,在这三种领先的多晶薄膜PV中,2D层存在于吸收层表面并使其钝化。而有效的钝化剂应具有如下关键特性:(1)在表面终止悬挂键,(2)目标主要缺陷(即阴离子或阳离子),(3)不引入相对于吸收层的中间能隙状态,并且(4)易于使用实用的合成和沉积方法。这些结果表明3D/2D钝化可能是实现下一代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关键。

  

ADeborahL. McGott, Christopher P. Muzzillo, Craig L. Perkins, Joseph J. Berry, Kai Zhu, Joel N. Duenow, Eric Colegrove, Colin A. Wolden, Matthew O. Reese, 3D/2D passivation as a secret to success for polycrystalline thin-film solar cells, Joule (2021), DOI:10.1016/j.joule.2021.03.015


中科院重庆分院,港理工EES:添加剂诱导混溶性调控和层级式形貌-实现基于PM6:Y6两元有机太阳能电池17.5%能量转换效率

2021-04-19

Nature Energy:26.0%!铁树开花,硅基电池迎来终极结构设计!

2021-04-14

Nature:25.6%,再创新高!

2021-04-07

南开大学刘永胜课题组:PCE>22%, 多功能二维共轭聚合物空穴传输材料

2021-04-04

韩礼元团队Joule:如何把非铅钙钛矿的效率干到20%?

2021-04-01

黄劲松Nature Sustainability:将铅泄漏问题进行到底!

2021-03-31

Mitzi最新Nat. Rev. Mater.:带你窥探电掺杂行为

2021-03-30

3篇Nature大子刊上演“神仙打架”,质疑已存在半个世纪的基础理论!

2021-03-28

锂盐跨界玩太阳能,器件效率突破25%!

2021-03-24

钙钛矿界一哥Henry J. Snaith再发Nature!

2021-03-05

Nature封面:25.2%最高世界纪录,终于问世!

2021-02-26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