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工李运勇教授:阳离子掺杂策略调控MoSe2/MXene双功能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助力实现高体积容量和高面容量锂硫电池

Energist 能源学人 2021-12-23

【研究背景】
对于如何设计致密的高硫负载正极,同时获得快速的硫氧化还原动力学并抑制其在贫电解质中的穿梭效应是一个重大挑战,即在不牺牲锂硫电池(LSBs)质量容量的情况下,同时获得高体积容量与高面容量是比较困难的。
 
【工作介绍】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的李运勇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阳离子掺杂策略来调节MoSe2的电子结构和催化活性,并将其与导电的Ti3C2Tx MXene进行原位杂化,从而获得了一种作为高效硫宿主的Co-MoSe2/MXene双功能催化剂。并结合致密硫正极的智能设计,实现了超高体积能量密度(3659 Wh L-1)及高质量比容量(1454 mAh g-1), 更为重要的是在贫电解液下获得了较高的面容量(~8.0 mAh cm-2)。该文章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ACS Nano上。广东工业大学博士生王伟为本文第一作者。
 
内容表述
通过XRD,XPS,Raman分析,可知Co被成功引入到MoSe2的晶格中。通过同步辐射(图1D)分析可知,当Co掺杂MoSe2后会导致惰性基面的无序度和缺陷增加,从而在掺杂原子Co周边形成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通过DOS可看出(图1H-J),当Co被引入到MoSe2平面后,促使了Mo 3d带更接近费米能级,从而提高其固有的电子电导率。当Co被引入到MoSe2平面后,促使了Mo 3d带更接近费米能级,从而提高其固有的电子电导率。 
图1. 双功能Co-MoSe2/MXene催化剂的结构及DOS分析。 

通过实验和DFT模拟计算研究了阳离子掺杂策略调控MoSe2的吸附及催化活性,通过静态吸附实验,Li2S的沉积实验,吸附多硫离子后的XPS分析可知,Co掺杂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更优异的催化转化能力。DFT计算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结果,DFT计算结果表明,Co掺杂后,不管是在MoSe2的(002),(110)基面或者边缘,其吸附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同时Co掺杂到MoSe2晶格后能形成更短的Co-Se键,造成Mo原子的配位不饱和,MoSe2的惰性基面被激活,这样对多硫离子的吸附与催化可同时在MoSe2边缘与基面进行。从而使得Co-MoSe2/MXene双功能催化剂在致密的高硫负载正极中实现快速氧化还原动力学和均匀的Li2S成核。 
图2. 多硫离子的吸附和催化转化机理及其DFT模拟分析。
 
对致密的高硫负载S/Co-MoSe2/MXene正极进行电化学测试,在0.1C下具有高的初始比容量容量(1454 mAh g-1)和超高的体积能量密度(3659 Wh L-1)。更重要的是,在E/S比为3.5μL mgs-1的贫电解液条件下,含硫量为~4.8 mg cm-2的厚而致密的整体式阴极在0.1 C下仍保持高达2658 Wh L-1的体积能量密度,即使是更厚且致密的正极在0.1 C下也呈现~8.0 mAh cm-2的高面容量。这种以掺杂金属杂原子的电催化剂作为高效硫载体结合致密硫正极的设计策略,为在贫电解液条件下构建高体积能量密度、高面容量的锂硫电池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 
图3. 致密且厚的S/Co-MoSe2/MXene硫正极在贫电解液下的电化学性能。
 
Wei Wang, et al, Ultrahigh-Volumetric-Energy-Density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with Lean Electrolyte Enabled by Cobalt-Doped MoSe2/Ti3C2Tx MXene Bifunctional Catalyst, ACS Nano, 2021, 15, 7, 11619-11633, DOI:10.1021/acsnano.1c02047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1c02047
 
通讯作者简介:
李运勇教授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广东省电化学储能电池和太阳能转换与储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省杰青)和珠江科技新星获得者。主要围绕新型石墨烯和 MXene等二维纳米能源材料的微纳结构设计、电子结构调控、合成机制研究及其在高效的超级电容器、锂/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等电化学储能和电催化领域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在 Adv. Mater., ACS Nano, Nano Lett., Nano Energy, Appl. Catalysis B-Environ.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文章 50余篇,其中IF>10 的20余篇,1 篇被《Nature》作专题报道, 单篇最高引用超600次,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近30项。目前主持和合作主持1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等课题研究,包括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等,担任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Rare Metals》青年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以及广东省科技咨询专家等学术兼职。个人学术简介详见:https://yzw.gdut.edu.cn/info/1147/2690.htm

【课题组招聘】
课题组长期招收博士后 年薪30万元起+奖励
一、研究方向:
(1)高性能锂金属电池、钾离子电池研究;
(2)锂硫电池、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
(3)电池材料相关理论计算等

二、申请条件
基本条件:原则上,申请人应在近三年内获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申请人进站后需在广东工业大学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士期间发表较高水平SCI论文1篇及以上。

三、待遇
1.  工资待遇:基础年薪30万元起+奖励 (科研奖励:在站期间获得国家基金(含青年基金)或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者,学校一次性发奖励5万元。在站期间获得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论文、专利、项目等)奖励按学校相关科研奖励办法给予奖励。
2. 国(境)外机构联合培养与交流(带薪):经本人申请,条件优秀的博士后可以直接申请去境外或国外联合培养。
3. 留校工作政策:学校为优秀博士后提供留校优先政策。

详情请见:广东工业大学博士后招聘网站:
https://rscbgb.gdut.edu.cn/info/1052/1002.htm

另外,广东省青年人才引进政策:
(1)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海外青年人才引进博士后资助项目。采取“核实认定、不限名额” 的方式,面向全球排名前200(四大排名中任何一个)的高校引进国(境)外博士毕业生来粤从事博士后工作。省财政给予进站博士后每人每年额外30万元生活补贴,资助期限为2年。出站后留在广东省工作的,省财政给予每人40万元住房补贴;

(2)“青年优秀科研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广东省每年资助100名优秀在站博士后科研人员、申请进博士后流动站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到国外(境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优势学科领域,合作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每人资助40万元。每年选派200名优秀博士、博士后赴国(境)外开展短期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每年选派100名优秀博士、博士后作为访问学者赴国(境)外访问进修、合作研究,派出时间一般为6至12个月。

四、联系方式
招聘长期有效,有意向者请将个人相关信息(含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发至278589181@qq.com,应聘者请将邮件主题命名为:“姓名-应聘XX”,并在邮件中注明可到岗时间。此外, 课题组也常年招收硕士和“申请-考核制”博士生, 欢迎有材料、化学和高分子等专业背景的报考。

诚挚欢迎有志于在相应研究领域中得到锻炼、做出成果的优秀人才加入我们的团队共同奋斗。
 

果不其然,这个材料真的登上了Science,有望迎来一个研究爆发期!

2021-08-13

陈忠伟Joule:人工智能(AI)助力电动汽车的大规模采用

2021-08-13

西理工李喜飞教授团队AM:精准构筑半共格界面碳基双层异质结构助力钾离子电池

2021-08-13

福建师范大学黄志高课题组:钛酸锂表面修饰对调控界面还原动力学和抑制电化学振荡行为的机制探究

2021-08-13

宁夏大学李海波课题组:尖晶石型CoMn2O4电极的电容去离子性能研究

2021-08-13

同济大学马吉伟/华中科技大学黄云辉:氟掺杂构筑缺陷型钠离子电池正极的新策略

2021-08-12

青岛大学JACS:原位实时磁学测试揭示FeS2储钠反应机理

2021-08-12

电子科技大学ACS Nano: 1T′-MoTe2量子点修饰的3D石墨烯助力长寿命锂硫电池

2021-08-12

湘潭大学:新型有机赝电容卟啉正极助力稳定的双离子电化学储能

2021-08-12

EES:15分钟以下超快充导致电池容量损失,原因出在这里

2021-08-11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