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西大学尹诗斌教授课题组:PtCo@PtSn异质结催化剂用于全pH范围高效析氢

Energist 能源学人 2021-12-23
【研究背景】
析氢反应(HER)是电解水的关键要素之一,它能够产生清洁的氢气作为化石燃料的替代品,但是受到析氢反应动力学缓慢的限制,导致电解水效率低下。迄今为止,Pt基催化材料被认为是降低HER反应能垒的有效催化剂,然而Pt基催化材料在不同pH电解质中具有不同的HER反应途径,限制了其大范围应用。碱性/中性介质中由于缺乏氢离子,Pt-Had键只能来源于水的离解,导致酸性介质中HER动力学速率比碱性/中性介质中快2~3个数量级。因此,有必要通过合理的电子结构设计策略,开发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Pt基催化材料用于促进全pH范围内的水分解。

【工作介绍】
近日,广西大学尹诗斌教授课题组首次采用DFT模拟计算构建出PtCo@PtSn异质结催化剂。该催化剂有效调节了Pt表面的电子结构,优化了H反应中间体的吸/脱附平衡和水的解离能,增强了HER的本征活性。随后利用溶剂热与高温煅烧相结合的策略制备了PtCo@PtSn异质结催化剂,通过XRD、TEM及XPS探究了其物质组成,异质结构及电子相互作用。得益于PtCo和PtSn之间形成的异质结构,其在碱性、中性及酸性电解质中均表现出优异的本征活性。该工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陈金丽博士为本文的第一作者。

【内容表述】
1. DFT计算
该论文通过引入Sn和Co并结合Pt基双金属合金及异质结的优点构建了PtCo@PtSn异质结构催化剂,调节Pt表面的电子结构,有效提高水解离能力并降低Pt-Had键强度以获得最优的H*吉布斯自由能(ΔGH*)。差分电荷密度和Bader电荷结果表明PtCo@PtSn异质结的电子转移方向是从PtSn到PtCo,形成贫/富电子区,该界面的电荷重新分布增强了HER的Volmer步骤加速了水的解离。态密度(DOS)结果表明,PtCo与PtSn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使得Pt的d能带中心下移,减弱了H*的吸附能,有效增强HER本征活性。
图 1. (a) 催化剂的ΔGH*,插图:H吸附活性位点;(b) 水解离能过渡态图;(c) PtCo@PtSn的水分解示意图;催化剂的(d) PDOS分析和(e) d能带中心值。

2. 结构表征
利用XRD、HRTEM及XPS对催化剂的组成成份、结构及电子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XRD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由PtCo和PtSn组成;从HRTEM中可以看出PtCo@PtSn中存在明显的异质结晶面;XPS结果证实PtCo和PtSn之间的异质结晶面存在电子相互作用,与DFT结果一致。以上结果证实PtCo@PtSn异质结催化剂的成功制备。
图2. (a) XRD图; PtCo@PtSn的(b-d) HRTEM图; (e) HAADF图和(f-h) EDX衍射图; (i-l) HRXPS图。

3. 全pH催化性能
得益于PtCo和PtSn之间形成的异质结构,PtCo@PtSn在碱性、中性及酸性电解质中均表现出优异的本征活性。在10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其在碱性、中性及酸性电解质中的过电位分别是25、18和21 mV,其活性优于大部分已报道的Pt基贵金属催化剂。其在碱性、中性及酸性电解质环境中均能稳定循环10万圈,表现出良好的全pH范围HER稳定性。这表明引入Sn和Co构建PtCo@PtSn异质结不但调节了Pt表面的电子结构/促进电荷转移增强HER的本征活性,而且PtCo和PtSn的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全pH范围内的HER稳定性。
图3. (a) HER反应机理; (b-d) LSV曲线; (e) 与其他Pt基催化剂的对比图。

【结论】
本文通过结合Pt基双金属合金和异质结的优点构建并制备了PtCo@PtSn异质结催化剂,有效调节Pt表面的电子结构,加速电子的转移能力,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本征活性和稳定性。这项工作不仅为设计具有全pH范围内的高性能Pt基HER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新策略,而且为大规模电解水制氢提供了一种十分有效的催化材料。

Jinli Chen, Guangfu Qian, Hao Zhang, Shouquan Feng, Yanshan Mo, Lin Luo, Shibin Yin*, PtCo@PtSn Heterojunction with High Stability/Activity for pH-Universal H2 Evolution. Adv. Funct. Mater. 2021, 2107597.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fm.202107597

作者简介:
尹诗斌,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燃料电池、电解水/含氮废水、电催化氧化小分子、石墨烯宏量制备及应用开发等。迄今已在EES、AM、AFM、EER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7件,出版专著2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共计25项。现任广西石墨烯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电化学》杂志编委,中国化学会会员,国际电化学协会会员,中国能源研究会资深会员,NSFC评审专家,南非NRF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审专家等等。2016年入选广西高校百人计划,2017年获得广西石墨烯系列标准奖励,2019年被认定为广西高层次人才,同年入选广西高校卓越学者和创新团队,并获得广西自然科学一等奖。

课题组主页:
https://www.x-mol.com/groups/ysblab/people

国家实验室牵头,美国能源部再砸2.09亿美金,重点支持固态电池和快充技术!

2021-10-28

支春义EcoMat:水系可充电锌基电池锌负极的枝晶问题及研究进展

2021-10-28

ESM:热滥用情景下电极串扰对锂离子电池热释放的影响

2021-10-28

施志聪/邵敏华Nano Energy:新型3D Ru/H-Co-NSC催化剂助力高效可充电锂-氧气电池

2021-10-28

武汉大学顾栋教授课题组:单层二硫化物/碳介孔复合材料作为高性能钠电负极材料

2021-10-28

上海交大ITEWA团队:一种用于空气取水的超吸湿材料的仿生拓扑设计

2021-10-27

天津大学钟澄课题组:可实际应用的锌镍电池的失效机理—电流分布不均匀和锌溶解引起的阳极形变

2021-10-27

顶刊 | Joule!长春应化所葛君杰:限域Ir单原子触发晶格氧氧化提升OER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

2021-10-27

今日Nat. Nanotechnol.:扭转应变催化剂,每生产1公斤H2成本仅1美元!

2021-10-26

自供电电子皮肤之生物相容性摩擦纳米发电机

2021-10-26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