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锂离子电池硅负极的物化异质性

Energist 能源学人 2022-09-23
第一作者:Saran Pidaparthy
通讯作者:Daniel P. Abraham
通讯单位: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

相较于目前的商业化石墨负极材料,硅基负极具有非常高的比容量,受到电池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重复的锂化/脱锂过程使得Si-Si键反复断裂/重组,Si颗粒的体积、形态不断变化,导致局部活性物质失活、电解质持续分解,最终电池迅速失效。目前,研究人员正努力了解硅基材料背后的基础失效机制,包括利用电化学膨胀仪分析电极反应过程中材料的膨胀/收缩特性、使用原位TEM电镜观察硅纳米颗粒的相变及结构衰退等,但目前的认识仍不足以剖析背后的失效机制。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Daniel P. Abraham等人采用多尺度表征方法,将电池容量衰减与循环过程中硅负极的异质物理化学演化相联系,进一步探索了硅基电池性能下降的机理。证明了负极表面附近的硅颗粒与铜集流体附近的硅颗粒的反应不同,负极表面存在较多被包裹在氟化分解产物中的非晶态细小硅颗粒,而靠近集流体侧的硅则保留了初始的形态和结构,相关文章以 “Physicochemical Heterogeneity in Silicon Anodes from Cycled Lithium-Ion Cells” 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上。

【内容详情】

1. NMC532/70Si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在2032型三电极体系中对NMC532/70Si全电池进行了电化学测试(参比电极为锂金属电极),70Si为含70 wt% Si、15 wt% 碳、15 wt% LiPAA粘结剂的Si负极,其循环性能如图1a所示,正负极的电压变化则如图1b,c所示,随着循环次数增加,完成一个循环所需的时间不断减少,表明锂离子的不可逆损耗。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全电池电压为3 – 4.1 V,但正负极的工作电压都不断上移,表明在电池充电期间正极脱锂增加,在电池放电期间负极脱锂增加,且负极的电压一直都高于0.1 V,所以在硅负极中不会形成Li15Si4结晶相。循环400周后,电池容量从122 mAh/g降低至39 mAh/g,共损失了68%的容量。将循环后正负极拆解,并匹配锂金属重新装配以确定容量衰减的原因,如图1e,f所示,正极中的容量变化较小,而负极的脱锂容量仅为初始的40%,表明负极中的活性物质大部分失活,是容量衰减的主因。
图 1. (a) NMC532/70Si 电池前 100 个循环的容量-电压曲线,相应(b)正极和(c)负极的容量-电压曲线。(d) NMC532/70Si 电池的长循环性能及和容量衰减率。(e,f)初始(实线)和老化后(虚线)正极(e)和负极(f)在重装电池中的循环曲线。

2. 本体及微米尺度表征
图2是原始及循环后Si负极的同步辐射XRD图谱,相较于原始Si负极,循环电极中的主峰来源于结晶的LiF分解产物,且没有观察到结晶化的Si,表明Si材料在循环过程中逐步非晶化。图3是两种电极的横截面SEM图,循环400周后,电极厚度从8.9 µm增加至28.8 µm,且出现了较多贯穿电极的裂痕,在电极表面亦观察不到颗粒边界,只有类似于微米级孔隙和大裂缝合并而成的大规模互连网络。EDS结果(图4)表明电极顶部(表面)富含F元素但缺少Si元素,而底部(靠近集流体侧)则恰好相反。
图 2. (a)循环前及(b)循环后硅负极的同步辐射粉末 XRD图谱。
图 3. (a,c)循环前及(b,d)循环后硅负极的SEM图像。
图 4. (a)循环前及(b)循环后硅负极的EDS图谱。

这表明循环的Si基材料表现出明显的结构异质性,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特征,利用拉曼光谱对电极横截面进行了检测,如图5所示,初始电极在不同的深度下的拉曼谱图一致,平均拉曼位移约为 486 cm–1,半峰宽 (fwhm) 约为 34 cm–1,表明该电极较为均匀,多次循环过后,电极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宽峰偏移至464 cm–1且半峰宽为74 cm-1,表明更大的硅非晶化、更快的声子寿命衰减。拉曼数据表明,循环后硅负极沿其深度是异质的,在表面附近发生更完全的非晶化,其电解质还原产物非常突出(图4b)。此外,由于与电子传导网络失去接触,一些硅颗粒无法参与电化学反应。
 图 5. (a)循环前及(b)循环后硅负极的Raman图谱。

3. 纳米尺度表征
结合扫描 TEM成像 (STEM)、EDS 映像和纳米束衍射 (NBD),揭示了Si负极纵向的物理化学不均匀性(图6)。与初始Si颗粒相比,循环后位于表面的Si颗粒更为致密,几乎没有孔隙或明显颗粒的迹象,表现为纤细的互连材料结构,其具有最小的硅环(NBD,图 6b),表明该材料是高度非晶的。相比之下,对于更靠近集流体的材料,在HAADF-STEM 图像中显示出更大的孔隙率(图 6 c),电解液分解产物更少,同时展现出清晰的Si(111) 和 Si(220)衍射环,表现出初始Si材料的特性,这表明该部分材料可能与集流体断开,因此不太可能在循环过程中参与电化学反应。
图 6. 通过 STEM 进行纳米级元素和结构表征。(a) 原始 Si、(b) 循环 Si负极表面附近颗粒和 (c) 循环 Si负极集流体附近颗粒。

【结论】

基于70 wt% 硅负极的锂离子电池在循环过程中容量衰减迅速。通过对循环后的Si负极进行多尺度表征,表明电池容量损失源于硅负极的降解,其降解机理为:在循环过程中,(i)由于电极孔中电解质还原产物的积累,阳极厚度增加了多倍;(ii) 硅颗粒变得越来越无定形;(iii) 初始的粒子被转化为合并粒子,形成大规模互连网络。更重要的是,Si负极中的老化过程是不均匀的,沿电极横截面存在化学异质性,最接近表面的材料显示出过度氟化,这与(脱)锂化反应产生的高度非晶化硅材料相关联。靠近集流体的材料区域由于参与(脱)锂化过程有限,保留了与初始材料一样的特性。先进的电子成像和衍射结果表明,硅从独特的颗粒形态逐渐演变为(i)在阳极表面附近形成非晶化纤细结构和(ii)在接近集流体侧的含有不同纳米晶体和纤细骨架的混合结构,后者包含被分离的硅颗粒,不能贡献容量。

【文献信息】

Saran Pidaparthy, Mei Luo, Marco-Tulio F. Rodrigues, Jian-Min Zuo, and Daniel P. Abraham*. Physicochemical Heterogeneity in Silicon Anodes from Cycled Lithium-Ion Cells.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2.
https://doi.org/10.1021/acsami.2c06991
DOI: 10.1021/acsami.2c06991

征服硅负极膨胀迈出史诗级一步:环保低碳,年产量25吨且几乎零体积膨胀

2022-08-23

陈忠伟院士团队AM:仿生多层级“树干”结构的柔性准固态电解质助力长寿命锂金属电池

2022-08-23

碱性电解液中K3[Fe(CN)6]在锌阳极上的自发还原和吸附延长锌镍电池的循环寿命

2022-08-23

上海交大ACS Nano: 基于自组装光子玻璃的高效彩色太阳能光伏

2022-08-22

Chem. Mater.新见解:锂电池无钴正极材料LMNO反应机制

2022-08-22

北京大学郑家新课题组:如何调控层状正极材料的晶粒形貌与大小

2022-08-22

Carbon Energy:“选择性硫转化”为长循环寿命锂硫电池保驾护航

2022-08-22

上海交大ITEWA团队Matter Preview:被动式快速循环空气水收集

2022-08-21

Nat. Commun.:反其道而行之,氧化还原活性中间层助力高能非水系锂硫电池

2022-08-20

刘金平团队Adv. Mater.:固态锂电池用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2022-08-2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