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张宁&南开大学程方益Chem. Sci.:高安全低浓度水合有机电解液提升锌电池可逆性
可充锌电池安全性高、资源丰富,在大规模储能领域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然而,锌负极在传统水系电解液中面临着界面稳定性差、锌枝晶生长、氢析出、腐蚀、钝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可充锌电池的实际应用。通过设计高浓度水系电解液可以缓解以上问题,但会增加电解液价格和粘度,降低离子电导率,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锌负极在有机电解液中具有良好的热力学稳定性,但传统有机电解液电导率低、安全性差(易燃),仅能支持锌负极在较低的电流密度和面容量下工作。因此,开发新型电解液体系对于构建低成本、长寿命的可充锌电池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成果简介】
近日,河北大学张宁教授(通讯作者)和南开大学程方益教授(通讯作者)等研究人员在Chemical Science上发表题为“Non-flammable, dilute, and hydrous organic electrolytes for reversible Zn batteries”的研究论文。该工作报道了一种新型阻燃、低浓度、水合有机电解液,解决了金属锌负极枝晶生长、氢析出、腐蚀、钝化等问题,且可支持锌负极在高面容量下稳定工作(5 mAh cm-2),显著提升了锌电池的可逆性。通过对4种典型水合锌盐(Zn(ClO4)2·6H2O, Zn(NO3)2·6H2O, Zn(CH3COO)2·2H2O, ZnSO4·7H2O)和5种有机溶剂(乙二醇(EG),乙腈(AN),磷酸三甲酯(TMP),碳酸二甲酯(DMC))进行筛选,发现Zn(ClO4)2·6H2O盐在上述有机溶剂中具有较高的溶解度,且TMP溶剂具有本征阻燃性,进而设计出了高安全Zn(ClO4)2·6H2O/TMP水合有机电解液体系。结合实验表征和理论计算模拟,深入研究了锌盐的浓度、水/有机溶剂摩尔比等对电解液物理性质、溶剂化结构、水分子活性、界面化学、锌可逆性的作用规律。与传统高浓度电解液的设计策略不同,发现低浓度0.5 m Zn(ClO4)2·6H2O/TMP电解液要明显优于高浓度2 m体系,其展示出高热稳定性、高电导率(6.13 mS cm-1)、低粘度(15.2 mPa·s)、低水活度、宽电压窗口(3.0 V),其可以有效抑制由水引发的锌负极界面副反应,引导锌离子均匀沉积,且可诱导一种有机-无机杂化SEI保护膜在负极表面原位生成。电化学研究表明,该电解液使Zn//Cu电池平均库伦效率达99.5%且可稳定循环500次。此外,Zn//Zn电池在5 mA/cm2 的电流密度和5 mAh cm-2的面容量测试条件下可稳定循环1200小时,而这难以在传统水系电解液中实现。同时,这种低浓度水合有机电解液可以解决传统钒氧化物正极的溶解问题。所组装的Zn//Zn0.13V2O5·nH2O全电池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显示出了一定应用前景。该研究工作为解决锌负极可逆性差的问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并为金属电池电解液的合理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图文导读】
图1:水合有机电解液设计与表征。(a)基于不同水合锌盐和有机溶剂的电解液照片;(b)电解液点火实验表征;(c)电解液室温挥发实验和(d)热重测试表征;不同盐浓度下Zn(ClO4)2·6H2O/TMP电解液的(e)粘度和电导率变化以及(f)H2O/TMP的摩尔比;(g)FTIR和(h,i)Raman光谱表征。
图2:理论计算模拟。分子动力学模拟电解液溶剂化结构:(a)0.5 m H2O, (b)0.5 m TMP和(c)2 m TMP电解液;(d-f)不同电解液的径向分布函数谱图和阴离子/分子配位数。(g)结合能对比;(h)不同电解液的平均氢键数目;(i)TMP分子和H2O分子在锌(002)表面的吸附能对比。
图3:锌负极表/界面化学表征。Zn电化学沉积的原位光学照片:(a)0.5 m H2O和(b)0.5 m TMP 电解液。Zn负极在电解液浸泡3天后的(c-e)SEM图和(f)XRD谱图:(c)0.5 m H2O,(d)0.5 m TMP和(e)2 m TMP电解液;(g)Zn负极表面循环后的XPS分析;(h)LUMO能级对比;(i)锌负极在0.5 m TMP电解液中的界面化学示意图。
图4:锌负极电化学可逆性。(a)Zn//Ti电池在0.5 m H2O, 0.5 m TMP和2 m TMP电解液中的电化学稳定窗口和可逆性;(b)Zn//Cu电池在不同电解液中的平均库伦效率测试;(c)Zn//Cu电池在不同电解液中的循环稳定性(2 mA cm-2; 2 mAh cm-2)。
图5:锌负极电化学稳定性和形貌表征。Zn//Zn电池在不同电解液中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测试条件:(a,b)1 mA cm-2和1 mAh cm-2;(c,d)5 mA cm-2和5 mAh cm-2;(e,f)5 mA cm-2和5 mAh cm-2(50 oC);循环后锌负极形貌表征:(g,h)水系0.5 m H2O 电解液和(i,j)0.5 m TMP;(i)该工作和已报到的电解液体系综合性能对比图。
图6:全电池性能表征。Zn//Zn0.13V2O5·nH2O电池在不同电解液中的(a)循环稳定性对比和(b,c)充放电曲线;(d)倍率性能对比;(e)全电池静置实验对比;(f)Zn0.13V2O5·nH2O正极在不同电解液中的浸泡实验;全电池的(g)长循环稳定性和(h)高温条件下稳定性对比。
Guoqiang Ma, Licheng Miao, Wentao Yuan, Kaiyue Qiu, Mengyu Liu, Xueyu Nie, Yang Dong, Ning Zhang* and Fangyi Cheng*, Chemical Science.
https://doi.org/10.1039/D2SC04143J.
通讯作者简介
张宁,河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7年6月于南开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师从陈军院士和程方益教授。2017年9月入职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从事先进电池材料化学研究,聚焦于电极材料与电解液优化设计,结构与界面化学调控,构效关系与储能机制探究。迄今,在Nature Commun., JACS, Chem. Soc. Rev., Chem. Sci., ACS Energy Lett. 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论文总被引6700余次,H因子32,多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单篇论文最高被引超1000次。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件。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1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担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获河北省化学会青年学术英才(2020),河北大学青年五四奖章(2022)。
程方益,南开大学杰出教授,化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从事先进能源材料的设计制备、构效关系与反应机理研究,特别关注非整比电极材料及其电催化与电池应用。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 Chem., Nature Commun., JACS,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等期刊,发表论文被SCI他引23000余次,H因子77。入选2014‒2021年Elsevier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18‒2021年Clarivate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曾获2017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19年中国电化学青年奖。
2022-09-01
2022-09-01
2022-09-01
2022-08-31
2022-08-31
2022-08-31
2022-08-31
2022-08-30
2022-08-30
202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