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素描·特辑vol.5 | 建筑设计师李丹锋周渐佳伉俪:最可贵的是远见
2014年李丹锋、周渐佳夫妇从美国深造归来,便在上海共同创立了冶是建筑。
承接的项目中既有文艺范十足的同济书店,月亮湾作家村,也有颇接地气的陆家嘴街角公共花园及徐汇区凌云街道417街坊改造。任何项目对于设计师的能力而言,都是试金石。“好的设计师必须具备远见”,他俩对此不仅高度认同,更付诸实践。
△同济书店
△作品之一:嘉定向阳村村民接待中心
徐汇区凌云街道417街坊目前完成了阶段性改造,“冶是”的工作重点落笔在建筑设计上。在2020年春节后突发而至的新冠疫情中,“冶是”的门卫设计发挥了重大功效。李丹锋介绍,团队在2018年夏天设计酝酿之初,便没有将门卫孤立地视作一个门禁,而是创造性地在设计“小翅膀”概念下预留出了足够空间,用来放快递柜、生鲜柜、图书格等,从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为出发点为整个街区服务。
△凌云417街坊门卫
凌云街道417街坊的门卫系统于2019年下半年建成,疫情发生期间,很多老旧小区连夜搭建门卫临时快递区,而“冶是”设计的门卫系统却提供了足够的容量应对这样的突发状况,设计师的远见“亮剑”。
周渐佳始终觉得,设计师应该有自己的vision,自己的远见,这是一种综合能力。里面既有自身阅历,也有对一座城市状态的体察。好的设计师应该比这个建筑的使用者、比业主想得更长远,保证它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里是有效的。
这个项目对于他俩而言,还进一步提升了对社区更新改造的理解。凌云417街坊地块很大,里面包含了好几个小区,拥有各自的物业、不同的管理方式,但是其中一部分的道路、商业界面又是共享的,与城市相互渗透。这种特殊情况也令他俩思考:更新这件事不能只局限在社区层级、局限在点状更新,还应该放在一个更大的范畴里思考。
上海一直在做15分钟生活圈,出了小区的门就能满足居民日常的生活需求和交往。他们在做凌云项目时提出一个新的概念:从社区走向街区更新,和城市去发生关联。因为不仅是本社区的人会使用这些微基建,当这些设施被整合起来,就能被周边的居民共享。
△凌云417街坊内商业界面
原先417街坊各小区都有围墙,“冶是”和合作团队一起跟当地居民沟通,将围墙打开释放出景观人行空间,这也是“共享街区”概念中的一部分。
打开围墙,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绝非易事,居民们一开始都不同意,经过看方案、分析共享远景等细碎细致的工作,一道由灌木、景观做成的隔断成功取代了沉闷的围墙,既美观也安全。
李丹锋、周渐佳告诉笔者,“社区更新”往往会被视作是个社区日常使用或者管理问题,在当下并没有被进一步纳入建筑学科的层面去做更严肃更深入的讨论,当然这也跟社区更新项目的性质有关,预算、周期、各方面的配合都会有所限制。但社区更新又是所有的城市发展到了一个阶段所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当既有的设施遇到瓶颈,如何通过设计师,通过社区管理者、城市管理者包括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这样的推动者合力去应对和解决的事情。
做设计、做建筑理论研究、做策展,在别人看来是类型不同的事情,但在李丹锋伉俪看来,却是息息相通的,都属于建筑和城市范畴类思考,无非是产出的形式不一样。两个线下作品,诠释了他们的观点。
一个是浦东陆家嘴街角花园更新改造。那里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在东昌路浦城路交叉口,一面正对的是陆家嘴,另一面是浦东第一批兴建的工人新村,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造成了两个区域在城市肌理上的差异。在他们介入设计之前,浦东通过缤纷社区计划已经做了很多街角墙绘。他俩和陆家嘴街道及社区规划导师张斌一起讨论,做了多轮比较方案,确定了街区花园里花瓣从墙绘上飘落下来的意向。路径的划分、材质的使用、景观的搭配能放大空间感,从周边的高层俯瞰这些亭子也能形成第五立面。这个公共街角花园不仅是为周边居民设计,也为在陆家嘴工作的人群度身,希望他们在上下班的路上、在午休的时候能有个放松休憩之所。
△陆家嘴街角花园
在此设计同时,他们同步推进了正对东昌电影院轴线的城市设计,也将这个设计案例带到了港大上海中心建筑系周渐佳任教的设计课程中,希望这批背景很不同的学生能通过这块基地认识工人新村——这个对上海城市具有典型意义的类型,包括城市轴线关系如何转变,如同完成电影院功能的转移,如同去做现在的工人服务空间等。这些成果看起来很不一样,但无论形式是设计、研究还是课程,都在关心同一片街区。
另一个例子是“冶是”承接的在安徽省霍山县东西溪乡的三线兵工厂改造,这个被唤为“中国月亮湾作家村”的地方,在网上挺火,“用匠心设计吸引人,用文化故事影响人”。
兵工厂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建造,原来是生产高射机枪的基地,后转型制造出中国第一辆微型汽车。整厂搬迁之后无论是村庄还是这些工业建筑就归于沉寂,直到安徽省作协前主席许辉到那里采风,才又重新发现了潜在价值。
△作家村俯瞰
团队在改造中尽最大可能保留了兵工厂原来的风貌,包括大跨结构、外立面,清理掉了很多附着在兵工厂旁边的房子,让它以最质朴的面貌出现。大厅里半圆形挑高镂空木制书架颇有气势,保留的水泥部分裸露着历史的沧桑……著名作家王蒙为作家村开村并成为首批“村民”,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来这里采风时给了两个字评价——大气。从兵工厂到作家村,这里的设计改造也是这对建筑设计师伉俪对于工业遗产的基本态度。提升优化的前提,工业建筑仍旧是最当保留的底色。这样的基本观点归功于他们扎实的阅读与研究。
作家村项目令他们收获并意识到一点:城市有更新的问题,乡村同样会遇到更新的问题,作家村改造成功的经验是以比较小的投入去做循序渐进的更新,每年团队会和东溪乡政府一起沟通,不断去想版图里还能做什么,还能为将来制订怎样的规划。
△焚烧咖啡馆
设计很容易做完项目就放下了,但是如果能事先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主线,在这样的大框架下慢慢通过项目去探索,达成长期目标,这无疑是令人更有成就感的。笔者注意到他们做的不少项目都是长期的,比如凌云街道、霍山三线兵工厂的改造、上海桥下空间研究等都会有延续性。
李丹锋说,在他俩所受的建筑学教育里,理论和历史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所有这些前辈都在做很长期的工作,把二、三十年时间投入在同一件事情上直到获得成果,这是相当了不起的,既需要远见也需要耐力。而这,则是夫妻俩共同尊重并追求的职业态度。
夫妻俩身着同款深色T恤坐在自己设计的木椅上接受采访,回答问题节奏上很有默契,既不抢答,更不会一方滔滔不绝。这种给对方的留白,让人感觉很舒服。
“我们蛮幸运的,生在上海长在上海,创业,也在上海。整个过程没有经历特别大的波折,得到很多前辈的提携和帮助。回想起来记忆里最多的还是快乐,一开始的热情,一直都在,觉得设计很好玩。”周渐佳说完,转脸朝李丹锋一笑,俏皮的笑容里,依然是那个青春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李丹锋
冶是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2012-201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和保护研究生院访问学者。
周渐佳
冶是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候选人。美国The Cooper Union建筑学硕士。在香港大学上海中心和同济大学担任设计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