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Neurosci︱叶冰研究组揭示大脑皮层增厚过程的分子机制
撰文︱杨 涛
责编︱王思珍
编辑︱杨彬伟
大脑皮层可粗分为浅层和深层。在大脑的发育过程中,兴奋性神经元在大脑皮层的深层底部产生后向皮层表面迁移,最终停留在正在发育的皮层的表面,从而扩展大脑皮层[1]。迁移中的神经元如何穿越皮层中之前积累的神经元、而停在皮层的最外侧[2],是个重要的发育神经科学的问题。目前对迁移中的神经元如何穿越之前积累的神经元了解较多[3],但对这些神经元如何最终停在皮层的最外侧所知甚少。
近日,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的叶冰研究组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表了题为 “Migrating pyramidal neurons require DSCAM to bypass the border of the developing cortical plate” 的论文,报道了唐氏综合症细胞粘附分子(Down Syndrome Cell Adhesion Molecule,简称DSCAM)确保迁移的神经元穿越皮层中之前积累的神经元、进入边缘层(marginal zone),从而扩展皮层。没有DSCAM,神经元会停在皮层内部,则没有使皮层变厚、并增加皮层的神经元密度。这项研究在密西根大学完成,杨涛博士为第一作者,叶冰博士为通信作者。
人类的DSCAM(Down Syndrome Cell Adhesion Molecule)基因位于第21条染色体。携带三条该染色体导致唐氏综合症(Down Syndrome)[4, 5]。DSCAM 的功能降低与一些自闭症相关[6, 7]。失去了DSCAM的小鼠动作变得像一只惊恐小猫,获得“Scaredy Cat”的绰号[8]。
在本项研究中,杨涛等人就是在这种DSCAM突变小鼠上发现的变薄的大脑皮层(图1, bottom panel)。进一步研究发现,皮层变薄不是因为神经元数量的减少,而是神经元在皮层浅层的密度增加(图1, middle panel)。这一发现提示,DSCAM决定了神经元结束迁移的最终位置在已有皮层的外侧(图1, top panel)。为了研究发育中的神经元如何脱离迁移的轨道完成迁移,叶冰研究组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基础上构建了的脑片培养系统。他们利用胎盘内电转导的方法标记了迁移的神经元,并用延时摄影技术记录被标记的神经元完成迁移时的行为。出乎意料的是,他们观察到迁移的神经元越过了发育中的皮层、停在了皮层外侧的边缘层(marginal zone)(图1, top panel),这使得边缘层的一部分加入皮层,使皮层加厚。
图1 迁移的锥形神经元最终位置和皮层厚度的关系
(图源: Yang T. et al. J Neurosci, 2022)
有趣的是,在DSCAM缺失的小鼠皮层中,神经元迁移在皮层的内侧就停止了,没有进入边缘层,没能使皮层增厚(图1, right panel)。而且DSCAM缺失的皮层中,新的神经元停在之前积累的神经元附近导致神经元密度增高。这样,延时摄影的结果解释了之前在突变小鼠中的发现。因此,可以得出结论DSCAM的表达直接影响了皮层厚度和神经元的密度。
DSCAM是如何促使神经元穿越发育中的皮层而完成迁移的呢?杨涛等人发现,虽然DSCAM是细胞粘附分子,但它却可以阻挡了其它更强的细胞粘附分子的功能,导致皮层的粘附性下降,使迁移的神经元不滞留在皮层内,从而越过之前到达的神经元、停在皮层外侧的边缘层。
这项工作发现了发育中的大脑皮层的浅层神经元(皮层第2、第3和第4层)通过表达DSCAM而降低细胞之间的粘附,使得迁移中的神经元可以越过之前到达的神经元、停在皮层外的边缘层,从而增加皮层厚度。早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标记,人们已经了解大脑皮层的发育符合inside-out rule,先产生的神经元会停在更深层的位置,后产生的神经元会停在浅层的位置。本研究发现迁移的神经元(pyramidal neuron)会越过整个发育中的皮层(cortical plate),停在皮层外侧的边缘层(marginal zone)。这样迁移神经元就越过了所有之前的神经元,而它后面的神经元又会超过这个神经元。这样就吻合之前的观察,解释了皮层inside-out形成的方式。通过对DSCAM突变小鼠的研究,作者进一步发现,神经元迁移结束的位置直接影响了神经元之间的纵向的距离(图1, top panel),从而直接影响了皮层的厚度(图1, bottom panel)。
之前,对于迁移的神经元何时何地停止radial migration缺乏了解,更不知道神经元如何确定其在皮层中的位置(positioning)。这使得作者对于很多发育相关的疾病无法展开研究,如唐氏症、自闭症、很多早发的癫痫。这项工作直接描述了神经元radial migration结束并且定位在皮层中的过程,填补了空白。由于DSCAM与唐氏综合症和自闭症相关,DSCAM突变又直接导致了positioning的错误,此项工作为理解这类疾病的致病机理提供了线索。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523/JNEUROSCI.0997-21.2022
叶冰课题组合照
(照片提供自:叶冰课题组)
【1】人才招聘︱“ 逻辑神经科学 ”诚聘文章解读/撰写岗位 ( 网络兼职, 在线办公)【2】“ 逻辑神经科学 ”诚聘副主编/编辑/运营岗位(在线办公)【3】“ 逻辑神经科学 ”诚聘编辑/运营岗位 ( 在线办公)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阅读)
[1] Molyneaux BJ, Arlotta P, Menezes JR, Macklis JD (2007) Neuronal subtype specification in the cerebral cortex. Nat Rev Neurosci 8:427-437.
[2] Ohtaka-Maruyama C, Okado H (2015) Molecular Pathways Underlying Projection Neuron Production and Migration during Cerebral Cortical Development. Front Neurosci 9:447.
[3] Rakic P (1988) Defects of neuronal migration and the pathogenesis of cortical malformations. Progress in brain research 73:15-37.
[4] Yamakawa K, Huot YK, Haendelt MA, Hubert R, Chen XN, Lyons GE, Korenberg JR (1998) DSCAM: a novel member of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maps in a Down syndrome region and is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rvous system. Hum Mol Genet 7:227-237.
[5] Agarwala KL, Nakamura S, Tsutsumi Y, Yamakawa K (2000) Down syndrome cell adhesion molecule DSCAM mediates homophilic intercellular adhesion. Brain research Molecular brain research 79:118-126.
[6] Turner TN et al. (2016) Genome Sequencing of Autism-Affected Families Reveals Disruption of Putative Noncoding Regulatory DNA. Am J Hum Genet 98:58-74.
[7] Narita A et al. (2020) Clustering by phenotype and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n autism. Transl Psychiatry 10:290.[8] Fuerst PG, Harris BS, Johnson KR, Burgess RW (2010) A novel null allele of mouse DSCAM survives to adulthood on an inbred C3H background with reduced phenotypic variability. Genesis 48:578-584.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