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in Stimu︱荣培晶课题组提示经皮耳穴电刺激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编辑︱夏 叶
世界上每年有990万新的失智症病例[1]。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2020年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8.70%,其中65岁以上人群有1.90亿人,占13.50%。随之而来与老龄化相关的疾病发病率、患病率及死亡率也均显著增高。中国2021年阿尔茨海默病(AD)报告显示[2],中国AD发病率、患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增高,AD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第5位,给居民和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日渐加重。据2020年一项全国性横断面研究显示[3],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中有1507万例失智症患者,其中AD患者983万例。另一项全国性的研究显示,2015年我国AD患者的年治疗费用为1 677.4亿美元,并且患者的年治疗成本逐年上升,预计到2050年将高达18871.8亿美元[4]。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荣培晶课题组“古术新知”团队研究人员长期从事养老领域研究,在老年照护实践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经过亲眼目睹认知障碍老人的日常生活状况和健康需求,才得以全面了解老年人的生活、健康和诊疗需求。这些照护工作为课题组开展认知障碍研究方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路。
从轻度认知障碍(MCI)到失智症的短期转化率在20%到40%之间,但5到10年的长期转化率在60%到100%之间。预防或延长MCI发展为失智症尤为重要。耳穴疗法和迷走神经刺激都能有效改善认知功能。然而,缺乏随机双盲临床试验支持经皮耳穴电刺激方法治疗MCI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22年10月2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荣培晶课题组“古术新知”团队在Brain Stimulation 上发表了题为“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 double blinde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的文章,证明了经皮耳穴电刺激(taVNS)在治疗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taVNS便捷、有效和安全,可以作为预防或延长其发展为失智症的治疗方法,以推荐给更多MCI患者。
该项随机对照试验纳入55至75岁MCI患者。6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经皮耳穴电刺激,taVNS)30例、对照组(sham taVNS)30例。如图1,在taVNS组,刺激位于迷走神经分布区的耳穴心(concha,CO15)和肾(CO10)。而在sham taVNS组,刺激位于耳舟的肘(SF3)和肩(SF4,5)两个耳穴,它们不在迷走神经的分布范围内。主要疗效指标是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MOCA-B)。次要疗效指标包括听觉词语学习测验-华山版(AVLT-H)、形状连线测验(STT-A&B)、动物流畅性测试(AFT)、波士顿命名测验(BNT)、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量表(RBDSQ)、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和功能活动问卷(FAQ)。分别在基线、治疗24周后采集以上指标。
图1 经皮耳穴电刺激示意图
(Wang L,et al. Brain Stimu., 2022)
按试验合并报告标准(CONSORT)制作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研究筛选了303名主诉认知下降的参与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228名参与者被排除在本试验之外,其中12例是左撇子,46例年龄不在55-75岁之间,22例不属于汉族,13例不是北京本地居民,135例不符合诊断标准。另外,有10名被试拒绝参与,5名被试因为其他原因未参与。
图2 流程图
(Wang L,et al. Brain Stimu., 2022)
治疗24周后,52例患者的数据用于分析。干预后,taVNS组和sham taVNS组的MoCA-B总分有显著差异(P=0.033<0.05)。在taVNS组,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MOCA-B总分显著增加(P<0.001)。对于taVNS组AVLT-H的两个亚指标N5和N7,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N5和N7均显著增加(P均<0.001)。对于STTB,在taVNS组,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STTB显著降低(p=0.016)。对于BNT,在taVNS组,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BNT显著增加(P<0.001)。在taVNS组,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PSQI、RBDSQ、ESS和FAQ显著降低(分别为P=0.002、0.025、<0.001、0.006)。taVNS组有1例鼓膜穿孔病史患者,有轻微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在停止taVNS一周后消失。taVNS对提高MoCA-B、N5和N7的总分有效。
对于taVNS对MoCA-B的有效性,taVNS治疗6个月后的平均改善3.24分,而sham taVNS的平均改善0.33分。至于taVNS对N5和N7的有效性,taVNS治疗6个月后的平均改善分别为1.6和2.48分,而sham taVNS的平均改善为0.593和0.815分。该结果类似于Sjögren等[5]的结果,10名AD患者中有7名在接受3个月的VNS后有应答,ADAS-cog中位数改善3.0分,在更长的6个月干预时间(这与评估认知功能的最短时间相对应)后 ADAS-cog中位数改善2.5分。
本研究从前期工作积累,研究思路形成,研究设计方案形成、伦理、注册、研究实施到随访历经整整三年时间。采用国际公认的神经心理学量表系统全面评估认知功能,并严格按照基线、治疗后和随访各时间点,认知评估间隔时长不少于半年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实施,确保了研究的可靠性和后期可推广性,为认知障碍领域研究方案设计提供了可参考的模版。
本试验的局限性如下。第一,样本量相对较小。第二,干预时间可能不足够长以更好地改善N5和N7,在本研究的具体表现在干预后taVNS 组和sham taVNS 组之间,这两项指标仍然没有显著差异,尽管在比较干预后taVNS组和假taVNS对 照组的 N7 得分时显示出增加趋势(p=0.056)。因此,建议未来需要在更大样本量下进行干预为期一年的研究。
感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韩璎主任医师、郝立晓老师的指导!感谢北京慈爱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卢先医生、荣培云校长两位老师在患者招募和认知障碍评估方面提供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第一作者:王磊(第二排右起数第二),张金铃(第一排右起数第四);通讯作者:荣培晶(第一排右起数第三),王瑜(第一排左起数第一)
(照片提供自: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荣培晶课题组“古术新知”团队)
【1】Neurobiol Dis︱李晨/李伟研究团队揭示IC→PVT→BNST神经环路调节焦虑症发病的敏感性
【2】HBM | 高度连接且高可变性:支持丙泊酚引发意识丧失的静息态核心脑网络
【3】NPP︱徐运课题组揭示前额叶皮层小清蛋白阳性中间神经元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情绪障碍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4】Nat Neurosci 综述︱突触前光遗传学工具概览
【5】Neural Regen Res 综述︱小胶质细胞的极化及与其他细胞的对话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的作用及潜能
【6】Nat Commun︱储军课题组开发出新型高性能基因编码的cAMP荧光探针
【7】Mol Neurobiol︱朱立新/郭家松团队揭示基底膜蛋白Perlecan在脊髓损伤后血脊髓屏障功能恢复中的重要作用
【8】Transl Psychiatry︱杨勋团队揭示精神分裂症在奖励预期和奖励结果阶段的不同神经机制
【9】Schizophrenia︱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网络枢纽中心与工作记忆表现
【10】Front Cell Neurosci︱利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星形胶质细胞与脑卒中的研究趋势
优质科研培训课程推荐【1】单细胞测序与空间转录组学数据分析研讨会(10月29-30日 腾讯在线会议)会议/论坛/研讨会预告【1】Immune Zoom Seminar︱B细胞在免疫和神经系统中的筛选(徐和平教授)
【2】学术会议︱2022年神经环路示踪技术专题研讨会暨第六届神经环路示踪技术全国培训班第二轮会议通知
【3】圆桌会议︱徐富强/贾怡昌/韩蓝青/蔡磊等探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眼科疾病的基因治疗创新
欢迎加入“逻辑神经科学”【1】“ 逻辑神经科学 ”诚聘编辑/运营岗位 ( 在线办公)【2】人才招聘︱“ 逻辑神经科学 ”诚聘文章解读/撰写岗位 ( 网络兼职, 在线办公)参考文献(上下滑动阅读) [1] World Alzheimer's Report 2015: Global Impact of Dementia. [R], 2015.
[2] 任汝静,殷鹏,王志会,等.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1[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21,20(04):317-37.
[3] JIA L, DU Y, CHU L, et al.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and management of dementia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adults aged 60 years or older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tudy [J]. The Lancet Public health, 2020, 5(12): e661-e71.
[4] JIA J, WEI C, CHEN S, et al. The cost of Alzheimer's disease in China and re-estimation of costs worldwide [J]. Alzheimer's & dementia: the journal of the Alzheimer's Association, 2018, 14(4): 483-91.
[5] SJÖGREN M, HELLSTRÖM P, JONSSON M, et al. Cognition-enhancing effect of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a pilot study [J].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2002, 63(11): 972-80.
本文完
[1] World Alzheimer's Report 2015: Global Impact of Dementia. [R], 2015.
[2] 任汝静,殷鹏,王志会,等.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1[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21,20(04):317-37.
[3] JIA L, DU Y, CHU L, et al.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and management of dementia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adults aged 60 years or older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tudy [J]. The Lancet Public health, 2020, 5(12): e661-e71.
[4] JIA J, WEI C, CHEN S, et al. The cost of Alzheimer's disease in China and re-estimation of costs worldwide [J]. Alzheimer's & dementia: the journal of the Alzheimer's Association, 2018, 14(4): 483-91.
[5] SJÖGREN M, HELLSTRÖM P, JONSSON M, et al. Cognition-enhancing effect of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a pilot study [J].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2002, 63(11): 972-80.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