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治军:教书育人铭于心,服务社会化于行

党委教师工作部 河南大学好老师 2024-04-0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




大学教师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要研究真问题,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要坚定信念,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




张治军,1958年出生,河南济源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优秀专家、中原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开封市政协第八届常委、河南省政协第八届委员,河南省第十、十一、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河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优秀无党派代表人士、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领军人物。1982年7月毕业于河南大学化学系并留校任教。1996年获中科院博士学位。曾任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河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省部共建特种润滑与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化学学会理事,河南省化学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张治军教授几十年如一日,秉承河南大学“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做半句空”的治学理念,以教书育人、培养和建设优秀教学科研集体为己任,以面向国家需求实现纳米材料产业化为奋斗目标,发扬“愚公移山、敢为人先”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敢想敢干、坚忍不拔,齐心协力、团结奋斗,为河南大学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孜孜不倦育人才


张治军教授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主责主业。他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严慈相济,爱生如子,方法灵活,幽默风趣,深受广大师生的爱戴和赞誉。为适应科研成果转化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张治军教授带领团队还探索出了一套多层次人才的培养和聘用制度,为成果转化提供了人才保障。纳米材料研发平台的人才结构实行双聘制:对于具有博士学位并主要从事实验室应用基础研究的人员,依托河南大学招聘;行业专业技术领军人才由河南大学作为兼职教授引进,专职服务于纳米材料的工程技术开发;中试实验所需专业技术人员及工人由隶属于河南大学的“河南河大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招聘,对于工作优秀的技术骨干可采用河南大学人事代理方式聘用。河南大学聘任的技术专家可根据技术开发需求由公司阶段性聘任;公司技术人员也可由河南大学阶段性聘任协助完成实验室技术开发。灵活的人才聘用机制,增强了对国内外优秀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吸引力,为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的集成技术创新团队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实践中摸索出了高校/企业“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高校的研究平台和企业的专用设备、资源及市场,对研究人员、研究生及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技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快实现了“知识型人才技术化、技术型人才专家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促进了企业成果转化。从教以来张治军教授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教学科研骨干人才,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90余人,博士研究生28人,因育人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呕心沥血建平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将实验室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成可工业化应用的工程技术,科学技术才能真正变成生产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搭建适合工程技术研究的平台。2002年3月,张治军教授辞去了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职务,并带领团队于2003年3月获批组建了“河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了河南大学在省级工程中心建设上零的突破。工程中心的运行,不但解决了河南大学化学、化工、材料类学生的实习问题,也为学校化学、化工、材料类科研成果的小试、中试及工业放大提供了设备、场地保障。2014年以张治军教授团队为主体组建了河南省纳米杂化材料工程研究中心,2015年获批纳米杂化材料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016年组建河南省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2017年遴选为首批河南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2018年获批河南省纳米杂化材料专业化众创空间。2020年被评选为河南省教科文卫体系统“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021年获批河南省纳米材料中试基地。2022年获批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目前,在张治军教授带领下已累计获批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0个。2017年牵头组建了“河南省纳米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省内20余家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参加。同时,该联盟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国内9家单位共同发起组建了全国“纳米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成立,有效促进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资源的高效对接,而河南大学纳米材料中试实验平台,则成为推动研究机构科研成果向企业转化的重要桥梁。



为推广原始创新性的纳米材料专利技术产业化应用,在张治军教授积极推动下,河南大学与济源市政府签订协议,合作共建 “济源纳米材料产业园”,包括企业园、初创孵化园、公共服务平台、中试基地。张治军教授团队技术孵化的“年产20万吨特种功能纳米二氧化硅”项目已入驻企业园,由济源钢铁集团投资共建。第一期3万吨/年产线于2020年12月建成投产,投资2.6亿元,目前已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初创孵化园一期工程占地160亩、建设标准厂房20栋,以满足企业在初创阶段对场地、设施等条件的需求,使初创企业可以集中精力和财力进行技术熟化和市场开发。目前首批12个项目包括橡胶纳米复合材料、钛基功能材料、导电银粉银浆等、已完成评审,陆续开始入驻。产业基地将搭建企业共享的研发和分析测试平台,并有效利用能源、废水处理、资源回收等共用设施,提高企业运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推动纳米材料产业集群化发展。



潜心科研硕果丰


张治军教授在科学研究工作中,率先采用液相原位表面修饰技术制备有机-无机纳米润滑抗磨材料,并应用于摩擦学领域的研究,对纳米尺度表界面化学反应开展了深入的基础研究,制备了一系列在有机介质中有良好分散性的金属、氧化物、硫化物、氟化物等纳米材料主持完成国家“973”“863”计划等国家级项目8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发表SCI论文3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0余件,其中工业化转化26件,取得科技成果转化费用5000余万元,培育孵化转让企业18家。2012年,以油溶性纳米铜合金发明专利及生产技术,孵化了南通众诚生物有限公司,转让费用1260万元,并协助建设年产400吨规模化油溶性纳米铜生产线,企业累计销售量已达3亿元。2016年,以高性能纳米二氧化硅项目孵化创立济源海博瑞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250万元。济源海博瑞公司先后对河南大学21项纳米二氧化硅相关专利成果转化,并委托技术开发项目3项,合同到账总额1450万元,目前年产20万吨的特种纳米二氧化硅生产线已经开工建设。先后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香港应用技术研究院、国家纳米中心、胜利油田、中原油田、江苏油田、江苏汇众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郑州东申石科技有限公司、鹤壁联昊化工有限公司等多家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开发关系。




服务社会促发展


为解决“实验室成果工程化、工程化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张治军教授积极倡导和科学谋划,促成河南大学联合济源市政府在河南省济源市建设河南大学中试基地。该中心是全国唯一可同时完成纳米材料小试试验(50-100升)、中试试验(500-2000升)、工程技术验证试验(10000-20000升)的系列集成创新试验平台。依托此中心每年可接纳河南大学、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实习生达400人次,有力支撑了我省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协助济源海博瑞新材料有限公司、济源市舜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生产技术规范、企业标准、安全生产说明等文件编撰工作多项。产业化技术和服务平台先后为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深圳矽泉科技有限公司、龙蟒佰利联集团、河南鲁泰能源有限公司等单位提供中试放大试验平台服务和性能测试评价服务1300余次。




科研报国,初心不改。张治军教授把自己最美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教学工作,献给了实验室建设,献给了他钟爱的科研事业,如今,花甲之年仍然奔忙在科研一线。在河南大学,像张治军教授这样痴心科研的学者还有很多。他们潜心学术,教书育人,执着问道,服务社会,立足于中国大地,不断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河大力量。



精彩回顾


所有过往,皆为序章!聆听河大教师的时光留言~

“阳”了后咳嗽不断?乏力?别慌!超实用的缓解方法来了

警示教育 | 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三)

学生眼中好老师 | 蒋恩社:穷尽世间理,殷殷恩师情

学生眼中好老师 | 卢鹤立:师者如光,微以致远

学生眼中好老师 | 赵呐: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

学生眼中好老师 | 王连渠:厚德精医,立诚笃行

阳了后的疼疼疼,怎么退退退?

好老师都在做20项修炼,你也从这个冬天开始吧!

怀进鹏《人民日报》撰文: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审      核:张礼刚

责任编辑:赵   炎

校      对:王   一

版面编辑:陈   阳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