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心肝~这个指标升高了,就是肝出了问题吗?

腾讯医典 腾讯医典 2023-04-28

拿到体检报告的那一刻,小萌的脑袋是懵的。


“这两个指标怎么长得这么像,还……还都超标了?”


妈妈走过来看了一眼,说,“这是转氨酶啊……我看你最近是真的太累了!”


(图源:网络)


小萌说,“是呀,这段时间我不是连续加班嘛,经常下午才能吃上午饭,晚饭就直接等于夜宵了……连体检都是抽空去的呢!”


妈妈:“你每天回家也很晚呀,那还不早点休息,天天都那么晚才睡!”


小萌:“嘿嘿……好不容易有属于自己时间,还不抓紧时间追个剧爽一爽!”


爸爸过来瞅了一眼,说,“你这个转氨酶高得有点多啊!请假去做个检查吧?”


小萌吓了一跳,“啊?这两个指标高了,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小萌的体检报告中出现的两个“异常”指标,都是“转氨酶”——ALT是指谷丙转氨酶(也叫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是谷草转氨酶(也叫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转氨酶是我们身体里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主要作用是帮助氨基酸(各种蛋白质的成分)的代谢和转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脏、心脏、肌肉等器官的健康状况。


在体检、疾病筛查或诊断时,它们是反映“肝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我们血液里的转氨酶的含量并不高。


但当肝脏、心脏、肌肉等器官受到损伤时,转氨酶就会被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转氨酶的含量升高。


引起转氨酶升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1]


1. 肝脏疾病

●脂肪肝:包括酒精性脂肪肝(最常见原因)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病毒性肝炎:如甲肝、乙肝、丙肝、戊肝等肝炎

●药物性肝损伤


2. 心脏疾病:如心肌炎、心肌梗死等;


3. 肾脏疾病:如肾炎、肾衰竭等;


4. 肌肉问题:如肌肉拉伤、横纹肌溶解、肌营养不良等;


5.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硬化性、胆汁性胆管炎等;


6. 遗传代谢性疾病:如糖原和脂肪代谢障碍、肝豆状核变性等;


7. 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腺病毒感染等;


8. 其他病理性原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寄生虫感染、肿瘤等;


9. 非病理原因:熬夜,怀孕,剧烈运动,过于劳累,摄入油腻食物等。




很多人熬夜后,脸色蜡黄暗淡,没精打采,气色极差。一查转氨酶——呀,居然高了这么多!


这是因为,熬夜,尤其是不规律的作息,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和肠道菌群失衡。


此时,一些细菌就会“趁虚而入”,进入肝脏,引起肝细胞损伤,使血液里的转氨酶升高。


不过,因熬夜引起的转氨酶升高通常是暂时性的,不会直接导致某种疾病,通过好好休息、充足睡眠,一般1至2个星期就能恢复。


但是,如果本身就有肝脏基础疾病(如慢性乙肝、丙肝、脂肪肝、肝硬化或自身免疫性肝病等)长时间熬夜,可能诱发或加快病情进展。




正如上面所说,多种原因都会导致转氨酶升高。


所以,仅仅发现升高,不一定意味着肝脏出现了严重的疾病。很多时候,可能只是暂时的、一过性的生理反应,如熬夜久了、过度饮酒、过量用药等。


而如果在很短的时间里又恰好抽血进行了检测,就会发现相关指标“升高了”。


多数情况下,对于具体某个人来说,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可能比较容易确定,比如[2]


●长期饮酒的人,可能是酒精性肝损伤;


●超重或者肥胖的患者,大概率是因为有脂肪肝;


●明确慢性乙肝的人,很可能是乙肝病毒导致;


●药物性肝损伤,可能是使用过明确导致肝损伤的药物引起;


……


所以,当发现转氨酶升高时,不要恐慌,也不要掉以轻心,应该定期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复查,明确原因。




在临床上,血液中的转氨酶水平确实是“肝功能”筛查和很多肝脏疾病的参考指标。


如果转氨酶的具体数值在正常范围上限的5倍以内,称为轻度升高;在5-10倍之间为中度升高;如果超过了10倍为重度升高,说明肝细胞受损已到了很严重的程度,建议立即就诊。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年龄转氨酶的正常值不一样:年龄越小,转氨酶的正常上限越高。


比如,出生后约1个月到1岁的孩子,ALT和AST小于80 U/L是正常的;1岁到2岁的孩子,ALT小于47 U/L是正常的,AST小于60U/L是正常的[3]


所以,如果发现孩子转氨酶轻微升高,不要恐慌,先看看参考值范围对不对——很可能孩子是健康的,只是报告后面标注是成年人的参考值范围。




转氨酶长期升高,并不是一件好事。肝脏、心脏、肌肉等各个器官,都需要我们日常的仔细呵护。


如果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要进行生活方式改变:减肥、低脂饮食、运动、限酒,控制好各种基础疾病的指标(如血压、血糖、血脂),并停用可能引起肝脏损害的药物和保健品。


如果是患有慢性肝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检查和治疗,避免发展到肝硬化、肝癌等危及生命的情况[4]


在平时,规律吃饭,好好睡觉,能不熬夜就不熬夜,非必要不喝酒,避免超重与肥胖,最重要的——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审核专家:滕光菊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病内科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尤红,王福生,李太生等.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J]. 传染病信息,2023,01:1-17.

2.宓余强,施军平,范建高. 脂肪性肝病诊疗规范化专家建议[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07:525-529.

3.《儿童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WS/T780-2021)

4.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慢病管理指南[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2,08:769-772.


*腾讯医典内容团队出品


相关阅读:

你是怎么知道要尿尿了?膀胱的正确使用方式,请收藏电动牙刷刷得更干净吗?牙刷到底该怎么选,看这篇就够了北京一医院突发火灾,29人遇难!遇到火灾应如何自救?这条路,让不少饱受折磨的肿瘤患者“绝地逢生”……男人女人都爱的这个姿势,竟是健康杀手,教你5招找回健康大便异常的3种信号,早发现能救命!含自检全攻略,必须收藏10大常见癌症怎么防?这些筛查很多人都后悔没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