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5岁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到底有多牛?

最人物出品 最人物 2020-08-25

屠呦呦真正的价值,并非是用来顶礼膜拜的,而是她身上散发出来的光芒,能够给后人带来希望。


文| 牙谷牙狗


最近,诺贝尔奖陆续公布了今年的获奖者,又一批科学家被载入史册。


人们不禁想起了4年前,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


4年过去,她没有被奖杯冲昏头脑,仍旧兢兢业业地在工作岗位上搞科研,也一直备受关注。


今年6月17日,屠呦呦团队公布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如何解决现在青蒿素耐药的问题。


据新华社报道,屠呦呦团队经过三年的科研攻坚,解决了“疟疾机理研究”等诸多科研难题,一举将治疗疟疾的药物价格降低数倍。


记者蜂拥而至,媒体争相报道。屠呦呦却表现得淡定从容,她坦诚地说此举并非“重大突破“,而是点滴“进展”。


如此冷静克制,又让人们对屠呦呦增添了几分好感。



屠呦呦的一生经历过无数的挫折和苦难。


40年前,她是那个在国家危难之际,不顾个人和家庭安危,接下科研任务的女侠。


当身边人沉醉于娱乐,陷入自我迷恋的时刻,她成为了极少数能够拯救世界的人。


再往前,她是共和国炮火声中坚定追求科学真理的热血女学生,求真、求是,她奋不顾身投入学术科研,坚持从中国文化中挖掘宝藏。

 

如果沿着时间线一直往前追溯,人们能够看到这位步入耄耋之年老人的少女时代。


那是1945年,屠呦呦16岁,故事从一个晴朗的夏天说起。


屠呦呦(左二) 诺贝奖颁奖现场




1946年夏天,16岁的屠呦呦患上了严重的肺结核,即便在医疗设备先进的当下,这种病的治疗依旧棘手。屠呦呦被迫放弃学业,回家修养。


待在家足足两年,屠呦呦的母亲希望她能够学习做饭、女红,做好相夫教子的准备,她却不然。


饱受疾病困扰,她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将会在什么时候停止,于是将所剩无几的力气用来读书,并坚定地告诉自己:“朝闻道,夕可死矣”。


因为家境相对殷实,屠呦呦也曾想过放弃学业,像大小姐那样过上逍遥日子。好在外地求学的哥哥,及时寄来照片鼓励她:


“呦妹,学问是无止境的。当你获得局部成功的时候,你千万不要认为满足;当你不幸失败的时候,你亦千万不要因此灰心。呦呦,学问决不能使诚心求她的人失望。”


如今屠呦呦仍旧留着哥哥的叮咛,这是她重新找回生活斗志的动力。


那之后,她积极配合治疗,身体逐渐恢复。过程中,她意外找到了医学的乐趣。


多年以后面对挤满客厅的记者,她缓缓地讲到:“既能让自己远离疾病,又能救治更多的人,何乐而不为?”


一个小小的心愿,打开了屠呦呦的医学大门。



屠呦呦能走上医学的道路,与家庭影响密不可分。


她的外公姚咏白是复旦大学教授,舅舅姚庆三是著名经济学家,父亲是开堂坐诊的大夫。书香门第,屠呦呦从小倍受熏陶。


初入学堂时,屠呦呦成绩并不瞩目。但就像很多后来成就非凡事业的人一样,她身上有一股与众不同的执拗。


只要自己认定的事,这个文静的少女总能迸发出强烈的执拗劲头。


1951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屠呦呦考上了北京大学。在药物化学是热门专业的时代,她说服父亲和亲人,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药学专业,希望借由中国古籍医术,结合西方医学拯救更多人的生命。


当时很多公知都曾发表过对于传统中医的偏见理论,他们认为中国传统医学大多依靠偏方和经验治病,对于药物的精准打击和副作用并无有效标注,因此他们将中医视为糟粕。


但在屠呦呦眼里,这门有着两千多年发展历史的古老学科,拥有着不为人知的神秘魅力。


从扁鹊、华佗,到张仲景、孙思邈,再到李时珍,无数前人留下的典籍中留存着中国人取之不尽的医学财富。


一个猛子扎下去,屠呦呦希望重振中医在世界医学届的地位。




作为被全球广泛关注的疾病之一,疟疾和人类之间的战争已经持续了上千年。

 

疟疾的发病源是疟原虫,这种病毒一旦进入人体会大量破坏人体红细胞,导致患者短时间内经历极寒和高烧两种症状,同时引起肌肉疼痛、贫血和脾肿大。


在无法依靠药物有效抑制疟疾的年代里,不幸患上此病的病人绝大多数会在极度痛苦中死去。


新中国成立之前,疟疾一直是国人健康的最大杀手之一。


1940年左右,保康县疟疾爆发,全县死亡人数占总人口数20%;1935年襄樊大水,灾后疟疾肆虐,市面上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卖得比黄金都要贵,无数穷苦百姓曝尸街头。


新中国成立后,1967年,在最高领导的关心下,一个代号“523”的研究项目组成立,志在寻找治疗疟疾的有效抗新药。


在最初的研究进展中,尝试利用中草药和针灸抗疟功效的研究小组,并没有中医科学院的参与。


直到1969年,研究陷入停滞,他们将目光放在了中医科学院39岁研究员屠呦呦身上。


“523”项目


屠呦呦在接到这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消息时,丈夫刚刚因为苏联留学背景,被下放云南,他们的一对女儿尚不足6岁。屠呦呦进退两难。


万般无奈之下,屠呦呦将孩子寄放在宁波老家由父母照顾。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了科研工作中。


一去,就是将近3年。


待在实验室的日子里,屠呦呦将所有精力放在了工作上,因此导致与家人聚少离多。


一次屠呦呦放假回家,再见子女时,却发现大女儿盯着她许久不愿叫一声妈妈,不满4岁的小女儿,见她陌生更是往姥姥姥爷身后躲。


作为母亲,屠呦呦在那一刻心凉到冰点。但转瞬之间,她擦干眼泪,再次默默背起行囊,坚守工作岗位。


多年以后极少提及此事的屠呦呦,在记者再三追问下,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对我们来说,交给你任务,就努力工作把国家任务完成。”


而分别时的各种心酸和不舍,屠呦呦再不说一句。




因为具有西医研究背景,同时勤奋好学,屠呦呦很快被任命为研究组组长。


在多国对于疟疾的研究陷入停滞的时代,屠呦呦一个人带领着小组成员开始查阅中医药典籍,走访老中医。


埋头于那些变黄、发脆的故纸堆里,屠呦呦坚信中华民族的强大文化根基能够帮助当下疾病的救治。


整整三个月,屠呦呦从两千多个古方中筛选出640个,经过反复斟酌和验证,锁定其中的一百多个样本。


最终入选的胡椒“虽对疟原虫抑制率达84%,但对疟原虫抑杀作用并不理想”。


很长一段时间,屠呦呦的工作又陷入了迷茫。她开始焦虑,寝食难安。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翻到晋朝时期的一本《肘后备急方》,上面写着治疗疟疾的草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在前期的实验中,屠呦呦的确发现青蒿能够对疟原虫产生60%的抑制率,这远远不能广泛应于药物。当看到“绞取汁”时,屠呦呦灵光乍现。

 

古人对于草药的使用,通常只有煎和煮两种方式。之所以此前抑制率不高,是因为整个团队不能提取纯度较高的青蒿素。

 

她回到实验室,开始用沸点只有35℃的乙醚代替水和酒精来提取青蒿素。多年后,这将是证明她能力至关重要的判断依据。


乙醚极易挥发、且容易引起剧烈爆炸,并且有毒。屠呦呦小心翼翼,经历了整整380多次提取实验,却全部以失败告终。


她的团队很多人开始放弃这一被验证失败的方法,垂头丧气准备进入其他药物研究。

 

屠呦呦却不信邪,这个从小异常执拗的女人,带领整个团队不眠不休,一次又一次做实验。


 

结果显示,最终实验成果对于疟疾的抑制率达到了惊人的100%!抗疟疾药物即将研制成功。

 

所有人前来道贺的时候,屠呦呦却异常淡定。她知道,真正在临床试验中,青蒿素对人体的伤害尚无定论。


尽管此前药物曾在动物身上出现过毒副作用,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人们无法得知造成问题的是动物本身还是药物。

 

危机时刻,屠呦呦第一个站出来一字一顿地说:“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


年轻时的屠呦呦 右一


试药之后的几天里,同事对她逐渐加大剂量。最终结果显示,青蒿素不会对心脏、肝脏、肾脏产生任何问题。


消息公布,世界震惊。没有人能够想到,这个困扰世界千年的疾病,竟然在中国文明中找到了解决方法。


盛大的喜悦背后总是隐藏着一段无限悲痛的伤感。


在宣扬集体主义的年代里,这项研究的重要贡献者屠呦呦,却被抹去了姓名。



在成功提取青蒿素将近40年后的2011年,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颁奖委员会,决定将“拉斯克”这个一直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奖项,颁给屠呦呦,以表彰她在抗疟中作出的突出贡献。


在知晓结果的那一刻,所有中国科学家心头一惊,纷纷询问屠呦呦是谁?


人们查询资料得知,这个已经81岁的老太太既无博士学位,亦无留洋背景,更无院士头衔,媒体将其戏称为“三无科学家”。


时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饶毅,在网上撰写了一篇《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首次向公众解锁了屠呦呦的故事。


由于“523”项目是一项庞大的合作研究工作,国家前前后后投入了超过数以百计的人员参与其中。


因此青蒿素的发现,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一直被强调为“集体成果”。



饶毅在当时的文章中这样坚定地写到:

 

根据我们对青蒿素发现历史的分析,虽然有很多争论,但无异议的是:

 

1、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很关键;

2、具体分离纯化青蒿素的钟裕容,是屠呦呦研究小组的成员;

3、其他提取到青蒿素的小组是在会议上得知屠呦呦小组发现青蒿素提物高效抗疟作用以后进行的,获得纯化分子也晚于钟裕容。

 

至此,人们才终于得知,屠呦呦才是当年把青蒿素带到了“523”任务当中的那个人。


在此之前,这个伟大科学家,在浩瀚如烟的历史时空里,被埋没了近40年。


这40年里,她仍旧住在单位分配的老年房里。即便退休,依然在自己热爱的生物学研究中,不断精进。


单调枯燥的生活里,她没有因为历史的不公而失落,亦没有因为岁月的波折而放弃。


如同16岁在家养病时一样,一头扎进了科学世界里,求真、求是。





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来自中国的女科学家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这一奖项的中国科学家。


岁月终究没有辜负这个老人长达近一生的的努力。


两个月之后,一向低调的屠呦呦,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走上瑞典颁奖台。


因为身体不适,诺贝尔奖委员会允许她坐着讲话。为了帮助她拿话筒,卡洛斯林医学院副主席甚至全程跪在她的身旁。


在获奖演讲中,屠呦呦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演讲最后,她以一首唐诗结尾: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请各位有机会时更上一层楼,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发现蕴含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


2015年诺贝尓奖现场


回国之后,大批媒体记者前往屠呦呦家中采访。


但对于曾经饱经沧桑的屠呦呦来说,她早已看淡了名利。在和丈夫商量之后,他们决定闭门谢客,不愿再被外界打扰。


记者不死心,整日堵在屠呦呦家门前。她的丈夫被逼无奈,用一种近乎哀求的语气对他们说:


“求求你们放过我们吧,我们知道你们很有名,有影响力,但我们都是八十多岁的人了,不在乎这些了。”


喧嚣终止,屠呦呦回到了她的实验室,开始和学生助手,重新投入到新的研发当中。


4年的时间,她从不被外在的名利叨扰,像隐名埋名时一样,专心于药物疗效的精进,为中医药学的突破做着自己的贡献。


她说: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未来我们要把青蒿素研发做透,把论文变成药,让药治得了病,让青蒿素更好地造福人类。”


2019年1月,英国广播公司发起“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票选活动。


在最终公布的名单里,屠呦呦与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耳熟能详的科学家一起入选。

 

颁奖委员会在获奖词中这样写道:


“如果要用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来衡量一个人的伟大程度,那么毫无疑问,屠呦呦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她研究的药物挽救了数百万人的性命。”

 

而此时的屠呦呦,仍旧住在北京四环的一个普通民房里,过着她单调而精彩的生活。


有记者试图将她神话,想要了解这个伟大女性背后的“特别的故事”,屠呦呦却摆摆手说:工作就是我的爱好,我的工作与生活一体。


一个简单的热爱,创造出一个伟大的传奇。


如今,屠呦呦已经89岁了,浮沉一生,跌落谷底时她不放弃,凭借一腔热血和一股子蛮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成就辉煌时,她也没有沾沾自喜,不争不抢,不悲不喜,活成了最让人敬佩的样子。


很多人都曾询问,屠呦呦对于我们,具有怎么样的意义?


知乎上一个高赞回答里,答主牙牙虫写到:


“科学家之伟大,并非用来捧上神坛,而是给世人和后代带来希望。她的获奖,也许会让一个在中国的小女孩产生‘我要当科学家’的想法,也许会让一个女大学生明白,其实人生的意义远不只嫁人生子。”


功名利禄,荣辱得失,屠呦呦都不在乎。她想要的无非是:


做好一份工作,坚守一份热爱,仅此而已。


部分参考资料:


南方周末:《迟到的承认》

饶毅、黎润红、张大庆《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


图片来源:网络、视觉中国


—The End—


往期文章精选


任性朴树 丨马云退休50岁王菲

胡歌重生 | 骑单车的孩子落跑王妃

流浪大师黄家驹丨天才少年

破产的央视标王女皇巩俐网红教授戴建业

中国摇滚悲剧之王周星驰歌王韩红

小人物陈佩斯少年许巍大衣哥朱之文

哥哥张国荣达康书记吴刚作家龙应台

最强大脑王昱珩渣男白居易商业教父段永平

抠门王力宏童话大王郑渊洁不老小虎队

硬汉姜文星二代郭麒麟作家琼瑶


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关注

最人物

真正的女神

能拯救世界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