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味-五行-拍穴

请​点击👉 道炁开脉轮 2023-08-24

点击关注大家同度


学识空有可互生,

思虑心田消惜因。

践行善护共同体,

悟道净炁心明。




常常感觉口苦、口酸、口咸、口淡,都需要注意,口里“五味陈杂”,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不可轻视。



一、口甜



口经常感觉有甜味,这个甜味维持的时间很长,不是一两天,另外这种甜会影响到别的味道,还有一种粘腻的感觉。吃甜食时还会反酸、恶心,身体也显得疲惫。


中医认为,嘴里发甜主要是由于脾胃湿热引起的。脾胃在五脏里属土,脾胃被湿热困阻后会表现出一种反应过度的现象。


脾胃湿热不同于脾胃上火,脾胃上火主要是有胃火,而脾胃湿热还有“湿”在里面,是“湿”和“热”结合的结果。


嘴里发甜的人适合喝薏米粥,中医认为薏米性甘偏凉,“甘”可以入脾,“凉”可以清热,具有很好的祛湿效果,因此薏米对脾胃湿热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但不宜长期食用。



二、口苦



很多工作压力大的白领一族或心情抑郁的人都容易感到口苦。中医认为,肝主疏泄,促进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如果常年心里压抑不舒畅,就会肝胆失调,感觉口苦。


所以,生活中尽量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以平常心对待生活的繁杂。不管生活还是工作,都不要太较真,认真你就输了。



三、口酸



中医认为“肝热则口酸”、“脾胃气弱而口酸”,所以感觉口酸的,多是脾虚肝火偏旺者。


建议在平时饮食上多吃一些健脾养肝的食物,如核桃、红枣、山药等。


另外,“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少吃酸味多吃甘味,大枣和山药都是不错的选择。


肝的最佳自我修复和调整时间在晚上23点至凌晨1点。


白天人体的血液更多的供向心脏、大脑、胃部等器官,到了晚上,人体进入睡眠后,白天不停忙碌着给心脏、大脑提供能量的血液逐渐平缓下来,慢慢归于肝脏中,使得肝脏的自我修复和调整效果达到最强。


一般来说,我们建议应在23点前睡觉。



四、口咸



中医认为,口咸多为肾虚。口咸以脾虚湿盛、肾虚火旺为多,除了口咸外,还表现为腰膝酸软、烦热、头昏耳鸣等。


当然,除了生活规律、适度锻炼外,在饮食上应以滋补肾阴为主,可多吃如大豆、海参、芝麻等。



五、口淡



病了一场之后,总会感觉口淡,没有食欲。


中医认为,虚则口淡。病后身体虚弱,就会感觉到口淡。这时身体虽然虚弱,但不宜进行大补身子。


这是因为脾胃也属于虚弱的状态,在饮食上要尽量地吃得清淡一些,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例如煮个菜粥、山药粥,给肠胃一个缓和的空间。



古中医五行分类表——五行与人体和自然界的对应关系


五行


五脏

三焦、胰

六腑

小肠

大肠

膀胱


情志


生肖

虎兔

蛇马

牛龙羊狗

猴鸡

鼠猪


时辰

寅卯

巳午

丑辰未戌

申酉

子亥


八卦

震巽

坤艮

乾兑


五官


形体

皮毛


六极

五劳


情志


变动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湿


五方

西


五季

长夏


五脉

胆肝经

心小肠

脾胃

肺大肠

肾膀胱


五精


五务


五谷

玉米


五果


生肖

虎兔

蛇马

牛龙羊狗

猴鸡

鼠猪


时辰

寅卯

巳午

丑辰未戌

申酉

子亥


八卦

震巽

坤艮

乾兑


五数

3

2

5

4

1


五常



拍打这里49下,全身湿气都排空!



古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湿气之所以这么难缠,就是因为它不分季节,不分体质,不分男女,不会自愈,随时趁虚而入,而“十人九湿”也是这个原因。




湿气是什么?



湿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之一,是中医最重要的一个常识。湿就是身体的垃圾,是粘滞的脏东西,体内有垃圾,必然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湿有两种,一个是自然界的湿邪,例如多雨的气候和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外湿);另一个是人体的气机运行过慢过缓,形成了壅滞而产生的湿邪(内湿)。


湿气重会出现哪些症状?




 关节僵硬 



如果一个人身体内的湿气太重就会导致湿邪进入到关节部位,身体内留有寒气,会导致寒湿在关节部位相遇形成湿寒,损伤关节部位的健康,


长时间下去就会形成四肢僵硬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影响到正常的活动。


 大便粘稠 



湿气重的人粪便很难成形,还会粘连在马桶上,想要用水冲干净也是非常困难的。


这种症状多数是由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引起的,经常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就会导致寒气入侵到身体内,出现大便粘连的现象。


 舌苔厚口气重 



如果早上起床之后总觉得嘴巴粘粘的,舌苔厚重,口腔内的异味即便通过刷牙也没有很好地改善,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很有可能是因为湿气重导致的。


教你3招,逼出体内湿气




 1、找准身体的排湿口 



委中穴


承山穴,又叫玉柱,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即是。



承山名意指随膀胱经经水下行的脾土微粒在此固化。本穴物质为随膀胱经经水上行而来的脾土与水液的混合物,行至本穴后,水液气化而干燥的脾土微粒则沉降穴周,沉降的脾土堆积如大山之状,故名承山。



所以平时可以按揉此穴位,每次拨动或者敲打不少于49下。

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



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或者肩周炎)、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等。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分钟左右,以感觉到酸胀为宜。



 2、喝薏米红豆粥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赤小豆,可以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


这两味药可以起到养血、祛湿的作用。不仅如此,薏米红豆粥还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


 3、少吃生冷 


 

在湿气如此重的环境中不要吃伤脾胃的食物。喜欢吃甜食的人也需要注意,因为“甜腻化湿”。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无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点 击 调病扬升寻妙缘

道炁开脉轮简说


道炁开脉轮,安养身心灵



道可非名永恒,
炁化同体命生。
知灵灵知了了,
识来十八五蕴。

觉湛圆澄世界,悟开明德亲民。智行命运与共,慧止舍得安心。    

道 炁 禅 苑

我们的

🙏

道 者

理   也    乎

炁 者

能  可  乎

道,可。

道,非。

常,道!

夫道也者,位天地、育万物,揭日月、生五行,细入刹尘,大包天地,从无入有,作佛成仙……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也。



大学之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常明断句)

🔥

宇宙即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佛,觉悟

即是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相由心生,万法唯心!

心本无生因境有。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观自在…照见五蕴皆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本自清净,本不生灭,

本不动摇,能生万法。



性  能


道   法  术


玄者

可  也



其妙

莫名也



无论你是要开悟成佛,

还是要得道成仙,

都必须中脉通畅。

  ——南怀瑾


儒:存心养性

佛:明心见性

道:修心炼性



最近新文点下看:

“科学”未必识心力

担心最耗能~静功方证悟

静生百慧,虚容万物,内观无敌!

刘丰:挣钱是修炼

科学机密:第三眼“屏幕效应”

宇宙脉轮:连结内在智慧

今生修成!

扬升的症状和变化

详细图解修行

体内的战争

修行的身心反应(必读)

熬 就是最好的修炼

静坐 欲望 情绪

天书之谜(收藏)

改变气场

都是能量决定的

一切密切关祖先

财多累主耗能量

向内看

现代医学挽救不了迷失的心

谈疾病与治疗

高频美颜法(收藏)

南怀瑾老师讲中脉

释万行:通中脉 · 精气神 ·修正道




感恩作者大爱美文胜过天籁

禅苑动态一览生命允许重来


道炁开脉轮 

道炁禅苑

天天传新文,弘道利共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