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驻颜术

请​点击关注👉 道炁开脉轮 2023-08-24

 关注 萨度 

学识空有可互生,

思虑心田消昔因。

践行善护共同体,

悟道净炁心明。

(生命·健康·命运)共 同 体



驻颜术顾名思义,乃为将其容颜固守,让其不在随着时间的消逝而容颜衰改。古今不乏有通过驻颜术而达到永保青春的女性,包括现代一些明星。也曾亲眼见证许多道家的坤道(女道士)虽年龄日增,却容颜不改。


驻颜术,是一种改造身体内部和完善身体机能以及激活生命元能的一种功法。所以,一般来讲,修成之后,可以使得自己的寿命增加。消除疾病,永保青春,样貌停止在自己当初修行的样子。


而一旦女人的年龄超过了49岁,也就是黄帝内经中将的七七之数之后,想在修行驻颜术,其难度会增加许多。


而修成驻颜术之后,其身体和外在的样貌会恢复到最鼎盛的时期。永远停留在生命接近最旺盛的时候。正所谓“月圆则亏,日中则移”。所以一般会停留在2025岁之间。而气质,也会有很大的改变。

 


下面将详细揭晓道家驻颜术及其功法。


驻颜术原理


驻颜术练的是精、气、神。古人认为,精能化气,精满则气壮,气能生神,气壮则神旺,神旺则身健,身健则少病,内则五脏敷华,外则皮肤润泽,容颜光彩。驻颜术不仅是为美容而设的,而且还可全面地调整人的身心,使人永保青春活力,具有延缓衰老的功效。


调气:以呼吸吐纳为基本操作。从自然界吸进的清气,不但能增强元气、充实脏腑,还可以进一步推动气血在全身的运行,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得到充养,这是健美的基础。气在容貌美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气的盛衰密会影响面部光泽,不论何种面色,只要气盛就会光泽有神,即使是天生偏黑或偏黄的肤色也能给人美感;而且血随气旺,气血充盛的话,皮肤自然有光泽且富弹性,使面部红润光滑、毛发润泽。


调心:是调控心理意识的状态,也称为练神,其意义在于改变意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调心即调整大脑皮层处在放松状态,此时人的潜意识(道家称为‘元神’)易显现出来,元神的作用在于对人体起自我调节作用,越是在清静安宁状态,元神就越容易起调整作用。

调神

一、可使心神安宁、情绪稳定,很多美容困扰如黄褐斑、白发、皮肤炎症等,均和情志变化有关,道家驻颜回春功的调心能使人情志安定、精神放松,从而能防治此类疾病。

二、可改善睡眠,若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质不佳,会让美丽大打折扣。

三、元神有主宰统驭全身的功用,元神安宁能使脏腑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作用。

四、神能驭气,可随意调动气的运行,使其行所当行、聚其所当聚。

五、可改善人的精神气质姿态,更高层次的美感是追求一种对姿态优雅、神采灵动、气韵生动的美。


驻颜术练习

 

一、驻颜先天练气术之入门七式


【一式】

一式两脚平行而立,与肩等宽,全身自然放松,舌抵上腭眼睛微闭,意守丹田,两手如抱球状,置小腹前数寸, 两掌的劳宫穴兑着肚脐 ,意守丹田片刻,即可联系吐纳之术。



练法:以鼻呼吸,要求慢,细,匀,长。吸气时,想象将树木或自然界清新之气从鼻慢慢吸入丹田,吸气时,小腹鼓起,吸足后需停顿一下再呼气。悠悠将气呼出,小腹随着收缩,吸气时手掌可稍作扩张,稍远离小腹,意想抱着一团气,呼气时手掌可稍收尽小腹。此式练10至20分钟。

功理:引后天之清气与先天之气结合,有扶正祛邪,壮补脾胃的作用,功效快捷,对脾胃虚弱,肾亏腰疼等疗效有显著。

【二式】

二式站法如一式,先将双手掌向头前上方伸举,掌心朝身后,手指朝天,两掌相距如肩宽,伸举时慢慢呼气。然后缓缓将双掌回收到小腹前。手掌向下,手指相对,同时吸气入丹田,待气挺稳,才能呼气。呼气做法如前。此式着重在吸气,吸气时意想自然界清新之气从鼻吸入,随手下降与丹田。

此为采气补齐之法。练10分钟左右


功理:通过采气进一步练足丹田气,此乃练气之本,对体制虚弱,肠胃诸病,阳痿,遗精,妇女带下,等疗效甚佳,是发气后补气的方法之一。

 

 

【三式】
三式站法如一式,先直立,然后下蹲或骑马步,双手掌心向上,自下缓缓上托至鼻前方。同时吸气,小腹渐收缩,胸部扩张。稍停。翻掌向下,缓缓降至小腹前,同时呼气,小腹鼓起,上脱和降下都是手指相对,上托时意念双掌托起两座宝塔,降下时意念将;两根木桩压入地下,反复练9次。


功理:气在胸腹上下运动,疏通脏腑,对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四式】
四式站法如三式骑马步,先双手往两侧平伸,掌心向下,接着双掌卷曲由下缓缓回收至腋下,同时吸气,小腹随着收缩,吸足气稍停,然后双掌转腕或竖掌,向两侧慢慢平推出,掌心朝外,同时呼气,鼓腹,意念一股气流下沉丹田,另有两股气流由膻中向两侧肩,臂,手掌劳宫穴运行,气贯掌心但不能发出,反复练9次。


功理:疏通左右手三阴经,使内气能较快和较大量的向劳宫穴行去,为将来发气打好基础,它对手的三阴的经络,脏腑有调和作用,并可治疗肩,臂疾病。

 

 

【五式】
五式站法如一式,两手垂直贴于两腿侧,先意守丹田片刻,即行练肚脐【命门与会阴】的循环呼吸和运气,先用意从肚脐吸气至命门,小腹略收,稍停,将气缓缓下沉会阴,同时吸气,达会阴后勿呼吸,用意将气提至肚脐,再行肚脐吸气,循环不断,练10分钟。


功理:可加强丹田气,最主要是疏通带脉,以带脉带任督,为下步练小周天能打好良好的基础,肾和膀胱虚弱者,练此式最佳

 


【六式】
六式站法如一式,意守丹田片刻,将气下沉会阴,此时开始吸气,并提纲,气从会阴到长强,上背脊沿督脉过玉枕,入百合,稍停,开始呼气,气从百会向下经祖窍,鹊桥,任督脉下入膻中,然后返回丹田。周而复始,循环9次。

功理:沟通任,督二脉,可生清降浊,壬属阴,督属阳,任,督通调阴阳,阴阳和,则神清气爽,甚妙不难言。

 

 

【七式】
七式站法如三式,但双手入竖掌平伸前方,两掌间距如肩宽,吸气时,意想将两掌中之气循手三阴经返回膻中,下归丹田,待听稳,呼气并意念运气上行到膻中,然后从两侧肩按原路线运至掌中,意在劳宫,但不能发出,以免耗气,如此反复9此。



功理:疏通丹田至劳宫这一段经络,为发气治病打好基础,可治疗肩周炎。关节炎及手三阴经诸病。


【收式】
收式如一式,双掌心对着丹田,意想抱着一个气球,意守丹田片刻即可




【注意事项】:
1.各式皆用意不用力,但不能意守太重,更不能过于求成。
2.各式呼吸时,吸足及呼毕均要稍停。
3.除饭后一小时不能练功外,其余时间均可。
4.先练一二式半月,再练三四式半月。
5.练功期间,尽量减少房事。


二、道家先天导引术十四式


预备式

预备式时间3分钟。双脚平张,与肩同宽,头正身直,双目平视前方,舌抵上腭,面含微笑,呼吸自然,双膝微弯,双手自然放在大腿的两侧,想象身体从头到脚逐节放松,想象头部放松,颈部放松,身体放松,手脚放松。


一节

布气摩面

双手手心激烈摩擦,用手心摩擦,而不是手指,这时候,想象自己的双手掌间,有一团炙热的火球,这个意念,可以加速手心的热度,达到不能忍受的时候,把手敷到脸上,此意念要连续做三个。




(意念一)意念手心的热能从手心渗透到皮肤的深层,渗进每一个细胞,每一个皮肤组织,每一个血管和神经线,热能活化脸部的细胞,展开皱纹,消除雀斑,可以意念热能消除脸部皮肤的问题。维持三分钟。


(意念二)三分钟过后,就可以进入第二个意念,这个意念就是手心的热能,能使到皮肤细嫩光华,气色红润,荣光焕发,想象着自己回到12岁左右的状态。维持三分钟。


(意念三)之后,轻轻的将手心由内鼻子上方往上旋转,经过脸颊。来到下巴,又往鼻子上方旋转九圈,这时候,手掌和脸部皮肤是似接触的,动作很缓慢,这时候的意念是双手似在抚摸一块光华绸缎。维持三分钟



二节

夹鼻 做九次

深深吸一口气,憋住气,用双手手掌的掌沿,手心向内,夹着鼻子,不透气,直到憋不住为止,双手迅速弹开,把气用力从鼻孔喷出来,这时候,发出越大喷气声,就表示运动力越强,效果越好。



这个动作,是基础功法里,唯一一个能够运动到鼻子深处,直达鼻粘膜的运动,通过这个运动,通过运动鼻粘膜,可以治疗鼻敏感,及鼻子的各种毛病。


三节

用双手的中指尖,用力按摩在两眉间的主窍穴,指尖由内向外地旋转,但是,指尖始终不离开穴道的位置,旋转九圈,接着,中指指尖用力从主窍往上呈弧形划过骨眉上方,来到额部两边时,迅速到太阳穴,用力地深深按一下,猛然弹开。


这是推宫活血的动作,可以加强脑部的供血,神清气爽。



四节

拉耳九次

用双手的掌心用力压紧耳朵,挤压不留一丝缝隙,用尽全身力气挤压,直到感觉内耳充满空气,感觉气压饱满时,手掌猛然放开,这时,就会听到内耳发出把瓶塞那样的声音。



这是道家所有基础功法中唯一可以达到内耳的运动,同时,还可以检测耳朵是不是有毛病,在锻炼的过程中,如果感觉内耳隐隐作痛,就表示内耳有毛病。

如:中耳炎,耳鸣等。长做这个锻炼,可以提升听觉的能力。




五节

梳顶十八次

将手弯曲成爪状,十指如耙,用力的从前额梳向头顶,直到脑后风池穴,手指用力地深按一下,再放开手指,先从头中间的部位开始,接着就向两边的耳朵上方梳去,再重复,每个部位做九次,总共十八次。

通过这个动作,可以疏通头部的经络和穴道,改善头皮的气血循环,除可以治疗脱发,头发白的毛病外,还可以治疗头部的疾病。如:片头疼,头晕目眩,对恢复记忆也有帮助,塞车时,或是在办公时间,可以随时做这个动作。


六节

拍颈

头正身直,头不动,双目平时前方,双脚平张,与肩同宽,左右手从两旁展开,用空心掌往头上的百汇穴交替拍打,由轻渐重,由慢到快,拍打36次。

通过对百会穴的拍打,达到对六谷震动的功效,拍打时,力度从天门穴而下,力透内脏,直达脚底的涌泉穴,震动全身的十二条正经和365个穴道。

可以预防中风,偏头疼,脑血栓。



七节

扣脑三十六次

用掌紧压着耳根,双手手指伸向后脑部位,双手手指同时拍击或是敲击后脑,这时候,就会听到后脑发出像空谷回音那样空灵的声音。



通过这个动作,可以平衡左右脑,对增强记忆力有明显的帮助。



八式

摸大椎36次

双手十指交叉,低头,把双手大拇指同时用力来回揉擦大椎穴,直至大椎发热 三十六次

大椎穴是身体重要的穴道之一,集合六阳经,是诸阳之汇,通过刺激大椎穴,启动全身的阳气,可以全面提升抵抗力及免疫功能,使身体保持最佳的健康状态,对预防感冒特别有效



九式

浴手九圈

用空心拳从前面肩部沿着手臂内侧拍打直到手掌心后,反转手,空心拳由掌背往上拍打至肩部,是为一圈,复又转到前面肩部,重复同样的动作,左右手各做九圈,拍打时,一定要很绵密的拍打,确保打到每一个穴位。



通过空心拳拍打首部的三条阴筋和主要穴道,使手部的血液循环通畅,消除疲劳的同时,更能促进全身气血循环,有偏瘫毛病的人,经常做这个锻炼,有助于恢复手部机能,同时,用空心拳拍打也可以拔除手臂的风湿



十节

欲身 九圈

双手空心拳,同时从胸部由上而下直线绵密地拍打至小腹的丹田部位,做九次,丹田部位是在肚脐以下,两个手指头宽的地方,拍打要绵密,这是在运动任脉,主要的穴道,包括膻中穴,中脘穴,如果不绵密的拍打,打漏了穴道,就达不到效果。

通过拍打的力度运动内脏,有效强化及促进五脏六腑的功能。



十一节

浴腿九圈

双手握空心拳从丹田部位开始,分两边从丹田环腰拍打到后腰的命门穴,从丹田到后腰这一圈是带脉。由这个部分的动作开始,把气血从丹田引起命门穴,命门穴的位置就在丹田的相对处,也就是系裤带时,裤带传过后腰,和脊椎骨交叉的地方。接着从名门穴往下,沿着大腿的外侧拍打直到脚裸处,又从脚裸处转向大腿内侧往上拍打回到丹田,到此为止就是一圈,重复九圈。



运动脚部的脚三阴经上的穴道,可以改善腿部的气血循环,消除风湿,腿部有毛病或是中风偏瘫的人,多做这个锻炼,有助于改善病情,恢复腿部的正常机能,坚持锻炼,可以明显感觉脚力提升。



十二节

暖肾三十六圈

双手手心紧贴肾脏部位,维持三分钟,这时,要加上意念,想像手心的热能渗透肾脏,暖化肾脏,加强肾脏的功能,直至肾脏感觉温暖,发热。而手心的热度是越来越强,三分钟后,手心由内向外旋转三十六圈,手心始终不离肾脏的部位。

通过这个动作,可以活化肾脏机能,有效防止肾病,改善女性的妇科病,男性的前列腺炎等疾病,对夜尿亦有疗效。



十三节

沐丹田三十六

先从右手开始,用右手手心拍打丹田,于此同时,左手顺势反手掌拍打命门穴,很自然的左右手交替拍打,总共拍打三十六下,前面拍打的位置是落在丹田部位,后面拍打的位置是落在命门穴。

通过拍打促进气血循环,改善肠胃的毛病和预防腹腔器官的



十四节

(悬照)时间为六分钟

由静而动,由动而静。整套功法其实就的体现生命由静而动的产生。最后由动归静的循环,这和宇宙的形成,大自然的规律是互相呼应的。

先用右手的手心遥对丹田穴,距离八厘米左右,同时,反转左手,用左手的手背遥对命门穴,距离八厘米左右,维持三分钟后,换手,共做6分钟。

此动作还可以把气血引导丹田和命门穴,借助意念的贯通,使气血回到先天的最好状态,达到元气充足,精气旺盛的目的



【注意事项】

此动作还需要(意念)的配合,即想象前面手心和背面的手掌背之间有一根气柱,从丹田穴直透名门,手心和手背发麻和发热的感觉。最后用三分钟的时间来做收工动作,最后达到元气在丹田内储存而使到身体健康,同时,通过收小腹和提肛的锻炼,可以治疗便秘,胃下垂,子宫脱落,痔疮便秘毛病,很快见效。




收功的时间应当相等于练功时间的十分之一。

双脚并拢,右手在内,双手手掌合抱紧贴在丹田处,然后,深呼吸,收小腹,提肛,可以小口换气,但是,要始终收紧小腹及提肛,这时要适时运用“意念”即把肛门收缩到大肠内,同时,意念全身真气沉入丹田,不再启动。

三、驻颜术之静坐


【方法】

静坐的方法,有两大要件。

(1)端正姿势。

(2)调节呼吸。


【注意事项】

(1)、静室一间,或用卧室,房门关上,窗户打开,不使外人打扰。

(2)、制厚的坐垫或是褥子。

(3)、静坐之前身着宽松舒服的衣服,使身体和肌肉不受拘束。

(4)、身姿平直,脊骨不弯曲,端正坐姿

(5)、静坐结束后,宜慢慢睁开双眼,慢慢舒展手足和身体。



静坐时的两脚

(1).盘组而坐,即以左胫加于右胫之上,复以右胫加于左胫之上,

(2).盘时或以左胫加于右胫之上,或以右胫加于左胫之上。根据个人习惯额额定。

(3).两股交叉如三角形,股之外侧,紧着与褥上,重心自然安定与脐下,

(4).初练习者,一定会有麻木感,忍耐。习惯了就没有事了

(5).麻木不能忍受的时者,可左右互换


静坐时两手

(1)两手轻轻交握,贴于小腹之前,垂置小腿上。

(2)交握之法,以一手轻握他手四指,两拇指结成交叉形状。

(3)或以左手握右手,或以右手握左手,随意而为。

(4)两手交握垂下处所,各随人之肢体所宜,或腹下,或股上。

(5)两手下垂及交握指尖,随意为之,不能可以用力。

静坐时之心境

(1)宜放下一切,不起妄念。

人的意识界,恰如一个舞台,各种观念,犹如各种角色。在意识界里粉墨登场,一刻不得停息。因为一念不起,很难做到,只有通过长时间的修行方能达到。

(2)用反照法,消除妄念。

反照法,就是所说的内视术。常人眼中看到的,都是外物。没有能内视的内容。静坐时闭合了双目。反观自己的意识,先将杂念消除,头绪理清,甲念起,则反照之。不使攀援,乙念起,亦反照之,不使攀援。即使乙念空。其正本清其源,时间长了妄念自然消除。


静坐的时间

(1)初学者,早晨起床,晚上睡前各静坐一次。否则,每日至少一次。

(2)每次静坐都要比前一次时间长些,时间越长越好,但是不能刻意延长,要任其自然。一般三十分钟为好。

(3)若是工作忙的人,一次一小时为好。

(4)时间不论早晚都可以,若是每天只静坐一次,最好的时间的早晨。

(5)晚上睡前,静坐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的时间。最为适宜。所以静坐以早上为主,晚上为辅。

(6)早晨起床,先在床上抚摸上下小肚子,调整呼吸,再通大便,再洗漱。然后静坐。



附:道家还童颜功


此功主要做功于头部,特別是颜面部位。久练此功可以使皮肤滋润、细嫩、富有光泽,减少皱纹,不长暗疮和老年斑,故曰“还童颜功”,又称“润肤功”。


此功共分14式。


全套练法


第一式 三星高照

一、做法

(一) 预备势:

含笑静立,展胸收腹,肌肉放松。双腿并拢,手臂置于体侧,呼吸缓慢,均匀,日光平视前方,神态自然(图一)。

(二) 起势:

双手手心向下,由前向上徐徐升起(图二),举过头顶神庭穴,手心劳宫穴向上,两手虎口合谷穴相对,使上肢腕、肘、肩3 节和下肢胯,膝、踝3 节自然拉开,脚跟微抬,形成六顺(图三);

在两手上坐的同时,展胸收腹,尽量多吸新鲜空气(即道家所谓宇宙天空活气,此动作道家称为服气)。吸气时,注意绵、细,无声,吸尽后翻挲,两手按原路线慢慢落下,复归原位(图四);与此时,将体内浊气(道家称第一次举手为福星,第二次举手为禄星,第三次举手为寿星,前后三次称为三星高照)。

二、作用

按道家说法,此功吸气时、手心劳宫穴向下是吸地阴,起养血、活血、调血作用;手心向上是吸天阳,起养气的作用。长练此功可以补气养血,气血运行畅通,阴阳二气匀分,活血化淤, 体健神足。

第二式 磨鹰爪

一、做法

(一)预备势:

站立姿势与第一一节同。

(二) 起势:

动作接前,当两手从头顶上方翻掌下落至膝盖位置时,合掌置于双膝内侧血海、曲泉穴之间,俯身屈膝下蹲,夹紧双掌(图五),然后,左右两脚跟(大钟穴) 上提下落,带动双掌磨擦生热(图六~ 七),照此连续磨擦8 次。注意合掌磨擦时,手指移动的位置以四缝穴至掌心距离为宜,手心劳宫穴不要开乎掌。

二、做功要领

做磨擦双掌动作时,要适当用力,使其生热,弯腰、收腹、挺脖要自然,前列腺肥大和女子性缺陷患者,以及脚后跟痛,脚拙筋的人可适当多练。孕射忌练。

三、作用

这是还童颜功中关键的一式,也是区别于其他门派润肤功的独特的地方。此功磨擦双手的动作剌激了劳宫、鱼际、合谷、十宣等穴位,并直接牵动了背部脊柱神经督脉诸穴,故练功后不但可使十指关节灵活富有弹性,两手气血畅通,而且对头痛、牙痛、手掌多汗、癔病、肢端和手掌麻木、心绞痛等症均有疗效;上起下落的提踵动作,直接剌激了下肢两腿、膝关节、踝部和胯部关节的


足三阳、足三阴六脉中的大敦、.仆参,解溪、承山、委中、昆仑、环跳等穴位、可防治下肢行动不便、蹲起困难、便秘、腿痛、踝骨麻木、脚后跟痛、脚抽筋、腿脚发冷等症:在起落摩擦的同时刺激了会阴、长强穴位,牵动了肛门和性腺器官, 可以调节改善性激素的分泌,而颜面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加上以下各式动作,便可使皮肤细胞活跃,起良好的保健作用。所以若要还童颜,必须磨鹰爪。

第三式 抚三凤

一、做法

(一) 预备势:

动怍接前,双腿合拢,直体站立,合掌上提(手心必须夹紧) 至鼻上方,分开捂住双眼(图八)。

(二) 起势:

用经过磨擦发热的手心,轻轻捂按眼晴八次。道家称此动作为“捂丹凤”。接着,手心离开双眼,但双手仍在原位不动(图九),眼睛张开、眼睛由左向右旋转八次,又由右向左旋转八次。道家称此动作为“转丹凤”。最后,双眼向上、向下各展合八次。注意:双眼做展合动作时,手的位置不变。道家称此动作为“展凤眼”。捂、转、展三个动作总称:“抚三凤”。

二、作用

由于用摩擦发热的双手捂按眼睛的睛明、攒竹、承泣、球后诸穴位,加上眼睛的转、展运动:对眼睛有良好的保健作用。长练此功可以防治见风流泪、夜盲症、视神经炎、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白内障、眼眶神经痛、近视、眼跳、青光眼等眼疾。

第四式 替天庭

一、做法

(一) 预备势:

动作接前,自然站立。

(二) 起势:

用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从双眉中间位置(印堂穴) 向上按摩,左右分开,顺摩天庭(阳白、神庭、太阳诸穴) 八次(图十)。道家称此动作为“替天庭”。

二、作用

此功按、顺摩动作可防止中老年出现过多的抬头皱纹,或者使其由深变浅。由于动作刺激了天庭诸穴,可防治鼻病、眼眶发紧酸麻、头痛、晕眩、失眠、高血压、三叉神经痛、眼震颤、面神经痛等疾病。

第五式 顺风尾

一、做法

(一) 预备势:

自然站立,两手置于双眼眼角处(图十一)。

(二) 起势:

用双手大拇指下部的软肌(鱼际穴),从眼角向两侧脑后(太阳穴) 方向顺八次。道家称之为“顺凤尾”。

二、作用

此功顺摩动作可以减少鱼尾皱纹的出现,又因动作过程中, 牵动了眉中、眉梢、承泣等穴位以及脸部侧面诸神经,刺激了太阳穴,因而可防治面部神经麻痹和跳颤、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口眼歪斜、神经性头痛、散光、复视等症。

第六式 顺双颊

一、做法

(一) 预备势:

自然站立、两手在脑前合掌摩擦生热。

(二) 起势:

用摩擦发热的双手捂住面部两颊,手心(劳宫穴) 从颧骨位置由上往下捂摩八次(图十二)。若能用唾液擦面,效果更佳。

二、作用

用热手捂摩双颊,加上唾液(含有自身的激素)的作用,能促进血流畅通,细胞活跃。长练此功,可使皮肤细嫩、滋润、富有光泽,减少皱纹斑点。

第七式 按地仓

一、做法

(一)预备势:

自然站立,左上肢屈臂抬起,左手心捂住嘴,拇指尖(少商穴) 点按在左鼻软骨下的凹陷处,左鼻孔不吸气,其余四指经捂右面颊;右手翻掌托住下颚,右肘置于右乳近处(图十三)。

(二) 起势:

两手配合由左至右转动八次,左手拇指顺势点按左鼻软骨下的凹陷处八次,用右鼻孔吸气;与此同时,舌头在嘴内随手势转动八次(图十四)。

二、作用

此功动作直接剌激了地仓、人中、颊车、下关、双廉泉、大迎、人迎诸穴位。长练此功可以防治中风、口眼歪斜、面部神经麻痹、嘴唇顫动、语言不清、流口涎、口疮、伤风鼻塞等症。

第八式 吐信功

一、做法

(一) 预备势:

自然站立,用两手捂住嘴鼻,食指点按在鼻梁两侧凹陷处,拇指托住两腮,其余三指相合于嘴鼻前方,使嘴前留出一活动空间(图十五)。

(二) 起势:

张口向外吐舌八次,自由转舌八次,扣齿八次。

二、作用

此功直接牵动刺激了腮部和面部神经及太阳,下关、天突诸穴位以及唾液腺组织。久练此功可以防治口干舌燥、喉炎、口疮、舌癌、口腔酸麻和牙痛等症。

第九式 吮玉液

一、做法

(一) 预备势:

自然站立,双手位置与吐信功相同(图十六)。

(二) 起势:

左右上下运转双唇各八次,然后紧闭双唇吮吸,使津液满口,分三次咽下。

二、作用

此功要在做完按地仓、吐信功后才能进行。闭唇吮吸动作刺激了口内的唾液腺,能使唾液分泌增加。而唾液对身体,尤其是对消化食物有重要意义。据专家研究认为:唾液能消除食物中的致癌毒素。所以历代道家都十分重视增促唾液分泌的功法,命名为“元和”,称之为修仙得道的法术之一。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有“咽漱元和津”的诗句。

第十式 击龙颜

一、做法

(一)预备势:

自然站立,双手在胸前摩擦,使手生热。

(一) 起势:

用摩擦生热的双手手指肚(十宣穴) 击打面部皮肤(包括天庭、两颊、双颚、腮、嘴、,下颌等部位),约一分钟(图十七)。

二、作用

由于击打面部,震动了五官神经和皮下组织,使细胞兴奋活跃,血流畅通,可以防治面部神经酸痛、麻痹和颤动,还有助于颜面皮肤的健美。同时对十指也有保健作用,可防治麻木、酸痛、.手颤、血流不通、手指发冷诸疾。

第十一式 顺凤耳

一、做法

(一) 预备势:

站立姿势与上节同。

(二) 起势:

用双手心前后擦摩两耳八次(图十八)。注意两手往后顺擦耳朵时用力稍强,往前反摩时用力要轻。接着,用中指将左右耳扇向前按住,食指搭放在中指上,向下滑击耳鼓三次(图十九)。道家称之为“击天鼓”。

二、作用

擦摩双耳牵动刺激了面部的上关、下关穴位,耳部的听宫、听会、耳门等穴位,因而可防治耳聋、耳鸣、耳炎诸症;击天鼓可增强听力、开窍通神,心明眼亮。

第十二式 擦龙须

一、做法

(一) 预备势:

自 然 站立。

(二) 起势:

用双手十指的指甲背部,从额前发际处(神庭穴) 开始往后推梳八次(图二十)。

二、作用

通过两手十指的推梳,刺激了头顶的百会、通天,四神聪诸穴,可防治头晕、目眩、鼻炎、脑贫血、癲痫、呕吐等症。

第十三式 育天池

一、做法

(一) 预各势:

站法如前,左手放置脖后。

(二) 起势:

左手在脖后天池(道家术语,包括风池、风府、哑门、天柱诸穴),由右向左摩擦捂捏八次(图二十一)。再换右手,由左向右摩擦捂捏八次(图二十二)。

二、作用

两手在诸穴上摩擦捂捏,可防治精神分裂症、后头痛、揺头症、视物不淸、面部肌肉抽动、中风等症。

第十四式 大顺功

一、做法

(一) 预备势:

自然站立,两手置于胸前。

(二) 起势:

两手在胸前抚摩擦热。然后,擦手心、手背、指缝、手腕、双臂,状如洗浴(图二十三~二十五)。

二、作用

此功是站功中的最后功法。双手的抚摩直接刺激了手三阳、 手三阴六脉中的诸穴位,故此功能防治手发热、手发冷、手出汗、手颤抖、手抽筋、手腕酸痛等症。



点 击 调病扬升寻妙缘

道炁开脉轮简说


道炁开脉轮  调病慧心净



天 地 根

心 性 命

存心养性·执中贯一

明心见性·万法归一

修心炼性·抱元守一


道可非名永恒,
炁化同体命生。
知灵灵知了了,
识来十八五蕴。

觉湛圆澄世界,悟开明德亲民。智行命运与共,慧止舍得安心。    

道 炁 禅 苑

我们的

🙏

道 者

理   也    乎

炁 者

能  可  乎

道,可。

道,非。

常,道!

夫道也者,位天地、育万物,揭日月、生五行,细入刹尘,大包天地,从无入有,作佛成仙……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也。



大学之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常明断句)

🔥

宇宙即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佛,觉悟

即是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相由心生,万法唯心!

心本无生因境有。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观自在…照见五蕴皆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本自清净,本不生灭,

本不动摇,能生万法。



性  能


道   法  术


玄者

可  也



其妙

莫名也



无论你是要开悟成佛,

还是要得道成仙,

都必须中脉通畅。

  ——南怀瑾

天地人

精气神

贪嗔痴

欲爱情

命心性

空乐明

最近新文点下看:

止住能量的无情浪费

南怀瑾先生的传世秘法

快速聚能量

强化「我」又强化「你」

南怀瑾:睡觉的诀窍

64卦-64种境界、智慧

医急点穴法

没有治不好的病!

禅修入定详细过程 \ 秘诀

祝由术密受教材(珍藏)

如何“觉”

智商、情商~逆商

用能量、频率与振动来思考

你的伴侣,是你最好的……

自性能量与附体能量

财富~福报与修行

进食看情绪

天然的治愈力量

能量振频,决定命运

财入?门 福入?门

量子:运随心转

欲望~~精~气~神~



感恩作者大爱美文胜过天籁

禅苑动态一览生命允许重来

声明:公众号旨在弘道净炁传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亲身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道炁开脉轮 

道炁禅苑

天天传新文,弘道利共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