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打开慧眼,直达真相!

请​点击关注👉 道炁开脉轮 2023-08-24

 关注 萨度 

学识空有可互生,

思虑心田消昔因。

践行善护共同体,

悟道净炁心明。

(生命·健康·命运)共 同 体


  闻正法      寻真理      同修行      同觉醒 


为什么修行这么多年也没有得到感应?




我们拜佛的时候,必须要恭恭敬敬,不可以东看看、西看看、前望望、后望望,不可以这样。你这样,那就是没有诚心,没有专一。

你拜佛就一心拜佛,持咒就一心持咒。好像我们在佛堂这儿拜佛、诵咒的时候,不要听见楼上有一个什么声音,心就跑到楼上去了;楼下有一个声音,又跑到楼下来了;街上有一个声音,心又跑到街上去了;门有一个声音,心就跑到门那儿去了,不可以这样跑。
不要管闲事,因为你拜佛比什么都重要;你诵经、持咒也比什么都重要。除非特别叫你管理事情,你再去管理事情;没有叫你管理事情,你不要管闲事,这样子你就能专一,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佛,真正地礼拜佛。
真正的专一,就是用一个心来拜佛、来诵经、持咒,才能有感应道交的力量。所以各位说:「我拜了这么多佛,念了这么多经,持了这么多咒,啊!我修行了这么多年,一点什么成就都没有!」你想要成就什么?你在那儿拜佛,尽打妄想,尽想入非非,一边拜佛,一边打妄想,一边管闲事,这怎么会有感应?







所以修道必须要专一其心。我以前对你们说过,我读书的时候,在我的旁边或者有打鼓、打钟的,都不能扰乱我,我不被这个钟声、鼓声所转,能专心致志来读书。那么说这钟鼓的声音,我是不是听不见呢?不是的,也听得见,但是就不被这种声音摇动读书的心。
我们现在拜佛,也应该这样,一心拜佛,不被其他的闲杂声摇动我们的心。拜佛的时候,应该念这几句偈颂: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诸佛菩萨影现中,我身影现诸佛前,头面接足皈命礼。
「能礼所礼性空寂」,能礼就是指我们,我们现在是一个能礼拜诸佛的众生,我们「所礼」拜的就是十方诸佛,我这个能礼拜的众生和我所礼的十方诸佛,这两种都是空寂的。
那么说:「空的就不要礼囉!既然空,还要礼他做什么?」不错,本性是空的,无为是空的;但是你想要证得无为法,先要从有为上做起。

所以你没有证到空寂这种空理的时候,不可以说:「既然空,我也不要礼佛了,佛也不要受我的礼,这本来都是空的嘛!」本来都是空的,这是真空;但是你要从妙有上着手,你要礼拜,所以这叫「能礼所礼性空寂」。




「感应道交难思议」,虽然性空寂,但是中间可有一种感应,这感应道交是不可思议的。你这儿礼佛,佛受你的礼,你增加你的福慧,这是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我这道场就好像帝释天的宝珠,这宝珠什么都会现出来,「诸佛菩萨影现中」,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法身的影都会在这宝珠现出来。
「我身影现诸佛前」,我现在在这儿拜佛,我这身形、这个影就现到十方诸佛的面前,所以你供养一佛,也就是供养一切佛了;你供养一切佛,也就是供养一佛。那么我的身体和诸佛的身体都互相在这宝珠现出来。
「头面接足皈命礼」,我的头面和手都接到佛足上,我一心皈命顶礼。

在拜佛的时候,要诚心诚意来念这几句偈颂。你拜哪一尊佛,就加上哪一尊佛的名字,譬如我拜释迦牟尼佛,就说:「释迦如来影现中,我身影现释迦前,头面接足归命礼。」你若拜观音呢,就说:「观音菩萨影现中,我身影现观音前,头面接足皈命礼。」
在拜佛的时候,你若能专一其心,那个感应道交就不可思议。所以无论哪一位在念佛时,就要像一个念佛的,不要各处看,无论哪里有动静、有声音,都不需要管它,就是不管闲事。
那么念佛时要专一,拜佛时要专一,供养佛时要专一,你诵经的时候也要专一,持咒的时候更要专一。
所以我们这儿诵经持咒,旁边有什么声音,我们都不知道,那就是得到「持咒三昧」了。
你说这么多年也没有得到什么感应,你那儿尽打妄想,怎么会有感应?!



2

开启智慧


开悟就是打破一切假象,进入空无寂静的那个状态,不来不去,不生不灭,如如不动!

有一个修行人非常虔诚,他每天打坐,读经,磕头,拜忏,抄经,非常精进,希望能够早点成佛。
有一次他去寺庙供香,在路上遇到一位禅师,他看禅师衣服破旧,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了禅师,并说出了自己多年的苦衷。
修行人:我天天打坐,读经,磕头,拜忏,抄经,这样努力能成佛吗?


禅师:成不了。

修行人急切的问:我为什么成不了佛?我已经这么努力了。
禅师:佛不是打坐成佛的,佛也不读经,不磕头,不拜忏,不抄经。
修行人:那佛是怎么成佛的?
禅师:佛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成佛。


修行人迫不及待的问:那佛每天都在想什么?

禅师:佛在想如何利益一切众生。佛在想如何让众生解脱生死。佛在想如何用一切方便法来成就众生。佛从来没有为自己想过什么,也没有想过自己要成为什么,要得到什么,只想着怎么能够把自己的真心全部舍出去,拯救众生。
修行人:所以我天天想着佛,就成不了佛,因为我太想得到了。那我就彻底把自己舍出去,这样就可以做佛了吧?

禅师:不能,如果你为了成佛而去舍,那不是真正的舍,还是有得失之心,有交换之心不能成就。
修行人:那我到底应该怎么去舍?怎么才是真的舍?如何去做?
禅师:如果你还有舍得之心,就没有真的舍。你知道佛在舍什么吗?
修行人:是功德和福报吗?
禅师:佛在舍无量的功德,那你有这个功德吗?
修行人:或许有,或许没有吧?
禅师:你知道什么是功德吗?
修行人:不想自己,不为自己,好好做人,积德行善,帮助别人。

禅师:这只不过是形式表面而已,是无力的理论而已。如果你现在还没破相,还在各种假象当中执迷不悟,根本不可能有功德。
功德就是首先你要认清自我,从此开始在心中念念都要没有计较,处处要认可自己的因果,而理解他人承担磨难的考验。
外在的一切痛苦纠结,诽谤,恶意,都是你应该承受的因果报应,而非他人的错误,你必须认清楚,你此生的所作所为,都是你自作自受的结果跟任何人没有任何关系,你必须对你这一生的所作所为负百分百的责任。


因此,你现在要舍下你自己的一切私心和欲望,真正在生活,工作,修行当中,全然付出,无所求,无期待,你的烦恼将越来越少,你的心量将越来越大,逐渐进入清静,回归自性。

当你回归自性的那瞬间,你的内心充满光明和愉悦,整个世间都是宁静的,你顿悟到万事万物都是你的化身,那是一种自发灵魂和全身每一个细胞的快乐!

当你回归自性的那瞬间,你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视死如归,没有丝毫的恐惧,二元意识消失,没有好与坏之类的低级层次的对抗意识,性意识消失,不再追求异性的爱和被爱,对生命充满尊重和爱!
当你回归自性的那瞬间,你发现一切都不用解释,因为你知道一旦开口解释或者描绘,就着了像,凡是能被说出的真理,已经离开了真相。
当你回归自性的那瞬间,你是真实而圆满的。圆满不是没有缺点,圆满是优点与缺点、对与错、善与恶、是与非的统一体。


当你回归自性的人,没有牢骚,没有抱怨,没有妄想,没有执念,他的心是平静的,在平静中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这就是智慧,也是佛性,也是顺天行道,道法自然,自然而然。

当你回归自性的人,往往心如止水,无论是在生活安逸,顺风顺水的时候,还是在挑战不断,困难接连而至的时候,心情都是一样的淡定。
当你回归自性,就是一个点燃自己生命之光的人,可自照,亦可照人。
修行人当下顿悟,发下宏愿,愿将此心奉尘刹,生生世世报佛恩!阿弥陀佛🙏




点 击 调病扬升寻妙缘


道炁开脉轮 调病慧心净


道炁开脉轮简说





天 地 根

心 性 命

存心养性·执中贯一

明心见性·万法归一

修心炼性·抱元守一


道可非名永恒,
炁化同体命生。
知灵灵知了了,
识来十八五蕴。

觉湛圆澄世界,悟开明德亲民。智行命运与共,慧止舍得安心。    

道 炁 禅 苑

我们的

🙏

道 者

理   也    乎

炁 者

能  可  乎

道,可。

道,非。

常,道!

夫道也者,位天地、育万物,揭日月、生五行,细入刹尘,大包天地,从无入有,作佛成仙……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也。



大学之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常明断句)

🔥

宇宙即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佛,觉悟

即是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相由心生,万法唯心!

心本无生因境有。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观自在…照见五蕴皆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本自清净,本不生灭,

本不动摇,能生万法。



性  能


道   法  术


玄者

可  也



其妙

莫名也



无论你是要开悟成佛,

还是要得道成仙,

都必须中脉通畅。

  ——南怀瑾

天地人

精气神

贪嗔痴

欲爱情

命心性

空乐明

最近新文点下看:

佛靠魔磨、天道、改运!

强化生命能量

获取天地正能量的秘法

闭嘴观心修法

本来无病,何谈治疗?

真 的“真相”

打通气脉有新招

开悟特征与训练-走出误区

消业培福最好的方法……

南怀瑾传:密静能源

人活一口气 终身只为炁

快速积福转风水 // 妥善处理灵异事

改善能量频率

求财的法界原理

证悟空性后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觉知-相遇-启示 改运

清醒无念 创造超凡

打通经脉有家法

道炁开脉轮 调病慧心净

寻找明师 / 佛魔迥异

“思考” 之瘾

意识来源

开悟的世界 、 思想层级

人生三件宝 / 脉轮与修行

夫妻三生因果

避开负能量附体7法

穿越能量



感恩作者大爱美文胜过天籁

禅苑动态一览生命允许重来

声明:公众号旨在弘道净炁传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亲身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道炁开脉轮 

道炁禅苑

天天传新文,弘道利共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