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修行 "好感觉"

请​点击关注👉 道炁开脉轮 2023-08-24

 关注 萨度 

识空有可互生,

虑心田消昔因。

行善护共同体,

道净炁禅心明。


生命 · 健康 · 命运<共同体 

 开脉轮 调百病 

 乐明空 慧心净 






当你遇见了某个人或事请,

产生了身体上的能量感受时,
注意调查你的信念或念头吧!
我们从外面感受到的能量与美好,
没有一件不是心投射出去的返回!










一念生信



人们常说一些修为非常好的老师身上有某种能量,拜见者一见便会生出某种感觉,或喜悦,或宁静,或跪倒,或流泪,种种迹象人们归功于是那位大师,但真的是这样吗?

 

你能够百分之百地确定那个大师传递给你了某种能量?

 

当你头脑中有某些关于大师的念头时,你产生了某种感觉;


如果你头脑没有那些关于他的念头时呢?


同样的能量现象还会发生在你身上吗?



当你看到某位大师时发生了某种身体上的能量感受时,注意调查你的信念或念头吧,看看有哪些你注意不到的念头或深层信念在起作用?

 

你内在就是一个化学反应缸,念头反应于念头——你里面的一个关于他的信念在反应于另一个关于他的信念。没信念就没有能量。


当你站在他的面前,里面一个念头也没有时你感受了什么?


一念不生,当体是空,能量在何处?



 

心外并没有事物或人,我们所感受到的一切仅是我们的信念的反应。


当我们内在没有某种信念时,我们就不会做那种信念的反应。


当一位大师站在一群人面前,为什么有的人会感受到他的能量,而有的人不能?感受到的人在感受到他自身的念头反应。


并不是感受到的人接受到了那位大师或老师的能量,没有感受的人没有接受到那个大师或老师的能量,根本就不存在一个“接受”的问题。


有的仅仅是,那个人有没有接受到自己的内在反应——那信念反应于信念的力量。









能量是一种“力”




相信一个念头或一个故事会产生巨大的心力,这心力就是“信念的力量”。


我们所感受到的某位老师或师父的能量,事实上是我们自己内在藉由他反应出来的自己的念头的力量。


没有念头就没有能量。

 

一位大师坐在教堂里,朝拜他的弟子们都分明感受到了他的能量,有的看见了光,有的感到了爱流在奔淌,有的觉知到了神的形象,等等。


但一条狗就坐在大师的旁边,它一点反应也没有。

 

一位傻子突然闯进了教堂,他也没有任何变化。




如果那位大师身上真有像太阳一样存在的隐藏的能量之光,那么,每个人、每块石头、每片树叶都能感受到,都应该有变化。


而实质情况是,只有相信那位大师有某种能量的人才会有能量,而不信的人什么感受也没有。


不是他们没有“接受”到,而是他们没有反应于他们自己。

 

你说你确实感受到了大师的“能量”……嗯,我相信你说的是真实的。


但问题是,那能量从哪里来?


来源于你的师父还是你自己?


那能量是来自你自己的。


它由一念所生。


一念生信,当体受想,五蕴内腾,六根作应,意上生景,身上生受,舌、鼻、耳、眼分别有应,这就是所谓“大师”的能量在你身心六根处的开花。







自生的能量‍




如果你明白了这个问题,同样的道理,大师们为我们加持或灌顶——也并不是他们把他们自己内存的某种能量给了我们,而是他们让我们自己内在生起了一个“念”。


我们的“念头”在我们自己内在的信念系统里发生了化学反应,我们加持了我们自己,我们灌顶了我们自己。


大师们或他们的加持与灌顶仪式,只为我们的心种了一个信的“念头”,藉由他们,我们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内在那个念头种子的开花结果。

 

从来就没有什么人能够真正进入到我们的内在,只是我们的心在里面造了一个关于某人的“相”,然后那“相”在我们里面运作——它反应于它,它创造它,然后一相生万相,相相交应,然后生出我们眼前的婆娑万景。


而实质这些景的显化从哪里来呢?


我们的心。




 如果我们向内探查自己的心念,如果我们越了解心念与我们所创造的世界的关系,我们就越不会失于迷信,就不会再相信于或依赖于外在存在了。


心是一切景相的源头,凡我所见,皆为我心所生。


因此,这和那些外在的人、事、物或某位大师、老师有什么关系呢?

 

你想获得持续不断地加持或灌顶吗?


你来加持或灌顶你自己,使用你的念头,应用你的正念正信的力量!


做自己的师父,给自己加持或灌顶,那才是真正的修行呢。


在你的生命中,你所收到的一切都是你自己给出去的,只是你可能不知道,你忘记了某个时刻的“给”,你只注意到了“收”。

 

因此,你往往把收到的那个“东西”假定为是某个外在的老师、神或存在给予的,而那不是真的。


生命时时刻刻,都只是在回收它所给出去的东西。




心的一生就是个不断投射与回收的一生,它收到的礼物没有一件不是它投射出去的返回。


注意到心就是一个完整的宇宙,它一生所有的“给”与“收”都发生在它的内部,一切都是自我循环。


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外来的,也没有什么东西真正抛出去过,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心中。

 

所以,不要迷信于外物、外人或外事,宇宙里没有秘密或神秘,一切都是心自身的创造,只是你还不完全了解而已。


你要想了解事物的真相,不必向外走去,只需反诸向内,了解心念和心是如何创造它的问题与故事的。

 






凡心所感,皆是心相




有些人在打坐或某些场合下,感受到了“场”,注意到这也是为心所生。


凡心所感,皆是心相。


当我们说心创造了一切,并不是说心创造了那客观存在,而是说心创造了那客观存在的相。

 

佛陀说,山河大地,树木花草,为心所造,这并不是说心创造了山河大地树木花草本身,而是说心创造了一个关于山河大地树木花草的相。


没有心创造的相,就没有心可感知的事物;而心所感知的事物,在其本质上只是那些事物的相。


注意到心所触见的一切,皆是它自己对着外物创造的相也。

 

来注意到心所触见的一切,皆是它自己迎对着外物创造的相。


在终极真相上认识事物就不会迷失,一颗不迷失的心,才能更好地创造它自己的生活。 









意生身




有人在打坐,或某些特殊的情况下,看到了自己的身体出离了自己的身体。


他看到自己在打坐和工作,或他出离的身体看到了屋外或某个城市的场景……有人把这种现象叫做灵魂出体,佛教徒叫它意生身。


注意到,这一切都是幻象。不要相信它。

 

佛陀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你为什么要被一个虚像所带走自己的心呢?


有人说那是真实的,嗯,你睁着眼所见的一切更真实呢——但它也还是相啊。


心所看见的相没有一个是真的,都是虚妄不实的。


不被那些相所带走就是离相。


离相才能成佛。




无论是在打坐修行,或是日常行走坐卧,注意要保持觉知,不要被任何相所迷。

 

意上种念,身上收获。


修行之中,身体上出现的种种感受变化,都不要相信它,那都是“意识”(第六识)之上所起的故事,都是“意”识借着身体、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所创造的故事而已。


离相不着,便然是佛;见相着相,即是中魔。

 

着任何相都是一种形式的魔。


魔者,着相也。


不着相,就永远不会有着魔的情况发生。


如果某种大师出现在你的面前,如果你着于他,那么那位大师就因着你的“着”而在你那里变成了魔。


不着相,物物是大师,事事是教诲;


着于相,物物是魔障,处处为机关。



 

在某些大师面前,或者你认为你真实地感受到了什么,但注意,不要着于你的感受。


着于感受,就是着魔。


“感受”——是最为真正的魔,没有什么比“感受”这种魔令人深信和着入更深的了。


人们会打着那感受“很真实”的理由或晃子着了进去。

 

让你感到真实而让你的心着入,这就是“受魔”的技能。


注意在修行之中,要时刻保持觉知,警惕被“受”魔着住。


修行之途,持觉而行,过处处关,路处处景,注意在觉上而不要在那些景相上。









身上的感受从哪里来?



感觉是身受,前有四根,眼耳鼻舌,后有意根,统统往“身”上投射它们的图景。


身体是器皿,前四根后意根收集、产生出来的“故事”都到身体上去“反应”,这就形成了我们所谓的“感受”。


感应、感觉、感受、感情——是身受形成的递进过程。

 

感而应之,应而成觉,觉之有受,受积化情。


心身能感,故而有应;有应的变化,就形成了感觉,有感觉就会逐渐形成感受,感受累积到一定程度变成了感情。

 

一个敏感的人,初感有应积应成觉,积觉成受,积受成情,步步深入。



一个敏感的人,因为他的心从收集感应的因子,经感觉,到感受,最后化成感情时,已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孕育和累积,所以当那感情一旦形成和爆发时——那感的情往往一发不可收拾——那感情带有很大的粘着和卷入的能量。


 一个感情型的人不能放下感情,或感情不容易被放下,就是因为那颗无明的心在那条内在之河里被浸润滋养的太久了。


没有觉知,心与相着,故入感受的河中被诸受浸染,形成很难去剔除的心上之“垢”。

 

身上的感受从哪里来?


心上种念,身上开花,花开有香,其香归心,心闻其香,便成感受。


心念萌发,诸相成花,这伴随展示的就是你所感觉到的能量。


注意去了解感受是怎么形成的,能量从哪里来……不要在这些感受和能量上着相。 







修行不是找好感觉




现代社会,有好多老师在教授获得和体验能量的方法,有很多学员在上能量课——来注意“能量”对你的生命有什么意义?

 

在我看来,“能量”在你的生命里没有多大意义。“能量”像一股内在的潜流,它顶多对你的身体细胞有一定的清洗和滋养作用,但能量不能解决你的生死、烦恼,不能真正解决你的生命任何问题。

 

你可以不断地倾听着宁静欢快的音乐,告诉自己“我放松,我自在,我喜悦,我爱……”


然后,你的身体跟随你的心,你真的感受到了放松、喜悦、自在和爱能充满,可是,当时你的老公跟你说:“别去练你的感受能量了,快把窗台的毛巾拿来给我”。


想也没想:“你没看见我在专心练习吗?你自己不会拿吗?”


一个不快乐的念头开始在你心中种下。





老公说:“我正在炒菜,必须你去拿”。


然后你不情愿地停下来,去拿毛巾给他。

 

因为刹那间你种下了一个不开心的念头,你甚至怀着隐藏的愤怒给他送毛巾。


因为在自己隐匿的不满中,你低头走路,到了厨房门前竟没注意到老公正端着盘子出来,这时你把他的菜撞到地上,菜汁弄了你一身,于是你开始勃然大怒,“你瞎眼了吗?”……


于是你让自己进入了更深的烦恼……刚才你练习的喜悦能量哪去了?

 

看到了吗?


修行不在觉知上用功,烦恼的念头跳出来你不知道;修行不肢解你那些信念,你无法跳出苦的轮回。


无论你练习喜悦的能量、慈悲的能量还是爱的能量,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能量不能破解你的信念,不能增加你觉的力量,所以对你的生命本身没有多大的意义。

 



注意,修行不是找好感觉。



有人说修习能量能给人带来好感觉,不错,但注意到,修行不是为了好感觉。


因为任何“感觉”都是有生灭的,有生灭就会有轮回,有轮回就会有苦。

 

当好的感觉存在时,你高兴愉快;但当那好的感觉不在的时候呢?


甚至当好的感觉被坏的感觉替代了以后呢?


依赖“好感觉”或追求“好感觉”,恰是我们苦的因。


追求好感觉,那本质上只在找寻一种娱乐。




如果你上能量课是为了好感觉,那么这和你到歌舞场唱歌跳舞一样。


任何娱乐都是麻痹心灵的,它让心灵在短暂地忘记它自己之后是更大更长的空虚和无聊。

 

有很多人上能量课是非常喜欢、兴奋,甚至法喜充满,但为什么他们回到家里,回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过不了多久就会变得空虚无聊,甚至百无聊赖之感?


那是因为能量并没有真正地解决他们的心灵问题,它只是将那问题给暂时性“覆盖”了。

 

宁静喜悦的能量对身体细胞有一定的正向作用,但对于心灵,感觉美好的能量甚至是一种欺骗。


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你必须穿过能量,你必须注意到你对能量的依赖——修行不是为了寻找好感觉的,好感觉是一个"陷阱"。


点 击 调病扬升寻妙缘

              

道炁开脉轮 福慧安身心


道炁开脉轮简说


快速治病 / 奇异秘法





天 地 根

心 性 命

存心养性·执中贯一

明心见性·万法归一

修心炼性·抱元守一


道可非名永恒,
炁化同体命生。
知灵灵知了了,
识来十八五蕴。

觉湛圆澄世界,悟开明德亲民。智行命运与共,慧止舍得安心。    


道 炁 禅 苑

 我们的 

 家 

🙏

道 者

理   也    乎

炁 者

能  可  乎

道,可。

道,非。

常,道!

夫道也者,位天地、育万物,揭日月、生五行,细入刹尘,大包天地,从无入有,作佛成仙……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也。


大学之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常明断句

宇宙即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佛,觉悟

即是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相由心生,万法唯心!

心本无生因境有。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观自在…照见五蕴皆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本自清净,本不生灭,

本不动摇,能生万法。



性  能


道   法  术

玄者

可  也

恒常无住

其妙莫名也


以儒修身入世间,

以道养骨身心天,

止定静安虑可得,

以佛养心随万缘。


双 运

只修炁,不修道,

炁足更把诸恶造。

只论道,不修炁,

空谈浪得生和死。

道驭炁,炁助道,

理事圆融顺安妙。

八正道,一正炁,

福慧性命向正觉!



无论你是要开悟成佛,

还是要得道成仙,

都必须中脉通畅。

  ——南怀瑾

天地人

精气神

贪嗔痴

欲爱情

命心性

空乐明


回家诀:如如密因,妙觉圆澄。觉明空昧,识觉显能。能所生风,虚碍成金。风金旋火,地火水蒸。能积量变,妄想生身。七情六欲,界我为身。生死无常,失本寂净。世界相续,廿五有本。颠倒倒颠,开启脉轮。天地七魄,正炁精神。正道十善,道心灵魂。身心无二,圆妙于能。万法归一,一无不能。能觉止恶,共同生命。觉己觉他,自利利人。舍无所舍,融通命运。妙有真空,空有互生。非有非无,无所无能。不生不灭,净心实证。〇  。


最近新文点下看:

七重身心融父母

命定,转运。。。养身(生)

造人乎

初心即是

钱本草  千古奇

叫魂法、疗愈灵魂

活过百岁很简单

疾病层次-娑婆苦乐

寿与天齐(秘藏)

开悟的花

如何看太阳

开悟 过程

返老还童-肉身不死……

感悟-丰盛-疗颈椎

阴性病调理法

招人喜欢-因为气场

高频率~饮食

天眼法



感恩作者大爱美文胜过天籁

禅苑动态一览生命允许重来

声明:公众号旨在弘道净炁传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亲身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道炁开脉轮 

道炁禅苑

天天传新文,弘道利共生

明心见性特别链接:

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当背诵)

元音老人:略说明心见性

元音老人:打坐修行六要点

南怀瑾:什么是明心见性?

释万行:明心见性前前后后

万行大和尚:明心见性

万行法师:如是明心见性

万行和尚:修行入道精气神

南怀瑾:烦恼菩提 · 中脉法

明心见性修炼法

明心见性诀窍17-21(珍贵无比)

明心见性***密码*牧牛

明心见性法-检验

明心见性后怎么修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