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嘘!请不要打破历史的沉寂
7月22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发布《文明参观须知》,其中提出:未经批准,禁止进行讲学、表演、采访、商业性拍摄、自媒体直播、录播等非参观活动。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
此前,国博就曾发布通知称,自7月16日起,未经馆方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博物馆里的付费类社会讲解该不该管?怎么管?舆论场上争议不断。
进入暑假,各大博物馆迎来参观潮。尤其是在研学游等活动的助推下,青少年成了博物馆的常客。一边是火热的市场,一边是鱼龙混杂的讲解,博物馆如何回归初心?观众又该怎样“解渴”?
要剖析乱象背后的原因,首先要厘清两个概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博老专家的回信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这为今天的博物馆讲好中国故事,指引了方向。
眼下,博物馆馆方限制社会讲解,有其必要性。但要真正实现讲解的良性发展,绝不能“一刀切”。禁不如疏,馆方还应在满足游客个性化、多元化需求上花心思。
沉着应变,“刹车”要踩得及时。有人说,野史无伤大雅,何必上纲上线。清代诗人龚自珍讲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必须严谨,对一些尚存争议的历史,可以保留探讨的空间,但曲解、恶搞、以讹传讹,只会让人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
重庆自然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被很多校外机构选作社会实践场所。该馆展览服务部副主任王梦圆提到,“展厅讲解工作是集专业和知识为一体的社会活动,讲解员要经过多轮严格考核后方能上岗”,但仍有“个别机构尝试不报备进入场馆讲解,而这些讲解中又出现常识性、知识性的错误”,对这类行为必须制止。
沉心静气,短板要及时补齐。讲解并不局限于“语音讲解”,文字介绍等带有信息输出性质的形式,也可视作讲解的一部分。但部分文博场所语音导览单一、文字晦涩难懂,观众听得“打脑壳”,更别提有什么传播效果了。
2019年出台的《重庆市国有博物馆服务规范》,就要求“展品文字说明和讲解词应当科学、准确、生动”,“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教育和服务活动”。博物馆自身要补齐短板,预防讲解带来的“木桶效应”。
沉稳有力,“油门”要踩得恰当。对于社会讲解,更重要的在于“规范”,而非“禁绝”。无论是被央视新闻点名表扬的、退休后通过自学考取了高级导游证的杨健,还是在短视频平台上人气颇高的“小黑诸鸣”“西安肖静”,都凭借着严谨又生动的讲解,赢得了掌声。博物馆讲解,也应踩准时代节奏,讲得“声入人心”。
在王梦圆看来,“两条腿走路”是可行的:“在持续提升官方讲解水平和质量的同时,我们也十分鼓励社会优秀人才参与到公共讲解的服务队伍中来,免费为他们进行统一的讲解培训、考核认证、知识拓展,让更多的民间‘科学迷’能在场馆中发挥作用。”
保持历史的沉寂,与让文物“活”起来、“热”起来,两者并不矛盾。沉下心、静住气,敬畏历史,才能在众声喧哗的时代,清晰地听到文化的脉搏声。
责编丨杜铠兵责校丨冉苗俊 周宝琴主播丨伏一晨实习丨万媛熙审核丨王方杰
● 招商引资现在拼什么?
● 正视“精神离职”背后的职场焦虑
● 乡村建筑为谁而建?
欢迎扫码加入重庆瞭望读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