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月购酒指南:酒价居高不下,酒商有无存在的必要?

Giota 知酒僧 2022-05-06
欢迎点击上面的蓝字关注“知酒僧”。

她来了,迟到的《三月购酒指南》终于迈着扭捏的内八字来了。

趁着周末没什么事,赶紧把作业交上。

本期标题写的两件事,一个是春节后的酒价依然居高不下,另一个是讨论酒商有无存在的必要?

从春节前后来看,短期内好价还是难觅踪迹,能在建议入手价买到酒已经很不错了。电商也哑火了,铆足了劲想做点活动,到头来徒落了个不痛不痒。随着部分酒款走俏,电商高价、断货成为常态,由于部分酒款电商参考价缺失,本期价格表取消了电商价格一栏。

酒价虽高,但上半年白酒出货量在春节前已经释放了很多,二月中下旬到三月是淡季,这种状况起码要持续到五月左右,这期间会慢慢好转。

能否在三四月找寻到质优价廉的白酒,要靠大伙儿各显神通了,起码电商渠道不必抱有幻想。线下囤货居奇的酒商也不少,他们对部分酒款希冀颇高,一门心思等涨价。

如今的白酒行情无需赘言,过往文章聊了一遍又一遍,闻者耳朵起老茧。


酒价一时半会儿不会突飞猛进,狂涨与狂跌都不现实,倒是许多近期入坑白酒股票的韭菜满脸冒绿光,看着绿油油的曲线心塞不已。

跟一些经销商聊天,酒厂或主动或被动停货已经持续了很久。前两天小林(微信:xiaolinxiansheng6666)跟我说他年前拿了五粮液八代普五,一个半月了还没到货,同样的还有几款酱酒也是拖了很久还是缺货状态,最长的已经超过了三个月。

这也直接导致了部分酒款价格上涨,虽说年后需求降温,但若市场上某款酒及其替代品皆断货,价格想不涨都不行。

我对目前酒市的理解依然是“非刚需不撸”,特别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酒,他们趁机冒头试图分一杯羹,大家要持观望态度,一款酒能不能行,先看它折腾上三五年再下手也不迟。

茅台在经历一轮又一轮的火热讨论后,会慢慢降温,直至下一个节日的到来。五粮液、国窖、梦之蓝、汾青花、剑南春等大牌依旧会是消费者青睐的对象,但在酱酒热潮下,占据主流市场的高端浓香酒也变得有点尴尬。

现实中我已经听到不少人说酱酒健康、高级这类谬论,说明洗脑还是成功的。

许多酒厂提出了新年新目标,剑指百亿的酒企老多了,但没怎么听说哪个大酒企的口号讲到了“提质”。钱会让人嚣张,也会使人疯狂。

说到底白酒哪有那么多的香饽饽?市场体量在不断萎缩,要不是外部形势导致竞品不容易进来,哪怕这两年打了多剂续命药,白酒都依旧会面临巨大压力。

年前听楼下酒行老板和烟草公司的人讲,上海2020年新开烟酒店数量惊人,他们说的具体数字我持怀疑态度,就不单独标注了,但确定的是有更多人参与了进来。

可是当许多人都认为这是门好生意时,结局会怎么样?

目前还看不出来是真的生龙活虎还是回光返照,但强行烙饼当面包不长久,这一切要想回归正常,资本熄火才是关键。大家可以稍微想一想,按自己的理解去琢磨一下资本的耐心到底有多少。既然他们已经获利了,啥时候退场都讲得通。

这两天有消息说西凤酒即将关停成都浓香生产基地,旨在做大凤香型,作为老四大名酒混得最差的西凤,他们走了不少弯路,反射弧比较长,总算是想明白了该怎么经营品牌,但我并不看好公关稿吹捧的“壮士断腕”的决心。

西凤酒的邻居,同为老四大之一的汾酒做的要好很多。

与上一期相比,部分酒款的建议入手价有所调整,但变化并不大,如前所述,短期内狂涨或狂跌都不现实,作为消费者不要被假山淌的自来水蒙蔽、裹挟,那风吹两边甩的水花也能叫瀑布?


非大流通品新增了两款,有几款价格随行就市略作调整,整体变化不大,高端酒乃至顶尖酒的消费群体比较窄,远不如腰部产品涨跌幅度大。

我所列出来的酒大多是自己喝过的,除了水井坊元和明,还有茅台生肖系列没喝全,但有很多自己喝过却没有列出来的酒,有些是大厂嫡系,有些是小众酒,待我慢慢添加。

在这些非大流通品里,有几款比较推荐,大家有机会的话可以试试:茅15、梦之蓝手工班、国学、国藏汾酒、汾酒50年65度、水井坊清。

汾酒这块可以问问晓原:zxy18543916422,酒款较全。国学也有很多人问我在哪里能买到价格好的真酒,我是真的没有,以前好买,在我狠夸国学前价格大多在1900-2000之间,后来就涨价了,到现在最高价见到有酒商2700在卖,不划算。我早先前买的那些已经喝完了,也想找到靠谱又实惠的渠道。

还有些酒友想让我转点存货给他们,这是不可以的,我买回来的酒只有喝掉这一结局,没来得及喝的就扔在储藏室养老,甭管涨跌一概不出。

诸多非大流通高端酒都瞄准了对应的人群,其中不乏领导自以为是的决策,价格高,酒质与风格未必讨喜。像青云郎、汾40、剑15、国韵、金装五粮液等酒评价不一,每个人喝完得出的结论相去甚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

仅从个人体验而言,不同环境多次喝不同年份的红运郎都让我感到失望。茅30和茅50不必要开瓶喝,到了这个价格段,酒质的提升已经踏入玄学范畴,好是好,但很难喝出这个价格的味道来。



酒商有无存在的必要?

不少人问过我这个问题,有酒友,有酒商,有酒厂……

酒友的想法是没有了酒商,就没有了中间商赚差价,这样是不是可以买到价格更好的酒?酒商是忧心忡忡,他们觉得如今直销与电商冲击很大,像我这种人又把各种价格送到了消费者跟前,信息透明,使得他们的利润越来越薄,酒商迟早会消失,特别是夫妻店。酒厂则是想要探索更多更有利的经营模式。

听起来都有道理,这些“道理”指向了“酒商没有必要存在”。

但我的看法是他们有必要存在,并且会长期存在,只是在不断变化。

我在《2021年2月白酒购酒指南:春节是道分水岭》写过:未来酒商越来越趋同,薄利多销将成为共识,十年前的暴利模式早已不适应如今的市场现状。

我姑且分别从酒友、酒商、酒厂的角度来聊一聊酒商。

酒友,即消费者,是一群对白酒有着较为深刻认识的消费群体。他们对白酒的理解各不相同,对不同风格、不同价格的酒的接受度也不一样,但由于买的多喝的多,乐于思考,能找到一些合适的渠道。那些烟酒店、商超的价格在酒友眼里是用来杀猪的。

因此他们觉得如果没有这些酒商的存在,中间商的利润就可以省下来。

实则不然。在任何一个领域,消费者都不是专家,也没必要成为专家。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研究专业之外的知识,即便有精力去研究,也是低效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做到事事精通,遑论庞大的群体?

普通人的白酒总消费体量大,但频次并不高,他们对中间商的合理利润是能接受的。我们这种爱酒人士容易一叶障目。

社会分工除了专业技能,信息差也是重要因素,酒商不过是诸多环节的一部分,他们的利润构成包含了信息差带来的收益。假若“薄利多销”成共识,酒商赚的反而不是信息差,而是搬运费和规模效应带来的回报。

为什么哪怕去掉酒商这个环节,消费者也省不下来中间商的利润呢?

我们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酒商是批量拿货,在任何一个行业,拿100块的货和100万的货,单价都不太可能一模一样,而普通消费个体怎么会一次性需要100万的货?

再者,即便你有这么大的需求,普通人也很难有这些精力去源头拿货。

况且酒厂可以与酒商利润共享,因为这种互利互惠的关系是比较牢靠的,但和单个消费者很难维持微妙的平衡。一旦信息彻底透明,必死无疑。

从酒商角度来说,酒商有很多种:专卖店、直营店、经销商、酒行、烟酒店、超市专柜、电商等。不管是哪一种,都是联系酒厂与消费者的纽带,这些年酒商的模式、理念和思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天下间的生意变得越来越难做,也变得越来越好做。

以前是草莽江湖,划圈子,抢地盘,现在环境不同了,曾经的“渠道”日渐式微。

酒商的密集分布几乎覆盖了所有的消费者,触角伸到了大街小巷的每一个角落,这也是酒厂把酒卖到消费者手里的蜘蛛网,如果把这些人一键删除,白酒的天就黑了。

但这两年很多酒厂朝令夕改,导致很少有酒商守着一个品牌去深耕细作,起码在酒商的角度来说,得客户者得天下。你有客户,生意就好做,这点在已经被证明了无数次。

如果不是因为酒厂对价格的极度控制,一定会有搅局者出现,他们不追求利润,哪怕亏损也要不断扩大营收,走那些福布斯排行榜众多大佬走过的路,以期“价值膨胀”来提升身价。

对酒厂而言,他们与酒商的关系是亦友亦敌,亲近又隔阂。

许多酒厂也想甩开这种包袱,在“直营”、“直销”身上花了不少功夫,有些是因为营销网络不完善而不得不为之,有些是想把权益牢牢攥在自己手里,但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效果都不好,最终还是绕回了“经销商”的老路。

虽然如今酒厂鼻孔朝天牛气得很,但他们其实是最需要“酒商”存在的人,至少短期内不会与翻天覆地的变革,不然谁帮他们完成一个又一个百亿目标?

说到底,这是社会分工问题,个人意志很难去随意更改、取缔。并且即便酒商真的没了,也不会变得更好。

所谓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生意真的让消费者买着了便宜了吗?

没有。

关于酒厂、酒商的话题,我曾经详细聊过,但我也不记得是在哪篇文章写过了。刚才翻了一圈只找到两篇:《十二月白酒购酒指南:冰火两重天!》和《这又是一篇关于白酒却没有主题的文章》,但并不是最详细的那一篇。

欢迎、感谢关注知酒僧,祝好!

延伸阅读:

小二,上茶!
不靠谱年终总结:知酒僧误入江湖
酒后闲扯
这叒是一篇关于白酒却没有主题的文章
阴暗角落的巨头
口粮酒怎么选?不同价位的良心口粮酒推荐!
茅台精品与习酒30年的单挑,以及一些絮絮叨叨

如果您喜欢知酒僧,喜欢这篇文章,请帮忙点个“赞”和“在看”,谢谢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