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酒俗与变化
欢迎点击上面的蓝字关注“知酒僧”。
关于家乡的酒俗,我记忆最深的是“劝酒”,在我们那叫“派酒”,这种“劝”不同于“灌酒”。灌酒带有恶意,而劝酒则出于善意与好客,虽然方式如今看来并不可取,但多年前物资匮乏,让客人喝好了是深情厚谊的待客之道。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家家户户手头都紧得很,难得喝次酒,不是逢年过节或有亲朋来家里,大多数老百姓是舍不得喝酒的。
苏北是个酒风较为彪悍的地方,待客热情。有客人来了,哪怕条件再差也要弄一桌好菜,冷碟热盘摆几层,上两瓶白酒,往往还会把关系要好的邻里、本家喊来一起招待客人,座席也很讲究。
以我的家乡为例,旧时所用的四方桌可坐八人,堂屋居中摆放,迎门为“上席”,背对着门叫“对陪”,左右两侧会分别安排一位酒量大者或晚辈斟酒,唤作“酒司令”。
“上席”自然是尊贵客人做主位,主人或邻里、本家长者作陪,占据另一席,“对陪”的位置是除了“上席”外的重要位置,不能瞎坐,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是与“上席”作父子对坐。
比如我与父亲同桌,他一旦坐了“上席”,我是无论如何不能坐“对陪”的,只能灰溜溜坐到左右两侧去,但若是我与爷爷同桌,他老人家坐在“上席”,运气好的话我是可以挪挪屁股坐“对陪”的,哪怕父亲亦在同桌,他也只能坐到左右两边。
在排座席时,免不了要拉拉扯扯,主人极力把客人往上席拽,客人却也要推却一番,表示受之不起。
“酒司令”辈分虽低,但要担起调节气氛、陪好客人的重任,酒量大自不必说,还要能说会道。有时候主人不好劝酒,或酒力不逮,难以招架酒量佳的客人,便由“酒司令”代劳。若遇到不贪杯的客人,“酒司令”要使出浑身解数,让客人吃好喝好,宾主皆欢。
劝酒的方法有很多,与如今遭人诟病的职场尊卑有别所带来的颐指气使不同,多为智取,或唠家长,或续亲缘,甚至不惜“坑蒙拐骗”。
比方说客人来自邻乡,便说你们那是不是有个某某某,客人一听:嗬,那可不是嘛,那小子是我三姑婆侄子的外甥,现在可不简单呢……劝酒的人一听:哎呦您瞧这缘分,他和我上学时可是穿一条裤子的交情!来来来,咱再走两杯……
颇有“你姓钱我姓赵,咱俩可是正儿八经的本家”的味道。当然,主人宾客都是同样环境长大,不会有习俗方面的冲突。
在我们那,敬酒成双,可以喝两杯、四杯、六杯、八杯,最多的有喝十六杯的,在敬酒、劝酒的时候不是干巴巴地端起酒杯曰“咱俩走一个!”,是需要讲出个一二三四五来的,我们把这个叫做“讲酒经”,酒经讲得好的人,甚至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在我们那,吃饭只要上了酒,能从中午喝到傍晚,酒未必真喝了多少,吐沫倒是洒了许多。
而且敬酒、劝酒讲究“回敬”,就是别人敬了你,你是一定要敬回去的。如果被敬酒的人不胜酒力,敬酒之人便会说:您随意,您随意。
这种“随意”有时候是假客气,有时候是真诚恳。
图省事的话可以在挑头时便说:你四我四,咱一起喝八个。在两人敬酒期间,别人可以捉对厮杀,也可以一旁看热闹,但万万不会把两人打断。有时有人喝蒙了,端起酒杯敬客人,如果客人尚有酒事在身,会说一句:我和那谁还有三杯没喝完哩。举杯的人便答:那我等你。
客人是很承敬酒之人耐心等待这份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