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行情、汾酒和茅台
欢迎点击上面的蓝字关注“知酒僧”。
幸好我三月勤快,把这个月的购酒指南提前写了:四月白酒购酒指南:价格要崩了吗?
四月浦西迎来封城,足不出户,本是高产似母猪的好时光,没成想活得像是饥荒年代生产队的猪,喂什么就吃什么,没得挑,吃完就关在圈里睡觉,闹不好还会吃不饱肚子咕咕叫,哪有心思写文章。
经过此番折腾,要说有什么心得和感悟倒是过于上纲上线,但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有些事,不可期。过去多年的快车道是很多人在不被关注的角落默默牺牲,车轮碾压的是几亿农民的汗水和血泪,未来这种本就不公平的红利在渐渐消失。
依然有很多酒类媒体在鼓吹消费升级,酒厂也假装深信不疑,动不动就来个战略升级和战术提价,且恬不知耻地描述为消费者对高品质的追求。
你那叫高品质吗?都不好意思点破你。
我的判断还是跟之前在多期购酒指南说的一样,白酒行情没法凌驾经济周期之上,只不过反应要慢一拍,是时候现原形了。
过去几年的红火给了酒厂不切实际的幻想,其实这种现象在别的行业也发生过。我曾是互联网从业者,在互联网大热前夕选择了退休生活,游手好闲数年后,在我写知酒僧公众号聊酒玩时又经历了这一轮白酒疯。
资本简单粗暴入场,打法直接,等到行业从业者回过味,刚学会了资本的玩法,他们已经撤退了,在经济好的年份,这种割韭菜的手段屡试不爽,七成能全身而退。而经济不好的年份,资本也变得谨小慎微,不敢折腾,他们的鼻子比狗都灵。
酒行业的人还沉迷在过去几年的喧闹声里,认为他们的某个调整会像货币政策一样有效,全然没发现那波浪潮像村庄一样在消失。酒厂如果硬要逆势而行,奉行酒定胜天的理念,结局会很惨。
真正行得通的做法是拥抱消费者,未来的白酒消耗量是显著下滑的,当你的终端消费者越多,你越能平稳度过难关,这不是玩扑克,别总想着赌一把。不过他们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比如股价,比如前途,唯独放在酒上面的心思是最少的。
也不能怪他们,谁的人生没难处?生活里经历的糟糕的一切都是有缘由的,当你忍不了他们时,就放弃他们吧。
汾酒一季度财报出来,让人惊掉了下巴。一是惊讶于一季度的业绩太好,二是惊讶于去年四季度的业绩不太好。
卡在这个时间点上的还有新老董事长的座椅交替,其间余味悠长,叫人深思。由于四季度的数字压缩,也把李秋喜时代的业绩牢牢钉在了两百亿大关之下,仅仅差2900万,对于汾酒这种规模的酒企,这数字不过九牛一毛,但偏偏这一根毛把棺材板彻底盖死了。
到底把水抽出来多少匀给了一季度?我不知道。但一季度的105亿很耀眼,同比增长超四成,等到二三季度的财报出来,横向纵向算一算,基本就能猜出来了。
我不玩股票,对这些财报也不感兴趣,我更感兴趣的是这些掌舵者的人性和品德,以及酒厂未来的走向。
往小了说,这决定了我们还能不能喝到好喝的酒。
许多人习惯于盯着酱酒涨价,没办法,酱酒确实火爆一时吸人眼球,但过去一年,要论起大厂嫡系涨幅最猛的酒,汾酒青花绝对名列前茅。
我们喝酒的人更喜欢循序渐进的酒厂,对价格和酒质的关系拎得过于清,好似习武修道之人,扎马步、修内功、习拳术、练剑法,讲究一个底子扎实,厚积薄发,是看不上自宫速成或秘术加成的,因为这么玩有后遗症,要么是再也享受不到鱼水之乐,要么是损了根基,再难寸进。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在白酒这个行业,自宫、秘术效果更好,因为你不一定是和对手比品质、比价格,而是赢得绝大多数消费者的“知道”。至于损不损根基?那叫生前不管死后事,且先快活了再说。
假如搭上了顺风车,往往涨价涨得越狠,美誉度越高,终究架不住看价喝酒的人多。
不过汾酒的涨价多少有点价值回归的意思,哪怕以如今的价格来说,不论是四十多的口粮玻汾,还是百来块的老白汾,抑或是几百块的青花系列,或者再往上直到四五千的汾50,在同价位横向对比都可圈可点,起码比起泸某人降质提价的特曲要务实得多。
有人动辄以清香、浓香和酱香的酿造成本略有差异来论证某香型酒价更高是顺应天意,这完全是胡扯。
白酒的定价与成本从来没有多大关系,唯二值得考虑的因素是品质和品牌,只要与同价位的酒相比,品质相当或略胜一筹,品牌影响力足够,那在这个价位里,就是最好的选择。
简而言之,要靠同行衬托。
至于那些品质不行,品牌也不行的酒,就让他们涨吧,终有作茧自缚的一天,毕竟秘术只能刹那芳华,并不持久。
茅台是绕不开的话题,开放app线上申购后,每天动辄是几百万人抢两万瓶酒,受困于所在城市依旧水深火热,迄今还没能体验做分母的快乐。
从官方数据来看,彩釉珍品放量少,单价高,申购人数也相对少一些,但中单率极低,抢虎茅的人最多,原因无他,一是集邮,二是差价,三是留着能当普茅喝。
很多人问我哪款值得抢,他们大多数人想要的是能赚一手差价。
我的看法是:虎茅最佳,不论是自喝还是倒一手赚点差价,都是最好的选择。
彩釉珍品酒质优于精品茅台,略逊于茅台十五年,官价抢到不失为一个好选择,起码颜值有点怀旧风,很适合中年男人与之相顾无言。
茅台1935最鸡肋,喝之无味,卖之也没什么差价赚。
在我古板的想法里,飞迎、遵义到如今的茅台1935,都是名不副实的产品,甭管他人评价有多高,我始终是不愿意以如今的价格喝这几瓶酒。但话说回来,酒味再好自粮中,喝到肚里都成空,对酒质的斤斤计较也不过是知酒僧等酒徒庸人自扰罢了。
有人曾畅想,线上平台发力,是不是有望人人喝到平价茅台?从现有的结果来看是不能,只要放量依然逗你玩儿,只要硬通货飞天茅台不上架,罐子里的泡泡水就还算充足,随风飞舞的五彩缤纷的泡沫神话一时半会儿很难碎。
况且,茅台又怎么会蠢到拿针扎泡沫?
对茅台来说,他们值得警惕的地方不在流通,而是社会库存的僵尸茅台,这些酒提前释放出了本不该存在的需求,未来供需平衡乃至供大于需时,消失的价差想必会引起点小恐慌。
但又回到了前文那句话,生前管不了死后事。
其实i茅台这个app依托于茅台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换个名字,多几个功能,多点深入的玩法和路径,甚至能成长为一个不俗的互联网产品,起码别的公司最稀缺的种子用户恰恰是他们最不用考虑的痛点。
欢迎、感谢关注知酒僧,祝好!
延伸阅读:
如果您喜欢知酒僧,喜欢这篇文章,请帮忙点个“赞”和“在看”,谢谢啦!
欢迎大家多打开知酒僧,把“知酒僧”加星标,便于更快看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