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抗议的声音,至今依然响亮
今日作者 甜酸酱
今日编辑 车小爷
2020年5月26日,黑人男子乔治·弗洛伊德在明尼阿波利斯遭受白人警察的暴力执法,警察用膝盖顶住他的脖颈,最终导致他窒息而死。
他临终前所说的“我无法呼吸”(I can't breathe),成为了近日美国社会运动中的重要口号。
▲ 民众为枉死的弗洛伊德进行游行抗议
在一场示威游行活动中,一位老妇举着一块令人动容的标牌:“我无法相信,我已经六十六岁了,但我仍在抗议这种狗屎一般的行为!”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示威与抗议是人们表达自己诉求的方式。响亮的标语与仪式化的人潮,能够让当权者最为直观地感受到人们的意愿。
随着时代的发展,游行也通过与主流媒介的结合,使用不同的方式放大着自己的力量。
▲ “为弗洛伊德讨回正义”游行
当然,对于电影来说,社会运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叙事与纪录素材。
当它被用作主题乃至背景的时候,就可以强有力地发挥这种媒介的社会功能。那些足够优秀的影片,甚至能够将游行的意志,传递到观众的脑海中。当然,也有一些作品,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这些运动。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回顾一下与社会运动相关的电影吧。毕竟,其中许多影片的声音,即便放到如今,也是如此振聋发聩。
抗议与示威的起源,常常与强者对弱者的剥削有关,这些活动及其催生的电影作品,往往反映的是某些关键的社会不平等问题。正像上文中提及的那场惨案所反映的那样,在美国的土地上,种族议题始终是一种难于根治的疾病。聚焦于黑人社会运动的作品,在美国电影中也是屡见不鲜。
▲ 《塞尔玛》,2014
2014年的《塞尔玛》,就回顾了马丁·路德·金1965年组织的那场塞尔玛游行。或许也正是这位黑人民权斗士的奋斗,让他拥有了好莱坞传记片主角的位置。
▲ 《塞尔玛》
当然,这部影片对反派形象的平面化塑造,也招致了许多观众的批评——但是,它本身的存在,似乎已经证明了某种胜利。
▲ 《底特律》,2017
而凯瑟琳·毕格罗导演的那部《底特律》则聚焦于1967年底特律的黑人骚乱。这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种族骚乱之一,起因是警察在凌晨进入一家黑人区的酒馆逮捕黑人。
回顾这起五十多年前的事件,我们会发现它与今日的弗洛伊德惨案是如此相似。
▲ 《对我说》,2007
也有一些影片将社会运动与黑人文化结合在一起,譬如卡斯·莱蒙斯的那部《对我说》,就伴随着黑人的灵魂音乐,为我们讲述了一段六十年代的华盛顿故事。
这部作品成功地还原了小拉尔夫·瓦尔多·格林(“皮蒂”)这样一位当年的黑人偶像。
▲ 《揭竿而起》,2006
当然,种族问题不仅仅发生在美国。《揭竿而起》的背景就是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这部作品以凛冽的现实风格,还原了当年南非黑人的反抗运动。这场反抗的起因,同样是警察对黑人的不公正对待。
▲ 《揭竿而起》
即便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仍有许多聚焦于黑人运动的作品,它们仍在讲述六十年代与八十年代的民权运动故事——这恰恰证明,即便是在今天,黑人遭遇的许多窘境,仍与数十年前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
当然,社会压迫是多种多样的,社会运动的起因,可能是一个种族对另一个种族的压迫,也可能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压迫。在世界范围内,聚焦于工人运动的作品也屡见不鲜,相对于资本家来说,工人始终是一种弱势群体。
在美国,工会是一种受法律认可的、代表劳工利益的组织(当然,在它的实际运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争议),美国工会的人数在1979年达到了顶峰,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许多与劳工运动、工会成立相关的影片。
▲ 《诺玛·蕾》,1979
马丁·里特的《诺玛·蕾》就是一部这一年面世的作品。
这部由真人真事改编的影片,讲述了诺玛·蕾在美国南部小镇的纺织厂工作,面对资本家的剥削与压迫,最终推动工厂内成立工会的故事。
▲ 《丝克伍事件》,1983
迈克·尼科尔斯导演、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的《丝克伍事件》,也讲述了核电厂女工参与工会活动,收集工厂危害安全的事件的故事,这部作品还利用了惊悚片的类型。
也有一些作品会将劳工运动与其他不平等问题结合起来——毕竟,白人劳工的问题,与黑人劳工的问题完全不是同一个问题。
▲ 《怒火战线》,1987
约翰·塞尔斯的《怒火战线》就试图展现这一点。
这部作品的主角试图推动白人与黑人矿工的团结统一,但这个故事最终却走向了残酷的结局。
▲ 《面包与玫瑰》,2000
同样地,本地劳工与移民劳工面对的困难也截然不同。肯·洛奇那部入围了戛纳主竞赛的《面包与玫瑰》,就讲述了拉丁美洲迁往美国的劳工遇到的压迫。
▲ 《凯撒·查韦斯》,2014
迭戈·卢纳的传记片《凯撒·查韦斯》,也聚焦于美国著名的墨西哥裔社会活动家的人生故事。
▲ 《开战》,2018
史蒂芬·布塞导演的法国电影《开战》可能是近年来最精彩的、聚焦于工人运动的影片之一。这部作品聚焦于新世纪的罢工(2009年12月的法国工运)。
难能可贵的是,它并没有止步于逆反性的情绪,而是多维度地呈现了工人内部的斗争与冲突,试图让观众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工运的逻辑。
▲ 《如果》,1968
关于学生运动的作品相对较少,但也不乏动人之作。英国自由电影主将林赛·安德森的《如果》就是一部聚焦于学校内部运动的生猛之作。在这部作品里,受到学校残酷对待的主角米克,率领着低年级学生反抗着高年级学生与校方的压迫。
---
当然,提到不平等问题,就不能不提对于性少数群体的压迫。在二十一世纪,关于性解放运动的作品日益盛行,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观念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某些问题仍然是亟待解决的。
▲ 《米尔克》,2008
对于性少数群体来说,格斯·范·桑特的那部《米尔克》无疑是一部振奋人心的作品。
这部传记片聚焦于二十世纪著名的同性恋政治家米尔克,因为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决意从政竞选。米尔克于1978年逝世,但在四十年后,他的故事对我们来说仍是一剂强心针。
▲ 《骄傲》,2014
而马修·沃楚斯的《骄傲》则回首八十年代,将同性恋运动与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
这部作品揭穿了工会在某种程度上的伪善:他们拒绝接受同性恋对罢工工人筹好的资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所有的“少数”,结合起来就变成了“多数”。弱势群体内部的斗争,才是最令人感到痛心的。
▲ 《每分钟120击》,2017
当然,近年来最令人动容的相关作品之一,无疑是2017年入围戛纳主竞赛的《每分钟120击》。
这部作品并没有被游行的热潮淹没,它采用了精巧的两段论结构,在社会运动的群体视点之后,又让我们看到了直指内心的个体视点。它不仅为我们呈现了“运动”的力量,也让我们看到了运动对于每一个人的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似乎看到了电影与游行的相似之处。
▲ 《每分钟120击》
电影被看作是“孤独的群体艺术”,我们都坐在一起,但每个人在黑暗中都孤独地凝望着银幕。
游行是一场热情的人潮,但每个人都怀着自己的意志。
戈达尔曾在探讨影像与文字的差异时指出,或许影像比文字更为自由——毕竟禁令、惩罚乃至压迫,都是通过文字传达的,而影像是一种不属于禁令的语言。
是的,无论是《底特律》《开战》还是《每分钟120击》,都让我们意识到,电影可以是一种属于游行的语言。
-END-
上期【假装在戛纳】周边(请点击查看详情)
中奖名单在此
没有抽到的朋友,如果有兴趣,摄影大哥哥还有些存货,在他的微店里👇
往期回顾
自杀之前,他曾用美食治愈无数人的伤口
深度详解:戛纳电影节官方入选片单
你爱的电影,戛纳影评人们都骂过
史上最差“金棕榈”,你绝对想不到是它
华语电影,在戛纳
这份戛纳宝藏·遗珠片单里的电影,怎么都没听说过?
· 感谢关注 ·
陀螺电影
豆瓣 | 陀螺凡达可
微博 | @torovandarko
微信公众号 | 陀螺电影
B站 | 陀螺电影
知乎 | 陀螺电影
今日头条 | 陀螺电影
西瓜视频 | 陀螺电影
网易新闻 | 陀螺电影
喜欢这篇文章,
就给陀螺打赏鼓励作者吧~
陀螺会转给每篇文章的作者/译者,
谢谢所有作者的出色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