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音/世/代/浮/沉/记

Luxuan 陀螺电影 2022-05-10





回复后台关键字“电音”



                                         

毋庸置疑,2021年最具轰动性的新闻之一,是法国顶级电音天团Daft Punk正式宣布解散。


 / Daft Punk宣布解散


他们选择播放早在2006年自导自演的电影《电磁人》(Electroma)中自爆的场景来宣告两位成员在音乐上的分离。



《超时空记忆》(Random Access Memories)成为Daft Punk辉煌征程的最终战利品,在音乐史上拥有无法磨灭的印刻。



说起电音,族繁不及备载。


 / 专辑《超时空记忆》


但在电音广阔深邃的世界里,乐迷们最为熟悉的当属浩室音乐(House)以及高科技舞曲(Techno)。事实上这两种分支也并非泾渭分明,它们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糅合。


浩室源自美国1980年代初中期。


House一字出自芝加哥名噪一时的舞厅“仓库”(Warehouse), 当时驻场DJ Frankie Knuckles播放经典Disco及欧陆合成器电子乐的混音舞曲,成为浩室的雏形。




 /  Frankie Knuckles


Techno起源于美国1980年代中晚期的底特律,采用电脑与合成器做出特殊音效,采用浩室音乐标志的4/4拍作为主要结构,拥有重复性与机械感,在当时与同样于80年代中期起源于芝加哥的Acid House产生极强的对比和反差。



1988年,“Techno”正式成为一种全新的音乐风格。


与美国遥相呼应的,是柏林墙倒塌后的德国,迎来了Techno全盛时代,使之成为东西柏林重合初期重建社会凝聚力的重要力量。



在本文中,我们选择三部EDM电影来阐释电音世界的力量,和沉溺于电音中的复杂人生:它们是法国电影《伊甸园》(Eden)



纪录片《被解放的蠢朋克》(Daft Punk Unchained)



以及德国电影《柏林召唤》(Berlin Calling)。



《伊甸园》一片由导演Mia Hansen-Løve根据哥哥的生平改编而成,述说在上世纪90年代,尚处于地下状态的电子乐如何开启了以Paul为核心的一众法国年轻人的澎湃岁月。


 / 《伊甸园》海报


以Paul为核心并不意味着他是这场音乐革命运动的先锋人物,相反,他是音乐时代洪流中被击碎的炮灰。


正如《醉乡民谣》中身处20世纪60年代民谣复兴运动中的Llewyn,名不经传,试图将生活中的碎屑一把抹去,只留音乐在身边。


《醉乡民谣》的原版英文名《Inside Llewyn Davis》更能体现影片的精髓所在:述说作为一位攀爬音乐高峰的无名者的挣扎。


 / 《醉乡民谣》剧照


反观《伊甸园》,它更着重的是一个双线存在的伊甸园——


一个是Paul所经历过的美好岁月,一个是他坚守的留在内心的回响。


Paul与Llewyn一样名不经传、贫困潦倒,但在他的血液里流淌着的并非激昂强烈的成名欲望,他是如此疏离平静,数场电子乐现场构成他生命的乐章——


 / 《伊甸园》剧照


Garage House在一次次的重复中构成Paul几近乏味却坚定的热情。


当一个人试图将现实生活隔离在自己的内心之外时,这意味着他将过上一种几近自毁式的生活。


正如一个贫穷到无法取暖的人却出手阔绰地购买Paul Smith的T-shirt一样,在其举手投足间映射着浪漫理想主义气质。


 / 《伊甸园》剧照


《伊甸园》以青春年少的热闹场景开场,中段以好友自杀为转折,接着便引领着主角走上一条乐章逐渐消逝,人群逐渐散去的曲径。


在这个孤独逐渐显现其面目的过程中,Paul仿若甘愿迷失在丛林中,与同样流连忘返的人相遇,又在对方决定找寻通往现实世界后,再次孤身一人。


 / 《伊甸园》剧照


在渐行渐远后的重逢中,Paul才领悟到在自己身上,时间并非凝固而是无声地流淌而过,再无寻回的可能。


仅有曾经历过的种种留存于记忆之中。


《伊甸园》散发着疏离清冷的气质,正如浩室音乐本身。


在柔软的音波中,将悲喜揉碎搅拌生产出真正的愉悦,令听者抛去令人困扰的自我意识。


 / 《伊甸园》剧照


如果将这种体验具像化,《Eva》中的人类补完计划或许是最好的选择:打破人类内心的隔阂“心之壁”,让自己的精神乃至肉身融合在一片令人沉溺的L.C.L之海。


Daft Punk在其电子交响单曲《Beyond》中的歌词亦是这种体验的绝佳描述


“ Dream, Beyond dreams

Beyond life, you will find your song

Before sound, to be found close your eyes

And rise higher, still endless thrill

To the land of love

Beyond love

Come alive,

Angel eye

Forever watching you and I ”


在《伊甸园》中,Paul的两位朋友组建了日后成为顶级组合的Daft Punk:组合成员Thomas Bangalter和Guy Manuel de Homem-Christo时不时出现在电影中,为Paul固守的伊甸园增添音乐世代的真实坐标。


 / 《伊甸园》剧照


法国导演Hervé Martin-Delpierre于2015年拍摄的纪录片《解放蠢朋克》和《伊甸园》合成了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两部事关同时代电子乐成为无法被切割的一体。


《解放蠢朋克》试图捕捉Daft Punk成功的秘诀,邀请大量知名音乐人、制作人、乐评人及MV导演一起踏上这场探索之旅。


 / 《被解放的蠢朋克》海报


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当然找不到什么秘诀,摆在人们眼前的,是横空出世的两位天才,我们能看到的是他们如何专注地运用自身的天赋创造出划时代作品,一步步将自己变为永恒,一如他们塑造出的机器人形象般神秘。


两位少年以上世纪90年代流行的浩室为起点,糅合first-wave acid house、techno、pop、indie rock以及hip-hop,凭借单曲《Da Funk》名声大噪。


 / 纪录片《被解放的蠢朋克》


天才为自己戴上机器人头盔,没有更好的形象能够映衬普通人面对神秘的天赋时产生的无力感,一如满腔热情却如此平庸的Paul走在清晨的树林中,被那一抹静谧所震慑。


关于另一个电音天才的EDM电影,当属由最著名的Techno音乐人Paul Kalkbrenner主演的《柏林召唤》(Berlin Calling)。


 / 《柏林召唤》海报


这部作品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同名原声配乐专辑《Berlin Calling》比电影本身具有更深远的影响力。


Paul本人在92年开始在东柏林Club做DJ,96年购买器材设备投入电音创作中,在一头扎进电音世界之前,他是一名小号手。


 / 《柏林召唤》剧照


和同为电音音乐人的弟弟Fritz Kalkbrenner相比,(在这张专辑里,兄弟二人联手创作了浩室单曲《Sky and Sand》,从歌曲丰富多变的旋律便可感知到Fritz的影子), 


Paul的作品在重复的Loop上和极为稳定的Tempo之上不断叠加新的元素,塑造一种层次感细腻立体感极强的全新Techno整体,


 / 专辑《Berlin Calling》


机械厚重的律动自带超脱于一般情绪的深邃情感,在深沉的空间感内漂浮着如云般的飘渺质感,几乎是每位Techno乐迷的入门DJ。


和《伊甸园》有异曲同工之妙,电影《柏林召唤》也有着偏向日常流水账般的写实叙述风格,和Paul Kalkbrenner冷感的电子配乐十分契合。


本片虽说身处一个较为烂俗的情节——性、爱、致幻的电子乐的海洋中讲述一场人生的脱轨与回归,但Paul本人的本色演出足以让俗套的一切变得脱俗和有趣。


 / 《柏林召唤》剧照


一个拥有足够天赋支撑自己持续创作专辑的音乐人,喜爱各式球衣、毒品以及派对,在一次强效毒品的作用下,坠入精神分裂的深渊,人生就此滑轨,女友离开了他,


专辑无法按照原计划发行,自己住进了医院,就此打开新世界大门,与一群社会边缘瘾君子共处一室,接受无比清新规律的治疗和药物的矫正。


 / 《柏林召唤》剧照


当医生评论他的音乐为压抑阴暗之时,我们或许能够明白社会层面对正常的要求应为艺术家所怀疑和警惕,甚至应以拒绝排斥予以回应。


正如《伊甸园》中Paul自毁式生活方式并非能够否定他生命中那些几近透明的纯净。


 / 《伊甸园》剧照


《伊甸园》在电影末尾,引用了美国黑山派诗歌代表诗人Robert Creeley的《节奏》(The Rhythm),它的确能够概括电音的力量、明媚与黑暗:


“ 节奏从自己的

延续中透射出来

使万物俯就它的力量

从窗到门,

从天花板到地板

开门的光明,

闭门的黑暗。”







✍️



陀螺电影ToroScope 电影与生活

撰文|Luxuan

排版|小浣熊

责编|常温狗



©️ 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

合作请联系微信号:chillybuster








这剧,爆了,速看


「夏天,最适合做自己的季节」


「电影是一门女人的艺术」


凌晨十二点过后,日本人都在看......


像安妮·霍尔一样穿衣服


王家卫,请回答2020


这样的导演,是国家的良心


他不止曾和坂本龙一组过乐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