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达教授被引次数最多的文章:普世价值与价值共识
本期导读
一般而言
被引率高的论文,学术质量也高
从10月29日起
本平台陆续为大家推出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名专家
被引次数最多的论文
品读名家名作
共享思想精粹
第十七期推出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
陈先达教授被引次数最多的文章
专家简介
陈先达教授,男,1930年生,江西鄱阳人,著名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哲学组组长,北京市社科联常委,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名誉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两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主任,第三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哲学学会会长。著作和论文曾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两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两次获吴玉章奖金一等奖。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从1991年起享受政府津贴。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有《处在夹缝中的哲学—走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陈先达文集》(6卷本),合著有《被肢解的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哲学总览》《人的哲学》,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等。
中国知网检索 2021.11.15
被引次数最多的名作之一
论普世价值与价值共识
陈先达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哲学研究
2009(04):3-9+128.
被引179次
观点精编
普世价值与价值共识最易混淆。价值共识可以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而普世价值似乎是人人都应该认同的一种价值共识。普世价值是一种以抽象人性论为依据、以绝对的普遍性为方法的唯心主义价值观。在当代,西方和国内少数人借助强势话语霸权,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称为普世价值,以达到他们西化和分化的政治目的。我们要揭露西方 “普世价值 ” 论的实质但应充分肯定人类文
明进步的成果和通过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问题上达到价值共识的可能性。不能因为人类可能具有的价值共识而陷入普世价值的政治陷阱当然也不能因为反对西方普世价值论而拒绝人类文明进步的积极成果否定人类的一定程度和范围的价值共识。
一、拒斥西方 “普世价值 ”
抽象的绝对的普世价值是不存在的,因为它包含一个不可解决的矛盾,即价值主体与价值本质的矛盾。
普世价值论的哲学基础有二:一是抽象人性论,它由人性共同性推论出价值的普世性;二是形而上学的价值不变论,它由人性的永恒性断定存在一种永恒不变的价值,这可算是 “天不变道亦不变的 ” 的西洋版。
二、重视人类 “价值共识 ”
价值共识是立足于人类进步和本国情况,是与具体性不可分的具体共性。民主、自由、人权在西方政治家手中之所以能采取双重标准,就是因为它们没有真正以人类基本价值的共识为依据,因而具有主观性、随意性。我们不赞同抽象的普世价值论但充分认识到各民族的价值观念中包含的可供交流、借鉴和融合的共同因素承认作为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成果的基本价值的普遍意义。我们拒绝西方 “普世价值 ” 的话语霸权,但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借鉴人类文明包括西方文明中的积极成果。
三、坚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
讨论普世价值问题的最重要意义,就在于由此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和指导原则。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为西方的普世价值错误理论所误导。我以为在对外交流、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中应该区分普世价值、价值共识和核心价值。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重视人类文明进步和文化交流中形成的以普遍形式出现的 “价值共识 ”,但拒绝西方中心论的普世价值观,特别要揭穿它的西化和分化的政治图谋,顶住其以资本主义制度及其价值观念作为普世价值而对发展中国家施加的政治压力和舆论攻势。
拒绝普世价值,肯定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中的某些基本价值可以存在一定程度和范围的 “共识 ”,坚持核心价值 ——— 这应该是我们对待有关普世价值问题争论的基本原则。
汇编 | 《思享前沿》总编组
来源 | 中国知网、哲学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官网
汇编仅用于学习研究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
喜欢《思享前沿》微信公众号内容的师友可以扫码实名添加 本号常务副主编个人微信以便于邀请您进入《思享前沿》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