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60多年前,那群青年为什么要争相去那么苦的“荒岛”?

中新社浙江分社 中新浙里 2023-03-28


编者按

红船起航,转瞬百年;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时间是最客观的尺度,丈量着前行的步履,标注着奋斗的艰辛,沉淀着精神的价值。浙江作为"红色根脉",百年来留下了太多难忘的瞬间……《瞬间:重返浙江红色现场》一书记录了百年来在浙江大地上发生的党史故事,用一个个“瞬间”串联起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

在此之际,中新社浙江分社和浙江省、杭州市党史部门联合推出特别策划“胜利的时候,我们怎么能够忘记”,带您走进《瞬间:重返浙江红色现场》——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浙江百年历史的缩影,也是浙江人民一百年来宝贵的集体记忆——在“浙”些“瞬间”中重返党史现场、重温红色记忆,以浙江之窗口窥见中共百年的“成长秘密”。


青春无悔:

浙江大陈岛的垦荒岁月

中新社  范宇斌


“前面的那座岛,有什么呢?”那一天,16岁的戴婕媭和其他几名女垦荒队员挤在小船上。船朝大陈岛驶去,冷风带着零星的海水迎面扑来,戴婕嬃紧了紧棉袄领子。她知道,等待她的是“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的重任。


这是1956年的1月31日,冬日寒风,227名青年从浙江台州椒江码头出发,前往大陈岛,成为首批垦荒者。


垦荒队员张其元、戴婕媭夫妇在浙江台州椒江的家中翻看相册。范宇斌/摄


而就在这之前的1955年2月,8岁的颜达中跟着家人从大陈岛前往台湾——国民党军队从大陈岛撤退,将岛上居民几乎全部劫往台湾,并在岛上对军事和民用设施进行大肆破坏,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陈浩劫”。2月13日,大陈岛解放,但是荒无人烟。


65年后,笔者赴大陈岛参加2020两岸大陈乡情文化节,见到了大陈籍台胞颜达中,近年来,他回到台州做起茶叶生意。今日海上大陈,已从“昔日荒岛”变为“东海明珠”,让他惊叹不已。


故事,就从这座昔日“荒岛”开始。


1955年11月底,时任团中央书记胡耀邦来到浙江考察青年工作,在杭州召开的部分地 (市)、县青年团书记座谈会上,温州地区海门直属区(今台州市椒江区)青年团书记许式盛陈诉:“海门前哨有个大陈岛刚解放不久,国民党军队败退时,把岛上居民用武力强行劫往台湾,使得原本繁荣的海岛变成了没有人烟的荒岛,极为需要有人去重建。”


胡耀邦听后说:“这样不行,敌人破坏,我们建设。”他当即提议:“在大陈岛解放一周年之际,组织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重建大陈岛。”


经过挑选,首批由来自温州、海门的227人组成的志愿垦荒队成立。队员中有高中、初中毕业生,也有少数在校学生、社会青年,他们的年龄大都在16岁至20岁,最小的只有14岁。


“参加大陈垦荒,全凭一腔热血。”王宗楣时任温州团市委青工部长,他仍清楚地记得,在组建志愿垦荒队之前,温州就发出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把青春献给大陈岛!”“让青春在祖国东海海面上发出强烈的光和热!”等动员口号。


当年,23岁的王宗楣深受感染,毅然报名,经过筛选,组织任命他为大陈岛青年志愿垦荒队副队长。


之后,团中央派代表专程赴温州赠送锦旗与贺信,并在1956年1月22日的《中国青年报》 头版,以显著位置报道青年志愿垦荒队将赴大陈岛的消息。


贺信的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为了表彰你们的爱国行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决定,授予你们‘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锦旗一面。当你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希望你们使劲地回忆亲爱的党和亲爱的领袖毛主席所教给我们的话,高举着这面旗帜一往直前。”


1956年1月29日,是温州青年志愿垦荒队启程出发的日子。


“那一天是相当的激动啊!”垦荒队员张其元说,我们胸佩大红花,在热烈欢送的锣鼓、鞭炮声中,在队长卢育生、副队长王宗楣的带领下,高举着团中央授予的“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的旗帜,告别父老乡亲,踏上赴大陈岛的征程。


先是从温州安澜亭码头渡轮过江到永嘉县港头码头,“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再见吧亲爱的故乡,胜利的星会照耀我们……”王宗楣说,就是在《共青团员之歌》的歌声中,他们离开了家乡,告别了亲人,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1月31日,离春节只有12天,在团中央、团省委和海门区委领导陪同下,227名队员从海门搭船,经过5个多小时海上颠簸到达下大陈港湾。


“我们都是第一次乘坐海轮,船到海门港口就迎来了波浪,有人就惊叫起来。腊月寒冬吹的西北风格外刺骨,随着风浪加大,越来越多人开始眩晕呕吐。”王宗楣说。


65年之后的2021年1月,戴婕嬃在家中拿出一本相册,指着一张微微泛黄的老照片,照片里七八名青年学生坐在一条摇摆不定的小船上紧紧挨着,几个准备下船的人脸上透着一丝慌乱和笃定。而在小船旁边,几名身着军装的人正抬手上前迎接。


“我们那时候刚初中毕业,我只有16岁。大家都是第一次到大陈,坐的还是货船,船很小,机器马力都不足,印象中船开了5个多小时。”戴婕媭说,“终于船停了,到大陈了,可是没有地方能上岸。当时大陈岛没有轮船码头,船只能停在百米外的港湾中,由几条小舢板来回摆渡到岸边。驻岛部队的解放军很热情,知道女同志晕船后身体不适,就过来把我们一个个背着上了岸。”


戴婕媭回忆,此时摆在全体垦荒队员面前的是一座满目疮痍的凄凉荒岛,后来成为她丈夫的队员张其元称之为“死岛”。


张其元向笔者回忆初见大陈岛的情景:“破败的房屋东倒西歪,敞开的房门、店门,招牌散落一地,桌上碗中的残余物早已发霉,街道上垃圾遍地,被烧毁的渔船、被扯烂的渔网……到处死气沉沉的,看不见居民,甚至没有一盏灯、一条狗、一只鸡。而这就是我们要建设的大陈岛。”


经过一天的短暂休整,1956年2月2日,全体队员登上了下大陈岛的最高峰凤尾山顶,面对飘扬的队旗,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我是一名青年垦荒队员,我志愿来到伟大祖国的大陈岛,面对着祖国的海洋,背靠着祖国的河山,脚踏着海防前哨,肩负着人民的希望,我们宣誓:坚持到底,决不退缩,与英雄的边防军一起,用辛勤的劳动,把海岛变成可爱的家乡!”


宣誓完毕后,热血沸腾的垦荒队员们拿起锄头,一齐摆开阵势,挥锄开垦荒地,迈出了艰苦创业、重建大陈岛的第一步。至1960年7 月大陈岛志愿垦荒结束,前后共有5批467名来自温州、台州的青年志愿垦荒队员参与大陈岛垦荒建设。


宣誓完毕,团中央代表丁立准执锄破土,揭开了大陈垦荒的序幕。200多名青年垦荒队员在凤尾山上摆开阵势,挥锄开荒,迈开了艰苦创业的第一步。


1999年,凤尾山顶,一座由椒江区政府、团省委出资和垦荒队员发起捐资建设的高16.5 米的大陈岛垦荒纪念碑建成于此。碑名由解放一江山岛战役前线总指挥、国防部原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纪念碑背面镶嵌着胡耀邦的手迹“艰苦创业,奋发图强”。


此后,几乎每一位上岛的人都会来此瞻仰,纪念大陈岛垦荒的光辉历史,也有许多团体、组织专程到大陈岛,开启一段“红色之旅”,在纪念碑前庄严宣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陈岛垦荒纪念碑也成为垦荒队员们登岛必去的地方,因为这里“藏”着他们的青春。


大陈岛垦荒纪念碑。孙金标/摄


青年志愿垦荒队来到大陈岛,第一任务就是开发土地,种上庄稼,利用岛上的青草发展畜牧生产,实现垦荒队生活初步自给自足。而这一任务在当时并非易事。


国民党部队逃离前,在岛上布满了地雷和铁丝网。麦地、菜园、水井,所到之处都有触雷身亡的危险。从1956年2月13日至21日几天中,就扫出地雷7497枚,特别是那种塑料壳化学地雷,连扫雷器也发现不了,又不会腐烂,已有数十名战士被炸伤残。


面对危险的地雷,怎么办?难道要退缩吗?


垦荒队员们纷纷表示决心:“不!就是牺牲了也要把大陈岛的每一寸土地开发出来。”在驻岛部队的帮助指导下,队员们学会排雷与避雷,以免遭地雷伤害,一边排雷一边开荒,迅速恢复生产。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队员们想出了利用牛、羊在前面扫雷,队员们在后面垦荒的办法,终于破解了敌人的地雷阵。


这群垦荒队员大多生长在城市,缺少生产知识和能力,“种庄稼、养牲畜,对我们这些青年来说简直就是件新鲜事,大家都得从头学起。”王宗楣说。


手执锄柄硬邦邦的,不知如何挖土成垅,没干几下,双手就隆起串串血泡、钻心地疼;生产知识全然不知,分不清韭菜与麦苗,认不清薯种的头与根,到了播插番薯种苗时,许多人把头部埋在土里;到麦地里除草,有人竟把麦苗当杂草铲掉了;有人挑上二三十斤的担子,走不了几步就气喘吁吁;还有几名队员,看见摇着尾巴“哞哞”叫唤的大黄牛,吓得转身就跑……垦荒,就这样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一天劳动下来,像戴婕嬃、叶莲莲等小姑娘,手掌磨出了血泡,血泡破了更疼,疼得受不了,就蒙着被子悄悄地哭。第二天一到7点,利索地用手帕包住伤口,又扛起锄头下地干活去了。后来一到晚上,姑娘们就坐在一起,说笑着比谁手上的血泡多。再后来,血泡被粗厚的老茧代替,再也感觉不到疼了。


“岛上的垦荒生活是没法同家里比的,吃的东西不用说口味如何,就是当地最好的也很难吃得习惯。”缪茜茜回忆,刚上岛时经常吃的菜肴就是粗得像蚯蚓一般的番薯粉条(台州人俗称绿豆面),实在有点难以下咽。垦荒初始,缪茜茜在蔬菜队种菜种瓜,当看着一支支小黄瓜戴着小黄花慢慢长大的时候,她这个从不知道黄瓜是怎样长大的城里女孩,那份高兴劲儿真是难以言表,觉得自己像黄瓜一样长大了,体验到了种出劳动果实的自豪。


当然,劳动是辛苦的。缪茜茜说,种菜要垦地、浇水、施肥,拿笔杆的手握不紧锄把,光着脚板劳动站不稳,走路更是寸步难行,肥料要到村里一个个粪坑里去掏,过去在城里遇到粪车要捂着鼻子嫌臭,现在要亲手一勺勺舀上来,大家还抢着比谁舀得多。她们女队员也练就了赤脚挑粪担的功夫。


刚上岛,看到遍地瓦砾和一片荒地,房屋简陋、房间又脏又臭,让垦荒队员金育育很不习惯。但在垦荒队学习,接受党团组织的不断教育后,她想,“我是新中国的青年,应该在劳动锻炼中改造自己,怎能向困难低头呢?”


于是,金育育渐渐鼓足了勇气,安定了情绪,努力在行动中改变自己。干农活时,积肥、垦荒地、割麦样样不甘落后于别人,挑粪还从 50斤逐渐增加到100斤。


队员们最想家的时候,是上岛的第一个除夕夜。大家吃着咸菜,喝着南瓜粥,围坐在一起聊着。“我想家了……”有姑娘掉下泪来。


这时,一个活泼开朗的队员凑过来笑嘻嘻地说:“哭啥?明天部队就给我们送大鱼大肉来了。”说着,他又从兜里掏出一张信纸,“你看,我刚给我妈写了信,就画三个圆圈。我妈不识字,临走前她说你就给我画圆圈报平安吧。三个圈表示很好,两个圈就是不好也不坏,一个圈就是过得不好。”


“哈哈……”大伙儿都笑了。一笑之余,队员们面临的真实生活却是:“走路高低不平,夜里灯火不明,急事电话不灵,航船遇风开开停停,生活单调冷清。”


大陈岛天气恶劣,夏秋季节常受到台风侵袭。上岛当年(1956年)的8月1日,12级强台风就正面袭击大陈岛,狂风呼啸、巨浪滔天、暴雨倾盆,强台风一下子就刮倒了队员们半年来辛苦建造起来的猪舍、牛棚,毁坏了刚刚开垦出来并插上藤苗的番薯地。


在万分危急的关头,王宗楣挺身而出,及时组织突击抢险队,他一声高喊:“女同志留下,男同志跟我走!”便冲进倾盆大雨中,来到东坑养猪场等几处危殆之地救援抢险。他们匍匐前进,将一头一头逃散的猪、羊找了回来,减少了集体经济的损失。


虽然进行了抢救,但这场台风还是淹没了不少庄稼、吹倒了房屋、冲毁了养猪场。尽管如此,但困难吓不倒有志的年轻人,垦荒队员们把双手的血泡称为“光荣泡”,并发誓:苦战三年,改变大陈面貌,把岛上的生产搞好,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一年下来,垦荒队在缺乏技术、生产经验和遭受强台风袭击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完成了番薯、川豆、马铃薯和各种作物的冬种、春播任务,还盖起了猪、兔、牛、羊畜牧场,植下了第一批果树苗。


第一年,垦荒队收获番薯5万公斤、马铃薯2 万公斤、蔬菜2.5万公斤以及花生、绿豆等农产品。垦荒队还与驻岛部队一起进行海岛绿化,第一年栽种了2万多株柑橘、杨梅、水蜜桃、梨、葡萄等果树苗。


针对大陈岛山多地少、海洋资源丰富的特点,垦荒第二年(1957年),垦荒队分工作了调整,组建了农业队、畜牧业队、渔业队3支队伍。


畜牧业队在上大陈办起养牛场,在下大陈办起养猪场、养兔场。在竹屿、洋岐等周边小岛上放牧起猪、羊、兔、鸡等。渔业队则建起捕捞队和海带队。


岛上物资贫乏,为了发展畜牧业,在平常人眼中又脏又臭的猪崽,在队员陈兰芬、狄莲霞和张秀媚眼里则是心肝宝贝,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它们遭受意外。大冷天抱在床上,用自己的花被子去暖和它;三伏天,端只板凳,坐在一边给小猪扇凉;煮好饲料自己先尝一口, 生怕猪食太烫……岛上遇台风,猪舍倒塌,惊得小猪乱窜,姑娘们顶着狂风在山梁上爬行,把失散的猪一头头找回来。仅1957年一年,垦荒队就养殖了130头牛(包括25头奶牛)、200只羊、350头猪和1000多只兔。


曾在温州永嘉做过地下交通员的张寿春,1957年主动要求到大陈岛垦荒。上岛后,他又主动申请到荒岛——竹屿岛上去放羊。


在竹屿岛,张寿春终日与20只山羊为伴,夏天烈日暴晒,蚊蝇成群;冬季四面风刀,冷透骨髓;看不到报纸,听不到广播,只有一夜一夜的孤独和寂寞。他住的是10多平方米的破屋,他在岛上挖土洞当作羊舍,还自编草席给羊挡风避雨。


当山羊天天长壮,张寿春的头发也日日见长,他就拿着小圆镜,自己给自己剪,脑后的头发看不见,被他剪得东一块西一块,像被老鼠啃了一样。当大家笑他像野人时,他却笑着说:“在这岛上除了我和羊就没有别人,羊不会说话,不会笑话我。”


后来,张寿春与海门葭沚的农家姑娘张莲女结了婚,新婚刚十天,他就带着妻子上了岛。当时上岛的人来了又走,只有张寿春夫妻俩坚持留守了下来。他们精心照顾着山羊,把竹屿岛上的山羊从20只繁殖发展到400多只,是最成功的孤岛放牧者。他们夫妻孤岛牧羊的故事,也成了垦荒生活的一段佳话。


除了牧羊,岛上的养兔场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张菊莲是和哥哥一起上岛的,当时她刚小学毕业才15岁,扎两条小辫,戴着红领巾,上船下船都要别人扶着,人家都说他们是“兄妹垦荒”。


1957年,垦荒队要办养兔场,张菊莲知道后向队部要求去养兔,因为她生性活泼,爱唱爱跳,生肖又属兔,队员们都喜欢叫她“小白兔”。


据张菊莲回忆,刚开始养兔时,因为缺少养兔知识,第一批饲养的兔子死了不少,成活率不高,急得姑娘们都哭了起来。此后,她们接受教训,下决心学好养兔技术,抽空就读养兔的书,不懂就问畜牧兽医。有一次,她们自己做手术治好了一只兔子头上的瘤。通过队员们的努力,养兔场从原来的十几只种兔发展到一千多只兔子,越办越大。


兔场发展了,饲草需要量也增加了,每天割草要来回两次,当时张菊莲体重才35公斤,挑在肩上的草比她人还重。有一次挑着草不小心跌倒了,手擦破了,砂石子嵌到了伤口里,痛得钻心,但她还是咬紧牙关,爬起来把草挑回兔场。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正规的治疗,她的手至今还留着明显的疤痕。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大陈岛附近海域是天然的渔场,发展渔业生产成为垦荒队增加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


1957年,垦荒队制订了“发展海洋渔业生产,向海洋进军”的计划,投资建造渔船,组织起一支有70名队员的渔业捕捞队,先在海边、港湾里从学习摇橹开始,从事捕墨鱼的海上作业。此后,又安排垦荒队员到福建、舟山、大连等地学习海洋捕捞和海带养殖技术。


从事渔业生产的女队员金育育不甘示弱,敢想敢干,发出了“种地有女拖拉机手,天上有女飞行员,难道女队员不能成为女捕捞能手吗?”的豪言壮语,抢先报名参加渔业队,立志要下海做一名女渔民。这在当时浙江沿海是“破天荒”的新闻。


可出海作业并不是件简单的事,生活艰苦,没有昼夜,吃、睡、大小便都要在船里,连男队员都有点怕,何况一名女青年?


在金育育的再三坚持下,她与另外6名女队员一起下海。但第一天下海,就被大海来了个“下马威”。她们一上渔船,就被一股鱼腥味熏得透不过气来。海浪拍动着这一叶扁舟,摇摇晃晃,她们手脚酸软,肚子里翻江倒海,呕得胆汁也吐了出来,何况睡的是40厘米左右宽的柜式床位,隆隆的机器声震得耳朵嗡嗡响,5-6级风浪颠簸得站都站不住,头晕目眩昏昏沉沉,几天几夜不能吃、睡不了。


“要干就要干到底!”金育育暗下决心。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她就学会了操作轮机、摇橹、驾驶、敲罟、拔篷、拉网、补网结绳等作业。每次渔汛出海,她都要在海上生活好几个月,却从不叫苦叫累,只要人在船上,她就是一名勇敢的斗士、渔业的好手。


在海上作业的日子里,金育育多次出生入死,险象环生。一次,在嵊泗捕带鱼时,船体被大风推上岩礁搁浅,淡水舱发生漏水。“若被海水倒灌会有沉船危险!”危急时刻,金育育沉着冷静,奋起自救,并积极联系兄弟船进行搭救,终于排除险情。


金育育等女队员下海捕鱼,让当年担任渔业队小队长的张其元回想起来依然觉得十分佩服。“这个活啊,是最累的了。”张其元说,他们垦荒队员大多是“旱鸭子”,别说出海捕鱼了,来大陈岛之前很多人就连大海都没见过。“尤其是女队员,更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自古以来,女人不能上船作业的,说是不吉利,我们不信这个邪,女队员照样上船了,并且干得很好。”


1958年,垦荒队建造了一对机帆船,命名“勇敢号”。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部提倡“海带南移”,浙江沿海各地跃跃欲试。1958年7 月,王宗楣带领李京州等5名队员,在大连市国营海石礁海带养殖场学习海带育苗与养殖技术。那年11月上旬,他们结束学业运来海带苗,在大陈岛启动试养。


初次试养海带,缺乏管理经验,收割时间也没掌握好,所以经济效益不好。但经过几番改进,当时仅限于北方部分沿海地区养殖的海带,最终在大陈海域养殖成功。


海带养殖在当年是垦荒队员的创新成果。时至今日,“开拓创新”成为大陈岛垦荒精神之一,也一直影响着大陈人。


大陈海域是著名的“大黄鱼之乡”,水流、水质、水温、盐度等特别适合大黄鱼生长。但这里台风多、风浪大,以往一场强台风就可能摧毁整个养殖场,导致养殖户血本无归,高风险令人望而生畏。


但是大陈人并没有因为台风等不确定因素而退缩,而是迎“风”而上,勇担风险,敢于加大技术投入,不断创新养殖方式,率先引进大型抗 风浪的深水网箱养殖技术,进而在全国首创铜围网养殖技术。


大陈岛风光。范宇斌/摄


如今,大陈岛养殖大黄鱼已形成产业集群,年产高品质大黄鱼6000多吨,产值5亿多元。“大陈黄鱼”也成为了国家地理标志品牌。


“正是因为有了大陈岛,才有大陈黄鱼啊!”近些年,张其元每年都至少去一趟大陈岛,看着大陈黄鱼养殖业从传统深水网箱养殖转型升级为大型铜网衣围海养殖模式,他感到十分欣慰。他谈及,“大黄鱼是大陈岛的一张金名片,一定要把大陈黄鱼的品质做好。”


2020年11月30日,参加两岸大陈乡情文化节的大陈台胞台属参观大陈黄鱼养殖基地,纷纷拿出手机拍照。


在大陈岛上,笔者和台胞走访了一座特别的建筑,门楣上写有“大陈岛友谊俱乐部”。这是目前岛上唯一一座在垦荒时期建造的建筑物,落成于1958年2月,也是当年垦荒队员在岛上的文化场所。60多年后,这里是“垦荒剧院”。


2020年12月,在台州椒江城区,老垦荒队员金可人在家中拿出的一张发黄的老照片,就是在大陈岛友谊俱乐部门前拍摄的。


1958年,17岁的海门青年金可人看到大陈岛垦荒队正需要人,那时街上四处悬挂着“你为社会主义做了什么”的横幅,他也想为社会主义做些什么,就去报了名。


“到了岛上后,我们来不及多想,第二天就下地干活了。”金可人举着老照片回忆说,“这个拉二胡的就是我,那时刚好有浙江省美院的人下来锻炼,他们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生产生活间隙,我们这群热爱音乐的人就凑到了一块儿‘搞创作’,这张照片就是大家在大陈岛友谊俱乐部的门前表演节目时拍的。”


这只是垦荒艰苦岁月中的一个插曲。金可人说,他上岛时,垦荒队已经分了很多队,有农业队、渔业队、养牛的、养羊的、种海带的……“我被分到了农业队,上山种番薯、挑担是必不可少的体力活。当时,我人又瘦小,把肥料挑到东坑,一天要挑6担,一开始挑得晃晃悠悠,肩头火辣辣地痛,但我都咬牙坚持了下来。我就一个信念‘可以慢一点,但决不能掉队’。”


1958年,垦荒队又协同岛上集体企业办起了砖瓦厂、五金修配厂、渔业机械修理厂,各种加工业的兴起,让岛上的生产力大大提升。到1960年1月,随着人民公社化到来,垦荒队开始与当地生产组织组合,其所属渔业队、农业队、兔场、牛场、海带场均成为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直接归大陈镇人民公社管理,部分人员也由公社统一安排。


至1960年7月,垦荒队的任务也告一段落。


从1956年到1960年,短短五年,大陈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岛上的基础设施大幅度改善,人们利用岛上被敌人破坏的断垣残壁修建房屋2000多间,新建了供50户居住的“工人之家”,还有大陈小学和可容纳近千名观众的友谊俱乐部……


大陈岛新建了两座码头和20多公里公路,往来船只停泊和汽车运送物资非常方便;修建了两座水库,满足居民和渔民的淡水需求;岛上每家每户都有了电灯照明。渔汛期间,数以万计的各地渔民进出大陈渔港避风和交易渔获。


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队员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男女队员们在建设大陈岛的共同劳动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有的产生了爱情,共有9对结成夫妇。


至1960年7月,青年志愿垦荒队完成了垦荒的历史使命,垦荒队建制正式解散。


范宇斌/摄


然而,有一位垦荒队员却永远地留在了大陈岛,令人唏嘘不已。


在下大陈岛甲午岩前,有一座坟茔,白石墓碑上赫然刻着:陈显坤烈士之墓。陈显坤是第一批上岛的志愿垦荒队员,1962年5月,他在大陈水产公司工作期间因舍己救人而牺牲。


据张菊莲回忆,年仅24岁的共青团员陈显坤,在危难时毅然作出了英勇的抉择,为农民兄弟为大陈岛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是家中独子,从小没了父亲,母子相依为命。我还记得他的寡母听到噩耗赶到大陈岛时哭得死去活来,很可怜的。”


时至今日,“海岛赤子”陈显坤永远安眠在甲午岩峭壁之侧的翠柏松林中,远眺初升的旭日,静听东海的涛声。他舍己救人的英勇事迹也给大陈岛垦荒精神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垦荒队建制解散后,老垦荒队员被调离海岛,但仍有100多名垦荒队员因舍不得离开大陈,舍不得这块与自己苦乐荣辱紧密相连的土地,继续留在了岛上,为大陈岛的开发建设奉献着青春和热血。


“光旦本是卖饼人,响应号召到大陈。党的培养上北京,永远不忘党恩情。”这是李光旦的自勉诗。他本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卖饼男孩,上岛初期,只能画圆圈向母亲报平安。后来,他刻苦学习,进步很快,于1958年出席了全国第三次青年代表大会。垦荒队解散后,他一直担任大陈综合商店经理,工作干得很出色。


陈萼亭从23岁上岛,种过地、捕过鱼、教过书、当过庶务长、会计、放过电影……垦荒队解散后,他将垦荒工作转向为海岛文化事业“垦荒”,40年时间里坚守海岛,活跃在大陈岛文化宣传的第一线。1996年,他累倒在宣讲垦荒精神的讲台上,带着对大陈岛的无限依恋,走完了平凡而又光彩的人生。


离开大陈岛的垦荒队员们也在工作中继承垦荒精神,如张其元、戴婕媭夫妇走上创业路,开创了台州中式快餐连锁店。


热爱音乐的金可人在结束垦荒回到椒江后,参加了军民业余文工团,他很快对作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开始练习写曲子。他在音乐方面的突出才能逐渐得到认可,1991年被选为椒江区文联副主席兼音乐家协会主席。


很多人问他,一个垦荒队员怎么就成了一个音乐家?金可人笑着说:“其实没有什么秘密, 一切都是生活给我的馈赠。我只是留心,捡着宝了。”


有一天,一个写词的朋友写了一组《大陈组歌》给金可人看,这“大陈”两字瞬间触动了他的神经,唤起了他对大陈的全部记忆和一片深情。30年前在胸中涌动的音乐主题一下子激活了,灵感从天而降。他在短短几天之内,创作完成了一套包括男女声独唱、男女声小合唱、男女混声等7首歌曲的组歌。


如今回想起来,金可人直言,垦荒虽然辛苦,但大家苦中有乐,也是非常快乐的。


“有一天清晨,我和几个队员一起揺着船出海,天边泛着鱼肚一样的光,慢慢地霞光出来,再出来一半的太阳,像咸鸭蛋一样的颜色,后来光芒渐盛,越来越强,最后整个跃出水面,非常漂亮……”金可人说,垦荒生活成了他最好的艺术灵感。


2006年8月2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大陈岛视察,看望岛上的老垦荒队员。2010年4月27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给大陈岛老垦荒队员回信。2016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大陈岛老垦荒队员的后代继承和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热爱祖国,好好学习,砥砺品格,努力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新一代建设者。


大陈岛风光。范宇斌/摄


65年前,一批批风华正茂的青年怀着满腔热血,登岛垦荒,将满目疮痍的荒岛变成了青春奉献的热土,铸就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2019年1月,在台州市五届三次党代会上,大陈岛垦荒精神被确认为台州城市精神。


全国文明镇、美丽城镇省级样本、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一甲子又五载岁月已逝,昔日海上荒岛,如今已蝶变为名副其实的“小康的大陈”。


扫码观看:垦荒队员重温奋斗历史


点击图片,了解书籍中的更多故事

↓↓↓




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是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浙江正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合作编撰、红旗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通过重要党史亲历者后人重返现场,记录了浙江百年党史的精彩瞬间,从党史现场绘就百年浙江党史的恢弘画卷。

为讲好百年党史故事,中新社记者和党史学者历时一年,走访南湖、分水塘、浙江陆军监狱遗址、四明山、大陈岛、枫桥、余村等浙江重大党史事件发生现场,访问重要党史事件亲历者以及后人和研究者,以媒体人的视角穿越浙江百年党史。

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党委书记、总编辑柴燕菲是本书主编之一。她认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作为媒体人,能在建党百年之际重返党史现场,重温党史瞬间,以媒体人独特的视角穿越百年党史,这是身处这一伟大时代的幸运,同时也倍感责任重大。


知所来,方明所去。
每一次向历史的回眸,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思想的升华。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正茂。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共同推动中国号巨轮
在新的伟大征程中劈波斩浪,
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扫码关注我们

联系电话:0571-88325055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文一西路1199号中新大厦11楼


来源: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本文选自《瞬间:重返浙江红色现场》一书,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
编辑:周薇、李若莹

往期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