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幼坚专栏 | 关于出柜的11个错误观念

出色伙伴 2023-08-10

点击【出色伙伴】-点击右上角【…】设置为星标/置顶



吴幼坚,是曾任广州市委书记与中国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的吴有恒之女。她曾任《广州文艺》杂志副主编、《源流》杂志副总编辑,已退休。中国第一位公开身份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2008年联合创办亲友会,2012年成为独立公益人,2018年出版著作《彩虹——LGBT人生纪实》。


我再次收到一位拉拉的来信——


很高兴也很惊喜能收到您的回复!真的非常感谢您这么长时间以来的努力!希望您身体健康!生活顺利! 


在向父母说明我的情况之后,能感觉到父母的难过和失望,但我也没办法因为他们这些情感而改变我和女友在一起这个事实。他们说生活没了指望一下子失去全部希望为了女儿活着……等等的话,都让我很难过,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虽然觉得很对不起他们,但是也没想过和女友分开,只好先这样冷处理。昨天我爸又给我打了电话,说他们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也没心情上班,我也没有可以劝他们的话说出来,有一种无力的感觉。


目前只有我父母知道我们的事情,她父母暂时还不知道,不想同时承受双方父母的压力,所以准备等过几年再告知,但感觉那个时候也会是像我现在这种状况。我们都想过实在不行就远离家乡,跑到没人认识我们的地方重新生活,但觉得那样的话就相当于是逃避了。      


也没什么好办法能劝说爸妈,他们就是有觉得我会过得不好,过得不幸福,老了没人照顾,等我老了就后悔之类的担忧。平时说我年纪大了该找对象了,现在则会说你们还小还可以重新开始。感觉父母就是想让我和她分开,然后结婚生孩子,过大多数人选择的生活。我目前就是想努力赚钱,能和她有共同的房子,也可以有自己的小孩子。其他人的态度我都可以不管,但是真的想让爸妈可以稍微理解一下我。


如果有叨扰到您提前说声抱歉,您给我一种很亲切的感觉,让我可以很轻松地说出我的心里话。再次感谢您为性少数群体的发声!


我给她的回信很简单,主要推荐广州拉拉“她她”长文供参考。2014年我转发该文后不断推荐,它深获读者好评。按惯例我会把博文链接给求助者,但博客因“网络维护”除博主外他人已无法阅读旧文。为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我精编她她长文重发——

 


2012年7月8日同志母亲吴幼坚与广州女同伴侣她她(左)、梅尔(中)应邀到上海参加电视节目录制后合影。



她她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关于出柜的11个错误观念 


出柜一直是同志圈里的老大难问题,您这么多年一直不辞辛劳地帮助无数同志孩子接纳自己,和帮助同志父母接受孩子,可总有一部分同志的心智状况仍如孩童,让人担忧。学习心理学这七年真的帮助我成长了许多许多,所以,总觉得有一份责任把心路历程分享给更多朋友以便他们自助成长,把逆境转化为成长的沃土。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她她,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就出柜话题进行分享。我今年36岁,从事少儿教育工作。我和女友都已向父母出柜,在日常生活中我是公开自己身份的。在我公司,上到校长,下到保洁阿姨都知道我是一个有同性伴侣的女生。


可能有人会说,哇,她她,你好自信,好勇敢啊。其实呢,我也不是一开始就能接纳自己的。这要感激我的父母,如果不是他们一直不理解我,不接受我,也不会让我机缘巧合结缘心理学,从而获得这么多的成长。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不但接受了真实的自己,而且也一直在学习接纳真实的父母。我发现,随着我越来越接受父母的不完美,放下非要得到他们理解和认可的执着,即使他们不接受我,我却越来越能轻松地做自己。


大家不要以为我在接受真实的父母这门功课上,已经修到了100分,其实如果给自己打分的话,我仍旧是不及格的,仍有很多不足。但是没关系,我接受这样不完美的自己,就像接受我不完美的父母一样,继续学习心理学,继续成长。所以啊,连这门功课不及格的我都可以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成长心路历程,所以,大家一定要相信,你可以比我做得更好。


今天的分享我比作给头脑松松土。如果我们不时时觉察自己的念头,我们的大脑就会像一片板结的土地,里面固化着各种观念,有好的,也有不利于心灵成长的。我的分享就是给大家的大脑松松土,看看里面有哪些根深蒂固的对出柜以及对我们心灵成长不利的观念,再播种上一些有利于心灵成长正能量的种子,帮助大家自助成长。


好,我的分享主要有两大章节:第一章,关于出柜我们有哪些有问题的观念;第二章,出柜我们需要跟父母明确哪些信息。

 


第一章  关于出柜我们有哪些有问题的观念?

 


一、出柜是为了寻求父母的允许和理解

 

出柜,似乎成了同志们为争取父母的允许和接受自己喜欢同性这件事的无奈之选。大家自己想想,我天生如此,又没办法不是这样,但我们却非得去争取对此无知的、又偏执地认为只有按照异性恋的人生剧本活才正常、幸福的父母的理解和允许才能坚持自己想要的生活。抱着这样的观念,我们怎么能不处处被动,不痛苦呢?


事实上,出柜的目的并非是为了父母允许和接受我喜欢同性,而是为了给父母认识和了解真正的我的机会。因为不展示真实的自己,如何能在他们眼中存在呢?


如果我们不去尊重自己的心,而一味满足父母的期待,去演一个“正常的”异性恋者,那父母这辈子永远没有机会看到真实的我。亲人之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我就在你眼前,你却看不到我。问题是,那个夺去自己存在于父母眼中机会的人正是我们自己啊。


所以,于我而言,出柜是必须的,是绝对值得的,因为不管父母是否愿意理解和接受真实的我,至少我自己要先做了那个无条件地理解和接受自己的人。与其戴着面具貌似很幸福地腐烂在别人(父母)认为“对的”、“好的”生活中,不如就算最初多苦多难,也要真实精彩地活出自己。

 


二、出柜成功 = 得到父母的允许和接受

 

但实际上,只要是向父母坦言了自己的性倾向,出柜就成功了。


是否出柜是我们的事,这是我们可以决定的;但出柜后父母是否理解和接纳,这是他们的事,决定权在于他们,而不是我们。可我们却总试图做些什么去左右父母。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独立的思维方式,只有父母自己想通才能改变。而是否改变取决于父母,并不取决于我们,更不取决于我们的道理多么在理。


用父母是否理解和接受我们作为评断出柜是否成功的标准,事实上篡改了出柜本身的含义!话说得难听一点,谁说了我们出柜,父母就一定要理解的呢?!


其实,我真心能理解同志朋友们渴望出柜后得到父母和亲人理解和接纳的心情,这是人之常情,本身没错,错就在于我们过于执着和强求父母的理解和接受。


事实上,有些父母确实就没有无条件地爱和接纳孩子的能力,我们就是不愿意面对这一现实,非要想方设法把这样的父母改造成懂得爱自己的完美父母,有的是准备了一堆科学知识想让父母学啊,或带他们参加各种同志活动啊,有的是让吴妈妈去说服父母等等。这就好比我们非要患了爱无能症的父母做人格健全的父母做的事情,我们自己想想这现不现实?如果我们非要和现实较劲儿,痛苦的只有自己。我们想想看,我们这样做和那些痛苦无比拒不接受孩子是同性恋用尽千方百计想把孩子改变成异性恋者的父母有何区别?


所以,想要走出父母不接受的纠缠的唯一出路就是,接受,接受真实的父母,接受他们不完美,承认这不可改变。你还是父母的儿女,该照顾父母时依然照顾,但是,自己的人生自己话事,就解了。

 


三、我都没找到稳定的女友/男友,所以还不是跟父母出柜的时候

 

既然出柜只是给父母以机会认识和了解真实的我,那什么时候出柜与我现在是否有稳定的伴侣有什么直接关系呢?


以我的经验看,越是控制欲很强的父母,当得知孩子是喜欢上某同性之后才出柜的,越是第一时间的反应是,孩子是被某无辜的同性带坏的,他们首先琢磨的是如何找这个人算账,怎样尽快切断二者的关系。


我的意思不是说,大家不在单身时出柜就是一个错误,而是说,如果我们不想给自己和伴侣找不必要的麻烦,在单身时就做好充足心理建设的情况下跟父母出柜,这会是全然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一种做法。

 


第四、能拖则拖,能瞒则瞒,到哪天再算

 

这个是典型鸵鸟对策,不直面问题,而选择逃避。我也曾经这样才被出柜的,所以,我很想跟大家说,与其天天忐忑不安地活,不如做好充分准备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五、用着父母的钱,却希望生活不受他们干涉

 

如果我们大学学什么专业是父母决定的,工作是父母安排的,连交往的异性对象也是父母介绍的,我们还用着父母的钱,住着他们的房子,开着他们送的车子,对于控制型的父母而言,如果我们希望他们不要干涉和控制我们的生活,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用张德芬老师的话说,这是一揽子的事情,父母包干了我们的经济,就必然会要插手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经济独立是人格独立的基础。


我们要问问自己,我是要一辈子选择安逸地、被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很受控制、很窒息地按照别人(父母)认为幸福的方式活呢,还是即使再难再苦,但自由地以我认为幸福的方式活过呢?该如何选择是我们自己的事。

      

不管是选择前者,还是选择后者都可以,但是我们要十分明确一点——如果我们选择满足父母的愿望,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需要为此负责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我们的父母。既然是我们的选择,就不要抱怨我们父母多控制,这样的生活多痛苦多窒息,毕竟这是我们自己选的。

       

当然,如果选择后者更要有心理准备,可能让我们开始跌得很惨,但是绝对值得,因为真真正正地活过,只要熬过最初痛苦的日子,接下来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潜力和内心原来是可以如此强大,幸福就不远了。

 


六、坚持做真实的自己是不顾及父母感受,伤害父母,是自私、不孝

 

我能理解,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孩子要听父母的话,不要做父母不喜欢、不接受的事,否则就是“不顾”父母的感受,是“自私”,是“不孝”。

       

是的,父母养育我们很不容易,他们很渴望爱我们,但我们的父母在教育的观念和认知上就一定百分百正确无误吗?

       

请扪心自问一下,我只是坚持做真实的自己,又没有做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情;再说,我也无法不做我自己啊,因为这就是我,我怎么就不顾父母感受,伤害父母,怎么就自私、不孝了呢?

       

难道我们生下来就会天生地觉得坚持做真实的自己不好吗?还是说,这些观念是早期别人在我们心中种下的种子,现在发芽开花的结果呢?

      

而这个别人是谁,我想我不用说,大家都知道——他们是我们的父母、七大姑八大姨,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文化。所以,你看,我们的社会、文化在亲子教育上理念和认知上都有问题,我们的父母自然也不例外了。

      

我们的文化有很多精粹,但也有糟粕,最典型的就是,孩子坚持做自己就是不顾父母的感受,是自私、不孝这一条。

       

因为在我们的亲子教育文化中,父母和孩子是不平等的,孩子一定低于父母,孩子的意志永远低于父母的意志,孩子的意志与父母的意志相左时,就一定要牺牲孩子的意志。如果孩子仍要坚持自己的意志的话,就要承担亲情上的勒索和道德上的打压,被扣上“不顾父母感受”、“自私”、“不孝”等各种帽子。

      

学心理学之后,我意识到,父母要求孩子一定要服从自己的意志,否则就是“自私”和“不孝”,这本身就是不爱,至少也不是高质量的真爱。

       

那何为真爱呢?

       

真爱就是无条件的爱,我尊重你与我的不同,理解你,并无条件地支持你。那些不管是打着亲情,还是道德旗号,父母嘴中说着“我们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非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活,实际上是父母对孩子的控制,这不是爱。

      

需要我们意识到,我们的父母在爱的能力上有自己的局限,只有接受他们的不完美,我们才能走出他们不接纳的纠缠。

       

除此之外,我们之所以认为,坚持做真实的自己会伤害父母,是因为我们还抱有其他三个错误的观念:


 

七、我的同性恋的身份让父母没脸做人

        

这是一个自我恐同心态的向外投射。我们之所以认为自己让父母在外人面前承受压力、丢脸,说到底还是自我认同没到家,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正常人看,自我恐同的心态向外投射,就变成了担心自己给父母压力,让他们丢脸。

 


八、要想做真实的自己,只有争取到父母的理解和认可才行

      

每个人爱的能力是跟自己的父母习得的,如果我们祖父辈这方面的能力有限,我们父母自然没有好的榜样,加上我们的父母不像我们这么幸运,有机会接触到心理学和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所以,自然在“爱”这门功课上显然有自己的不足。

       

而抱着我们做每个人生抉择都要得到父母的理解、认可和接纳,才能坚持自己的选择,大家自己想想,这现不现实?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内心仍是一个事事都需要得到父母批准、允许的孩子,需要成长的首先是我们自己。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说父母不能理解我们,造成我们无法坚持自己的人生选择,其实这是在为逃避自己内心成长找借口。因为背后的逻辑是,都是父母不理解我,我才无法坚持自己想要的生活,我现在才这么苦,因此,我们父母应该为我的人生不顺负责。但事实上,我们还有另一种选择——接受父母爱的能力有限,放下改变他们的妄念,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即可,就可走出父母不接受的纠缠。

      

 对自己动刀子当然不容易,我们天真地以为改变别人多简单啊,但事实上改变别人比改变自己要难得多。只是大多人都陷于改造别人而不能的泥沼,同时大声抱怨别人不能为自己改变,也不反省一下自己的问题。

       

我直到现在有时还会忍不住抱怨父母不爱我,给我很多伤害,是的,这些都是既定事实,再抱怨也无法改变。当我抱怨父母时,就是在说:我的痛苦都是他们造成的,我无力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他们应该为我的人生负责。我在逃避一个真相——我父母没有无条件爱我的能力,我在逃避自己的责任——承担起为自己的人生负责,重新学做自己想要的那种父母给自己爱和支持的责任。

 


九、我们应该为别人的人生负责

     

这是中国教育一个极其扭曲的观念:我们从小到大被教育不要做父母不喜欢的事情,我们要为父母的开心与否负责,否则那就是“不孝”。但事实上,每个人都希望成为自己,我们的父母当年被祖父辈这样拧着,他们未实现的愿望便被强加在我们身上,而等我们有了孩子,如果我们不自省自己的教养方式,继续抱着这样的观念,我们就会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强加在我们孩子身上,直至每代人都没活过,都在为别人活。

       

我们都以为为我们爱的人负责是爱他们的表现,事实上,这并非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是允许别人成为自己,为自己负责,同时深深地理解和陪伴对方。因为事实上,每个人都只能为自己负责,其中包括:为自己的健康负责,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为自己的人生(幸福/不幸)负责……

       

所以,当我们选择了坚持不同的人生道路,要明白这是自己的选择,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承担不被父母或周遭的人理解和接受的后果,而不是想着如何改变父母,要求父母接受自己。

 


十、我是同性恋,造成父母很痛苦/父母不接受我喜欢同性,造成我很痛苦

       

学心理学之后让我明白,并非事件本身让我们产生负面情绪,而是我们心中的观念作怪。即便面对同一事件,因为每个人所持的观念不同,产生的情绪是截然不同的。

       

每一份情绪都是我们心中的观念在身体上起的反应,所以,这些观念是我们的,情绪也是我们的,为此负责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那个让我们生气的人或事物。只要找出我们心中有问题的观念,就能管理好我们的情绪。

       

因此,我们要明白,不是我们喜欢同性这个事实让父母感到痛苦。同样孩子是同性恋者,吴幼坚老师没犯高血压、心脏病,没有上吊自杀,而是为儿子而骄傲,公开出镜支持孩子,而且还十年如一日不辞辛劳地做公益帮助同性恋孩子接纳自己和帮助同志父母接纳孩子。

       

所以,可见父母感到痛苦、悲伤、愤怒……甚至生病、发生意外,都不是因为我们喜欢同性这件事本身,而是他们认为同性恋不正常、有病,我们得按照他们认为对的方式活的观念造成的。这些观念是他们的,那些负面情绪也是他们的,甚至那些疾病、意外也是他们的潜意识推动发生的。我们虽然爱他们,但是我们却无法为他们的观念、情绪、疾病和人生是否幸福负责。因为决定能否改变这些观念的人只有他们自己,不取决我们再怎么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是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心灵的能力。

       

我们能做的就是允许,允许父母只能有这样的表现,接受他们只有这个能力,这个是我们的功课。

       

这里需要补充一点的是:我不是说我们的父母多么处心积虑为了控制我们故意生病、发生意外,但这些虽不是他们主观意识希望发生的,但却是在他们潜意识推动下发生的,因为这是最最强有力的控制孩子的手段。当然,据我所知,有些父母是为了控制孩子,故意把自己搞病。

       

为什么有的父母控制欲如此之强呢?其实他们只是之前被祖父辈掐得没活过,所以希望通过我们的人生活出自己,如果我们主动选择了自己的人生剧本,那就意味着说他们彻彻底底没活过。带着这份慈悲心再看我们的父母,我们会对他们更多理解和体谅。

       

当年我意识到这些问题时,我就甚少因为坚持自己的选择而对父母感到内疚和歉疚,即使有很轻微的情绪,我也会告诉自己,试图为别人负责只是我的自恋,事实上我能做好自己,为自己负责已经很不错了。我不能剥夺父母从受苦获得自身成长的机会,同时,继续处理自己因为父母不愿意成长,自己产生的负面情绪,这才是我要做的正事儿。

       

所以同理,父母不接受我喜欢同性,我很痛苦,这份痛苦也不是父母的责任,这份痛苦是我自己的,是我一些有问题的观念造成的,我要为这些观念和情绪负责。

       

我认真地检视自己心中每一份负面情绪:有父母不能像我期待的那样接纳我的痛苦,有担心我坚持做他们不接受的事他们会再也不爱我的恐惧,有恨父母怎么能这样对待我的愤怒,有父母无视我的痛苦的心伤……

       

这些情绪折射出,在我心中隐藏着一些有问题的观念:

       

譬如,父母不应该这样控制我,他们应该无条件地爱我。但现实是怎样呢?现实却是什么呢?我的父母就是没有这样的能力,他们不完美。如果我心中所持的观念是,父母也是普通人,他们并不完美,不可能给到我期待的完美的爱是很自然和正常的事情。那我还痛苦吗?

       

再如,没有父母的认可,我就不是好的;没有父母的认可,我就无法在精神上独立存在。但事实会是怎样呢?事实上,我放下这个观念,接受父母也有不足,放下他们改变的执着后,我明白了,即使父母不认可的事,不代表就是错的,我也没必要事事都获得他们的认可和理解。

      

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我们看到自己有各种有问题的观念和情绪时,谨记不要去批评自己。因为我们内心那个有着各种阴影的内在小孩才是我们成长的原动力,如果我们像自己的父母那样去打击她,批评她,她是很难成长的。我们可以像一个旁观者那样,看到自己有这样的问题就够了,给我们内心的孩子以温暖,然后陪伴她慢慢长大,这样我们就会获得成长。

 


十一、如果我坚持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父母会去自杀的

       

很多同志习惯性认为,如果我坚持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我父母会痛苦死,他们真的去一哭二闹三上吊,那我该怎办啊。

       

是的,我知道,有些父母控制欲真的很强,为了让孩子听自己的很舍得使绝招。有的父母会采取直接惩罚,如断绝亲子关系、切断经济支持、把孩子扫地赶出家门……;有些控制欲很强的父母发现直接惩罚无效会追加间接惩罚——通过伤害自己,如,生病、发生意外、绝食、自杀等方式来控制孩子。前者是利用孩子怕坚持自我会失去父母的爱和认可的恐惧,后者是利用孩子的内疚和同情心。

       

其实大家应该很熟悉这套把戏。儿时你做了什么妈妈不喜欢的事,妈妈掉掉眼泪,又或者生病,你是不是很内疚,觉得是自己不乖害妈妈伤心,害妈妈生病的。于是,你立刻变成一个听话的乖孩子。那时我们还太弱小,我们只能用听话和讨好的方式取悦父母,获得他们的爱和关注,跟他们亲近。

       

我们的儿时经历让我们很恐惧父母使出这些杀手锏,也教会父母,只要他们一使这招儿,我们就会乖乖就范。我们忘记了自己已不是当年那个无助的小孩,我们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即使父母不爱我们,我们可以给自己爱和支持。

       

我们不知道,其实温和而坚定地坚持自己想要的,父母并不会去做各种过激行为——很多时候是我们教会父母用这样的方式控制我们,因为之前都奏效啊。

       

只有我们让父母意识到,无论你是用道德打压,还是伤害自己的方式,都无法控制我,而且这是你自己的选择,我虽然爱你,但我无法阻止你这样做,并且我仍会坚持自己的选择。你会惊奇地发现,其实父母不但能活,而且因为看到了真相甚至会比之前活得更好。

       

我们不知道除了委曲求全,对父母言听计从还有其他的可能。譬如,如果妈妈用绝食来威胁你,你还可以跟妈妈这样说:

       

妈妈,如果你绝食,我会因为你这样伤害自己而难过。但是,我无法阻止你这样做,因为这是你自己的选择。妈妈,我天生如此(喜欢同性),这不是我的错,也不是你的错。你可以继续拒绝学习科学知识,继续保持对同性恋者的误解和偏见,这是你的权力,我尊重,但我会坚持自己的人生。当然,如果你想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我这里也有一些资料(等她主动问你要时,你才把事先准备好的资料给她,千万不要她没问你要来看,你就主动给她。因为当父母自己想通要看资料,或好奇为什么你能这样淡定,自己想去了解科学知识时,是他们自己的意愿,而不是你的意愿,效果就大大不同了。)。我坚持做真实的自己仅仅因为我生来如此,不是说我就不爱你了,我依然爱你。但是,你是你,我是我,你需要为自己的人生是否开心幸福负责,我也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这样做的目的,让父母意识到,绝食也好,自杀也罢,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我们无法为此负责,我们坚持自己的选择不代表不爱他们。

       

这里还提一嘴的是,不排除有些极度控制的父母他们真的会不惜用自己性命来控制子女。如果你不幸有这样病态的父母,而且你又还是一个经济上得依赖父母的未成年人,你就必须有这个意识:

       

即使全世界都说,是你坚持不走寻常路害死你父母,但你要知道,那是天下最大的谎言——因为自杀是你父母自己的选择,你再爱他们,也无法为此负责。遇到这样的父母,作为孩子的确可以选择的范围很窄,但并非我们就无法选择了。

       

我们可以告诉这样的父母,现在我听你的,这是我自己的选择。这样至少一定程度地打破了父母以为可以用自杀等方式控制你。来日,我们可以再从生活上一些小事捍卫自己的意志,譬如,吃什么穿什么等等。

       

等将来有一天你可以经济独立了,你可以离开这样的父母独立生活。我想说是的,用牺牲自己终生幸福的愚孝也是无法疗愈有些父母的控制和爱无能症,遇到这样的父母你可以采取合适的手段(如定期给赡养费,雇保姆照顾等),履行赡养父母的职责,但未必一定要与这样的父母共同生活。每个人都有义务为自己的人生幸与不幸负责,不单我们有这个责任,我们的父母同样也有这样的责任。如果不斩断与父母在精神上粘连的脐带,那么这辈子无论是我们,还是我们的父母都无法活出自己,无法幸福。



第二章 出柜时要向父母明确哪些信息

       

第一、我生来就喜欢同性,这与谁带坏我无关,这不是我的选择,也不是我的错,更不是你们的错。如果非要说这是选择的话,那这也是老天的选择。

       

第二、性倾向无法改变,无人能替代你们自己学会接受真相,想开看淡。如果你们非要把我变成你们幻想中的那个异性恋的我,只会让你们痛苦,我虽爱你们却爱莫能助。

       

第三、你们可以继续拒绝学习科学知识,继续保持对同性恋者的误解和偏见,这是你们的权力,我尊重。无论你们如何软硬兼施,我都会坚持自己的选择。

       

第四,坚持我想要的生活不代表我不爱你们,仅是因为我是我,你们是你们,你们要为自己人生是否幸福快乐负责,我也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第五、因为是同性伴侣,将来我们可能未必有孩子(无论你将来是否要孩子,都可以这样讲,先给父母打个预防针。如果你将来要孩子,则给了他们一个惊喜。主要是父母知道你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儿戏。),所以,我们会更努力挣钱为将来打算。我依然爱你们,但我会用自己的方式孝顺你们,并非只有与异性结婚生子一条道路。

 


2022年5月7日东山湖公园随手拍: 


 出色伙伴重磅产品推出,扫码了解详情:


好看推荐:你知道出柜为什么那么难吗?| 本周活动速递

从撞号、北漂、形婚、出柜到求婚,这对夫夫已走过12年

妈妈,我想对你说......

出柜是谈感情,你却忙着讲道理

一个寝室四个Gay,班长帮忙出柜


微信推送机制调整了有的朋友收不到出色伙伴的推送了
为防止迷路
请点击“在看”并将出色伙伴“设为星标”不方便点“在看”那就点个“赞“你的每一份支持,都能帮助我们能被看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