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闫国庆丨将中国元素贯穿教学设计,在国际中文课堂中讲好中国故事

闫国庆 外研社国际汉语
2024-09-04



本文作者

闫国庆,西安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国际中文新手老师,希望通过课程学习及专业实践积累教学经验,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贡献个人力量。



将中国元素贯穿教学设计 

在国际中文课堂中讲好中国故事



点击海报回顾精彩瞬间


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中国文化素养,是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在国际中文教育中,将中国元素融入教学设计之中,以语言知识为载体,体悟中国文化,了解当代中国,最终实现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通、同频共振,是新时代、新形势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必然要求。


基于以上认知,我观摩学习了2021“汉教英雄会”国际中文教学技能交流活动回放视频,并对各团队教学设计中体现的中国元素做了记录与整理,尝试分析在国际中文教学设计中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


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际中文教学的资源宝库,而如何为学生解读并阐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是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在课程设计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检验教学中能否“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交流活动中,海南师范大学团队通过讲述《高山流水》古琴乐背后的故事,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国古典音乐之美,同时用汉语搭建起一座国际间沟通的桥梁,使学生深切领悟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点击了解中国古典音乐之美


福建师范大学团队以福建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为切入点,精心设计了茶文化体验课,注重学生对抽象文化的具象感知。

点击围观茶文化体验课


西北师范大学团队的中级旅游汉语课所展现的不止是语言,更展现了课程背后“传统文化与历史文化的碰撞,历史情怀与城市文化的激荡”

点击感受历史情怀与城市文化


天津师范大学团队则从节日窗花、春联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符号入手,以“春”“福”“祥”“仁”等汉字的形体演变及文化内涵为教学对象进行讲解。课堂中设计的“猜字谜”活动,充分引导学生在识记汉字的基础上领悟文化内涵,体会中国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领悟古代先民的智慧和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

点击感受汉字文化


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

当代中国


除了展示优秀传统文化之外,教学设计也应将当代中国的建设成就、社会生活、经济现象等引入课堂,帮助学生以一种现代、客观的立场理解当代中国,探寻“中国何以成为中国”这一问题的答案。


云南师范大学董炜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在介绍《中国文化通论课》总体设计与教学安排时提到,不少学生反映当今中国发展变化的速度远快于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当代中国,也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关注的问题。

点击围观云师大团队的分享


大连外国语大学团队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以话题为引导、以语法为骨架、以文化为蕴含”的特点。课堂聚焦“脱贫攻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大话题,教学内容与当代中国热点话题相结合,通过小切口叙事让学生直观感受当代中国的不同侧面。

点击围观大外团队的分享


团队在目标语法项目“V+上”的句式训练中,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掌握目标语法,通过“住上了新房子、看上了彩电、用上了新手机、开上了小汽车”等一系列课堂例句,将语言学习与知识内容巧妙结合。在课文学习方面,该团队通过教师提问、视频展示等方式展示了中国当代新农村的变化,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同时也展现了我国精准扶贫所取得的成果,使学生真切体会中国普通农村家庭的变化。此外,课后布置的开放式采访任务,有助于学生在提升表达能力的同时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当代中国的理解。


华南师范大学团队的中国概况课程《中国新经济》紧扣时代脉搏,关注当代中国的新变化,通过“学-思-体-感”的课堂教学设计,帮助学生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点击把握时代脉搏


广西师范大学团队的《感知中国》通识课程,贯彻让学生“学习中国语言文化,倾听当代中国故事,过好在华留学生活”理念,通过扎实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认识当代中国,最终达到“亲身讲述中国故事”这一教学目标。

点击围观《感知中国》通识课程


在教学设计中让学生了解当代中国的真实情况,既是中国概况课的课程目标之一,也是引导学习者正确认识中国的重要方式,更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要求。正如吉林大学教学团队分享的教学设计理念:要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与技能提升的同时“见证中国奇迹,理解中国精神,尊重中国价值,感受中国力量”!

点击围观吉林大学团队的教学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团队聚焦环境保护这一主题,进行了《请保护我们的地球》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跨国连线,就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环境保护举措进行讨论,并进行口头汇报。这一设计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与交流合作意识,还有利于学生在国别区域对比的视角下体会中国在推进全球环境治理方面的贡献。团队最后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结语,进一步阐释了中国当代注重环境保护的价值理念。

点击围观人大团队的主题式教学分享


“课程思政”贯穿教学设计的一些思考


总体而言,本次学习观摩意义非凡,我收获颇丰。同时我结合自身教学现状进行反思,也发现在我的教学中,将中国元素融入国际中文教学设计时仍存在着一些局限:如实际课堂中为兼顾国际学生的文化背景,会出现弱化价值观念引领的“重智育、轻德育”现象;仅利用课堂上的碎片化时间穿插教学,会使学生缺乏对中国基本国情的全面认知、对中国文化的深层思维缺乏系统了解;因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语言水平有限,导致课堂上对传统文化、当代国情等的解读仅停留在表层的符号文化层面,无法深入到文化心理、文化意识等深层次问题……


因此,如何拓宽国际中文教学中“中国文化与当代国情”教学的实施路径、如何进一步彰显中国元素的独特魅力,从而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位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


特别说明


本文为“2021汉教英雄会”延伸学习活动三等奖获奖作品,全文略有删改。获奖作品将在“外研社国际汉语”微信公众号陆续发布,敬请持续关注。交流活动回放可在“外研社国际汉语”视频号观看~

扫码关注视频号观看回放


往期精选

1

“汉教英雄会”延伸学习活动一等奖丨曹必聪:“新理念•新技能•新实践” 带给我的“新启发”

2

“汉教英雄会”延伸学习活动二等奖丨彭君仪:汉教英雄相会云端 学思促行赋能发展

3

何纯洁丨2021“汉教英雄会”观摩学习心得——以人大团队的主题式教学为例

4

叶军丨没有万能的课本,唯有万有的资源——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资源建设的几点思考

5

陆俭明 马真丨汉语教师应有的研究素质与研究能力

6

专题系列课程丨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华教授: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工具与案例

7

课程丨祖晓梅:《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解读与应用

8

课程丨李泉:一名对外汉语人的自述:职业选择、教学经验及科研实践

9

2022国际中文日丨外研社多场主题活动精彩来袭~


             编辑 | 吴晓静  李文雅

        美术编辑 | 何纯洁(实习)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订阅号:外研社国际汉语   

欢迎分享与转发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教学资源网

教师发展课程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外研社国际汉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